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角2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是斯巴達

台灣國防部幾乎每天都要公布中國軍機侵入台灣領空或飛航識別區的消息,雖然不知道還有那些沒講,但這種「灰色軍事行動」常態化下,一是台灣百姓無感、二是台灣百姓無知,三是台灣百姓無奈。百姓可以如此,但執政者呢?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在不安的兩岸關係中,有一段古希臘史,似乎可作為預言式的警世醒言,若能思考,當是兩岸為政者之福。這段歷史發生在西元前400年左右的愛琴海的希臘兩個族群,阿提卡半島的雅典人及伯羅奔尼撒半島的斯巴達人,雖同是希臘人,卻發展出不同政治制度及文化的城邦。兩者的爭戰,與海峽兩岸或可異曲同工。以下是日本學者塩野七生所著《羅馬人的故事Ⅰ: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的敘述(三民書局出版,第140 頁)
元前404年,伯羅奔尼撒戰爭由斯巴建獲得最終的勝利。無法想像的是身為海軍國家的雅典與陸國家的斯巴達在這場長達二十七年的戰爭中竞然在海戰上敗北,不名譽地结束這場戰役。進駐雅典的斯巴達軍隊,廢除雅典的民主政治,改行寡頭政治,並拆除綿延至皮留斯的城牆。(史學家)贊諾芬將當時的情景寫了下來:「好像是一件位得高典的事一樣,在音樂的伴奏中拆除城牆,好像這一天是希臘重獲自由的開始。」
而「這一天」,正是希臘失去自由與獨立的開始。
斯巴達霸權時代開始的這一天,成了雅典、斯巴達、甚至是全希臘失去獨立與自由的第一天。
不過,取代雅典而起的斯巴達霸權也沒有維持太久。斯巴達靠著強大的軍事力成為強國後卻無法持續權力的原因是,斯巴達人的腦子裡沒有接納敗者的生活哲學,因此斯巴達人的生活型態根本無法外傳给其他民族,外國人更感受不到「斯巴達式」的魅力。而且如果要壓制這些外國人,除了加深社會的封閉之外,並無好處。
而只有一萬兵力的斯巴達戰士也顯得人力不足。西元前371年,斯巴達的霸權被底比斯取代,但底比斯的霸權也只維持了十年,這期間的雅典雖然仍是首屈一指的經濟文化大國,但政治的紊亂局面已使它無力繼續領導希臘,城邦的光榮歷史因而宣告結束。
西元前362年,希臘的主導權落人實行王政的北方族群馬其頓手中。
西元前356年,亞歷山大大帝誕生於馬其頓。
※※※
聖經說到:「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國家要有偉大歷史,不能靠軍事,也不能靠權謀,仍要回到儒家的「恕道」,聖經的「愛德」,才能獲得歷史的尊榮。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7會員
523內容數
嘆不盡的日子,在時光隧道流逝。只有回憶,方可重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生命之間的種種 的其他內容
給骨董公寓中老狗的line貼文
私房料理同學會
自私的抽水馬達
好事多多?!
何其有幸,我在台灣
給骨董公寓中老狗的line貼文
私房料理同學會
自私的抽水馬達
好事多多?!
何其有幸,我在台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三世紀到七世紀初,歐亞大陸上只有兩個世界霸權長期存在。一個當然是地中海的羅馬帝國,另一個就是他們永遠的宿敵,波斯薩珊帝國,又稱為波斯第二帝國。 薩珊帝國幅員廣大,影響力輻射至整個中亞、中東。軍事上多次擊敗羅馬帝國,甚至一度把東羅馬逼到亡國的絕境。政治、文化都十分精緻,連對未來伊斯蘭世界的形成都有
Thumbnail
巴爾幹半島是三世紀到五世紀間,羅馬帝國重要的兵源。最重要的是今日亞得里亞海沿岸附近的達爾馬提亞及其內陸(古名伊里利亞,Illyria,約當今日的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波士尼亞等國)以及色雷斯。 大家可能知道,在這段時間,羅馬帝國遭遇數不盡的內亂與外患。軍人的聲量自然提高,士卒也更想推戴自己效忠
Thumbnail
大家好,昨天的貼文似乎讓一些讀者有點誤解,以為當中世紀希臘半島斯拉夫化以後,希臘語已經面臨生死存亡危機。其實希臘語在古典時代—中世紀是個非常蓬勃的語言,母語人士的分布也比現在廣得多。 在古典時代,海洋貿易活動十分蓬勃的希臘人,就在地中海、黑海沿岸建立了大大小小的定居點和城市。如第一張圖所示,包含小
Thumbnail
從六世紀開始,繼持續數百年的「日耳曼民族大遷徙」之後,斯拉夫人接踵而至,也開始不斷遷徙至中歐、南歐等地。其中一個目的地,就是拜占庭帝國的核心領土之一,巴爾幹半島。 這一股股大小規模的移民,時而和平移居,時而以劫掠的方式侵入,逐漸佔據了巴爾幹半島絕大多數的鄉村地區。最強大的勢力,斯拉夫化的保加利亞人
Thumbnail
作為領土廣袤的大帝國,「希臘化」的拜占庭帝國,其兵源組成時常相當複雜。 除了主體希臘人外,東方邊境的亞美尼亞人,也常是帝國軍隊的骨幹。 在這之外,帝國還常常雇用大批的外族傭兵。帝國國庫和宮廷頭銜,足夠誘惑許多外族為帝國出生入死。 例如,當查士丁尼一世最著名的大將,貝利薩留,在東方邊境堡壘達拉(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在三世紀到七世紀初,歐亞大陸上只有兩個世界霸權長期存在。一個當然是地中海的羅馬帝國,另一個就是他們永遠的宿敵,波斯薩珊帝國,又稱為波斯第二帝國。 薩珊帝國幅員廣大,影響力輻射至整個中亞、中東。軍事上多次擊敗羅馬帝國,甚至一度把東羅馬逼到亡國的絕境。政治、文化都十分精緻,連對未來伊斯蘭世界的形成都有
Thumbnail
巴爾幹半島是三世紀到五世紀間,羅馬帝國重要的兵源。最重要的是今日亞得里亞海沿岸附近的達爾馬提亞及其內陸(古名伊里利亞,Illyria,約當今日的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波士尼亞等國)以及色雷斯。 大家可能知道,在這段時間,羅馬帝國遭遇數不盡的內亂與外患。軍人的聲量自然提高,士卒也更想推戴自己效忠
Thumbnail
大家好,昨天的貼文似乎讓一些讀者有點誤解,以為當中世紀希臘半島斯拉夫化以後,希臘語已經面臨生死存亡危機。其實希臘語在古典時代—中世紀是個非常蓬勃的語言,母語人士的分布也比現在廣得多。 在古典時代,海洋貿易活動十分蓬勃的希臘人,就在地中海、黑海沿岸建立了大大小小的定居點和城市。如第一張圖所示,包含小
Thumbnail
從六世紀開始,繼持續數百年的「日耳曼民族大遷徙」之後,斯拉夫人接踵而至,也開始不斷遷徙至中歐、南歐等地。其中一個目的地,就是拜占庭帝國的核心領土之一,巴爾幹半島。 這一股股大小規模的移民,時而和平移居,時而以劫掠的方式侵入,逐漸佔據了巴爾幹半島絕大多數的鄉村地區。最強大的勢力,斯拉夫化的保加利亞人
Thumbnail
作為領土廣袤的大帝國,「希臘化」的拜占庭帝國,其兵源組成時常相當複雜。 除了主體希臘人外,東方邊境的亞美尼亞人,也常是帝國軍隊的骨幹。 在這之外,帝國還常常雇用大批的外族傭兵。帝國國庫和宮廷頭銜,足夠誘惑許多外族為帝國出生入死。 例如,當查士丁尼一世最著名的大將,貝利薩留,在東方邊境堡壘達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