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容易復發,雙特異抗體精準擊殺癌細胞,突破治療困境,血癌專家圖文解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50多歲的王先生因為反覆發燒、走路會喘、骨頭疼痛而就醫,檢查發現罹患了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接受化學治療後,狀況比較穩定,但在準備做造血幹細胞移植前,疾病便復發了。
「當時告知患者,可能要再做化學治療。」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血液腫瘤內科主任蕭惠樺醫師回憶,「但是因為之前做化學治療時,身體狀況很多,甚至還插管、住進加護病房,所以患者非常不願意再做化學治療。」
經過仔細討論後,患者選擇使用雙特異抗體藥物治療,蕭惠樺醫師說,完成兩個療程後,疾病控制得不錯,也順利找到配對相符的捐贈者,並成功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是一種急性血癌,會對各種血球造成影響,在成年患者的常見症狀包括反覆發燒、臉色蒼白、走路會喘、淋巴結腫大、骨頭疼痛、容易出血或在皮膚出現瘀青或出血點等,可能同時出現幾項症狀,不過也有些患者沒有明顯症狀,是在接受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治療基本上會使用幾種藥物組合進行化學治療,希望盡量消滅癌細胞,讓正常的血球長回來。蕭惠樺醫師說,在第一次的誘導治療後,還需要接著進行鞏固治療與維持治療,可能會調整劑量或使用不同的藥物。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可能侵犯中樞神經系統,所以從第一次誘導治療,或是後續的鞏固治療、維持治療,都要注意中樞神經的問題,並進行中樞神經預防性治療。
在治療過程中會監測病人的反應,例如抽骨髓,看看癌細胞的比例,現在還可使用「微量殘存疾病檢測(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蕭惠樺醫師解釋,微量殘存疾病檢測MRD運用流式細胞儀或次世代基因定序,可偵測到殘留在體內微量的癌細胞,讓醫師評估治療成效,並可根據檢測結果適時調整治療強度。
治療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臨床困境在於,成年患者的治療反應較兒童患者差,復發的機會相當高。蕭惠樺醫師說,此外年紀較大的成年患者,常會合併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也可能有心、肺、肝、腎等問題,所以在使用化學治療的時候,容易受到限制,必須調整藥物或劑量,患者也可能無法承受相關副作用。
隨著醫學進展,近年來已有多種藥物問世,包括標靶藥物、雙特異抗體藥物等,幫助突破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治療困境。
雙特異抗體藥物精準擊殺癌細胞
雙特異抗體藥物是一種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的結構像一個Y,具有兩個端點,蕭惠樺醫師說,雙特異抗體藥物的設計是讓免疫球蛋白的一端與T細胞相接,另一端與癌細胞相接,如此一來患者的T細胞就能對癌細胞發動攻擊。
相較於化學治療,雙特異抗體藥物的治療機轉較精準,能夠針對癌細胞發揮作用,較不會傷害正常細胞,副作用較小。
對於復發或難治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雙特異抗體藥物有助於提升治療成效。蕭惠樺醫師說,成年人的急性淋巴性白血球ALL很容易復發,過去只能改用後線化學治療,但治療成效較差,患者也可能無法承受。現在有機會使用新的藥物,如雙特異抗體治療把疾病壓下來,才有辦法去做造血幹細胞移植,追求長期存活。
貼心小提醒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是種急性血癌,可能影響正常血球的功能,而造成貧血、臉色蒼白、反覆發燒、容易瘀青出血等症狀。若發現相關警訊,請務必盡快至血液腫瘤科就診。
除了傳統化學治療,現在還有標靶藥物、雙特異抗體藥物等,可以幫助突破治療困境。蕭惠樺醫師說,因為治療機轉較精準,能夠針對癌細胞發揮作用,對正常細胞的影響較小,所以副作用較少。微量殘存疾病檢測MRD也可偵測殘留在體內微量的癌細胞,以評估治療成效。患者要和醫師詳細討論,共同擬定治療計畫,才能達到較佳的預後!
【本衛教文章由台灣安進協助提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5會員
69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照護線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醫師,我每周要洗腎3次,如果確診COVID-19怎麼辦?」 「長期洗腎或身體狀況較差的患者,要如何治療COVID-19?」 洗腎、器官移植患者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較高,而且較容易出現重症或死亡,吳美儀醫師指出,雖然已有抗病毒藥物可以使用,但是這些患者平時會使用較多藥物,在使用抗病毒藥物時
「疫苗是人類醫療史上非常重大的成就!」台大醫院小兒部感染科呂俊毅主任表示,「因為疫苗可以讓人跳過被感染的過程,就能對特定傳染性疾病產生免疫力,減少感染引起的重症與死亡。」
他是一位50歲的男性,被發現的時候,已經倒在路邊沒有生命徵象,經過一連串的搶救之後,到了醫院的急診,經過葉克膜的置放,逐漸恢復生命徵象,一連串的檢查發現,其實有很嚴重的冠狀動脈狹窄。
主動脈瓣膜狹窄是老年人常見的心臟疾病,卻時常被忽略症狀。諶大中醫師說明,若出現動作時會喘、水腫、無法躺平等,且同時有胸悶或胸痛的狀況,就需更加注意提早檢查及治療,防止突然性休克的心因性猝死出現。
「請問一起用餐會傳染B型肝炎嗎?」 「請問性行為會傳染到B型肝炎嗎?」 「容易疲勞是因為肝病嗎?」 「皮膚變黃就是肝病嗎?」 這些都是關於B型肝炎詢問度很高的問題,請許博堯醫師一一解答。
「醫師,這幾天我的耳朵會癢,結果抓一抓就有水流出來。」80歲的老爺爺指著耳朵抱怨。 「噢,這是帶狀疱疹。」醫師仔細看了病灶,慎重地說,「帶狀疱疹長在耳朵,可能會影響聽力,一定要趕快治療喔!」 使用口服抗病毒後,老爺爺的水泡仍持續增加,且出現臉歪一邊的狀況
「醫師,我每周要洗腎3次,如果確診COVID-19怎麼辦?」 「長期洗腎或身體狀況較差的患者,要如何治療COVID-19?」 洗腎、器官移植患者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較高,而且較容易出現重症或死亡,吳美儀醫師指出,雖然已有抗病毒藥物可以使用,但是這些患者平時會使用較多藥物,在使用抗病毒藥物時
「疫苗是人類醫療史上非常重大的成就!」台大醫院小兒部感染科呂俊毅主任表示,「因為疫苗可以讓人跳過被感染的過程,就能對特定傳染性疾病產生免疫力,減少感染引起的重症與死亡。」
他是一位50歲的男性,被發現的時候,已經倒在路邊沒有生命徵象,經過一連串的搶救之後,到了醫院的急診,經過葉克膜的置放,逐漸恢復生命徵象,一連串的檢查發現,其實有很嚴重的冠狀動脈狹窄。
主動脈瓣膜狹窄是老年人常見的心臟疾病,卻時常被忽略症狀。諶大中醫師說明,若出現動作時會喘、水腫、無法躺平等,且同時有胸悶或胸痛的狀況,就需更加注意提早檢查及治療,防止突然性休克的心因性猝死出現。
「請問一起用餐會傳染B型肝炎嗎?」 「請問性行為會傳染到B型肝炎嗎?」 「容易疲勞是因為肝病嗎?」 「皮膚變黃就是肝病嗎?」 這些都是關於B型肝炎詢問度很高的問題,請許博堯醫師一一解答。
「醫師,這幾天我的耳朵會癢,結果抓一抓就有水流出來。」80歲的老爺爺指著耳朵抱怨。 「噢,這是帶狀疱疹。」醫師仔細看了病灶,慎重地說,「帶狀疱疹長在耳朵,可能會影響聽力,一定要趕快治療喔!」 使用口服抗病毒後,老爺爺的水泡仍持續增加,且出現臉歪一邊的狀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 急性肺栓塞的發病機制 急性肺栓塞(PE)是一個🔵 雙心室問題,它不僅影響呼吸系統,也影響循環系統。當肺動脈發生急性阻塞時,肺動脈壓力會突然升高,導致右心室(RV)後負荷增加。同時,內皮細胞和血小板細胞因子的釋放也會導致血管收縮,進一步加劇右心室負擔。 🔴 急性肺栓塞的風險分層 急
住院的下一周檢查報告都出來了 蔡醫師特地安排了一個時段告知我的病況和未來的治療計畫 首先我確定罹患了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並且有費城染色體突變 這同時是件壞事也是件好事 壞的地方在於不易治療且復發機率高,一定要做骨髓移植才能根除癌細胞 好處則是有對應的標靶藥物可以吃 目前的計畫
痛風的治療可以分為兩個層面 1. 使用止痛消炎藥緩解痛風帶來的疼痛 → 針對急性痛風 (治標) 2. 使用降尿酸藥物降低血中的尿酸濃度 → 針對慢性痛風 (治本)
Thumbnail
「有位六十多歲的女士因為頭暈、虛弱、疲勞而就醫,結果發現血球數量嚴重異常,紅血球與血小板數量偏低,且有大量不成熟的淋巴球,進一步檢查才發現竟是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簡稱ALL)引起。」簡聖軒醫師指出,「由於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病程進展快速,所以個案在確診後,就有即刻治療的必要。」
Thumbnail
本文探討腫瘤治療中的免疫療法,包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與CAR-T細胞技術,解析免疫系統如何對抗腫瘤細胞及相關的治療方法,並評論臺灣的醫療支出與對應的挑戰。透過這些技術的發展,期待能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醫療體系的運作,為未來提供更多的治療可能性與希望。
Thumbnail
新冠疫情變異後迎來了新高峰 無法確定化療中施打疫苗的效果與反應 採取躲避戰術,出遊只往空曠的地方走,盡可能的居家生活   2022/5/4(三)  維持期第十週,回診打藥日 上週弟弟出院前,主治醫生特別說明了新疫情高峰的狀況 分析了施打疫苗的利與弊 (但媽媽感覺有說跟沒說一樣,因為根本不
在一次例行檢查中,發現我的肺部出現可疑的肺結節,大約0.3cm的大小,也許是肺部感染過的痕跡(那一陣子剛好是新冠肺炎流行期間),也許是良性腫瘤,也有可能是惡性腫瘤,若是沒有癌症病史,醫生會建議繼續追蹤就好,但我有癌症病史,所以醫生建議切除,於是我做了胸腔內視鏡切除手術,病理報告出來,是最糟的那一種-
Thumbnail
病是人生八苦的老三,也是讓三國名將張飛嚇得連退好幾步的天敵。身體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財富,新聞媒體報導有位幾十億身價的名人英年早逝,不免讓人感嘆錢在銀行人在天堂,猶如魚與水不相逢,再有錢也是徒留遺憾。 有位中年婦人,大學時期身體經常不舒服,三天兩頭請假看醫生,被醫院診斷出免疫力系統天生不全症。大學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 急性肺栓塞的發病機制 急性肺栓塞(PE)是一個🔵 雙心室問題,它不僅影響呼吸系統,也影響循環系統。當肺動脈發生急性阻塞時,肺動脈壓力會突然升高,導致右心室(RV)後負荷增加。同時,內皮細胞和血小板細胞因子的釋放也會導致血管收縮,進一步加劇右心室負擔。 🔴 急性肺栓塞的風險分層 急
住院的下一周檢查報告都出來了 蔡醫師特地安排了一個時段告知我的病況和未來的治療計畫 首先我確定罹患了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並且有費城染色體突變 這同時是件壞事也是件好事 壞的地方在於不易治療且復發機率高,一定要做骨髓移植才能根除癌細胞 好處則是有對應的標靶藥物可以吃 目前的計畫
痛風的治療可以分為兩個層面 1. 使用止痛消炎藥緩解痛風帶來的疼痛 → 針對急性痛風 (治標) 2. 使用降尿酸藥物降低血中的尿酸濃度 → 針對慢性痛風 (治本)
Thumbnail
「有位六十多歲的女士因為頭暈、虛弱、疲勞而就醫,結果發現血球數量嚴重異常,紅血球與血小板數量偏低,且有大量不成熟的淋巴球,進一步檢查才發現竟是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簡稱ALL)引起。」簡聖軒醫師指出,「由於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病程進展快速,所以個案在確診後,就有即刻治療的必要。」
Thumbnail
本文探討腫瘤治療中的免疫療法,包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與CAR-T細胞技術,解析免疫系統如何對抗腫瘤細胞及相關的治療方法,並評論臺灣的醫療支出與對應的挑戰。透過這些技術的發展,期待能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醫療體系的運作,為未來提供更多的治療可能性與希望。
Thumbnail
新冠疫情變異後迎來了新高峰 無法確定化療中施打疫苗的效果與反應 採取躲避戰術,出遊只往空曠的地方走,盡可能的居家生活   2022/5/4(三)  維持期第十週,回診打藥日 上週弟弟出院前,主治醫生特別說明了新疫情高峰的狀況 分析了施打疫苗的利與弊 (但媽媽感覺有說跟沒說一樣,因為根本不
在一次例行檢查中,發現我的肺部出現可疑的肺結節,大約0.3cm的大小,也許是肺部感染過的痕跡(那一陣子剛好是新冠肺炎流行期間),也許是良性腫瘤,也有可能是惡性腫瘤,若是沒有癌症病史,醫生會建議繼續追蹤就好,但我有癌症病史,所以醫生建議切除,於是我做了胸腔內視鏡切除手術,病理報告出來,是最糟的那一種-
Thumbnail
病是人生八苦的老三,也是讓三國名將張飛嚇得連退好幾步的天敵。身體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財富,新聞媒體報導有位幾十億身價的名人英年早逝,不免讓人感嘆錢在銀行人在天堂,猶如魚與水不相逢,再有錢也是徒留遺憾。 有位中年婦人,大學時期身體經常不舒服,三天兩頭請假看醫生,被醫院診斷出免疫力系統天生不全症。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