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教父》家庭也可以「虛實交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日本已故動畫導演今敏的作品當中,《東京教父》可謂異類 — — 沒有虛實交錯的世界觀、華麗花俏的畫風、跳躍的剪接或敘事模式,簡單一直線地講述一個發生平安夜的故事。觀眾只是跟著三位露宿者,一起在東京穿梭來回,尋找棄嬰的家庭,同時解開自己的「家庭」心結。
只是仔細品味,「虛實交錯」還是有的,只是存在於「家庭關係」裡頭:明明毫無血緣關係,卻因為聚在一起變成了「家人」;明明只是一念之仁,想為棄嬰尋回家人,卻在過程中重新面對自己拋棄/被拋棄「家庭」的理由,甚至意外與真正的家人修復關係,兩種關係的交錯貫穿整部電影。

虛幻的家庭構成

據說原型來自1948年美國西部電影《荒漠義俠(3 Godfathers)》的《東京教父》,三位護送嬰孩的「教父」卻非全是年齡相若的男性,而是有男有女,剛好能對應一個家庭 — — 「爸爸」是爛賭大叔阿仁,「媽媽」是跨性別的「變裝皇后」小花,「女兒」是離家出走的美由紀。三人輾轉流落在新宿,更意外在垃圾堆撿到一名女嬰(阿花擅自為她改名為清子),組成了一個有「父」「母」及「孩子」的露宿者家庭,以傳統的角度來看,家庭構造相當完整。
雖然他們沒有血緣關係,平時相處粗魯直接,經常吵鬧鬥嘴、互相嫌棄,對意外撿到的清子亦各有意見…但身體始終很誠實,就算爭論的時候說話再難聽,大家總是像約定般一起行動;甚至有人身陷險境的時候,其餘兩位會立即拯救對方,三人亦把這份心思放在棄嬰身上,為她改名、尋找親人、帶她看醫生…
這種「愛」的表現,也許比依靠血緣的關係更為親密強烈,畢竟就如小花所言:「當彼此坦承相對,還能愛對方,才是真正的親情吧。」縱使他們四處露宿,沒有實體的「家庭」,但在乎對方的心情,已經確立了家庭的牽絆。

實際的血緣牽絆

對照虛構但緊密的「現在式」家庭關係,「過去」有血緣的家庭關係更堪玩味。就如上文提到,三名皆是拋棄/被拋棄自身的家庭才成為露宿者,然而於尋找棄嬰尋的家人過程當中,除除揭開他們與原生家庭糾纏不清的關係。
阿仁自稱競輪選手,其實是個爛賭大叔,因為欠下巨債而拋妻棄女,到處流氓避債,並深信她們只會痛恨自己不負責任…結果在帶棄嬰清子看醫生的時候,重遇親生女兒(一樣叫清子),並得知她與太太沒有記恨,多年來只等待他回家!另一方面,小花身為變裝皇后,因為「男友」死後失去生存目標及動力,而變成露宿者,她心底裡渴望擁有幸福家庭,對為棄嬰尋找家人一事亦最為積極。
至於年紀最小的美由紀,原本胖胖的她脾氣剛烈,誤會爸爸把寵物貓丟掉,爭執時意外刺傷了他,為迴避過錯而離家出走,自稱沒有任何家人,外面的風霜更令她變瘦,與以前判若兩人!當美由紀一直跟著阿仁及阿花的腳步尋找棄嬰,同時令她慢慢願意面對過去,原諒跟自己有爭執的爸爸,接受任性與家人斷絕聯絡的自己。
說實話,《東京教父》(香港國際電影節曾譯:東京契爺)片名未必完全貼切,因為主導故事的,是看似是棄嬰的清子為三人帶來一連串奇蹟,雖然過於公整及老梗的笑位,觀眾總覺得是否太過戲劇上的 巧合了?只是不能否認,隨著這名「奇蹟嬰兒」的出現,令三位露宿者審視眼前的「虛構」家庭關係,亦讓他們重拾一度失聯、被割裂的「真實」家人。如此看來,《東京教父》仍然繼承了今敏作品「虛實交錯」的傳統,跟《藍色恐懼》、《千年女優》及《盜夢偵探》微妙地連接起來,電影果然還是流著今敏的血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0會員
180內容數
雖然偏好日本影視,亦會討論香港、台灣及海外的戲劇作品,觀點未必獨特創新,就是愛胡言亂語,希望能找到同好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福同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宇多田光曾經為不少日劇獻唱主題曲,不過有意思的是,原來她與純愛劇的相性特別好!可能因為她的聲線獨特、旋律觸動人心,再配上與劇情契合度的歌詞,令觀眾一聽難忘。藉此這次〈First Love〉翻紅,介紹兩首膾炙人口的主題曲,見識當年它們如何與劇集「劇曲合一」。
看到《百花》故事簡介,提及媽媽患上阿茲海默症(認知障礙症的一種),直覺以為與安東尼鶴健士主演的《爸爸可否不要老》(The Father)一樣,走懸疑驚慄路線,借認知障礙症獨有的病況把觀眾耍得團團轉。尤其第一幕兩個媽媽同場出現,心想是否又要進入認知障礙症患者混亂的腦內世界?結果我想太多了…
幸或不幸,幾乎沒有接觸過大律師,對法庭的想像通通來自電影與電視劇,就算明知失真,卻只能以固有印象去理解,皆因就生活經驗來說「無從稽考」。所以看完《正義迴廊》後,再聽到不少人稱讚律師戲可信度高之後,就特別有感:原來控辯雙方的日常原來是這樣!
說來慚愧,縱使閒時在誠品看到有陳浩基的港式推理小説,真正注意到這個名字,是為了追蹤「文春砲」逛日本〈週刊文春〉網站時看到的,為什麼總有一個香港人名字混在文春網站當中呢?刺眼得令人在意,但仍然沒有翻書看的欲望。直到最近到日本旅行,逛書店時總看到《13.67》的日文翻譯本,被推薦為銷量三甲之選…
儘說《智齒》是鄭保瑞回歸《狗咬狗》、《軍雞》的「暗黑風格」,可是散場時看到字幕「編劇歐健兒」的時候,恍然那種宿命感由來有自!當然知道歐健兒與鄭保瑞並非同時期「銀河映像」成員,可是電影強烈的宿命因果論,總會聯想到當年的「銀河映像」作品。黑白色調雖然略為淡化《智齒》的血腥暴力,卻把無力感推到極致…
香港從來不缺奇案,但「奇案片」沉寂了好一陣子,今年忽然出現了兩部:《神探大戰》及《正義迴廊》,前者參考眾多「奇案」,原型及拍攝時間敏感,導致資深導演「眼高手低」而口碑兩極;反觀後者以單一案件作多角度詮釋,透過法庭審訊的相關人等,呈現出多角度思考,令觀眾看完覺得滿足,實在不像出自新導演之手…
宇多田光曾經為不少日劇獻唱主題曲,不過有意思的是,原來她與純愛劇的相性特別好!可能因為她的聲線獨特、旋律觸動人心,再配上與劇情契合度的歌詞,令觀眾一聽難忘。藉此這次〈First Love〉翻紅,介紹兩首膾炙人口的主題曲,見識當年它們如何與劇集「劇曲合一」。
看到《百花》故事簡介,提及媽媽患上阿茲海默症(認知障礙症的一種),直覺以為與安東尼鶴健士主演的《爸爸可否不要老》(The Father)一樣,走懸疑驚慄路線,借認知障礙症獨有的病況把觀眾耍得團團轉。尤其第一幕兩個媽媽同場出現,心想是否又要進入認知障礙症患者混亂的腦內世界?結果我想太多了…
幸或不幸,幾乎沒有接觸過大律師,對法庭的想像通通來自電影與電視劇,就算明知失真,卻只能以固有印象去理解,皆因就生活經驗來說「無從稽考」。所以看完《正義迴廊》後,再聽到不少人稱讚律師戲可信度高之後,就特別有感:原來控辯雙方的日常原來是這樣!
說來慚愧,縱使閒時在誠品看到有陳浩基的港式推理小説,真正注意到這個名字,是為了追蹤「文春砲」逛日本〈週刊文春〉網站時看到的,為什麼總有一個香港人名字混在文春網站當中呢?刺眼得令人在意,但仍然沒有翻書看的欲望。直到最近到日本旅行,逛書店時總看到《13.67》的日文翻譯本,被推薦為銷量三甲之選…
儘說《智齒》是鄭保瑞回歸《狗咬狗》、《軍雞》的「暗黑風格」,可是散場時看到字幕「編劇歐健兒」的時候,恍然那種宿命感由來有自!當然知道歐健兒與鄭保瑞並非同時期「銀河映像」成員,可是電影強烈的宿命因果論,總會聯想到當年的「銀河映像」作品。黑白色調雖然略為淡化《智齒》的血腥暴力,卻把無力感推到極致…
香港從來不缺奇案,但「奇案片」沉寂了好一陣子,今年忽然出現了兩部:《神探大戰》及《正義迴廊》,前者參考眾多「奇案」,原型及拍攝時間敏感,導致資深導演「眼高手低」而口碑兩極;反觀後者以單一案件作多角度詮釋,透過法庭審訊的相關人等,呈現出多角度思考,令觀眾看完覺得滿足,實在不像出自新導演之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理應與家人共度的平安夜,三名無家者:阿仁、小花、美由紀在垃圾堆裡發現了一名嬰兒,身上還帶著「請你們照顧他」的字條。 小花執意將嬰兒留下,隔天再送她到警局。到了隔天清晨,兩人卻發現小花帶著嬰兒消失。找到在雪地中的他們之後,小花卻不想歸還嬰兒,決定自己去尋找嬰兒的父母。三個無家者就此踏上尋找家人的旅程。
Thumbnail
當我接受日常生活總要伴隨著許多不如意這個事實以後,我就心不甘情不願地變成了大人,但日子的確也好過多了。」她意識到死亡無所不在,在人生山窮水盡的時刻,才能體會深深鏤刻心底的美。即使深愛的人一個個離我們而去,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房東的姑姑的美麗回憶,她在年輕時因病去世,但她的靈魂卻與房東的租客展開了一段浪漫的夢中邂逅。文章中充滿了對於愛情、親情與時間流逝的思考。同時,也反映了傳統文化對於女性與婚姻的看法,以及現代人對這些傳統觀唸的反思。這是一個關於愛與記憶的故事,是對過去美好時光的追憶與懷念。
Thumbnail
因緣際會一對父女一夜之間交換了身體,從此兩人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大田永豆子的三段婚姻和對愛情的探索。她的前夫們性格各異,離婚後終保持朋友關係。利用紗門來呈現永豆子在故事中的成長,從過分依賴愛情至轉折摯友惠愛去世,與第一任丈夫的坦承,反思父母的離婚。最終在與父親的對話中解開多年的心結,修好象徵心靈缺口的紗門。劇情展現婚姻的脆弱與珍貴,也探討真愛與自我和解的重要性。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今敏的認識,始於《東京教父》、《千年女優》。尤其對他虛實交錯的運鏡、敘事手法著迷不已。 《藍色恐懼》中的虛實共構,層次豐富,真實與幻覺之間交錯、雙寫,表現在主角未麻對自我身分的認同,也表現在人物內心與外在世界的連通、互動上。 而結局,是真實,還是虛幻獲得主導地位?答案在最後,已不重要。
Thumbnail
聖誕節前夜的東京,三個混跡在新宿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在垃圾場撿到了一個嬰兒。一個欠債纍纍的中年大叔、一個離家出走的少女與一個前扮裝皇后的變性者為了把這個嬰兒送回父母的身邊,而跑遍了整個東京,遇見了一連串奇蹟般偶然的事件。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中,總共有三部紀錄片,《神人之家》、《日常對話》、《給阿媽的一封信》,而這三步就是從三個不同的角度出發,神人之家是我,日常對話是她,給阿媽的一封信是你,而我選擇介紹的是日常對話。 導演兒時,身為同性戀者的母親因受不了父親長期家暴,便帶著導演與妹妹到處躲藏,以逃離持刀父親的搜
Thumbnail
光看預告以為是讚揚母愛光輝的電影,細嚼之後才發現它原來是熟齡獨立女性的側寫。 吉永小百合所飾演的福江,在喪偶之後獨居在鄰近隅田川河岸的老房子裡,守護著丈夫所創立的足袋店。導演以大泉洋所飾演的中年兒子神崎昭夫視角,呈現出名為福江的這個女人的多面性。 註:「足袋」是搭配和服用的分指鞋襪,拇趾與其餘四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理應與家人共度的平安夜,三名無家者:阿仁、小花、美由紀在垃圾堆裡發現了一名嬰兒,身上還帶著「請你們照顧他」的字條。 小花執意將嬰兒留下,隔天再送她到警局。到了隔天清晨,兩人卻發現小花帶著嬰兒消失。找到在雪地中的他們之後,小花卻不想歸還嬰兒,決定自己去尋找嬰兒的父母。三個無家者就此踏上尋找家人的旅程。
Thumbnail
當我接受日常生活總要伴隨著許多不如意這個事實以後,我就心不甘情不願地變成了大人,但日子的確也好過多了。」她意識到死亡無所不在,在人生山窮水盡的時刻,才能體會深深鏤刻心底的美。即使深愛的人一個個離我們而去,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房東的姑姑的美麗回憶,她在年輕時因病去世,但她的靈魂卻與房東的租客展開了一段浪漫的夢中邂逅。文章中充滿了對於愛情、親情與時間流逝的思考。同時,也反映了傳統文化對於女性與婚姻的看法,以及現代人對這些傳統觀唸的反思。這是一個關於愛與記憶的故事,是對過去美好時光的追憶與懷念。
Thumbnail
因緣際會一對父女一夜之間交換了身體,從此兩人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大田永豆子的三段婚姻和對愛情的探索。她的前夫們性格各異,離婚後終保持朋友關係。利用紗門來呈現永豆子在故事中的成長,從過分依賴愛情至轉折摯友惠愛去世,與第一任丈夫的坦承,反思父母的離婚。最終在與父親的對話中解開多年的心結,修好象徵心靈缺口的紗門。劇情展現婚姻的脆弱與珍貴,也探討真愛與自我和解的重要性。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今敏的認識,始於《東京教父》、《千年女優》。尤其對他虛實交錯的運鏡、敘事手法著迷不已。 《藍色恐懼》中的虛實共構,層次豐富,真實與幻覺之間交錯、雙寫,表現在主角未麻對自我身分的認同,也表現在人物內心與外在世界的連通、互動上。 而結局,是真實,還是虛幻獲得主導地位?答案在最後,已不重要。
Thumbnail
聖誕節前夜的東京,三個混跡在新宿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在垃圾場撿到了一個嬰兒。一個欠債纍纍的中年大叔、一個離家出走的少女與一個前扮裝皇后的變性者為了把這個嬰兒送回父母的身邊,而跑遍了整個東京,遇見了一連串奇蹟般偶然的事件。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中,總共有三部紀錄片,《神人之家》、《日常對話》、《給阿媽的一封信》,而這三步就是從三個不同的角度出發,神人之家是我,日常對話是她,給阿媽的一封信是你,而我選擇介紹的是日常對話。 導演兒時,身為同性戀者的母親因受不了父親長期家暴,便帶著導演與妹妹到處躲藏,以逃離持刀父親的搜
Thumbnail
光看預告以為是讚揚母愛光輝的電影,細嚼之後才發現它原來是熟齡獨立女性的側寫。 吉永小百合所飾演的福江,在喪偶之後獨居在鄰近隅田川河岸的老房子裡,守護著丈夫所創立的足袋店。導演以大泉洋所飾演的中年兒子神崎昭夫視角,呈現出名為福江的這個女人的多面性。 註:「足袋」是搭配和服用的分指鞋襪,拇趾與其餘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