更新於 2024/11/0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認識「本益成長比」

認識「本益成長比」
今天來認識一下「本益成長比」(PEG),也許有機會發現未來的飆股喔!!
我們都知道,評價股價是否合理的指標,常用的是「本益比」,亦即股價與每股盈餘的比值。本益比愈高,代表投資報酬率愈低,相對的股價就愈高,一般普通接受的合理本益比約為15倍左右。
但是,其實市場上投資人願意給予各家企業的本益比各有不同,例如傳統產業本益比通常較低,而高科技或處於高速成長的企業,願意給予的本益比較高,也就是說,大家期待這些企業將來的股價有成長性,所以本益比可以接受較高。
可是,不同的企業,因為其成長性不同,如果對於成長性高的產業,一律給予跟低成長性的企業,相同的本益比,是不合常理的。一般來說,成長性愈高的產業,投資人願意給的本益比都較高。比如說,甲企業每年盈餘成長率為15%,乙企業每年盈餘成長率為30%,則同樣給予15倍的本益比,合理嗎?
實務上,乙企業在本益比上,會比甲企業高。但是要如何衡量高多少才合理呢?
這時候就要用到「本益成長比」(PEG)了。
本益成長比是由Jim Slater發明的,而著名的基金經理人「彼得林區」很喜歡用,專門用來評估「成長股」的股價是否合理,這方法算是本益比的進階版。
這個方法的思考邏輯是,假定甲企業的盈餘成長率為15%,則其合理本益比應該為15,乙企業的盈餘成長率為30%,則其合理本益比應該為30,將本益比除以成長率,就是「本益成長比」,例如:甲是15/15、乙是30/30,則其值都為1,甲乙兩企業的本益成長比都是1,評價可以說是相同的。
如果甲企業,其本益比只有10,成長率為15%,其「本益成長比」為10/15=0.67,代表股價便宜,可以買進。
如果乙企業,其本益比達到60,成長率為30%,其「本益成長比」為60/30=2,代表股價昂貴,不宜買進。
因此,簡單來說,只要將「本益比」,除以該股的「盈餘成長率」,就可以得到「本益成長比」(PEG)了。
比較嚴格的定義之公式如下:
本益成長比(PEG) = 本益比(PER) / 稅後淨利成長率
本益比容易查得到,但盈餘成長率常常需要動手算,不容易有現成的可查,不過,有一個網站其實直接把PEG都算出來了,如下圖,只要上網點幾下,就出現了,大家可以好好利用喔。
對了,那數值是怎樣才是合理的呢?
如果PEG小於0.8,代表股價便宜,市場低估其成長動能。 PEG介於0.8~1.2間,代表股價合理,股價與其成長動能匹配。 PEG介於1.2~1.5間,代表股價略貴,市場給其較高評價。 PEG大於1.5,代表股價過高,市場高估其成長動能。 有時PEG還會出現負數呢!這代表什麼意思,大家應該猜得出來吧!
不過,這個方式不太適合用於所有的企業喔,如果是已經很穩定到不太會成長的企業,例如某些金融股,算出來的PEG值可能會高到令我們嚇一跳,而近期盈餘突然大爆發的企業,如近期因股市高漲而獲利頗豐的壽險型金控股,其PEG值又低得不像話,來年若盈餘銳減的話,說不定其值又會突然變高,又或者掉到變成負數的呢!!
前面已說過了,這個方式最適用在「成長股」,尤其是「穩定成長股」,估算起來較為合適。
以下摘錄幾家企業的本益成長比,留給您去判斷其股價合不合理囉!!
第一個圖顯示目前台積電的本益比(PER)為26.72,本益成長比(PEG)為1.23,算是略高於1.2。
第二個圖是從表中所查到的各家企業之PEG,供大家參考。
祝大家投資愉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