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息是好東西嗎?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昨天思考的時候,想到高股息ETF這麼多人愛,那高股息是什麼呢?


高股息的定義應該就是高殖利率吧?


殖利率=股息/股價


所以股價低,股利高,就變成高殖利率,也就是高股息。


投資人花一筆錢買股票,可以拿到比較高的股息,好像挺不錯。



等一下,如果真的不錯,為什麼股價會低?這麼好的東西如果人人愛,股價應該會變高吧?股價如果變高,那不就變成低殖利率了?那這問題出在哪裡??


看圖說故事之前,先解釋一下名詞。


EPS就是公司一股可以賺多少錢,盈餘分配率就是EPS要拿多少比例出來當股利。

比如公司今年一股賺10元(EPS=10),盈餘分配率50%(拿賺的錢一半出來發股利),股利就是5元。



懂了之後,先來看看模範生,大統益的股利政策:


raw-image




從圖中幾個紅色箭頭可以看出,大部分時間公司將盈餘的八九成分配給股東,然後公司將沒有分配的一兩成拿去投資或是其他用途,然後每年EPS持續成長。這時候平均殖利率大概是5%左右。大統益應該不屬於高股息族群。


公司將大部分的錢分給股東,然後拿剩下來的錢繼續投資,賺更多的錢,這應該大家都覺得這公司不錯,所以願意出高價買進,然後殖利率就變低。


再來看看高股息的成員,仁寶。

不得不說這表格和模範生比起來,就複雜多了。配息率不穩定,甚至在2014年的時候"倒貼"。2014年EPS0.57,卻發了0.999的股利,公司還倒貼錢給股東,真是佛心來著。其他年份公司盈餘分配大概是六七成,可是公司拿了這三四成的利潤卻沒有創造告高的EPS出來。就是拿了錢不發給股東,拿去投資,然後沒有賺到更多的錢。所以這公司獲利不穩定,市場自然給他的價格就比較低。低價格卻可以年年發股利,所以變成高股息成分股。

raw-image


公司拿了錢不發給股東,沒有賺更多的錢,這樣就是不好的公司嗎?


看看大台北瓦斯的圖表。


raw-image



可以看出大台北瓦斯盈餘分配也只有七成,公司拿了剩下的三成之後,也沒創造更高的EPS。然後每年穩定的配發1.1元股利。這時候市場卻願意給他高價,殖利率低到只剩下3.44%。


所以大台北和仁寶,都是浪費了三成的盈餘,可是差異在哪裡?差異就在公司是否有穩定賺錢的能力。大台北瓦斯獨佔事業,營收穩定,幾乎不可能有虧損的狀況。而仁寶賺錢能力不穩定。公司賺錢的時候把錢抓在手上不發,賠錢的時候拿手上的錢補給股東,製造出股價穩定的現象。

穩定獲利的大台北,市場就給他高價,所以殖利率低。

獲利不穩定的公司,市場擔心,價格自然就變低了。


所以高股息策略,看起來就是時時刻刻注意關心,苗頭一不對勁就要閃人的策略。


我不能說這種策略不好,因為0056回測過去績效,也是很不錯的,沒有長期下來變成賠錢的情形。我發這篇文只是要讓投資人了解,高股息股票好像有種不穩定的特性。


如果單獨持有高股息股票,風險會很大。而透過高股息ETF把這些不穩定股票集合在一起之後,投過選股原則定期替換成分股,加上一籃子股票降低單獨持有單一公司風險,或許這也是一種改善的策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傻多棒喬飛的沙龍
431會員
493內容數
我喜歡從生活中學習、體驗各種事物並記錄下來我的心得和感想,有點像是寫日記。 隨著年紀的增長、體驗各種人生的歷練之後,我會回去追蹤並更新我當年寫的文章。看著過去的自己,我覺得這樣很有趣。 "喬飛的生活日誌"最早於2007年在網路建立,歷經過多次blog的搬家,最後2019年落腳於VOCUS。
2025/04/14
探討川普現象背後的邏輯與強權政治,分析其顛覆道德話語權的策略以及全球化浪潮下的個體應對之道。
Thumbnail
2025/04/14
探討川普現象背後的邏輯與強權政治,分析其顛覆道德話語權的策略以及全球化浪潮下的個體應對之道。
Thumbnail
2025/04/11
從2019年投資臺積電的心路歷程,分享五年來的投資經驗與心得,探討價值投資與技術分析的應用,並反思何時該獲利了結。
Thumbnail
2025/04/11
從2019年投資臺積電的心路歷程,分享五年來的投資經驗與心得,探討價值投資與技術分析的應用,並反思何時該獲利了結。
Thumbnail
2025/04/10
探討人類根據過去經驗預測未來,卻用事後印證強化既有信念的行為模式,並以科學史上的例子說明「找理由」與「修正理論」的差異。文章指出,成功的投資者應像牛頓一樣,不斷修正理論並驗證假設,而非像亞里斯多德一樣,用理由自我安慰。最後,文章提倡指數型投資,強調其建立在統計與數據上的理性與可驗證性。
Thumbnail
2025/04/10
探討人類根據過去經驗預測未來,卻用事後印證強化既有信念的行為模式,並以科學史上的例子說明「找理由」與「修正理論」的差異。文章指出,成功的投資者應像牛頓一樣,不斷修正理論並驗證假設,而非像亞里斯多德一樣,用理由自我安慰。最後,文章提倡指數型投資,強調其建立在統計與數據上的理性與可驗證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昨天看到一個投資理財節目裡的一位來賓 竟然在教大家買入時下最流行的各大高股息ETF 存數年後就可以有穩定的被動收入現金流來支付房貸買房子 乍聽之下好像很有道理,但這樣真的好嗎 00878、0056、00713、00919、00929這五檔 是目前人氣最高的高股息ETF 這裡面有季配息、月
Thumbnail
昨天看到一個投資理財節目裡的一位來賓 竟然在教大家買入時下最流行的各大高股息ETF 存數年後就可以有穩定的被動收入現金流來支付房貸買房子 乍聽之下好像很有道理,但這樣真的好嗎 00878、0056、00713、00919、00929這五檔 是目前人氣最高的高股息ETF 這裡面有季配息、月
Thumbnail
國人對於跟「息」有關的投資偏好,這麼多年來,在業者的推波助瀾之下,始終沒有變。而投信業者在發行新商品時,或是境外基金業者引進商品時,也會投其所好+對症下藥。於是乎,我們就能常見到生生不”息”、”月月有甜頭”等行銷字眼的訴求,不難想像,或多或多都是跟收益性質有一定程度的關連。
Thumbnail
國人對於跟「息」有關的投資偏好,這麼多年來,在業者的推波助瀾之下,始終沒有變。而投信業者在發行新商品時,或是境外基金業者引進商品時,也會投其所好+對症下藥。於是乎,我們就能常見到生生不”息”、”月月有甜頭”等行銷字眼的訴求,不難想像,或多或多都是跟收益性質有一定程度的關連。
Thumbnail
昨天思考的時候,想到高股息ETF這麼多人愛,那高股息是什麼呢? 高股息的定義應該就是高殖利率吧? 殖利率=股息/股價 所以股價低,股利高,就變成高殖利率,也就是高股息。 投資人花一筆錢買股票,可以拿到比較高的股息,好像挺不錯。 等一下,如果真的不錯,為什麼股價會低?
Thumbnail
昨天思考的時候,想到高股息ETF這麼多人愛,那高股息是什麼呢? 高股息的定義應該就是高殖利率吧? 殖利率=股息/股價 所以股價低,股利高,就變成高殖利率,也就是高股息。 投資人花一筆錢買股票,可以拿到比較高的股息,好像挺不錯。 等一下,如果真的不錯,為什麼股價會低?
Thumbnail
📑文前提要📑當ETF開始氾濫時,你怎麼選?(談今周刊1382期封面故事,國民ETF)
Thumbnail
📑文前提要📑當ETF開始氾濫時,你怎麼選?(談今周刊1382期封面故事,國民ETF)
Thumbnail
提到高股息ETF,網路上總有正反兩派的說法,反派通常的論點是績效落後於大盤指數型的ETF,應該投資大盤相關ETF,而不是高股息。正派的說法是領股息不用煩惱賣股票這件事情,只要通過每年配息加上複利,可以實現永續不斷的現金流,退休生活不用煩惱,就如同養股兒子,當個包租公的概念。 成交金額觀察 引用自證交
Thumbnail
提到高股息ETF,網路上總有正反兩派的說法,反派通常的論點是績效落後於大盤指數型的ETF,應該投資大盤相關ETF,而不是高股息。正派的說法是領股息不用煩惱賣股票這件事情,只要通過每年配息加上複利,可以實現永續不斷的現金流,退休生活不用煩惱,就如同養股兒子,當個包租公的概念。 成交金額觀察 引用自證交
Thumbnail
台灣有不少存股投資人都喜灣追求高殖利率,而常常誤把殖利率當作是投資報酬率。但追求殖利率高真的好嗎?而殖利率高的又是好股票嗎?
Thumbnail
台灣有不少存股投資人都喜灣追求高殖利率,而常常誤把殖利率當作是投資報酬率。但追求殖利率高真的好嗎?而殖利率高的又是好股票嗎?
Thumbnail
接續上篇,來討論4~6點 其中不買高股息的原因有六點: 1.沒有較高的報酬預期 2.股息要更多的稅金,內扣成本 3.高股息不是有效選股因子 4.高股息投資組合不具成長性 5.高股息有更大的風險 6.不利退休後的提領 podcast收聽連結 4.高股息投資組合不具成長性 這個觀點主要是認為高股息ETF
Thumbnail
接續上篇,來討論4~6點 其中不買高股息的原因有六點: 1.沒有較高的報酬預期 2.股息要更多的稅金,內扣成本 3.高股息不是有效選股因子 4.高股息投資組合不具成長性 5.高股息有更大的風險 6.不利退休後的提領 podcast收聽連結 4.高股息投資組合不具成長性 這個觀點主要是認為高股息ETF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