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男人》身分之於自我和他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 那個男人 あの男(2023)

改編自芥川賞作家平野啟一郎的同名小說。導演石川慶工整的利用符號鋪排「身分」主題,在演員演技、攝影、劇本、配樂各方面俱佳的搭配下,拍出帶有議題性的懸疑片。





✎ 演員

這部電影表現最佳的是表演層次分明的窪田正孝,他一人分飾兩角(父親、年輕時和現在的自己);以及在電影一開始就捕獲觀眾目光的楚楚可憐安藤櫻。其次是出演窪田大兒子的童星。前三名坐滿了,這次的妻夫木聰只能算是正常發揮。

✎ 配樂

台灣樂團Cicada 以重複的單音,為電影的關鍵段落增添了懸疑感。這部片的配樂極簡,不奪主。情感最濃烈的當屬主題曲<A Man Main Theme>,鋼琴、木吉他、小提琴、大提琴四種樂器交織出哀傷氣氛,為本片定調。

——以下談及劇情——

✎ 身分之於自我認同

原誠(窪田正孝 飾)對於自己的身分極度厭惡,「殺人犯之子」的標籤怎麼也撕不下來,所以他換了兩次戶籍。就在第二次,他成了谷口大祐,來到這個小鎮,與里枝相識相戀。無法接受自己的過去,於是選擇和他人交換身分。可是換了戶籍就真的能擺脫過去嗎?換了戶口頂多影響的是他人看自己的眼光,童年陰影依舊不時籠罩他的世界——跟父親簡直一個模子印出來的他,陷入自我厭惡。原誠以前說過,自己練拳擊是想讓其他人揍自己,把他體內的父親修理一頓。

於是我們終於能理解他之前在跟里枝談戀愛的時候,何以看到車窗映出的自己會激動落淚了。後面又重現了原誠跟前女友在房內原本吻得熱烈,看見鏡中自己的臉,卻忽然驚惶失措,用力把她推開的怪異舉動。

谷口大祐的本尊,則是極力想擺脫家族,因此選擇交換身分。雖然電影沒加以著墨原本的谷口大祐的故事有點可惜,不過這也能避免失焦。

我們透過姓名來指稱他人、介紹自己。里枝的兒子,隨著母親婚姻關係的變動,改了好幾次姓氏。這使得他一度感到混亂與憤怒。但其實姓名只是個符號,你還是你。

-

✎ 身分之於他人認知

「與我相伴的,究竟是誰的人生?」

在查明丈夫的真實身分後,里枝(安藤櫻 飾)還是愛他。因為他們相處的三年九個月是千真萬確的。我愛你,不因為你是誰。

「人如其畫。」

城戶(妻夫木聰 飾)在畫展上看到的畫作,一個面目模糊的人。類似的繪畫主題,讓他循線推測出假谷口的真實身分。作畫風格如同文字風格,都是一個人的標誌性象徵。

-

✎ 身分之於社會觀感

原誠(窪田正孝 飾)年輕時是個優秀的拳擊手,他在新人王大賽前,聽見他人的議論「有其父必有其子」。即使他再怎麼努力,所做所為還是會被其他人以有色眼光看待。這令他感到絕望。

依故事設定,一般人看到城戶章良(妻夫木聰 飾)的外表,就知道他的祖先是韓國人(雖然我覺得一點都不像)。儘管他已經當上律師,這個社會位階不錯的職業,仇韓的人依然會對他的外貌評論一兩句,包括他的岳父岳母、他去探監的戶籍掮客。家中播放著人群抗議在日朝鮮人享有社會福利的新聞,很多排外的日本人對在日韓人仍然存有敵意。年幼兒子則有樣學樣地朝他丟玩具。——他時不時就要面對這些惡水。夜深人靜,城戶望著電視螢幕映出的自己。

「我只是想讓自己的人生好過一點,藉由追尋別人的人生。」

電影末尾,城戶自我介紹時說的內容,顯然是谷口大祐的家世。究竟是他對著陌生人信口胡謅,還是他也換了身分?電影停在「我是…」,造成懸念。

死刑犯畫展上,廢死聯盟的人說了,因為他們的立場是「相信人是可以被改變的」,所以才會支持廢死。谷口(本尊)前女友的看畫後,覺得跟她原先預想的不太一樣。她以為他們會為自己的所為辯解,但他們卻是極力向世界說明自己是誰。這意味著社會大眾對死刑犯和他們的親友多少懷有偏見。也難怪原誠會想換戶籍了。

「你先入為主地認為我會歧視別人,其實你自己也在歧視別人。」關在獄中的戶籍掮客對著來探口風的城戶這麼說。要說完全沒有偏見是騙人的,每個人對他人都會有自己的預設觀點。

✎ 總結

首尾相應的馬格利特名畫<禁止複製> ,及鏡子、車窗玻璃、電視螢幕等映出的影像,都指涉了身分和自我形象的關聯。身分形塑了自我認同,也影響了他人的觀感。另外,這部電影也稍微提及了部分日本人民對死刑犯及非我族類的不友善態度,這也是那些互換身分的人們,必須這麼做的緣由之一。——「有些人就是得做得這麼絕,才能重新生活。」城戶如是說。

✎ PS. 原本的谷口大祐是因為家族企業的桎梏,那麼深受外表所苦的原誠和城戶為什麼不去做換臉手術就好了?(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平方觀影空間的沙龍
12會員
41內容數
2024/11/12
續集《小丑:雙重瘋狂》以音樂劇電影的形式,延續首集劇情。瓦昆菲尼克斯跟Lady Gaga的演技和歌喉自然是可圈可點的,可惜既無助於推進劇情,也拍得不夠精彩。在劇本的概念上是有創意的、技術面也都合格。然而所有要素合在一起的成品卻顯得平庸。
Thumbnail
2024/11/12
續集《小丑:雙重瘋狂》以音樂劇電影的形式,延續首集劇情。瓦昆菲尼克斯跟Lady Gaga的演技和歌喉自然是可圈可點的,可惜既無助於推進劇情,也拍得不夠精彩。在劇本的概念上是有創意的、技術面也都合格。然而所有要素合在一起的成品卻顯得平庸。
Thumbnail
2024/11/10
男女主角彷彿即興演出般的自然表現,瑣碎卻充滿哲思的幽默對白,每個話輪之間不一定有關聯,卻流暢地進行。對生活的感悟、對童年的回望、對世界的想像,兩人言談交流時激盪的漣漪,流淌在盈盈笑語間。萍水相逢,發生在一天以內,然而光是那一天,就美好到,抵過之前和往後遇到的所有人,足以讓彼此都渴盼著下一次的相見。
Thumbnail
2024/11/10
男女主角彷彿即興演出般的自然表現,瑣碎卻充滿哲思的幽默對白,每個話輪之間不一定有關聯,卻流暢地進行。對生活的感悟、對童年的回望、對世界的想像,兩人言談交流時激盪的漣漪,流淌在盈盈笑語間。萍水相逢,發生在一天以內,然而光是那一天,就美好到,抵過之前和往後遇到的所有人,足以讓彼此都渴盼著下一次的相見。
Thumbnail
2024/11/10
機器人與狗,簡單中性的意象,讓觀眾能夠代入自己心中的遺憾,關係可以是愛情或友情,當時陪伴在身旁的他可能是任何性別。<September>這首歌貫徹整部片。一場場機器人的夢境,反映的是對失去的恐懼。然而那些放不下的,終究會隨著時間沖淡。知道對方過得很好,就算不回頭,好像也沒關係了。
Thumbnail
2024/11/10
機器人與狗,簡單中性的意象,讓觀眾能夠代入自己心中的遺憾,關係可以是愛情或友情,當時陪伴在身旁的他可能是任何性別。<September>這首歌貫徹整部片。一場場機器人的夢境,反映的是對失去的恐懼。然而那些放不下的,終究會隨著時間沖淡。知道對方過得很好,就算不回頭,好像也沒關係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那個男人》(A man)改編自日本小說家平野啓一郎同名作品,原著榮獲第 70 屆讀賣文學獎,並由《蜜蜂與遠雷》導演石川慶執導,妻夫木聰、安藤櫻、窪田正孝等人主演,無論劇本或演員都可謂一時之選。
Thumbnail
《那個男人》(A man)改編自日本小說家平野啓一郎同名作品,原著榮獲第 70 屆讀賣文學獎,並由《蜜蜂與遠雷》導演石川慶執導,妻夫木聰、安藤櫻、窪田正孝等人主演,無論劇本或演員都可謂一時之選。
Thumbnail
改編自日本芥川賞作家平野啟一郎同名小說的《那個男人》,透過追查一個死者謎般身份,探究人的存在意義,與生俱來的階級與血脈覊絆會帶來不能磨滅烙印嗎?不同環境可改變狀況嗎?
Thumbnail
改編自日本芥川賞作家平野啟一郎同名小說的《那個男人》,透過追查一個死者謎般身份,探究人的存在意義,與生俱來的階級與血脈覊絆會帶來不能磨滅烙印嗎?不同環境可改變狀況嗎?
Thumbnail
「現在能愛上某個人,是多虧過去讓這個人變成這樣......如果對方說出的過去,與真實的過去不同,那這份愛就是錯的嗎?如果對方意圖說謊,一切就化為泡影嗎?還是說,從這裡會展開一段新的愛?」
Thumbnail
「現在能愛上某個人,是多虧過去讓這個人變成這樣......如果對方說出的過去,與真實的過去不同,那這份愛就是錯的嗎?如果對方意圖說謊,一切就化為泡影嗎?還是說,從這裡會展開一段新的愛?」
Thumbnail
改編自芥川賞作家#平野啟一郎 的同名小說。導演石川慶工整的利用符號鋪排「身分」主題,在演員演技、攝影、劇本、配樂各方面俱佳的搭配下,拍出帶有議題性的懸疑片。
Thumbnail
改編自芥川賞作家#平野啟一郎 的同名小說。導演石川慶工整的利用符號鋪排「身分」主題,在演員演技、攝影、劇本、配樂各方面俱佳的搭配下,拍出帶有議題性的懸疑片。
Thumbnail
從貫井德郎的推理懸疑、恩田陸的古典音樂、劉宇昆的近未來科幻,再到平野啟一郎的純文學,詢問導演對於自己四部長片為何皆改編自不同類型的小說,他說,自己不會因為故事類型而決定拍不拍,而是一個更簡單的理由:「故事有趣最重要,但若只有有趣是不夠的,所以透過電影的主題與類型,來表現這個故事的有趣之處。」
Thumbnail
從貫井德郎的推理懸疑、恩田陸的古典音樂、劉宇昆的近未來科幻,再到平野啟一郎的純文學,詢問導演對於自己四部長片為何皆改編自不同類型的小說,他說,自己不會因為故事類型而決定拍不拍,而是一個更簡單的理由:「故事有趣最重要,但若只有有趣是不夠的,所以透過電影的主題與類型,來表現這個故事的有趣之處。」
Thumbnail
離開監獄的三百歲人瑞,是人間屹立不搖的老樹,轉換身分對他而言形同砍樹,自己既是種樹的父親,同時也是五十年後砍樹的兒子,透過這「數十年如一日」的敘事手法才不會被世人拆穿(對應了片中跳躍式的時間剪輯),石川慶導演以鋒利冷峻的刀刃精準鋸向了文本的重心,讓這些樹(互換身分的男人們)也跟著一一傾倒,捨棄了不願
Thumbnail
離開監獄的三百歲人瑞,是人間屹立不搖的老樹,轉換身分對他而言形同砍樹,自己既是種樹的父親,同時也是五十年後砍樹的兒子,透過這「數十年如一日」的敘事手法才不會被世人拆穿(對應了片中跳躍式的時間剪輯),石川慶導演以鋒利冷峻的刀刃精準鋸向了文本的重心,讓這些樹(互換身分的男人們)也跟著一一傾倒,捨棄了不願
Thumbnail
與「曾根崎義彥」約在下午一點,城戶看到一名男子坐在那裡,穿著不搭嘎的刺繡外套,頭戴灰色毛線帽。 男子抬頭看向城戶。城戶倒抽了一口氣,和初次在Skype聽到那個聲音的感覺一樣,心臟狂跳。雖然老了些,但錯不了,那是谷口大祐。
Thumbnail
與「曾根崎義彥」約在下午一點,城戶看到一名男子坐在那裡,穿著不搭嘎的刺繡外套,頭戴灰色毛線帽。 男子抬頭看向城戶。城戶倒抽了一口氣,和初次在Skype聽到那個聲音的感覺一樣,心臟狂跳。雖然老了些,但錯不了,那是谷口大祐。
Thumbnail
城戶會知道小見浦憲男這個人,是那起發生於二○○七年,東京都足立區一名五十五歲的男子,與另一名六十七歲男子交換戶籍的案子。小見浦還仲介了為數可觀的交易,而這些顧客裡,也有人不喜歡自己換到的戶籍,連換了好幾次...
Thumbnail
城戶會知道小見浦憲男這個人,是那起發生於二○○七年,東京都足立區一名五十五歲的男子,與另一名六十七歲男子交換戶籍的案子。小見浦還仲介了為數可觀的交易,而這些顧客裡,也有人不喜歡自己換到的戶籍,連換了好幾次...
Thumbnail
城戶章良接到里枝的電話才知道,她的再婚對象已過世,可是里枝的丈夫,是冒充谷口大祐的另一個男人。基於職業病,城戶決定稱他為「X」。 自從聽里枝說「X」的事情以來,這個人就一直在城戶腦中揮之不去,宛如一首在腦海裡停不了的旋律,無論走路或搭電車....
Thumbnail
城戶章良接到里枝的電話才知道,她的再婚對象已過世,可是里枝的丈夫,是冒充谷口大祐的另一個男人。基於職業病,城戶決定稱他為「X」。 自從聽里枝說「X」的事情以來,這個人就一直在城戶腦中揮之不去,宛如一首在腦海裡停不了的旋律,無論走路或搭電車....
Thumbnail
作者平野啓一郎在這本書裡以一個「假冒的身分」串起全書,帶讀者從「變身願望」出發── 衝擊的一冊。拿下2019讀賣文學獎,讀後好評不斷的社會派推理傑作。透過追尋真相的律師城戶,寫出讓人思索的社會面貌。
Thumbnail
作者平野啓一郎在這本書裡以一個「假冒的身分」串起全書,帶讀者從「變身願望」出發── 衝擊的一冊。拿下2019讀賣文學獎,讀後好評不斷的社會派推理傑作。透過追尋真相的律師城戶,寫出讓人思索的社會面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