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角8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也談言論自由


美國歷來偉大總統之一的富蘭克林.羅斯福在一九四一年國情咨文演講中揭櫫四大自由:言論自由(Freedom of speech and expression);信仰自由(Freedom of worship);免於匱乏的自由(Freedom from want);免於恐懼的自由(Freedom from fear)。這個宣言的背景,是拒絕日本帝國與德國納粹對其他國家的侵略佔領迫害。隔年,羅斯福總統簽核命令,拘禁居住在美國的日裔美國人及義大利裔美國人。對這些在美國的異族,似乎美國總統說的與做的彼此矛盾。從這個歷史,我們可反思台灣當下所產生的「言論自由」爭議。

 

注重人權的國家或社會,一定是具有民主自由的本質,這是對人的個體的尊重。同時,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也必須是法治修明的國家。民主自由必須是平等的,平等的判斷需要明訂法律標準。國家運作在行政、司法、立法權力平衡下,讓被治理的百姓享受自由民主。然而,只要有國家政府的權力存在,就不會有百分之百的自由民主與平等,也就是沒有絕對的自由、沒有絕對的民主、也沒有絕對的平等——所有言論行動都是在一個相對的條件下來檢視是否有民主自由,也就是在一個處境中,有他自己定義的民主自由,或言論自由。

 

所謂自由絕不是「只要我喜歡,有何不可以?」自由是以不侵犯他人為自由前提,依照中華民國憲法:「第十一條,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之自由。第十二條,人民有秘密通訊之自由。第十三條,人民有信仰宗教之自由。第十四條,人民有集會及結社之自由。」(大部分符合羅斯福總統自由宣言)。但第二十二條說到:凡人民之其他自由及權利,不妨害社會秩序公共利益者,均受憲法之保障。「不妨害」三字正是自由的底線。任何國家都有的,除了「萬萬稅」外,就是「牛毛法」;一堆法令一般百姓難以了解,因此在「情境」中,會判斷一個自由的行為言行是否是「適合」所在的風土民情文化。例如:這兩天在台灣的陸配亞亞事件,其或許在憲法第十一條保障下(但她是中華民國國民嗎?居住在台灣卻沒有中華民國身分證的人就不受中華民國憲法保障嗎?)她享有言論自由;但以台灣的情境(處境)而言,你在這叫囂中國武統台灣,就是侵犯台灣人民的感情和民情,因此就不能享有言論自由的權利而受憲法保障。

 

試想:如果一個美國眾議員在眾議院開會時,高喊:「俄羅斯普丁總統萬歲!」,他接下來會怎樣?一個德國人站在慕尼黑大街上手行納粹禮並高喊「Heil Hitler!」,他會有何下場?沒有真正的言論自由,在極權國家如此,在所謂的民主國家亦沒有!言論自由是在處境中相對的受限制的自由。又如:網路發達的今日,許多網路言論可「自由」發表,但只要稍微違反所在環境的「主流情境」,就會被炎上。因此,有人為之寒蟬,甚至有人為之自殺,這可以是標榜言論自由的社會該有的現象嗎?

 

所以再次說,言論自由是在處境中相對的主張,我們的言論自由不能侵犯別人,在不侵犯他人(實際權利)下,也要尊種別人不同的聲音。在台灣,我們很珍惜言論自由,但對言論自由的本質與內容,要有一定的認識,不是嘴巴說出的都算言論自由!但願在和平與幸福的台灣,不要失去言論自由的環境。這要靠政府與人民共同努力,方可達成。

 

avatar-img
58會員
547內容數
嘆不盡的日子,在時光隧道流逝。只有回憶,方可重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中天2002年入主勁道數位電視後,改名為中天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歷經18個年頭,中天新聞於2020年度經NCC決議不予換照,是新聞台換照未過的首例。 中天新聞台從換照未過開始即大力批評NCC,認為這是新聞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是言論自由蒙羞的一天;是台灣人民應該因此感到悲傷的一天,因此這篇就來談談中天新聞
中天新聞台從換照未過開始即大力批評NCC,認為這是新聞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是言論自由蒙羞的一天;是台灣人民應該因此感到悲傷的一天,因此這篇就來談談中天新聞換照失敗是否就等於台灣再無言論自由,是否只會剩下中天新聞所說的一種聲音,新聞媒體界因此就變成了政府大內宣的一種工具。
中天新聞台換照一案,實際上判斷是否對錯尚待「言論自由市場」來「真理越辯越明」(前提是言論自由市場尚未失靈),但對於NCC否決中天換照之處分理由,是否有侵害憲法上對於新聞自由之保障,似乎可以先簡單從大法官解釋的角度探討
11/18,NCC 委員會投下 7:0 反對票,否決中天新聞換照一案,中天新聞即將在12/11 執照到期後關台,引起全國關注。 中天新聞關台,是民之所欲還是政治角力?是「言論自由」的勝利還是慘敗?方格子的創作者們也寫下各自不同的觀點,我們也想聽聽你的觀點,歡迎與方格子的讀者們分享。
近日台灣NCC駁回中天換照的事件,雖然網絡主流一片叫好,但藍營卻指責此舉損害言論自由... 若事實如報告般有嚴重干預編輯自主等之違反新聞專業之情事,則駁回是有道理的。 但事件的真正問題和討論點,在於審查機制是否有認受性和獨立性上。
NCC 以 7:0 否決中天換照,中天確定出局。全案最困難之處在於:政府原是媒體監督的對象之一,但是現在卻必須由政府機關管制媒體執照。問題是:如果不由政府機關管制,那麼又該由誰管制呢?不過過分強調「政府換照審查卻不能實質審查」,同時否定了換照審查的必要性,反而存在內在邏輯的問題;更根本的問題是...
中天2002年入主勁道數位電視後,改名為中天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歷經18個年頭,中天新聞於2020年度經NCC決議不予換照,是新聞台換照未過的首例。 中天新聞台從換照未過開始即大力批評NCC,認為這是新聞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是言論自由蒙羞的一天;是台灣人民應該因此感到悲傷的一天,因此這篇就來談談中天新聞
中天新聞台從換照未過開始即大力批評NCC,認為這是新聞自由最黑暗的一天;是言論自由蒙羞的一天;是台灣人民應該因此感到悲傷的一天,因此這篇就來談談中天新聞換照失敗是否就等於台灣再無言論自由,是否只會剩下中天新聞所說的一種聲音,新聞媒體界因此就變成了政府大內宣的一種工具。
中天新聞台換照一案,實際上判斷是否對錯尚待「言論自由市場」來「真理越辯越明」(前提是言論自由市場尚未失靈),但對於NCC否決中天換照之處分理由,是否有侵害憲法上對於新聞自由之保障,似乎可以先簡單從大法官解釋的角度探討
11/18,NCC 委員會投下 7:0 反對票,否決中天新聞換照一案,中天新聞即將在12/11 執照到期後關台,引起全國關注。 中天新聞關台,是民之所欲還是政治角力?是「言論自由」的勝利還是慘敗?方格子的創作者們也寫下各自不同的觀點,我們也想聽聽你的觀點,歡迎與方格子的讀者們分享。
近日台灣NCC駁回中天換照的事件,雖然網絡主流一片叫好,但藍營卻指責此舉損害言論自由... 若事實如報告般有嚴重干預編輯自主等之違反新聞專業之情事,則駁回是有道理的。 但事件的真正問題和討論點,在於審查機制是否有認受性和獨立性上。
NCC 以 7:0 否決中天換照,中天確定出局。全案最困難之處在於:政府原是媒體監督的對象之一,但是現在卻必須由政府機關管制媒體執照。問題是:如果不由政府機關管制,那麼又該由誰管制呢?不過過分強調「政府換照審查卻不能實質審查」,同時否定了換照審查的必要性,反而存在內在邏輯的問題;更根本的問題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這幾年常會看到有關撕裂美國的討論,特別是三普第一次選總統,三普挑釁的言語不斷衝擊撕裂美國的價值核心,好像美國原本是一個很團結一致很有共識的國家。在往前一點的討論就是1960年開始激化的左右文化戰爭撕裂了美國,只不過沒像三普那麼挑起全球敏感神經,本書就是要告訴你,美國本來就不是鐵板一塊,長期以來大家互
Thumbnail
言論自由一直被視為民主社會的核心價值觀之一,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這一價值受到挑戰。最近,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一系列事件引起了廣泛關注,凸顯了言論自由在大學校園中的複雜性和挑戰性。本文將討論哥倫比亞大學支持巴勒斯坦人運動的言論自由受到的挑戰,並探討言論自由的底線在此議題中的應
Thumbnail
我真心愛台灣。 台灣的自由與民主是前人的努力,我們必須維持,後人若只懂享受,再經歷就難以挽回。
Thumbnail
《李光耀觀天下》 一般民眾和政治菁英的觀點有時是不同的。 愛也罷,恨也罷,70年的經驗加上已無須再證明什麼,展望前方,就未來的世界格局提供了質樸清晰的觀點。李光耀描述了一個在不可阻擋的崛起道路上,仍然癡迷於中央集權 的中國;一個儘管具有永不言敗的活力,卻必須分享其支配地位的美國;以及一個掙扎著...
廣場架設的超大螢幕,即時播放著來自各個國度的人民,以各種不同的語言歡欣說著:「我在美國……、我在德國……,我在不丹……,我現在蒙古……,我在教廷……。」 
高喊自由的口號,興正義之師,招良善之名。......這一切的一切,無非只是人類為滿足私慾而美其名的藉口!
中國是對美國和世界秩序最為系統性和危險的威脅,這種情況自特朗普政府以來一直存在,並將持續下去。 在賴清德的政府中,台灣必須站在共同價值和民主夥伴一邊。
Thumbnail
百姓總是對時局不滿,而公民做出積極的行動。 昨晚的自訓團,來了英法兩國的媒體採訪,團長說明了我們的運作以及面對中共威脅的自我防衛意志,讓外媒知道台灣有這樣的聲音與行動很重要。結束後夥伴們在寒夜中站了一會兒,相互取暖心頭卻仍難掩不安,再三天,台灣的命運又將再次被自己或被別的我們所決定。
Thumbnail
1998/0710 美國與大陸的「交往」思維,實際上乃是希望透過理念滲透與利益互惠,促進中共更激進的市場化政策,並融入全球化自由經濟的各種體制(regime)中。當中共為了堅持鄧小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遺教而更深地與國際經濟體系結合互賴,則採取不合經濟成本的激進政策可能性就減少...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這幾年常會看到有關撕裂美國的討論,特別是三普第一次選總統,三普挑釁的言語不斷衝擊撕裂美國的價值核心,好像美國原本是一個很團結一致很有共識的國家。在往前一點的討論就是1960年開始激化的左右文化戰爭撕裂了美國,只不過沒像三普那麼挑起全球敏感神經,本書就是要告訴你,美國本來就不是鐵板一塊,長期以來大家互
Thumbnail
言論自由一直被視為民主社會的核心價值觀之一,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這一價值受到挑戰。最近,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一系列事件引起了廣泛關注,凸顯了言論自由在大學校園中的複雜性和挑戰性。本文將討論哥倫比亞大學支持巴勒斯坦人運動的言論自由受到的挑戰,並探討言論自由的底線在此議題中的應
Thumbnail
我真心愛台灣。 台灣的自由與民主是前人的努力,我們必須維持,後人若只懂享受,再經歷就難以挽回。
Thumbnail
《李光耀觀天下》 一般民眾和政治菁英的觀點有時是不同的。 愛也罷,恨也罷,70年的經驗加上已無須再證明什麼,展望前方,就未來的世界格局提供了質樸清晰的觀點。李光耀描述了一個在不可阻擋的崛起道路上,仍然癡迷於中央集權 的中國;一個儘管具有永不言敗的活力,卻必須分享其支配地位的美國;以及一個掙扎著...
廣場架設的超大螢幕,即時播放著來自各個國度的人民,以各種不同的語言歡欣說著:「我在美國……、我在德國……,我在不丹……,我現在蒙古……,我在教廷……。」 
高喊自由的口號,興正義之師,招良善之名。......這一切的一切,無非只是人類為滿足私慾而美其名的藉口!
中國是對美國和世界秩序最為系統性和危險的威脅,這種情況自特朗普政府以來一直存在,並將持續下去。 在賴清德的政府中,台灣必須站在共同價值和民主夥伴一邊。
Thumbnail
百姓總是對時局不滿,而公民做出積極的行動。 昨晚的自訓團,來了英法兩國的媒體採訪,團長說明了我們的運作以及面對中共威脅的自我防衛意志,讓外媒知道台灣有這樣的聲音與行動很重要。結束後夥伴們在寒夜中站了一會兒,相互取暖心頭卻仍難掩不安,再三天,台灣的命運又將再次被自己或被別的我們所決定。
Thumbnail
1998/0710 美國與大陸的「交往」思維,實際上乃是希望透過理念滲透與利益互惠,促進中共更激進的市場化政策,並融入全球化自由經濟的各種體制(regime)中。當中共為了堅持鄧小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遺教而更深地與國際經濟體系結合互賴,則採取不合經濟成本的激進政策可能性就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