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07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那些在菲律賓唱聖誕頌歌的孩子們

許久沒有更新文章,因為社會觀察需要沉澱與時間(其實是看世界杯去了)。菲律賓是一個褒貶不一的國家。物質的人無時無刻不感嘆它的貧窮,這些人竟也有人油然而生一種優越感出來;而偏重精神的世界卻也從小事中找到很多信仰、傳統、人情冷暖的星星點點。就像是莎翁筆下的哈姆雷特,其實菲律賓又何嘗不是千人千面呢?一個人如果缺乏文化感知力,自然沒辦法感知真實世界的溫度與冷暖。互不理解的個體自然互相認為對方是貪婪的、懶惰的,並且會把無比的厭惡投射到命運和思想並不相干的人身上,原因無他,僅僅是因為不理解彼此的文化,從而讓那些狂妄與自大佔據了自己的思想。
「初民看到奇蹟的地方,末人只能看到虛無」
大家好,我是五音不全不會唱歌的Aufheben,許久沒有更新文章,今天聊一個特殊的文化現象——菲律賓的聖誕頌歌文化。說起聖誕頌歌你一定感覺平平無奇,「不就是唱歌嗎?不就是過聖誕節嗎?和我有半毛錢關係?」
但是如果你不住在公寓,而是經常呆在社區,你會發現這裡有特別有趣的聖誕頌歌文化。
兒童與聖誕頌歌
菲律賓的聖誕頌歌是基督信仰傳統的一部分。菲律賓人稱之為“Caroling”。一般開始在聖誕節前一個月左右,Simbang Gabi 也就是夜晚彌撒結束以後。整個社區的兒童「歌手們」甚至是本地教堂唱詩班的兒童們將在Barangay也就是本地社區高唱起聖誕頌歌。這項活動並不是在本地社區的固定區域進行,而是挨家挨戶跳來跳去。當然更像是社區兒童組織起來,討要「紅包」的一種方式,但是給不給、給多少看你自己,如果兩次你都沒給,孩子們也不會再來你家門口叨擾你。一般來說如果長期住在本地社區,你會知道這就是萬眾矚目聖誕節即將來臨的信號。
聖誕頌歌唱傳統的英國聖誕頌歌,如鈴兒響叮噹和平安夜。同時,他們中的一些人還唱著菲律賓傳統的聖誕歌曲。最受歡迎的是 Ang Pasko ay Sumapit(聖誕將至) 和 Pasko na Naman(又見聖誕)。其實聖誕節對於菲律賓人而言就跟華人過年一樣。順便提一句咱們華人總說的年味,其實就是節日氣氛,通常和物資充裕程度有關係,因為物質條件不足,其實菲律賓節日氣氛還是相當濃郁的,一年就一次可不是得好好準備?
在菲律賓,頌歌可以追溯到西班牙殖民者時代。它最初是在西班牙表演villancicos (西班牙語聖誕頌歌)的合唱團。在成為西班牙殖民地 333 年後,菲律賓逐漸將其採納為自己的習俗。 villancico最初主要在彌撒中演出,由於受歡迎,逐漸走上街頭。一些更頑皮的頌歌者會在歌詞中加入不符合宗教信仰的短語和綠色(中文應該黃段子)笑話,這引起了神職人員的反對。西班牙統治結束後,西班牙語開始衰落,取而代之的是用英語和當地語言演唱的頌歌。
聖誕通常和菲律賓另一個重要的社會紐帶或者是聯繫社會因子分不開——那就是信仰。畢竟作為一個基督信仰占主流的國家,不論是天主教、菲律賓獨立教派、還是新教都會熱烈慶祝聖誕,儘管他們的「說法」、裡面的內涵不太一樣,彼此也互相不認可,但是聖誕就是聖誕。華人缺乏社區自治和信仰根基,至少是文化上是有這樣一種差異,所以通常只認為這是一個「菲律賓春節」。但是如果只看到這個維度似乎就忽視了裡面的很多細節。如果不理解菲律賓的宗教文化、歷史民情就無法真正理解這片土地。
這些走街串巷的兒童們他們用回收材料手工製作樂器。一種是用扁平的金屬瓶蓋製成,並在瓶蓋上打一個孔,這樣瓶蓋就可以用作手鼓。另一種是使用過的塑料錫罐,用橡皮筋固定作為鼓。希望能從屋主那裡到一些慷慨的贈予(其實或許是幾塊比索)。孩子們每天晚上會自發組織起來,編排好曲目,社區一家一家地巡遊。如果你給了一些錢,不論多少他們都會全心全意地唱歌。 「謝謝,謝謝,非常感謝……謝謝……」。 「ang babait ninyo(你真好),謝謝!」已成為一句流行語,當他們收到一些東西作為交換時唱出來。雖然為這些家庭唱歌的孩子們偶爾會把歌詞改成「謝謝你,謝謝你,ang babarat ninyo(你很吝嗇),謝謝你」,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給的家庭會說「patawad」(對不起)。
孩子們在每年聖誕節學習如何自發地組織、聯繫彼此。也學習如何分配成果,對於那些並不富裕、成長於村子或者貧困社區的孩子們來說,這是一筆不算不菲但是在過節可以自己買一點東西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在這個菲律賓延續了很多年的傳統中可以學習到感恩,感謝。不僅僅是感謝那個給你幾百比索的社區的人們,更是感謝菲律賓文化更重要的那一位上帝。
Bahala Na
就好像是菲律賓人經常「混日子」自己時候會說「Bahala na」。 「Bahala na」可以被看作是是菲律賓的一種社會文化價值觀,也是Tagalog中的一種表達方式,可以表達對生活的宿命論態度,也可以說是一種堅定的事情充滿風險和不確定性的挑戰性情況。它可以翻譯為「無論發生什麼,都會發生」,「事情會好起來的」,或者「我會處理好事情」。在菲律賓心理學中,它被描述為「面對不確定性時的決心」。
這種態度對菲律賓人民既有積極的影響,也有消極的影響,一個是對自己的困境缺乏緊迫感或責任感,另一個是對不確定性持開放態度,行使自由意志去冒險並試圖塑造面對發揮作用的已知和未知因素。這是兩種信仰背景不同下的民族和個體的差異。
強韌而團結的社區
社區不是街道也不是一個組織,而且頗有人情味的「共同體」。荷蘭人類學家本尼迪特 安德森在他的著作《想像的共同體》中這麼說到「儘管在每個民族內部可能存在普遍的不平等及剝削,民族總是被想像成一個深刻的、平等的同志情誼。最終,正是這種友愛關係在過去兩個世紀中,驅使數以百萬計的人們甘願為民族,去屠殺或從容赴死」
其實對於菲律賓這麼一個貧富差距懸殊的社會來說,社區和背後的信仰是維繫社會穩定的一大基石。試想如果在華人社會,一群小孩天天來你家門口唱歌要錢,你會給嗎?我想大部分人都不會。但是菲律賓社區長達半個月或者一個月的聖誕頌歌,基本上對這些不太熟悉的孩子,大家每天晚上或者經常都會給他們一些零錢。對於菲律賓兒童來說這不僅是社區裡叔叔阿姨、爺爺奶奶的饋贈,更是上帝的饋贈,這種傳統讓他們也會給日後那些陌生兒童「打賞」。愛或者友善總是相互的,自小缺乏愛的或者友善的民族,總是以算計和嚴厲第一位,這造就了經商或者某些方面可以成功,但是卻永遠無法有塗爾幹所說的「有機的團結」。其實你長期在海外後就知道,哪些民族作為外來人他們很團結?哪些群體他們雖然有錢卻不願互相幫助?不願意互相幫助也就算了,反過來還互相傷害、欺騙呢?
其實所有問題你都很難找到一個單一的答案,因為本身社會比起自然科學有更多的變量,但是華人有句古話叫做「管中窺豹」,你從這些細節會找到什麼叫做「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本身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信任的根基就是在社區中、在共同體中,在信仰加持下,「合一」生活,試問一個民族保持了3800年每個人對每個人的戰爭,如何能夠合一呢?通常你有仁慈你卻不得不收斂起來,因為你知道過度的仁慈和友好可能會把自己推到一個什麼位置。
其實這篇並不是想說哪種文化好哪種文化不好,而是想說華人在海外遭遇同胞的坑害時是否應該去反思一些文化背後的因素呢?同時面對和你價值觀,行為習慣的菲律賓人是否可以多一點包容和互相的文化理解呢?我想理解文化,首先就是理解信仰和他們的語言思維方式吧。
老傳統遇到新危機
聖誕頌歌同樣也在遭遇危機。前幾天認識一位菲律賓音樂老師,我跟她聊起聖誕頌歌這個習俗,她卻十分悲傷地說到「今天的一些孩子不會再唱我們的聖誕頌歌了。」信息時代手機、遊戲、Tiktok讓小孩們沒有過去那麼愛踏出家門一起玩耍,自然也就不會一起組隊在社區「巡迴演出」。很多菲律賓家庭父母都作為OFW在外工作,我想這個留守兒童問題,很多中國大陸的農民工家庭也在遭遇同樣的危機。兩代的文化、思維甚至語言的隔閡,格格不入的生活方式。有時間咱們單獨聊(又挖坑了)。
最後音樂老師,還是挺感動說「當我聽到孩子們或唱詩班在這個聖誕節期間特別是在我們村里唱聖誕頌歌時,我仍然充滿希望。希望下一代能夠學習如何聆聽我們記憶中的菲律賓聖誕節傳統。」
「謝謝,謝謝,非常感謝……謝謝……」
每個種族、信仰其實都是人,都沐浴著至高者的愛。聖誕將近,祝福在菲律賓的你也能感受到那一份愛,當你感受到的時候,不要忘記感謝,感謝。我們每個人其實都在找尋海德格爾所說的「家園」,來證明存在而非存在者本身。那些我們獨自或者一同走過的路,經歷的人或事,也正是我們「回家的道路」。
提前祝大家2022年聖誕快樂。
願上帝保佑菲律賓群島。
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告訴我!
感謝訂閱菲律賓全視角,這裡有最遠最全的深度視角,帶你理解不同的菲律賓。
--- END ---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