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5|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硜硜然,小人哉!

    在大陸的網絡文章,對孔子這句「硜硜然,小人哉!」全是負面的看法,而大部分都把這句話解說為「淺薄固執的小人」;更有甚者,批評孔子前語讚賞「言必信,行必果」,而後語則辱罵這些言行不變通的人(必信必果),通通都是固執己見,不問是非的小人。這樣的解說孔子,真是匪夷所思呀!
    要疏理這句「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必須把這則《論語》的來龍去脈弄清楚,然後才能下判語。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 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曰:「敢問其次?」 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弟焉。」 曰:「敢問其次?」 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 曰:「今之從政者何如?」 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子路20】
    子貢有一次請教孔子,怎樣才可以稱得上「士」呢? 孔子分別回答說,有三類人都可稱之為「士」:
    頭一類,有知恥之心(有國格),如代表國家出使,不辱君命(因為子貢曾有好幾次代表魯國出使)。
    次一類,在宗族鄉黨裡能被稱得上孝弟的人。
    下一類,就是那些老老實實,說到做到,不起二心的下人。
    這裡孔子所講的下一類人,都可稱之為士,因為他們能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說到做到,而且他們的信念堅定,就好像石塊互相踫擊時所發出硜硜然的聲音,既堅貞,又清脆,無雜音,一點不含糊,完全不起二心。這種人,雖然是下人,但他們老老實實,信得過,有骨氣,所以都可以稱之為士。
    請注意,這裡孔子所指的「小人」,那是舊稱之下人,而並非指道德卑鄙的小人,這與坊間的解釋完全不一樣。
    這則《論語》,最關鍵在子貢的最後一問:「今之從政者何如?」
    子貢聽完孔子講述有三類人都可稱之為士,於是就問:「現在當權執政的人,老師您怎樣看呢?」子貢言下之意,哪些當權執政的人,算不算得上稱為士?
    孔子斬釘截鐵地說:「他們那些斗筲之人,器量狹小,根本就不入流,焉能稱為士?」
    哪些老老實實、不起二心的下人,說到做到,雖則無讀過書,無受過教育,但在孔子的眼中,他/她們都值得尊重而稱之為士。相反的,那些權貴器量淺狹,言而無信,毫無氣節,連一個「士」,都稱不上,根本就不入流。
    這就可以看出孔子是多接地氣,與群眾的願望、訴求、心聲等等一致。同時,又能截然批判那些權貴,根本無資格稱之為士,那種坦然而又充沛底氣,毫不遮掩,毫不含糊!
    那些負面解說孔子這句話的,噫!真是戚戚然,小人哉!
    (寫於2022年11月12日於海外)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