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角26

2023/01/0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是斯巴達

台灣國防部幾乎每天都要公布中國軍機侵入台灣領空或飛航識別區的消息,雖然不知道還有那些沒講,但這種「灰色軍事行動」常態化下,一是台灣百姓無感、二是台灣百姓無知,三是台灣百姓無奈。百姓可以如此,但執政者呢?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在不安的兩岸關係中,有一段古希臘史,似乎可作為預言式的警世醒言,若能思考,當是兩岸為政者之福。這段歷史發生在西元前400年左右的愛琴海的希臘兩個族群,阿提卡半島的雅典人及伯羅奔尼撒半島的斯巴達人,雖同是希臘人,卻發展出不同政治制度及文化的城邦。兩者的爭戰,與海峽兩岸或可異曲同工。以下是日本學者塩野七生所著《羅馬人的故事Ⅰ: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的敘述(三民書局出版,第140 頁)
元前404年,伯羅奔尼撒戰爭由斯巴建獲得最終的勝利。無法想像的是身為海軍國家的雅典與陸國家的斯巴達在這場長達二十七年的戰爭中竞然在海戰上敗北,不名譽地结束這場戰役。進駐雅典的斯巴達軍隊,廢除雅典的民主政治,改行寡頭政治,並拆除綿延至皮留斯的城牆。(史學家)贊諾芬將當時的情景寫了下來:「好像是一件位得高典的事一樣,在音樂的伴奏中拆除城牆,好像這一天是希臘重獲自由的開始。」
而「這一天」,正是希臘失去自由與獨立的開始。
斯巴達霸權時代開始的這一天,成了雅典、斯巴達、甚至是全希臘失去獨立與自由的第一天。
不過,取代雅典而起的斯巴達霸權也沒有維持太久。斯巴達靠著強大的軍事力成為強國後卻無法持續權力的原因是,斯巴達人的腦子裡沒有接納敗者的生活哲學,因此斯巴達人的生活型態根本無法外傳给其他民族,外國人更感受不到「斯巴達式」的魅力。而且如果要壓制這些外國人,除了加深社會的封閉之外,並無好處。
而只有一萬兵力的斯巴達戰士也顯得人力不足。西元前371年,斯巴達的霸權被底比斯取代,但底比斯的霸權也只維持了十年,這期間的雅典雖然仍是首屈一指的經濟文化大國,但政治的紊亂局面已使它無力繼續領導希臘,城邦的光榮歷史因而宣告結束。
西元前362年,希臘的主導權落人實行王政的北方族群馬其頓手中。
西元前356年,亞歷山大大帝誕生於馬其頓。
※※※
聖經說到:「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國家要有偉大歷史,不能靠軍事,也不能靠權謀,仍要回到儒家的「恕道」,聖經的「愛德」,才能獲得歷史的尊榮。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1會員
386內容數
嘆不盡的日子,在時光隧道流逝。只有回憶,方可重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