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漫讀(96):『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孔子的『因材施教』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電子書:《論語漫讀》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raw-image

 

這同樣是孔子教學中的經驗之談。天資在中等以上,可以和他談論深奧的學問。如子貢和子夏,『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學而第一),『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八佾第三)。天資在中等以下者,就不可以教他深奧的道理,教了也理解不了,白費勁。可能孔子認為樊遲就屬於中人以下,『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未達』(顏淵第十二)。

 

孔子這只是個大致劃分,將人的智力分為三等,上等、中等和下等。只是個定性說明,上等和中等,中等和下等之間的界限是模糊的。今天我們有測量智力的方法,如門薩智商測試,可以將智力量化,稱之為智商。 一般認為智商90到110為正常智力,可算是中人。140以上者為優等,可算為『中人以上』。70分以下者為心智不足,算『中人以下』。但也只能作為參考,不是絕對的準確。

 

孔子對『中人以上』有進一步和闡述。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季氏第十六)。

 

生而知之,就是上等天資,是天才。生而知之,不能理解為一出娘肚子,就什麼都知道。而是說不用學習前人積累的知識和經驗,靠自己觀察琢磨思考就能獲得知識或技能,有創造性才能。

 

而通過學習前人積累的知識,獲得知識或技能,就比『生而知之』次一等。孔子認為自己就屬於學而知之者。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第七)說自己的學問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因為喜愛古時的禮樂,積極學習而獲得的。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述而第七)。

 

孔子說:『大概有不學而著書立說的吧!我卻不是這樣。我是多聽,選擇好的來效仿;多看並記下來,這是次一等掌握知識的方法』。

 

人類早期,還可能主要靠自己的聰明才智來探索、認識自然和社會,從而建立自己的學說。如古希臘的柏拉圖,中國的周文王演周易。但隨著人類的知識積累越來越多,就只能在學習前人知識基礎上才能有所創新。孔子所說『不知而作之者』就不太可能了。

 

學而知之,這裡面還個區別,一是通過閱讀,主要通過自我學習,孔子就是這樣。二是主要聽人講解,靠自己學習效果就不好。前者就要比後者強。當然,生而知之,也可以通過學習來獲得知識,那就事半功倍。一點就透,還能舉一反三。如顏回、子貢,『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公冶長第五)。

 

那困而學之,又次一等。學而知之,是積極主動學習。而困而學之,則是消極被動學習,遇到問題了才臨時抱佛腳。困而不學的小民,則是最不可取的。顯然,孔子將君子排除在困而不學的範圍之外,君子肯定不會困而不學。

 

學而知之,困而學之和困而不學,都是對中等天資之人而言。中等天資之人有可塑性,而上等天資和下等天資者就沒有什麼可塑性。

 

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陽貨第十七)。孔子認為上等天資之人肯定會具有智識,而下等愚笨之人不可能獲得智識,兩者都是不可改移的。而中等天資之人,學則能獲得智識,而懶惰不求上進,見識就跟愚笨的人差不多。

 

孔子這些觀點,大致不錯。人的智力確實具有差異性,而因材施教,因材自我發展也是符合個人和社會的利益。讓不同特質的人做他最擅長和最有興趣的事,對個人而言,更為快樂,也更容易出成果;對整個社會而言,當然也是最優的結果。關鍵在於社會的寬容度和價值評判體系,是否鼓勵人們的自由發展。顯然,孔子以『學而優則仕』為導向和評價標準,並不鼓勵個人的自由發展,使得其『因材施教』的思想有很大的局限性。今天的中國社會,在個人發展上雖然仍有比較大的局限性,但人們在求學和職業上有了多得多的選擇,可以根據自己的材質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

 

2020年8月17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江上小堂的沙龍
95會員
334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江上小堂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28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述而第七)。  這段話也很難理順,怎麼解釋都有說不太通的地方。勉為其難吧! 先建立時間線。互鄉這個地方有個年輕人來見孔子,然後孔子與他對談了一番,弟子
Thumbnail
2024/11/28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述而第七)。  這段話也很難理順,怎麼解釋都有說不太通的地方。勉為其難吧! 先建立時間線。互鄉這個地方有個年輕人來見孔子,然後孔子與他對談了一番,弟子
Thumbnail
2024/11/21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述而第七)。 孔子又一次哀歎世道衰落,見不到聖人和善人了,能見到君子和有恆者就不錯了。腹中空空卻自視甚高,內心空
Thumbnail
2024/11/21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述而第七)。 孔子又一次哀歎世道衰落,見不到聖人和善人了,能見到君子和有恆者就不錯了。腹中空空卻自視甚高,內心空
Thumbnail
2024/10/31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第七)。  孔子多次用『二三子』稱呼弟子們。『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先進第十一);『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陽貨第十七)。儀封人也如此稱,『二三子,何患於喪乎?』 (八佾第三)。
Thumbnail
2024/10/31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第七)。  孔子多次用『二三子』稱呼弟子們。『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先進第十一);『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陽貨第十七)。儀封人也如此稱,『二三子,何患於喪乎?』 (八佾第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第六)。  畔通『叛』,背離的意思。  孔子把學習擺在第一重要的位置,而且特別重視博學。博學包括學文和學藝。其中,又特別重視博學于文。博學于文是對君子的一項要求。文指前人撰述的人文典籍,如《周禮》,《樂經》,《尚書》,《詩經》和《易
Thumbnail
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第六)。  畔通『叛』,背離的意思。  孔子把學習擺在第一重要的位置,而且特別重視博學。博學包括學文和學藝。其中,又特別重視博學于文。博學于文是對君子的一項要求。文指前人撰述的人文典籍,如《周禮》,《樂經》,《尚書》,《詩經》和《易
Thumbnail
人若道法自然,也無須成為他人。
Thumbnail
人若道法自然,也無須成為他人。
Thumbnail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這同樣是孔子教學中的經驗之談。天資在中等以上,可以和他談論深奧的學問。如子貢和子夏,『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學而第一),『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八佾第三)。天資在中等以下者,就不可以教他深奧的
Thumbnail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這同樣是孔子教學中的經驗之談。天資在中等以上,可以和他談論深奧的學問。如子貢和子夏,『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學而第一),『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八佾第三)。天資在中等以下者,就不可以教他深奧的
Thumbnail
如何從片段侷限的資訊中推理探究事物全貌。
Thumbnail
如何從片段侷限的資訊中推理探究事物全貌。
Thumbnail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公冶長第五)。  子貢說:『我不想別人強加於我,我也不想強加於他人。』孔子說:『賜呀,這就不是你所能做到的了。』   子貢的意思是,我不想讓別人不友善,不公正地對待我,欺
Thumbnail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公冶長第五)。  子貢說:『我不想別人強加於我,我也不想強加於他人。』孔子說:『賜呀,這就不是你所能做到的了。』   子貢的意思是,我不想讓別人不友善,不公正地對待我,欺
Thumbnail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裡仁第四)。  孔子常將君子和小人的品性對比,增強說服力和訓誡效果。  懷,內心存有;土,家鄉。孔子認為,君子內心常懷有道德,而小人則懷有鄉土;君子做事會考慮會不會違反刑法,而小人做事則考慮有沒有實惠。『君
Thumbnail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裡仁第四)。  孔子常將君子和小人的品性對比,增強說服力和訓誡效果。  懷,內心存有;土,家鄉。孔子認為,君子內心常懷有道德,而小人則懷有鄉土;君子做事會考慮會不會違反刑法,而小人做事則考慮有沒有實惠。『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