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台海戰爭機率
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原子科學家公報》(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雜誌於一九四七年設立「末日之鐘」(Doomsday Clock),隱喻世界核子大戰終結人類文明。當年設定距離子夜核戰開打時間是七分鐘,到了二○二五年只剩八十九秒,證之近日世界局勢,不無可能。若是台海兩岸也有個「開戰之鐘」,會是怎樣的時刻呈現呢?跟末日之鐘或許相仿,是一個機率的問題,端看兩岸政治發展,兼具更重要的,是美中霸權相爭情勢,抑或是中美博弈交易進程。最終,以身在台灣的小老百姓如我個人,只能用有限的資訊,來做戰爭機率粗淺的管窺,作為個人的感受。但就只這個人的感受,已夠我個人憂心了。世局複雜,國事棼棼,非我這「小腦袋」可釐清真相。但由各方新聞及評論說法,至少有些現象是事實發生的,針對現象就產生百百種詮釋解讀,各依所本,各持立場,各有信仰。我可能也不例外有這狀況,就儘量持平來看看吧。
從世局最大的一個範圍來看,台海之戰不脫中美地緣霸權爭奪。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一再說太平洋夠大,中美可攜手合作和平共存,但就經濟科技及國家安全層面而言,台灣、南海是不得不控制的區域,這是中國太平洋地緣的前沿,缺一不可。說是統一及一國兩制,是「如何治理」而非「主權領土」問題,在地緣政治中,中國不會交易掉台灣領土主權主張,即使不用武力(這是戰爭爆發的考量)也會完全控制台灣,南海也是。故只要中國存在,不要指望台灣有獨立的可能,只是看戰爭的機率。在此條件下,就看美國現任領導人川普的算盤如何打。不久之後的川習會,可能就是中美霸權博弈的交易時刻,戰爭兩年內發生率,依此次見面而言:談成,戰爭機率0%;談砸,戰爭機率30%。
上述中美關係,要由更大的中俄、美俄、俄烏、以阿、美歐多方關係來觀察,絕非單一雙方關係可決定。當今的地球村,就如古代中國或日本的戰國時期,政治、經濟、科技、貿易、軍事各戰場,打得昏天地暗如火如荼。實際戰爭都在開打了,說台灣要避戰,其實都已捲入其中,如今剩下的,只是解放軍的行動如何進入台灣陸地。不用「疑美論」都可知道中美之間不可能(大規模、大地區、大範圍)有武力戰鬥,小打小鬧讓美國「正義可信賴」的形象顏面保住即可,是有可能;但為台灣失掉韓國、日本沖繩、菲律賓任何一處甚至是重大美國利益,都是美國不划算的戰略。若此時台灣仍端出「N不」政策,視中國為敵國,又「強求」美國來幫忙打中國,那真說不準戰火就在台灣陸地發生。若台灣持續在往獨立推進,包括法理和政策、軍事等方面明顯的宣示及行動上表明是進入戰爭狀態,那麼近兩年台海戰爭的機率就可能上升到70%。
沒有事情是可100%打包票的,台海是否掀戰事,台灣可主動求戰,也可消極避戰。當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說:「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民心所向,時代潮流,歷史必然。是任何勢力都阻擋不了的。」而去年台灣總統大選前賴清德說:「我所有的努力都在避免戰爭、穩定台海、確保世界的和平,這是我的目標。」,這兩個積極與消極的宣示,或許會如拳頭打棉花,但棉花變硬時,這拳頭就有力道了。身為台灣普通小老百姓,我們珍惜個人自由,處在不滿意但可接受的社會環境,忍受政客們胡作非為,想要的是維持台灣現狀。但統治者若只為自己政權利益,用民主自由包裝,不惜一戰以賭自己的存在,進而葬送台灣一般老百姓的幸福,那就是天地不容的獨夫。固然也可如俄烏戰爭說俄羅斯是侵略者來指中國的來犯;但是,一個巴掌拍不響。正如同美國總統川普強調,烏俄戰爭本來可避免,說:「這場戰爭本來可以輕易阻止。」若台海兩岸都理性地為人民幸福著想,而不用政治口號軍事行動,那麼戰爭發生率就永遠為0%——雖然主戰者認為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