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基本面是檢驗風險的最重要工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如果企業的營收獲利維持成長,投資人應該會預期股價可以有相對較好的表現,但若股價還是形成空頭趨勢,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整體資金流出市場,如今年的現象,多數股票都下跌,即使基本面優異也不例外,另一個可能原因是未來前景有疑慮,雖然營收獲利還能成長,但市場預期未來會陷入衰退而先賣出股票使股價修正,今年有些個股股價剛開始修正時,基本面表現都還很優異,股價跌了幾個月之後才逐漸看到營收獲利下滑,對於一般投資人而言,關鍵問題是如何能避開這樣的風險?怎麼會知道未來會陷入衰退?
整體資金的問題可以觀察聯準會利率政策,及相對應帶來匯率的波動,升息加上美元升值、台幣貶值,就會使資金層面不利於股市發展,同時也會顯現於股市交易亮的萎縮,當利率政策有所調整,就要想到股市可能出現不同的發展。
另外,如果景氣指標數據由盛轉衰,景氣循環可能由擴張轉為衰退衰退,多數產業或企業難以抵擋景氣循環的興衰,所以看到景氣數據轉變時,即使企業營收獲利還維持成長,或是股價尚未修正,還是得有風險意識。
上述是整體資金與景氣的轉變所帶來的風險,但對於不同的企業股票帶來的影響並不相同,推測個股變化需仰賴籌碼動向與財報數據,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94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給小股民的思考解析課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30會員
1.5K內容數
<p>在這裡,你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吸收我的畢生精華,找到正確的理財關鍵字。</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俊忠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猜投信作帳會拉甚麼股票?猜別人動作來決定自己的行為,和賭博猜牌差不了多少,沒有人能預知別人心理在想甚麼,即使本來有某一種想法,也可能隨時因為市場情勢變化而改變
股價反彈達一定程度之後就得接受考驗,基本面或前景展望能否撐得住反彈的漲幅?漲多的利空會不會發酵?是股市陷入休息整理時觀察的重點,如果企業的營收數字比預期還差,股價位置較高,反彈漲幅相對較大的就得小心。
股價下跌之後止跌反彈可能基於兩種原因,一是股價超跌而反彈回到相對較合理的價位,另一個理由是預期未來獲利成長而帶動股價上漲,前者所能帶動的彈升空間相對較小,後者所能帶來的漲升空間較大
理論上投資要找股價便宜,基本面優異、前景展望好的股票,但在景氣衰退的資金行情環境,股價表現不一定會符合理論邏輯,有些營運衰退的企業股價更強勢,不過,投資該考慮並非只有股價會不會漲,相對應的風險也很重要
投資股市有幾個關鍵因素會影響投資成效,包括投資標的選擇、(買進與賣出)時機、價位(成本)、持有時間、資金如何配置等,時機問題只影響了投資成效的一部分,時機問題必須和其他的因素一起考慮才有意義。
藉由已發生的事來推測未來的思維,追隨趨勢的風險在於,總是看著過去而不是思考未來,這像是看著照後鏡開車,在直線路段看著照後鏡開車大概還不會有甚麼問題,在彎路或轉彎時就會非常危險。
猜投信作帳會拉甚麼股票?猜別人動作來決定自己的行為,和賭博猜牌差不了多少,沒有人能預知別人心理在想甚麼,即使本來有某一種想法,也可能隨時因為市場情勢變化而改變
股價反彈達一定程度之後就得接受考驗,基本面或前景展望能否撐得住反彈的漲幅?漲多的利空會不會發酵?是股市陷入休息整理時觀察的重點,如果企業的營收數字比預期還差,股價位置較高,反彈漲幅相對較大的就得小心。
股價下跌之後止跌反彈可能基於兩種原因,一是股價超跌而反彈回到相對較合理的價位,另一個理由是預期未來獲利成長而帶動股價上漲,前者所能帶動的彈升空間相對較小,後者所能帶來的漲升空間較大
理論上投資要找股價便宜,基本面優異、前景展望好的股票,但在景氣衰退的資金行情環境,股價表現不一定會符合理論邏輯,有些營運衰退的企業股價更強勢,不過,投資該考慮並非只有股價會不會漲,相對應的風險也很重要
投資股市有幾個關鍵因素會影響投資成效,包括投資標的選擇、(買進與賣出)時機、價位(成本)、持有時間、資金如何配置等,時機問題只影響了投資成效的一部分,時機問題必須和其他的因素一起考慮才有意義。
藉由已發生的事來推測未來的思維,追隨趨勢的風險在於,總是看著過去而不是思考未來,這像是看著照後鏡開車,在直線路段看著照後鏡開車大概還不會有甚麼問題,在彎路或轉彎時就會非常危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投資人時常看到營收好的企業跌跌不休,營收不佳的漲到天上了,要如何看營收數據呢?
Thumbnail
本週市場經歷急劇下跌後出現反彈,原因多源於恐慌情緒及機構投資者獲利了結。投資者開始關注經濟衰退的風險,並期待FOMC的降息決策。特別是TMT類股的回調已吸引資金進場,輝達的財報將影響AI相關股票的走勢。
Thumbnail
最近加上今日'20240805'臺股的大跌的恐慌,全球股市大幅下跌,引發了市場的恐慌。許多人擔心自己辛苦賺來的錢會在投資後遭受損失。在這樣的局勢下,究竟要如何投資才能比較安心與穩定呢?本文將探討生產性資產與非生產性資產的區別,並提供投資建議 "沒有名牌喔"。
Thumbnail
投資的關鍵在於人性
Thumbnail
整理一下7月過往主力分點股票 漲幅最多的不少是月初曾提過的分點 5443均豪 +44% 4909新復興+27% 弘憶股+26% 安國+23% 給過往後面加入同學導覽 去年與今年的8月都是不祥之月 近期台股受費半牽連實在跌得有點痛 加上英美中東準備撤僑 去年這時候科技股開始回檔
股市下跌時,市場就會找一堆理由,一個一年獲利不到3元,常在1~2元的所羅門,只是黃仁勳講人型機器人,show了公司Logo,就可以從40飆到180。一個獲利大成長但最多也不會超過20元的華城,可以飆到1000以上,不是什麼高深的技術,既非資本密集,又非技術密集,又不是像台積電有資本和技術密集的高牆障
Thumbnail
台股、美股近期明顯回檔,市場敘事發生改變,壞消息一樁接一樁出現,下一步該怎麼走呢?本文將探討近期的宏觀經濟事件,並分享個人的操作思考。
Thumbnail
人性指標來到接近極端恐慌邊緣,這次修正已經帶動全市場的情緒 外資昨天賣超966億創歷史新高,主要原因也是開始有輸家的贖回被動式交易 就跟投信一樣,有人積極買ETF他就只能一直買超,大多時間都是"小資族的節奏" 通常一個回檔就讓買很久的題材一次毀滅,這次也再度表演一次了 如何讓投資人開始懼
Thumbnail
本文章講述瞭如何用基本面投資前需要思考的問題,以及基本面投資的核心觀念與挑選股票的方法。作者分享了基本面投資的考量要點和投資策略,並指出基本面投資的難處所在。
Thumbnail
重點摘要: 『可冒險但絕不能忽略風險』 1. 『資產配置』仍處於復甦週期,但波動放大,建議提升防禦性部位 2.『股市』在總經環境如魚得水,但注意漲多後的價格修正波動放大 3.『債市』2024低評級債將陸續到期,注意違約風險  簡單來說:整體總經環境仍位於復甦週期(Recovery),惟本週期
Thumbnail
投資人時常看到營收好的企業跌跌不休,營收不佳的漲到天上了,要如何看營收數據呢?
Thumbnail
本週市場經歷急劇下跌後出現反彈,原因多源於恐慌情緒及機構投資者獲利了結。投資者開始關注經濟衰退的風險,並期待FOMC的降息決策。特別是TMT類股的回調已吸引資金進場,輝達的財報將影響AI相關股票的走勢。
Thumbnail
最近加上今日'20240805'臺股的大跌的恐慌,全球股市大幅下跌,引發了市場的恐慌。許多人擔心自己辛苦賺來的錢會在投資後遭受損失。在這樣的局勢下,究竟要如何投資才能比較安心與穩定呢?本文將探討生產性資產與非生產性資產的區別,並提供投資建議 "沒有名牌喔"。
Thumbnail
投資的關鍵在於人性
Thumbnail
整理一下7月過往主力分點股票 漲幅最多的不少是月初曾提過的分點 5443均豪 +44% 4909新復興+27% 弘憶股+26% 安國+23% 給過往後面加入同學導覽 去年與今年的8月都是不祥之月 近期台股受費半牽連實在跌得有點痛 加上英美中東準備撤僑 去年這時候科技股開始回檔
股市下跌時,市場就會找一堆理由,一個一年獲利不到3元,常在1~2元的所羅門,只是黃仁勳講人型機器人,show了公司Logo,就可以從40飆到180。一個獲利大成長但最多也不會超過20元的華城,可以飆到1000以上,不是什麼高深的技術,既非資本密集,又非技術密集,又不是像台積電有資本和技術密集的高牆障
Thumbnail
台股、美股近期明顯回檔,市場敘事發生改變,壞消息一樁接一樁出現,下一步該怎麼走呢?本文將探討近期的宏觀經濟事件,並分享個人的操作思考。
Thumbnail
人性指標來到接近極端恐慌邊緣,這次修正已經帶動全市場的情緒 外資昨天賣超966億創歷史新高,主要原因也是開始有輸家的贖回被動式交易 就跟投信一樣,有人積極買ETF他就只能一直買超,大多時間都是"小資族的節奏" 通常一個回檔就讓買很久的題材一次毀滅,這次也再度表演一次了 如何讓投資人開始懼
Thumbnail
本文章講述瞭如何用基本面投資前需要思考的問題,以及基本面投資的核心觀念與挑選股票的方法。作者分享了基本面投資的考量要點和投資策略,並指出基本面投資的難處所在。
Thumbnail
重點摘要: 『可冒險但絕不能忽略風險』 1. 『資產配置』仍處於復甦週期,但波動放大,建議提升防禦性部位 2.『股市』在總經環境如魚得水,但注意漲多後的價格修正波動放大 3.『債市』2024低評級債將陸續到期,注意違約風險  簡單來說:整體總經環境仍位於復甦週期(Recovery),惟本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