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宮博物院的人氣作品、清朝宮廷懸掛畫《十二月令圖》,顧名思義共有十二幅描繪每個月歲時活動的長軸作品。作者為清宮宮廷畫家,不只一人,應是合作畫,也就是有人專畫人物、有人畫山水景物、有人作樓閣界畫。完成時間應是在乾隆初年,而且根據作品的保存狀況,無污損、吳崇著、無泛黃斑點,推測這12張應景畫被懸掛展示的次數甚微。
在這幅《十二月令圖》十一月的作品中,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正好是農曆11月29日,11月的最後一天。農曆11月可能正逢陽曆的節氣從小雪、大雪到冬至,正是越來越冷的氣候,在中國北方更是天寒地凍。
在中國繪畫中,畫雪景的上乘之作,並不只是能在水墨黑白中畫出白雪皚皚,而是要畫出”襲人的寒意“。白話點說,就是我們看畫的人看到畫就要有好冷好冷的感覺~
五代南唐時期的畫家巨然所做的「雪圖軸」就有這種讓人看到發冷的本事。
在這幅十一月的月令圖裡,是怎麼呈現隆冬不帶雪的冷度?
1. 畫中的水面已結冰。
2. 植物:種類單一,以長青的柏樹為主。
3. 人物:兒童多帶著能保護耳朵的帽子,部分人物戴上披肩風帽,頭部頸部肩部一起保暖。
4. 建築:畫面左下角涼亭的門板是裝上的,用以擋風驅寒。
如果要遊逛這幅畫,從左下角的涼亭往右順著走廊前進,跟此畫有關的庭院走廊有以下幾種:
1. 水廊:建築在水面上的走廊。
2. 雙面空廊:兩邊開闊、無遮蔽,左右邊景色一覽無遺。
3. 單面空廊:一側有牆壁,一側可賞景,牆上往往也不會單調無物,而是會有中式漏窗作為裝飾或是框景,創造觀景趣味。
4. 複廊:雙面空廊的中間加上一道牆,從單側看來會以為是單面空廊,但事實上,另外一側也是一個單面空廊。既畫分了內外區域,但又聯繫了不同景區。這種複廊在中式園林裡,還具備延伸遊園路線的效果。讓遊園者感覺走了很長一段路,但不過是在牆壁的兩面行走罷了~
沿著蜿蜒的水廊可以一路走進內院,畫面左邊的院落裡,孩子們正在玩捉迷藏、女眷則在蹴鞠遊戲。
除了庭園建築可見這是宮廷或貴族園林之外,畫面中央的孔雀也彰顯其非富即貴。因為孔雀是賞玩的動物,除了觀賞價值之外,孔雀食量大,但肉質遠遜於其他家禽,不能高飛送信、也不能看門撿球、更不能抱著取暖。豢養孔雀,在中西方,都是富裕的象徵。
畫面最上方的彩蛋: 有大象以及看似鴕鳥的大型動物,很可能是馬戲藝人的流動隊伍。因為十一月是農閒時候,民間遊藝活動興起。對岸的涼亭還有兩個人正拿著望遠鏡看這有趣的彩衣禽獸隊伍。但也有可能是進貢奇珍異獸的行列,表彰天下太平、萬國來朝的盛世景象。
十二月令圖,每一幅裡都有許多隱藏的趣味,在這個專題裡,歡迎讀者跟我一起遊園找一找有什麼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