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描述人類的非人朋友的電影們:《音速小子》、《柏靈頓:熊愛趴趴走》、《名偵探皮卡丘》、《鼠來寶》、《ET》、《威探闖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近無聊看了一些以前的電腦動畫人物和真人合演的電影,漸漸地感覺到這種電影都重複著一個套路,就是一個人很好,但沒什麼成就,沒什麼攻威脅性,但也演技一般的男演員(如果族裔政治正確更好,這也是近年來美國好萊塢電影從全球文化工業輸出,變成去權力化的美國國內電影的一個潮流),生活在一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城市(像是電影中的LA或一個中型的城市,反正,絕對不會是紐約),搭配一個女朋友(好像這也是必要的人類角色的愛情線,當然多數是異性戀愛情),遭遇了會說話的電腦動畫生物(動物或乾脆就是外星生物),然後一起解決困難,面對敵人,渡過難關,發展出一段青少年式的友誼。然後,為了不讓電影太過無聊,電影還會插入一堆文化震撼式的笑料,電影看到最後也疲乏了,漸漸地把這些賣往日情懷和平價笑料的影片,歸類到真的沒有電影可看的時候才會想到電影(還有過年時不知道要做什麼待在家裡,為了統合有老有小的一家人的收視興趣不得不看的跟白開水一樣的殺時間電影)。
但是,這些動畫角色電影該開始亮相的時候,可是相當震撼的一件事呢?!因為當時像《歡樂滿人間》這種迪士尼結合了動畫、音樂劇的兒童電影,或是《威探闖通關》讓迪士尼把動畫角色放進成人偵探電影的超級破格嘗試(結果來說,是相當成功的)都成功地開拓了當時觀眾的視野。我想說的是,描述跨種族友誼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看看《ET》,你覺得它好看的原因是因為ET口不擇言地講了一大堆冷笑話梗嗎?不知道什麼時候,描述這類型故事中的人類夥伴從純真的白人小孩變成了一事無成的躺平青少年,透露出電影純粹的資本壓榨意圖。於是乎,觀眾對這種賣人物IP的東西貧乏了,無聊了,太過於流水線編劇生產跟政治正確的好萊塢電影終究把觀眾弄無聊了。
如果說還有什麼能夠讓觀眾為這些電腦動畫角色堅持付出他們的喜愛,那必然是電影敘事和角色人物之間共同傳達的質感,《柏靈頓:熊愛趴趴走》就很好地傳達了這種英國文化的氛圍,電影的人物不管是人類還是非人類角色都帶有一點古怪的厚度,這不是說他們必須滿臉沉重鬱悶地演一齣完全不好笑的悲劇或是展示出深度的演技來替一部闔家歡電影增色,而是這些英國演員們都樂在其中演出這部電影,休.葛蘭甚至完全放下身段來,你會在他們的每個行為中,感覺到接納熊熊的布朗一家人和社區住戶們的鮮明個性,並且襯托了那隻從南美來、跟女王在白金漢宮喝過茶、會說話、善良、有點粗魯(畢竟他是一頭熊嘛)但總是把事情搞砸,一直穿著紅帽子跟藍大衣的可愛熊熊的故事。
所以我想,這種將圖像角色電影化嘗試的成功與否,取決於將它視為一波收割粉絲口袋的行動還是把它視為一部電影。
《音速小子》
IMDB影片介紹:
《柏靈頓:熊愛趴趴走》
IMDB影片介紹:
《鼠來寶》
IMDB影片介紹: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會員
50內容數
從電影到視覺藝術,從動漫到文化現象,從內容出發,從主題出發,從過去出發,從當下出發,我們累積對於世界的看法,和你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am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是一部充滿紐約懷舊情懷與酷派爵士樂的黑色電影,卻不是一部好的黑色電影。《布魯克林孤兒》電影風格塑造出的50年代紐約的整體視覺風格與電影音樂上絕佳的品味超越了電影本身,讓這部黑色電影的推理與懸疑氣息,陷入在一個種族政治和城市規劃的冗長謎團裡。
主角Shakes不停地說,不停地說直到把這群成年的硬漢的榮譽犯罪說成了依舊柔弱青年孩童打鬧式的反抗,不停地消磨觀眾注視眼前的耐心,不停地用話語把一樁精心設計的復仇計謀說成了肥皂劇中隨意設計的皆大歡喜的橋段,讓這群成年的孩子們即使復仇了,也從未放下心魔,讓他們的心靈依舊沉睡在少管所夜不能眠的驚恐夜。
現實對於非裔族群孩子的殘酷,美國擁槍主義下無辜民眾的慘死,保守主義宗教人士的宗教盲目主義,都變成了克里斯洛克(Chris Rock)諷刺的對象。這時,所謂的笑,也不是真的在笑,而是一種對現實無奈地苦笑。苦笑與自嘲是美國非裔族群自我文化/精神武裝的利器,變成日常生活與政治議題的彼此貼近。
《詐欺女王/完美監護》的女主角Marla Grayson將一個個健康老人推進看似福利設施的監控環境,剝奪他們及家人生存的人權,並同時將他們的身上的財產榨乾,然後她還能微笑地對你說:「I Care a Lot(我很在乎你)」,真的嗎?這部電影讓人完全笑不出來。
由Steve Carell主創及主演的喜劇《太空部隊》第2季肉眼明顯可見地縮減了規模從10集變成7集。而且,還降低了敘事的政治諷刺打擊維度,抽掉了第1季吸引人的主要笑料,把第1季的諷刺對象--太空競爭新對手「中國」和天兵美國大總統的戲份全部刪除。
肉、肉、更多的肉,不同動物的肉,不同部位的肉,不同燒烤方法的肉,還有沾上不同醬料的肉,真的是多多肉肉多多,節目組賣肉毫不手軟,還給出很多特寫慢鏡頭,看見一堆活色生香的肉類料理,對於喜愛肉食的台灣觀眾來說,更是一種極大的視覺滿足。
這是一部充滿紐約懷舊情懷與酷派爵士樂的黑色電影,卻不是一部好的黑色電影。《布魯克林孤兒》電影風格塑造出的50年代紐約的整體視覺風格與電影音樂上絕佳的品味超越了電影本身,讓這部黑色電影的推理與懸疑氣息,陷入在一個種族政治和城市規劃的冗長謎團裡。
主角Shakes不停地說,不停地說直到把這群成年的硬漢的榮譽犯罪說成了依舊柔弱青年孩童打鬧式的反抗,不停地消磨觀眾注視眼前的耐心,不停地用話語把一樁精心設計的復仇計謀說成了肥皂劇中隨意設計的皆大歡喜的橋段,讓這群成年的孩子們即使復仇了,也從未放下心魔,讓他們的心靈依舊沉睡在少管所夜不能眠的驚恐夜。
現實對於非裔族群孩子的殘酷,美國擁槍主義下無辜民眾的慘死,保守主義宗教人士的宗教盲目主義,都變成了克里斯洛克(Chris Rock)諷刺的對象。這時,所謂的笑,也不是真的在笑,而是一種對現實無奈地苦笑。苦笑與自嘲是美國非裔族群自我文化/精神武裝的利器,變成日常生活與政治議題的彼此貼近。
《詐欺女王/完美監護》的女主角Marla Grayson將一個個健康老人推進看似福利設施的監控環境,剝奪他們及家人生存的人權,並同時將他們的身上的財產榨乾,然後她還能微笑地對你說:「I Care a Lot(我很在乎你)」,真的嗎?這部電影讓人完全笑不出來。
由Steve Carell主創及主演的喜劇《太空部隊》第2季肉眼明顯可見地縮減了規模從10集變成7集。而且,還降低了敘事的政治諷刺打擊維度,抽掉了第1季吸引人的主要笑料,把第1季的諷刺對象--太空競爭新對手「中國」和天兵美國大總統的戲份全部刪除。
肉、肉、更多的肉,不同動物的肉,不同部位的肉,不同燒烤方法的肉,還有沾上不同醬料的肉,真的是多多肉肉多多,節目組賣肉毫不手軟,還給出很多特寫慢鏡頭,看見一堆活色生香的肉類料理,對於喜愛肉食的台灣觀眾來說,更是一種極大的視覺滿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貼文是紀錄一些我知道的《刃牙》漫畫梗,介紹並分享一下這些有趣的知名梗給大家。
Thumbnail
從2007年接到第一個文字接案開始,已經過了非常非常久了(笑)還好,對文字的熱情依然還存在。這些年,我寫過數百篇品牌故事、廣告文案、社群貼文,也經歷過數不清的修改與挑戰。但每一次與文字的磨合,都讓我更靠近自己心中「專業文案」的定義。 如果你喜歡寫作,想讓它成為一份穩定收入來源,這篇文章會分享我從業
Thumbnail
週末與家族高中生聊起他都在聽些什麼歌? 他提到大考壓力大的時候,會反覆聽毛不易的歌。甚至還說出了「周杰倫之後,就只有毛不易了!」這種高評價。 我對毛不易的認識,僅止於他在出道的選秀節目裡面,他的對手是節目組要力捧的人工智能偶像,所以節目組原先想要黑箱作業,甚至把毛不易的麥克風給關掉,不讓他唱。要
Thumbnail
Candlelight(即Candlelight Concert)是近年開始流行的音樂演奏會型式,早期演奏的曲目出自知名音樂家的作品。為了觸及更多不同年齡層的聽眾,Candlelight發展出各式各樣橫跨古今的音樂主題。有向流行音樂團體與流行歌手致敬的演出,也有採用動漫音樂與電影原聲帶的表演。
Thumbnail
生病的日子裡,時間像凝固在寒冬裡的水滴,緩慢而冰冷。我躺在床上,思緒像一卷被擱置的舊錄影帶,隨意播放著模糊而無序的片段。倘若這些片段裡,只能挑出一個故事來說,我會選擇哪一個? 或許我會說,那一晚的故事。從未向任何人提過,那是我人生裡最黑暗的一夜——在看守所的那天一夜。 我
Thumbnail
《Robot Dreams再見機器人》是由帕布羅貝嘉自編自導的一部劇情動畫電影,改編自莎拉華倫的同名漫畫,講述了1980年代的紐約市曼哈頓,一隻狗和一個機器人之間形影不離的友誼。本片在76屆坎城影展特別展映單元進行全球首映,獲得普遍正面評價,並且在劇情,角色情感刻劃深度等方面獲得讚賞。
Thumbnail
動畫不再是小孩的專利,許多歐美動畫通過吸引人的繪畫風格,將複雜卻真實的情感與訊息傳遞給觀眾。這些作品觸及的主題,如焦慮、自私、分離等,不僅讓觀眾反思,也帶來共鳴。本文將探討《玩轉腦朋友2》和《汪汪夢裡人》這兩部充滿情感共鳴的歐美動畫,並深入分析它們在觀眾心中所引發的震撼。
⋯⋯這是一套有關友情及人與人關係的電影,電影的很多橋段也說出人與人的關係,包括在一個大城市內人際間的疏離,警察和法官的不近人情,另外人就算在物質上豐裕,但還需要有精神上的陪伴⋯⋯
Thumbnail
《再見機器人》是一部溫馨感人、無對白的動畫電影,描述狗與機器人間的互動。故事情節感人且耐人尋味,獲得觀眾好評。文章內容講述了電影劇情、生活的過客性質,以及個人對於失去與接受的思考。
Thumbnail
《再見機器人》是改編自莎拉華倫的同名漫畫的動畫電影,講述了一個獨居的狗先生與機器人相遇、相伴、再次離別的故事。這部影片以人與物的關係為主軸,歌頌了孤獨、愛情、遺憾和與自我的關係。文章中主要探討了劇情背景、角色個性以及對生命與關係的反思。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貼文是紀錄一些我知道的《刃牙》漫畫梗,介紹並分享一下這些有趣的知名梗給大家。
Thumbnail
從2007年接到第一個文字接案開始,已經過了非常非常久了(笑)還好,對文字的熱情依然還存在。這些年,我寫過數百篇品牌故事、廣告文案、社群貼文,也經歷過數不清的修改與挑戰。但每一次與文字的磨合,都讓我更靠近自己心中「專業文案」的定義。 如果你喜歡寫作,想讓它成為一份穩定收入來源,這篇文章會分享我從業
Thumbnail
週末與家族高中生聊起他都在聽些什麼歌? 他提到大考壓力大的時候,會反覆聽毛不易的歌。甚至還說出了「周杰倫之後,就只有毛不易了!」這種高評價。 我對毛不易的認識,僅止於他在出道的選秀節目裡面,他的對手是節目組要力捧的人工智能偶像,所以節目組原先想要黑箱作業,甚至把毛不易的麥克風給關掉,不讓他唱。要
Thumbnail
Candlelight(即Candlelight Concert)是近年開始流行的音樂演奏會型式,早期演奏的曲目出自知名音樂家的作品。為了觸及更多不同年齡層的聽眾,Candlelight發展出各式各樣橫跨古今的音樂主題。有向流行音樂團體與流行歌手致敬的演出,也有採用動漫音樂與電影原聲帶的表演。
Thumbnail
生病的日子裡,時間像凝固在寒冬裡的水滴,緩慢而冰冷。我躺在床上,思緒像一卷被擱置的舊錄影帶,隨意播放著模糊而無序的片段。倘若這些片段裡,只能挑出一個故事來說,我會選擇哪一個? 或許我會說,那一晚的故事。從未向任何人提過,那是我人生裡最黑暗的一夜——在看守所的那天一夜。 我
Thumbnail
《Robot Dreams再見機器人》是由帕布羅貝嘉自編自導的一部劇情動畫電影,改編自莎拉華倫的同名漫畫,講述了1980年代的紐約市曼哈頓,一隻狗和一個機器人之間形影不離的友誼。本片在76屆坎城影展特別展映單元進行全球首映,獲得普遍正面評價,並且在劇情,角色情感刻劃深度等方面獲得讚賞。
Thumbnail
動畫不再是小孩的專利,許多歐美動畫通過吸引人的繪畫風格,將複雜卻真實的情感與訊息傳遞給觀眾。這些作品觸及的主題,如焦慮、自私、分離等,不僅讓觀眾反思,也帶來共鳴。本文將探討《玩轉腦朋友2》和《汪汪夢裡人》這兩部充滿情感共鳴的歐美動畫,並深入分析它們在觀眾心中所引發的震撼。
⋯⋯這是一套有關友情及人與人關係的電影,電影的很多橋段也說出人與人的關係,包括在一個大城市內人際間的疏離,警察和法官的不近人情,另外人就算在物質上豐裕,但還需要有精神上的陪伴⋯⋯
Thumbnail
《再見機器人》是一部溫馨感人、無對白的動畫電影,描述狗與機器人間的互動。故事情節感人且耐人尋味,獲得觀眾好評。文章內容講述了電影劇情、生活的過客性質,以及個人對於失去與接受的思考。
Thumbnail
《再見機器人》是改編自莎拉華倫的同名漫畫的動畫電影,講述了一個獨居的狗先生與機器人相遇、相伴、再次離別的故事。這部影片以人與物的關係為主軸,歌頌了孤獨、愛情、遺憾和與自我的關係。文章中主要探討了劇情背景、角色個性以及對生命與關係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