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1995年,陪同卸任的行政院郝院長,赴舊金山出席「戈巴契夫論壇」,前蘇俄總統擔任大會主席演講:「政治領袖的最大責任是追求和平,不是贏得戰爭。」全場掌聲雷動。郝院長告訴我:「政治家要和平,政客要戰爭。」
自1949年政府遷台後,兩岸關係一直僵持無解。但是從2008年馬總統執政後,交流曙光乍現。他立刻積極地推動兩岸直航,去大陸不需在香港轉機,立刻出現了各種形式的「和平紅利」:省時、省事、省力。最大的紅利之一,就是台灣人民不需要在戰爭恐懼中投資、工作及生活,台灣社會變成了「小確幸」。那是馬英九的「安定八年」(2006~2014)。
任內2010年11月,提出軟實力的哈佛奈伊教授來台,會晤馬總統。演講中指出:台灣要多宣揚經濟,少強調主權;經濟展示軟實力,主權要靠硬實力。台灣可以用各種軟實力,增加國際地位及兩岸交流。
12年後的今天,奈伊撰文評論「美國的中國挑戰」中,認為如果美國內部處理好極端化及民粹化,不再醜化中國,增加跨國議題與雙方合作,就有可能減少台海危機「中美一戰」。
(三)培里、季辛吉評論中美戰爭可能 美國前國防部長培里(William J. Perry)2017年訪台。當時接受《遠見雜誌》專訪時指出:台灣要認清:「美國與中國關係良好,台灣本身才會穩定。」對台友善的美國政經領袖多次說過類似的話,但是台灣政壇上還是有人天真地希望:如果中美關係緊張,台灣就能漁翁得利;並且乘機多買武器,各方政客多收佣金。
這位年逾90、數學家出身的史丹佛大學培里教授,在《核爆邊緣》書中不斷指出核武擴散的可怕,人類要盡一切努力以「軟實力」來替代「硬實力」。
小國「不弱」,要靠軟實力;人口都不超過一千萬的北歐三國,就是靠各種軟實力立足於世。諾貝爾獎的發源地在瑞典,每年頒發和平獎,不是勝利獎。
芬蘭是只有550萬人口的小國,與強大俄國為鄰,從來不可能靠武器(硬實力)來對抗。
另一個彈丸之地的新加坡,領導人堅持開放,面對競爭,化敵為友,全心發展經貿、金融、法治為主的軟實力,變成全球個人所得與競爭力最高之一。
小國如台灣,領導者的重要責任就是:要與周邊大國和平相處,選擇對自己國家最有利的道路。
今年7月,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的看法值得重視:
(1)當前世界正在危險失衡邊緣。美國與俄羅斯、中國處於戰爭邊緣,要如何結束缺少概念。
(2)現代核武有導致世界末日的可能,維持「敵對大國」之間的平衡,是壓倒一切的當務之急。
(3)「平衡」有二部分組成:一是力量的平衡,有時要接受是對方價值觀的合法性;另一是行為的平衡,提醒自身的能力和權力的侷限性。這需要近乎藝術的技巧,才能二者結合。
被問及美國如何對付台中美三邊複雜關係時,他回答:「你不能在現在就說:我們要分裂他們,讓他們自相殘殺。我們能做的就是不要加劇緊張情勢,然後提出選項,為此必須有一些目標。」他擔心中美正在走向危機,建議「華盛頓對台要保持穩健」。
這位當年一手主導「美中解冰,聯合對俄」的老臣,自有他的遠見,供台灣思考:具體地說:我們不能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美國這個籃裡。為了美國自己的國家利益,盟友千萬要提防它外交政策的改變。
對台灣而言,就不禁想到1949年8月美國對國民政府的「中美關係白皮書」。1979年台美斷交後,就靠「台灣關係法」、二個公報等維持非官方關係。近年來,尤其近幾個月來,關係突然增溫升高到「堅如磐石」,我們必須要戒慎恐懼。
圖/《可避免的戰爭》,作者:陸克文(Kevin Rudd),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22年10月14日
(四)台灣的「平衡策略」:親美防美,近中和中 每次看到美國議員及退休高官來台訪問,就是擔心每一位以「保台」之名,行賣「武器」之實。旋風式訪問,及幾小時高層交談,重要的就是留下的那一份清單上列舉的武器。所有的細節及採購都會由相關部會的主管操心。
當年艾森豪提出的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早應要加上「國會」,改成:Media-Military-Industrial-Congressional Complex(MMICC)。更正確的說法:過去的「軍工複合體」,早已變質了。筆者要在此刻提出更真實的「軍火供應鏈」的六個步驟:
(1)媒體與智庫啟動(供應誇大一些大國的國力預測數據與比較)。
(2)散布全球軍力失衡緊張資訊(國內外呼應)。
(3)美國政府主導下,組織或加強區域聯盟。
(4)各國政府遊說國會增加國防預算,對抗中俄。
(5)訂購各種武器,擴張軍備,軍火商大量出售武器獲取暴利。
(6)國會議員及利益團體分享暴利,或尋求連任或累積財富。
試看這次俄烏戰爭,美國沒出一兵一卒,美國軍火商得到其他友邦國家很多的緊急訂單(從戰鬥機、飛彈到潛艇)。人性的貪婪變成了無理性的追求。軍火商及政客(卸任首長、現任議員),只要有看到有利可圖、有錢可賺,什麼樣的訪問、承諾、說法、大話……都會出現。
討論任何當前台灣問題最後終涉及大陸關係,以及美國的角色。因此「台中美」的三邊關係變成了關鍵。如果解開這個結,那就三邊順暢、三邊獲利;如果二邊結合對付另一邊(如當前美國拉攏台灣對付中國),三角形等邊關係失衡,就會立刻引起三邊緊張。
「二強」之間難為「中」(中等所得),「二大」之間難為「小」。台灣理性的選擇是採取謹慎的「平衡」「中間」的政策,不討好一方,不激怒另一方。
美國前後任總統拜登與川普,同樣地在民粹聲中,強烈地對抗中國。蔡政府為了台灣自身利益,要勇敢地拒絕任由美國政府擺布,台灣不需要乞求式地要求保護,更不需要排擠效果下不斷地買武器來「抗中」。在缺乏兩岸新論述之下,就循馬政府時代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雙方邊對談邊調整。
有過戰爭及被殖民慘痛經驗的兩岸領導人及民眾,千萬不要把兩岸身邊的「同胞」看成「敵人」,把天邊的貪婪的「商人」與「政客」看成「親人」!
前澳洲總理陸克文的新著《可避免的戰爭》(天下文化,2022.10.14出版),值得細讀。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