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06《前山報》
◎夏夜
羅丹說:「這世界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
王秀杞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著名的雕塑家,創作以寫實為主,辨識度極高,廣納生活、婦女、孩子等主題,質地溫潤可親,觀看時甚至無須特別解說,觀者自會流露出會意的笑容。
王秀杞出生於陽明山新安里,是農家的孩子,幼年時跟著父母經營果園,摘採橘子販售,農家生活練就一身好體魄,田園體驗啟發幼年時期的觀察力。藝術的展開從日常開始,廟宇廳堂的雕刻,街頭巷尾與人們相遇,光影的流動生命的韻律,讓他逐漸萌生創作的能量。在四○年代的台灣,「厚讀冊」就是好囡仔,王家祖輩終身為生活勞頓未能習字,所以在毫無家庭革命的情況下,王秀杞便開始在藝專攻讀雕塑系﹝現為台灣藝術大學﹞,受教於何明績、丘雲等教授,並逐漸在雕塑上嶄露頭角。
進入學院後,王秀杞開始正式接觸雕塑。雕塑是一種造形藝術,可就字面意思予以分開解讀,雕是以天然石材刻劃,塑是以土捏造後翻模而成,因為雕的功夫較難,在大學裡選擇創作的人少,王秀杞遂決定以此為主要創作素材,學生時期偶然接獲一些宗教類作品,在台灣傳統的印象裡,神職人員需要方頭大耳,面目溫潤和藹,與其過去美學經驗相符,雖製作過許多宗教意象,但在神像上留名並不符合信仰傳統,遂許多作品並未被觀眾認識,據說關渡宮的隧道裡有王秀杞的作品,下回也許可以前去尋寶。
藝術創作的媒材裡,石雕一直最親近觀眾,作品可觀看可碰觸其肌理,也能自由與其合影,因其具有耐久性,也經常獲選作為戶外公共藝術的展示。公共藝術必須跟觀眾產生互動,或是體現清楚的文化語言,與不同屬性的階層產生永久的共鳴,並且排除爭議性的元素,故在體材選擇上必須貼近環境與土地,而王秀杞的作品恰巧滿足了所有的需求,所以常見於台灣各地的公共空間或景觀藝術,在台北車站附近華陰街的《生活頌》,觀眾在路邊等交通號誌時,眼前的銅塑的嬉戲孩童及持電話的上班族,不就是平日生活的一景,再往前右轉市民大道過塔城街,在台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天地之心》矗立於此,方圓之間即為天地,生與死渾沌其中,有心有情所以情悲憫人間,其寓意跟內涵都非常貼近場域符碼,也讓冰冷的醫療空間增添了情感的流動。
王秀杞原本長期專注於創作,也謝絕許項教職的邀約,卻在近年擔任中華文創學會理事長,亦於明道大學教授通識課程。細究原因,王老師笑道文創學會,只是想建一平台,運用資源幫藝術家另謀出路,許多專心創作的藝術好友或晚輩,缺乏關注,欲集眾人之力,創造新的觀眾,讓藝術得以多元推廣。選擇回到校園擔任教職,則是想予年輕學生一塊敲門磚,以自身經驗指引創作者,以便回應台灣這塊母土的餽贈。
王秀杞近年來最引如注目的作品為武神關雲長,執刀微蹲雙手大開,單手持刀另掌朝天,氣度恢弘正氣凜然,符合台灣關帝信仰的形象,也似王秀杞自身。年逾古稀,創作能量充沛,卻也一邊扶弱除強,同時樂於面對觀眾分享,那些無須學院分析拆解的作品,含藏著對台灣深切的愛與美的展現,值得我們按圖索驥,尋訪其為創作奉獻一生的執念。
- 在眾多旅遊雜誌及打卡點皆有「王秀杞石雕公園」的位置,實為誤傳,此地乃王家祖地,現今作為石雕工作室使用,往常無設門禁,歡迎喜愛雕刻的觀眾自由觀看。但在諸多觀光客對環境的不友善,且頻頻擾鄰後,使室內外空間泥濘雜亂,後又於105年被盜45件作品,終使雕刻家決定裝設門扉,謝絕無理觀光客。若是喜愛作品的人依然可去電詢問,在時間方便的許可下,工作室仍歡迎有緣且喜愛作品的觀眾。
參觀資訊
- 王秀杞雕塑藝術
- (02) 2861-2168
- 台北市士林區新安路168號
- ※若有意前往參觀,還請先行去電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