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回答五個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20 世紀 90 年代初期,當安娜瑪莉亞.盧薩帝( Annamaria Lusardi) 還是一名研究儲蓄行為的博士生時,她注意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在職業生涯中薪水相似的人在退休時的財富水平將大相徑庭。
她認為,不同之處在於他們做出的財務決定
那名學生現年 60 歲,已經是華頓商學院的經濟學和會計學教授,除了教授頂尖學生專業的經濟和會計知識外,她還以提高普羅大眾的金融知識為己任。盧薩帝教授與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經濟學家奧莉薇雅 ( Olivia Mitchell) 一起設計了五個問題來衡量金融知識,這些問題已被納入世界各地的全國金融知識調查題目中。令人驚訝的是: 大多數國家的大多數人都無法百分之百正確回答這五個問題。
根據這位教授的說法,所謂的金融知識包括個人理財的需要的基礎背景知識。這是關於了解複利、通貨膨脹、風險分散等事情,這五個題目都和這幾個主題有關係。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一再強調儲蓄行為和量入為出對個人理財上的重要之處。但就拿你和我當比方好了,想想我們兩個,一樣年薪兩三百萬,一樣存下百分之四十到五十的收入,為什麼我可以在四十歲以前就有了兩千萬以上的財產?
如果我把錢放在股票上,而你把你的錢僅僅用作儲蓄或購買利率低於4%的保險保本商品,那麼 25 年或 30 年後,即使我們的收入可能非常相似,我們的財務情況也會大不相同。是的,是否將部分金融資產分配到風險比較高的股票市場,是決定兩個人投資年化報酬率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許多人都知道即使股市波動比較大,但是長期來講報酬率也比定存或儲蓄險商品更好,可是知道不等於做到,人類向來如此。
問題是: 為什麼人們會犯如此明顯的錯誤?
我想也許是知識水平或處理金錢的舒適度,及對資產波動承受能力不同所造成的。1997年,有一個專業團體對美國12年級(相當於我們的高中三年級)的學生進行了一項有關金融知識水準的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的學生成績不及格。

無獨有偶,在2011年做了全國首次大規模國民金融知識水準實地調查出爐,結果發現九大測驗項目中,有高達六項國人拿到的分數不到60分,平均金融知識分數只有53.8分,顯示基礎金融教育有加強的必要。(後來就沒聽說台灣有類似的國民金融知識調查了,應該要讓大眾有補考的機會啊......) 

華人喜歡講"書中自有黃金屋"這句話,這雖然把做學問說的有點太現實了,但也有一部分是真的。財富的累積離不開金錢的累積,而要累積金錢,必須掌握金錢的特性,也就是金融知識。金融知識越不足的人,越容易受到財務詐騙,也會相對地暴露在更高的投資風險當中。
最近猖獗金融詐騙,也在在提醒我們金融知識對一般大眾的重要性。金融研訓院今年10/14 發布2022國人金融生活調查,發現20到29歲世代的金融處境令人擔心,主要是因近四成年輕人「接近金融文盲」程度,使其金融風險抵抗力,在所有年齡中是唯一退步的族群。年輕世代的金融生活四大盲點,分別是一、沒儲蓄也想投資。二、信用卡高額利息的分期付款使用頻繁。三、月光族。四、是對信用概念薄弱,有事就交給家人處理就好。而這些問題如果沒有改善,會讓人陷入財務脆弱的惡性循環中。
不過,想要提高金融素養,就是要著眼於加強教育嗎?據調查結果發現,用學歷來調查其金融素養,會發現學歷跟金融素養高低竟沒有正向關係。不管專科或大學甚至研究所以上,金融素養不錯的連5%不到,一半在低跟極低中間,這個結果顯示出:光指望加強學校教育以提高金融常識,是件非常困難的事。
事實上相同的事情不是只發生在台灣,美國也是一樣的。如果審視各個教育群體時,我們也會看到了想像和事實間的巨大差異。例如,在美國股票市場中,擁有大學學位的人參與市場的比例,也沒有預期中的高,即使金融常識在美國有好幾個州市高中必修課程,美國千禧世代的財務狀況一樣比他們的長輩(嬰兒潮世代)要差。另外,非裔美國人家庭的財富僅是白人家庭的八分之一,這個差異主要也是因為許多非裔美國人,尤其是年長的非裔美國人,作為投資者過於保守。根據美聯儲一項衡量家庭財富的研究,只有 34% 的黑人家庭擁有股票,而超過一半的白人家庭擁有股票。
我也算是千禧世代(1980-1990年出生的人),我們生活在一個變動快速而且勞保公保都好像會破產的年代,我們要用自己的雙手賺取足夠退休後生活的費用。如果您在 30 年內將收入的 15% 或 20% 儲蓄起來,並用合適的比例投入金融市場,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積累的財富,應該最後都會讓我們足夠退休。無論您每年賺取五十萬元還是五百萬元,這些方法都一樣有效。
與過去十年相比,正值三明治年齡的人們,更應該明智的做出相應的財務決策。很多時候,他們要為退休投資,也要決定買房買車,還要決定讓小孩受怎麼樣費用的教育,或者為漸入暮年的父母做合適的醫療規劃,有太多決定和錢有關,總還有人要仰賴我們。正因為如此,我們更必須提高金融知識,否則,我們不會做出正確的財務決定。而如果錯誤的財務決定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可能會讓我們未來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生活不舒服很多。
金融知識可能真的可以減少一些財富不平等。在一篇論文中研究了臨近退休人群的財富不平等,發現大約三分之一的財富不平等是由金融知識來解釋的。
最基礎的金融知識需要衡量計算利率的能力。要了解通貨膨脹和通貨膨脹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許多財務決策都與隨著時間的推移轉移資源有關,我們必須了解價格如何變化。如果你不讓你的錢以通貨膨脹率增長,你就會變得更窮,所以我們要懂一點點最基礎的投資,還要知道怎麼合理的分散投資風險(當然也包含不要被詐騙)。
回到盧薩帝教授與奧莉薇雅 ( Olivia Mitchell) 一起設計的五個問題,測試一下你的金融知識。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783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寫給年薪百萬的你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40會員
73內容數
我幫自己取了一個新的名字, 以後就用這個名字發表文章啦!! 在Facebook寫作已經超過3年, 想要更系統化的整理一下自己過去的文字. 這些文字多半是關於理財和投資的, 沒有甚麼大道理,就是一個平凡的年薪百萬上班族的十年累積里程. 如果有年薪百萬 , 歡迎進來看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愛文忙果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金融服務市場調查公司DALBAR一項非常有趣的研究發現,在截至2009年底的20年中,股票共同基金投資人年均報酬率僅3.2%,遠低於標準普爾500指數同期的8.2%—整整落後大盤5個百分點。讓我再說一遍,因為這實在驚人:基金投資人的績效,年均落後大盤(那些基金正是投資在這市場)5個百分點。 這當
錢是一個很有趣的東西,並不像乍看起來那麼簡單,我想我永遠不能完全理解金錢的複雜性。但每個人都需要錢,也天天和錢打交道。 我們去上班/工作,我們會收到錢作為報酬,然後我們把這些錢花在東西上,這和大多數人一樣。我認為自己在FQ上很不錯,因為我了解一些投資和理財的基礎知識,以及其他類似的相關問題(保險、税
“你無法戰勝市場!” 你總是聽到這個警告。 但是當我們對著這句老生常談在抽絲剝繭的審視時,我們會面臨兩個邏輯問題。首先,是平均問題。市場的回報是一條平均線,不可能每個人都輸給平均,董任何一些國小高年級數學的人都知道這是悖論。第二,如果我的策略輸給了市場,那麼跟著我的策略對作,就應該可以打敗市場。
過去,我們不太在乎美聯儲對貨幣政策的想法以及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面對一個資訊傳播迅速甚至資料量超載的今天,人們無比關注美國的利率決策,而剛剛好的,為了降低通貨膨脹的預期和避免金融市場因為誤判而引起流動性危機,美聯儲非常認真地和財經媒體以及大眾溝通他們的想法
今天最熱門的話題,大概就是巴菲特和橋水基金,都被發現第三季有買進台積電,而且進貨量還不少! 台積電以股價和本益比來說確實很便宜,就看我們擔不擔心中國的干擾而已。 懷疑正如水槽的裂縫,有可能會越來越大,大到後來水槽崩潰。當我們買進我們有疑慮的股票時,下跌時是抱不住的。所以我就會避開這類有疑慮的標地
利率:概述 雖然利率變化通常需要至少6個月才能產生廣泛的經濟影響,但股市對變化的反應通常更為直接。市場通常會試圖對未來加息的預期進行定價。 除了我們一般知道的基準利率之外,中央銀行還設定了貼現率 (Rediscount Rate,美國的重貼現率也稱為 Federal Discount Rate)。貼
金融服務市場調查公司DALBAR一項非常有趣的研究發現,在截至2009年底的20年中,股票共同基金投資人年均報酬率僅3.2%,遠低於標準普爾500指數同期的8.2%—整整落後大盤5個百分點。讓我再說一遍,因為這實在驚人:基金投資人的績效,年均落後大盤(那些基金正是投資在這市場)5個百分點。 這當
錢是一個很有趣的東西,並不像乍看起來那麼簡單,我想我永遠不能完全理解金錢的複雜性。但每個人都需要錢,也天天和錢打交道。 我們去上班/工作,我們會收到錢作為報酬,然後我們把這些錢花在東西上,這和大多數人一樣。我認為自己在FQ上很不錯,因為我了解一些投資和理財的基礎知識,以及其他類似的相關問題(保險、税
“你無法戰勝市場!” 你總是聽到這個警告。 但是當我們對著這句老生常談在抽絲剝繭的審視時,我們會面臨兩個邏輯問題。首先,是平均問題。市場的回報是一條平均線,不可能每個人都輸給平均,董任何一些國小高年級數學的人都知道這是悖論。第二,如果我的策略輸給了市場,那麼跟著我的策略對作,就應該可以打敗市場。
過去,我們不太在乎美聯儲對貨幣政策的想法以及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面對一個資訊傳播迅速甚至資料量超載的今天,人們無比關注美國的利率決策,而剛剛好的,為了降低通貨膨脹的預期和避免金融市場因為誤判而引起流動性危機,美聯儲非常認真地和財經媒體以及大眾溝通他們的想法
今天最熱門的話題,大概就是巴菲特和橋水基金,都被發現第三季有買進台積電,而且進貨量還不少! 台積電以股價和本益比來說確實很便宜,就看我們擔不擔心中國的干擾而已。 懷疑正如水槽的裂縫,有可能會越來越大,大到後來水槽崩潰。當我們買進我們有疑慮的股票時,下跌時是抱不住的。所以我就會避開這類有疑慮的標地
利率:概述 雖然利率變化通常需要至少6個月才能產生廣泛的經濟影響,但股市對變化的反應通常更為直接。市場通常會試圖對未來加息的預期進行定價。 除了我們一般知道的基準利率之外,中央銀行還設定了貼現率 (Rediscount Rate,美國的重貼現率也稱為 Federal Discount Rate)。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想這是我最近比較有感觸的,在談論預期報酬、買賣時點、技術分析、風險控管、生活平衡或財務自由等主題之前,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評估當下的環境現況,以及掌握最終的目標。 個人現況 我在股市中浮沉多年,績效與單純持有大盤指數的表現差異頗大。當然,有些時期特別好,例如去年12月,我靠著美國小型股,
Thumbnail
今年以來台灣、美國景氣復甦,但低薪、躺平、高房價問題仍持續出現,作者分享從職涯選擇與正確的存錢理財觀念角度給年輕人的建議。建議 20 歲的人花錢學技能、投資自己;30 歲的人職涯規劃、投資理財規劃;40 歲的人準備退休、存健康與興趣,透過投資策略與理財系統,持續累積財富。
Thumbnail
投資隨記206_39歲退休老杯杯給女兒的理財叮嚀_3.1 最重要的金錢觀:建立被動收入系統達成財務自由
Thumbnail
我是千禧年出生的,所以我分享的年齡層大概都在這個範圍以內,根據我的觀察分享給大家 那時20歲大家都紛紛開戶理財,有的去銀行辦戶頭,有的因為父母從小就有幫小孩理財,20歲是成年人要改登記自己的聯絡資料,現在18歲就是成年人了,也因為我們那時有實習,所以才會投資吧!不然在學校都是在打遊戲
有些人看了我上一篇文章 ,一定很好奇,為甚麼我靠單純的存錢就可以累積到這麼多錢,是不是有甚麼秘訣?回首我過去二十年的工作期間,在財務面上的秘訣有兩點,第一點是花錢的觀念,第二點是工作的觀念。
Thumbnail
對於一般人來說,投資理財是學校沒有教的基本常識,但正確的投資理財知識卻很少人能教導。本文介紹了一些改變了作者理財觀念的經典好書,並分享了對被動指數化投資的看法,期望能種下探索理財的幼苗,讓讀者在未來的某天茁壯成長。
Thumbnail
幾個星期前看到經濟學人的這篇文章,雖然我已經不是年青人了,但裡面的幾個論點頗值得討論。結論先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優勢與劣勢,互相比較或鄙視沒有太大的意義;不過,就投資報酬率來說,未來四十年的年化報酬真的很難跟過去四十年相提並論了,所以,我們應該盡早做好心理準備。
Thumbnail
一些投資專家喜歡根據一個人的年齡提出投資建議。因此,目標日期基金很普及。 這些假設是,年輕人可以承擔更多的投資風險,老年人需要被放逐到「安全」投資的區域裏,如固定年金、投資級債券和所謂的寡婦和孤兒股票。 我和我的股票市場導師,我96歲的母親討論過這個想法,她只有一個評論。「把投資決策建立在一個人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想這是我最近比較有感觸的,在談論預期報酬、買賣時點、技術分析、風險控管、生活平衡或財務自由等主題之前,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評估當下的環境現況,以及掌握最終的目標。 個人現況 我在股市中浮沉多年,績效與單純持有大盤指數的表現差異頗大。當然,有些時期特別好,例如去年12月,我靠著美國小型股,
Thumbnail
今年以來台灣、美國景氣復甦,但低薪、躺平、高房價問題仍持續出現,作者分享從職涯選擇與正確的存錢理財觀念角度給年輕人的建議。建議 20 歲的人花錢學技能、投資自己;30 歲的人職涯規劃、投資理財規劃;40 歲的人準備退休、存健康與興趣,透過投資策略與理財系統,持續累積財富。
Thumbnail
投資隨記206_39歲退休老杯杯給女兒的理財叮嚀_3.1 最重要的金錢觀:建立被動收入系統達成財務自由
Thumbnail
我是千禧年出生的,所以我分享的年齡層大概都在這個範圍以內,根據我的觀察分享給大家 那時20歲大家都紛紛開戶理財,有的去銀行辦戶頭,有的因為父母從小就有幫小孩理財,20歲是成年人要改登記自己的聯絡資料,現在18歲就是成年人了,也因為我們那時有實習,所以才會投資吧!不然在學校都是在打遊戲
有些人看了我上一篇文章 ,一定很好奇,為甚麼我靠單純的存錢就可以累積到這麼多錢,是不是有甚麼秘訣?回首我過去二十年的工作期間,在財務面上的秘訣有兩點,第一點是花錢的觀念,第二點是工作的觀念。
Thumbnail
對於一般人來說,投資理財是學校沒有教的基本常識,但正確的投資理財知識卻很少人能教導。本文介紹了一些改變了作者理財觀念的經典好書,並分享了對被動指數化投資的看法,期望能種下探索理財的幼苗,讓讀者在未來的某天茁壯成長。
Thumbnail
幾個星期前看到經濟學人的這篇文章,雖然我已經不是年青人了,但裡面的幾個論點頗值得討論。結論先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優勢與劣勢,互相比較或鄙視沒有太大的意義;不過,就投資報酬率來說,未來四十年的年化報酬真的很難跟過去四十年相提並論了,所以,我們應該盡早做好心理準備。
Thumbnail
一些投資專家喜歡根據一個人的年齡提出投資建議。因此,目標日期基金很普及。 這些假設是,年輕人可以承擔更多的投資風險,老年人需要被放逐到「安全」投資的區域裏,如固定年金、投資級債券和所謂的寡婦和孤兒股票。 我和我的股票市場導師,我96歲的母親討論過這個想法,她只有一個評論。「把投資決策建立在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