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讓英雄救貓咪2》是布萊克.史奈德所編寫的電影編劇指南,此書濃縮了50部電影的編劇方法,且每部電影只用3-4頁的頁數就徹底分析裡面的內容。讓讀者能依據《先讓英雄救貓咪2》電影架構表的十五個劇情轉折點,逐一破解好萊塢大賣電影的創作過程,看完此書的讀書,就等同看完50部電影的解說,若正在煩惱劇本怎麼寫的讀者,更可從書中獲得明確的啟發。
以下將會逐一介紹十五個劇情轉折點,以及我看完後,如果把《先讓英雄救貓咪2》的架構套用於其他的電影過程。
十五個劇情轉折點
一、開場畫面(1頁):指出電影的類型與時空背景,像是不同年代、科幻或是古代,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事件發生前」的概略模樣。
二、主題陳述(5頁):劇中的一句對白,通常是由旁人向主角說出,或由主角喃喃自語,同時透露出整部電影的主題。
三、布局(10頁):交代出場的主要角色,在劇本的前10頁必須能引起觀眾或評審者的興致。
四、觸發事件(12頁):可能是目睹一個場景或受到一封訊息,甚至是捉姦在床,重點在於讓觀眾感到震撼,顛覆原有的世界。
五、天人交戰(12-25頁):由一個或多個場景所組成,此時,主角會對當前的情況無所適從,對未來的行動有所懷疑或猶疑不定。
六、第二幕開始(25頁):主角會脫離原有的舊世界,前往一個未知的完全不同的世界,此時主角的歷險正式開始,
七、副線(30頁):大部分都是愛情故事,同時也是強化電影主題的好地方。
八、玩樂時光(30-55頁):這時候會有點拋開主線劇情,同時也是作者/編劇履行「對前提承諾」的好地方。
九、中間點(55頁):電影的一半的位置,這時候會回到主線,衝突再次出現,主角的壓力開始增加
十、反派的逆襲(55-75頁):反派開始重新集結或有所行動;主角陣營可能會發生內閧,關系瓦解。
十一、 一敗塗地(75頁):又稱「失敗的假像」、「勝利的假像」,通常會在這邊發現「死亡氣息」,象徵某人物或信念瓦解。
十二、 黎明前最深的黑暗(75-85頁):主角悲痛跪地痛哭、責罵神明、出現自殺的念頭,是的,主角場失去所有希望。
十三、 第三幕開始(85頁):主角從副線中獲得新的點子或靈感,重新挺身作戰
十四、 大結局(85-100頁):主角把劇中所得的所有知識或經驗,創造出一個「綜合的世界」
十五、 結局畫面(110頁):和開場畫面對應,證明主角經歷蛻變後的模樣,這邊要注意「劇中所有的故事」都和蛻變有關,所以蛻變幅度越大,張力也越高。
自身的例子套用
對於以上的架構,可能單靠列點說明的方式會顯得枯燥、不易理解。因此,接下來,我會把這十五個劇情轉折點,套用於一部電影中。(注意:此電影並非書中50部的例子,是我隨機點開的電影,以此證明書中轉折點的適用範圍。)
電影名稱《網絡謎蹤》(英語:Searching)(含劇透)(時長:100多分鐘):
這是一部於2018年上映的美國心理驚悚片,由安尼什·查根蒂(英語:Aneesh Chaganty)和塞夫·奧亨尼恩(Sev Ohanian)編劇,查根蒂更擔任導演,此亦是其執導首作。
電影主要是從智慧型手機和電腦螢幕的角度拍攝,故事講述大衛·金(趙約翰 飾)與妻子帕美拉(莎拉·孫 飾)及女兒瑪歌(米雪兒·羅 飾)一家於聖荷西愉快地生活著。兩年前,帕美拉因罹患淋巴癌去世。自此以後,大衛跟瑪歌的關係變得疏遠了。有一晚,16歲的瑪歌外出到朋友家中參與讀書會,自此就沒有再回家。當晚深夜,瑪歌曾致電父親三次,然而大衛因為正在熟睡當中而沒有接聽來電,一部關於一名父親試圖尋回他失蹤的16歲女兒的電影。
一、開場畫面:主角的家中,我們可以看到電腦螢幕前是主角一家三口的畫面,分別是主角大衛·金、妻子帕美拉、女兒瑪歌(由於電影在拍攝技巧上選用獨特的視覺呈現,因此我們全程都是透過鏡頭,來暸解這部電影。
二、布局:一家三口以前會拍攝家庭生活的視頻,從影像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的生活充滿美好與笑容,後來帕美拉患上癌症,不幸離世,這些美好的生活片段也在此停止,但大衛與女兒瑪歌亦會保持交流,只不過都是一些叮囑及生活瑣碎事,並且,大衛會與其弟弟彼得保持聯絡,而彼得有吸食大麻的習慣。
三、主題陳述:大衛在與瑪歌的聊天過中,會避免碰及帕美拉的話題,雖然電影沒有明確說明,但我們會猜測大衛害怕傷害到瑪歌。
四、觸發事件:某天女兒瑪歌去參加由同學組成的交流會,瑪歌以告知大衛今天較晚回家,深夜,瑪歌撥通三次視訊電話給大衛,可惜大衛早已就寢,忽略了這三通電話,直到隔天,大衛發現自己失去和瑪歌的聯絡。
五、天人交戰:大衛十分緊張,他開始聯絡瑪歌身邊的朋友,卻發現這些所謂的朋友,其實與瑪歌不相熟,大衛此時,亦在抱怨大衛瑪歌不負責任,沒有進行任何的告知,他尋求彼得的意見,彼得告訴他一句話,同時亦告知他,「如果連你都不暸解瑪歌身邊的朋友,還有誰會暸解?」
六、第二幕開始(電影來到22分鐘):此時大衛意識到瑪歌失蹤了,於是他報警求助。案件由警員維克主導偵查,她要求大衛提供有關瑪歌的個性與朋友方面關係的資訊,此時主角脫離原有的舊世界。
七、副線:大衛登錄了瑪歌不同的社交帳號,發現原來瑪歌的行為及性格和自己想像的完全不同,以及她會有直播的行為,此時維克致電大衛指瑪歌自己製作了一張假的身份證,並在城外的公路監視器影像拍得她的汽車,暗示瑪歌可能是離家出走。
八、玩樂時光:搜索的進度陷入僵局,大衛在與維克進行案情外的討論,同時暸解到她作為母親的身份,也會出現母子間的溝話煩惱。
九、中間點(電影時間一半的位置):大衛發現女兒經常到一處稱為巴博薩湖(片中虛構地點)的地方,那裡位於她最後出現的地點附近。他得到這些線索後立即駕車前往,並在地上拾找到了瑪歌喜愛的寶可夢鑰匙圈。警方到達並發現瑪歌的車在湖水下,並發現車上一個裝著$2,500美元的紙袋,但瑪歌卻不在車廂中。
十、反派的逆襲:網絡上開始出現不同的意見,有的責怪大衛沒有盡到父親的責任,有的選擇忽視,有的選擇當志願者,協助在現場進行搜索行動。
十一、 一敗塗地:大衛從網上新聞檢視著現場的相片,留意到其弟弟彼得的外套竟出現在車廂中,後來他發現彼得跟瑪歌之間的短信,暗示著二人有事瞞著大衛。當大衛駕車到彼得的家跟他當面對質時,後者稱他們只是一起吸食大麻,並指責大衛沒有注意到女兒的心情,是一個無能的父親。
十二、 黎明前最深的黑暗(電影來到70分鐘):維克來電表示,一名叫蘭迪·卡特夫的更生人在一部網路影片中承認曾性侵並將瑪歌殺害後。但維克聲稱到現場時,卡特夫已經死亡。
十三、 第三幕開始:大衛為瑪歌安排追思晚會。當大衛把照片上傳到殯葬視頻服務時,他留意到該網站的照片竟與瑪歌的視頻博客的用戶使用同一人的照片。大衛正要告知維克此事時,他無意中發現維克並非被分派處理這案件,而是她自願調查此案。大衛於網上搜索維克,發現她在一個針對更生人的志願者計劃中早已認識卡特夫。大衛把他所知道的這一切告訴警察,並在瑪歌的追思晚會上把維克逮捕。
十四、 大結局:維克承認謀殺及其他控罪,以換取警方對她的兒子羅拔控罪的寬容處理:由於羅拔喜歡上瑪歌,故利用直播網站用戶的假身分來接近她,當瑪歌把$2,500美元給他,好讓他用作母親的醫療費用時,羅拔因感到內疚而決定向瑪歌坦白,期間二人發生爭執,羅拔把瑪歌推進五十英尺深的峽谷中。事後維克決定要把此事掩飾掉
她把瑪歌的車推進湖中,並偽造了假身份證的事情及那直播網站用戶正在匹茲堡的事。當大衛發現到瑪歌的車,從而使瑪歌離家出走的說法不符,維克繼而迫使卡特夫成為替罪羊...... 警察問及瑪歌身處位置時,維克指瑪歌在山溝裡,即使她倖存下來,五天裡沒有水她也不能存活,大衛馬上要求警方掉頭前往湖邊,因為他記得三天前曾下過一場暴雨,可能為瑪歌提供水分,因此如果她沒有摔死。那她只缺水兩天。在山溝裡,救援人員終於發現身受重傷但仍倖存的瑪歌。
十五、 結局畫面:和開場畫面對應,兩年後,瑪歌正在申請大學,主修鋼琴,申請狀態為待定。而照片和文字顯示瑪歌與大衛之間的關係有著很大的改善,最關鍵的一點為,大衛會說:「媽媽也會以你為榮。」
結論
我們可以看出,隨著電影的結構不同,部分轉折點的排序也會隨之改變,但整體的時間,以及架構可稱得上完全根據這本《先讓英雄救貓咪2》的編劇指南。此外,《先讓英雄救貓咪2》還分別述說不同電影,如:怪物,自我成長,犯罪推理等十大類型的電影,應該在架構中包含哪些元素,有興趣的朋友,我十分推薦購買(沒有接收工商,哈哈)。
最後,若對劇本怎麼寫,有想再度加深認知的讀者,我會推薦《
21天搞定你的劇本》,書中有一句話可以排解大部分人認為編劇就是要全新、創新,拒絕前人留下的劇本架構的煩惱,此話如下。
用感性的頭腦思考劇情,用理性頭腦決定架構,才能創出受歡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