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06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活靈活現的泥塑工藝—專訪楊榮元匠師

文/王筱珺 攝影/陳安嘉
站在新竹公會堂前廣場,映入眼簾的是建築正立面上精美的紋飾。力行工藝社總監楊榮元匠師在一旁熱情地向我們介紹他的泥塑作品與創作過程,栩栩如生的水果浮雕,是匠師們一筆一筆琢磨出來的精緻工藝。
楊榮元匠師與修復後的公會堂建築立面。
楊榮元匠師與修復後的公會堂建築立面。
公會堂泥作修復亮點:洗石子工藝
新竹公會堂於1921 年建成,作為日治時期的官方建築,混合了日式與歐式風格。由於當時臺灣石材取得不易,匠師們便在泥作的外觀上刷上碾碎的細石,做出類似石頭的裝飾—這種技法稱作「洗石子」,多出現在日治時期的建築,亦可見於少部分的洋樓中。「洗石子」大致可分為三道工序:粗胚、包覆與黏著。其中又屬第一階段「粗胚」最為關鍵, 包含前置的畫稿、塑型, 全都完成後,才會在水泥表面洗上碎石,最後安裝至建築物上。
回首楊榮元師傅的工作歷程,是從傳統民宅及閩式廟宇中的泥塑作品入門。九零年代,師傅在因緣際會下投入古蹟修復,接觸剪黏技法。民國九十年後,古蹟修復漸漸被大眾所重視,臺灣出現許多官舍修復案,楊師傅便在此時期首次操作「洗石子」。楊師傅坦言,泥作中常用的技法之間大同小異,新技法的習得並不困難,但銜接不同的技藝需要調適期,匠師得動態修整工作步調。舉例來說,傳統廟宇與本次的新竹公會堂皆會用上「泥塑開模印花」技術,但傳統廟宇中使用的灰泥因為太過黏稠, 不適合用來「洗石子」,因此就需將公會堂的修復材料調整為黏度較低的水泥。
照片中正在「洗石子」工法(將碎石粉刷上去)。
楊師傅的作品除了公會堂正立面,還包含兩側的衛塔裝飾。大部分的泥塑都由老師親自操刀, 無論大小, 都需經過事先縝密的丈量、計算比例,才能進入打粗胚的程序。直到最後的安裝步驟,師傅都堅持親自上陣,對於師傅而言,泥作修復要比照藝術品來對待。若有重複的圖案, 則會使用「泥塑開模印花」,開一組模具耗時八至十天。匠師首先在木板上繪製草稿,製作粗胚、翻印。為加強作品強韌度,師傅會預埋鋼筋,避免運送過程中造成毀損。另外還會使用粗蠟、保麗膠(Poly)、纖維絲等材料
增加作品厚度、耐度。本次工程中,師傅經常使用的工具包含泥塑刀(又稱「灰匙」)以及修飾線腳用的工具(かた[ka ta])兩種。師傅打開手機,向我們展示陪伴他多年的工具,原本橢圓形的泥塑刀已被磨成荷花瓣狀,展現師傅豐富的工作經驗。
修復後的公會堂外牆現貌。
從國史館調閱出來的公會堂舊照片,因為照片年代久 遠且模糊,需要與建築師來回討論。
在舊相片裡看出藝術品的「靈魂」
「考察資料」是修復工作的第一步。匠師、建築師透過博物館調閱出的舊照片和建築圖稿,共同討論藝術品的外觀,從有限的線索中提取靈感,盡可能忠實重現過往樣貌。楊師傅說,匠師最關鍵的功夫在於把平面圖稿轉換為立體的藝術品,尤其照片本身會因為取景而有明暗差異,匠師必須排除這些因素揣摩出立體感,留意立面上內收的細節。師傅的手機相簿內,盡是他拍攝的各種泥塑作品,有日式建築、傳統廟宇、郵局、火車站等。蒐集與觀察建築物已成習慣,都是為了訓練自己對待藝術品的敏銳度。每一次碰到新的建築型態,對師傅來說都是一種挑戰,深厚的功力來自不斷的摸索與學習。
觀察公會堂的立面圖案,可以發現樹枝、花葉、水果等造型。談起這些活靈活現的物件,師傅說關鍵在於熟記館方提供的舊照片,透過每日觀看成為長期記憶。「我每天看照片,無聊的時候看、吃飯的時候也看。腦中有那種記憶,你做出來的東西才有靈魂,不會柴柴的、不會呆板」楊榮元師傅分享。
力求精準也要發揮創意
訪談進入尾聲,師傅提到新竹公會堂工程進行時, 曾發生一段小插曲: 一位學徒為求快,沒有考察相片,也未經過任何討論,直接在牆面上施作,「我問他,你怎麼知道自己要什麼形狀? 他說『做不好, 挖掉可以吧?』我就告訴他,你要從頭到尾,才會體會從畫稿開始的困難, 要體會、體會……」,楊師傅如此與學徒分享,也以自己的身教,讓後輩們體會到真正的匠人精神。新竹公會堂的左右衛塔上,因過去沒有保留由側面拍攝的照片,因而上方的雕塑內容也無從得知。修復工作進行時,師傅們發揮創意製作了水果雕塑:有葡萄、琵琶、蓮霧、木瓜、石榴……等。師傅笑說,「當時我們想到什麼就做什麼,因為舊相片裡兩側衛塔的設計也不完全對稱!」,匠師在原有的特色上發揮創意,豐盛的水果高掛在衛塔上,新舊並陳。這些裝飾通過師傅的巧手, 重新「活」了過來——細緻的創作既保有舊時的優雅,也展現創意能量,為即將重啟的新竹公會堂注入一泓新活水。
衛塔的兩個立面,可看出修復的痕跡。兩面的水果裝飾略有不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