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思考的時候,想到高股息ETF這麼多人愛,那高股息是什麼呢?
高股息的定義應該就是高殖利率吧?
殖利率=股息/股價
所以股價低,股利高,就變成高殖利率,也就是高股息。
投資人花一筆錢買股票,可以拿到比較高的股息,好像挺不錯。
等一下,如果真的不錯,為什麼股價會低?這麼好的東西如果人人愛,股價應該會變高吧?股價如果變高,那不就變成低殖利率了?那這問題出在哪裡??
看圖說故事之前,先解釋一下名詞。
EPS就是公司一股可以賺多少錢,盈餘分配率就是EPS要拿多少比例出來當股利。
比如公司今年一股賺10元(EPS=10),盈餘分配率50%(拿賺的錢一半出來發股利),股利就是5元。
懂了之後,先來看看模範生,大統益的股利政策:
從圖中幾個紅色箭頭可以看出,大部分時間公司將盈餘的八九成分配給股東,然後公司將沒有分配的一兩成拿去投資或是其他用途,然後每年EPS持續成長。這時候平均殖利率大概是5%左右。大統益應該不屬於高股息族群。
公司將大部分的錢分給股東,然後拿剩下來的錢繼續投資,賺更多的錢,這應該大家都覺得這公司不錯,所以願意出高價買進,然後殖利率就變低。
再來看看高股息的成員,仁寶。
不得不說這表格和模範生比起來,就複雜多了。配息率不穩定,甚至在2014年的時候"倒貼"。2014年EPS0.57,卻發了0.999的股利,公司還倒貼錢給股東,真是佛心來著。其他年份公司盈餘分配大概是六七成,可是公司拿了這三四成的利潤卻沒有創造告高的EPS出來。就是拿了錢不發給股東,拿去投資,然後沒有賺到更多的錢。所以這公司獲利不穩定,市場自然給他的價格就比較低。低價格卻可以年年發股利,所以變成高股息成分股。
公司拿了錢不發給股東,沒有賺更多的錢,這樣就是不好的公司嗎?
看看大台北瓦斯的圖表。
可以看出大台北瓦斯盈餘分配也只有七成,公司拿了剩下的三成之後,也沒創造更高的EPS。然後每年穩定的配發1.1元股利。這時候市場卻願意給他高價,殖利率低到只剩下3.44%。
所以大台北和仁寶,都是浪費了三成的盈餘,可是差異在哪裡?差異就在公司是否有穩定賺錢的能力。大台北瓦斯獨佔事業,營收穩定,幾乎不可能有虧損的狀況。而仁寶賺錢能力不穩定。公司賺錢的時候把錢抓在手上不發,賠錢的時候拿手上的錢補給股東,製造出股價穩定的現象。
穩定獲利的大台北,市場就給他高價,所以殖利率低。
獲利不穩定的公司,市場擔心,價格自然就變低了。
所以高股息策略,看起來就是時時刻刻注意關心,苗頭一不對勁就要閃人的策略。
我不能說這種策略不好,因為0056回測過去績效,也是很不錯的,沒有長期下來變成賠錢的情形。我發這篇文只是要讓投資人了解,高股息股票好像有種不穩定的特性。
如果單獨持有高股息股票,風險會很大。而透過高股息ETF把這些不穩定股票集合在一起之後,投過選股原則定期替換成分股,加上一籃子股票降低單獨持有單一公司風險,或許這也是一種改善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