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令圖 之 正月十五 上元即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十二月令圖中的正月,以十五號上元節,今稱元宵節的逛花燈為主題。這幅明亮、色彩鮮明的十二月令圖──上元即景,畫的可不是白天景色,而是夜色! 可是,該如何證明是夜晚活動?僅憑張掛的花燈推知嗎?
答案是:右下角的水中月!
畫中的主要植物是處處盛開梅花 (十一月是松柏、十二月松竹梅)
人物的主要活動是賞花燈 (不妨數數看畫中有幾種不同的花燈)
畫面三分之二是宮廷內苑,三分之一是市井活動。
特色趣味是左邊的盒子燈。
根據故宮文物月刊第47期,吳文彬先生寫道:
早年北平較大商號,毎逢元宵佳節,在門前搭起高架子,每當見到高架就知道,將要燃放「盒子燈」了。放「盒子燈」之前照例先放一掛長長的鞭炮,藉鞭炮響起,以便招徠參觀人羣,「盒子燈」每層變幻不同,一層放完又掉下一層來,此時觀衆鼓掌喝彩。
北平製作「盒子燈」最著名的一家是位於琉璃廠的九龍齋,如何製作,據齊如山先生在《風俗叢談》中稱:
盒子的構造,徑約七八尺,高尺餘,把所有火彩都叠好,平擺在盒內,用火藥線都各紮好,中分五層,多者六層,第一層爲八個紗燈,其餘一層一種玩意。廣東多用字,每層四字,都是吉祥話,或年節應用之語,如:「春王正月」、「百事如意」、「萬象更新」,「國恩家慶」,「人壽年豐」,等字樣,這種都是用鐵絲彎成圈,中間用鐵絲彎成字,鐵絲上塗以樟腦等物,見火即燃,亦頗美觀。北平則字少景緻多,例如:葡萄架,葉則用紙或絹製成,葡萄則用樟腦丸製成,燃放時都成爲火球,一架幾十串葡萄,形式顏色極爲美觀。寶塔一座約七八尺,中間燈火輝煌,且有敲鐘之聲,乃中間懸一銅鈸,鈸上周圍有一圏泥彈,都用火藥線繋好,火線燃到彈即落下,擊鈸作響,亦極有趣。總之每次施放,都是四五層,每層都用火藥線控制,絕對不用人來幫忙,一層下來,一切火彩工作完畢,則第二層又下來,一直到完畢,一絲不亂。」
從這段文字,看慣了現在的科技煙火的我們,必須很費力地想像舊時靠火藥引線的煙花樣貌。
在畫中的盒子燈還未施放前,高架下方有兒童在煞有介事地表演著。
此話特別有趣的是畫面上方的民居民巷,高掛彩燈的燈杆、從屋裡探頭向外看熱鬧的女子、提著燈籠走春遊逛拜晚年的人們、還有人用竹竿舉著八角形的「花盒」準備燃放。左上角的圓拱橋上,許多人在「走橋」,據說正月十五的晚上,不過橋者不長壽。
走橋的習俗有許多說法,年輕的未婚女子往往只有在元宵節這天才會上街遊逛,因此會特別裝扮一番,緩步走過一座又一座的橋,吸引男子目光。
已婚的女子走橋是為了求子,過橋時要去摸橋上的暗釘,因為“釘”同“丁”,求生個小男丁。
一般的婦女走橋是為了“走百病”,例如在蘇州山塘一帶,流傳有走三橋的諺語:“元宵夜走三橋,上橋走走,萬病無有;小孩走三橋,聰明伶俐讀書好;小伙走三橋,事業興旺步步高;姑娘走三橋,青春亮麗更苗條;老人走三橋,鶴髮童顏永不老。”
成語「火樹銀花」正是形容上元夜的燈光燦爛、輝煌的樣子。
唐朝蘇味道作《正月十五夜》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南宋詞人辛棄疾作《青玉案》,描述的也就是南宋年間的上月即景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也是聚焦上元節這一天。
正月十五鬧元宵
張燈結彩樂逍遙
這個週末就是元宵節
不妨出門走走喔~
avatar-img
11會員
79內容數
裏千家茶道,茶道不只為飲一杯茶或看茶人點茶,要賞書畫、讀禪語、看花、品茶具、吃和菓子、還要觀心.要學會做茶主人也要懂作客之道.在寂靜緩慢的步調中,體會清 靜 和 寂之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水無月 的其他內容
西洋的耶誕節即將到來,白色聖誕美如畫,每個人都知道下雪可以堆雪人,可是中國古代的孩子們呢? 不可能堆有紅蘿蔔鼻子的西洋雪人吧?從《十二月令圖》的十二月圖裡,我們發現,有別於想像的雪人,中國孩子堆的是具型模仿而更顯困難的『雪獅』喔。
台北故宮博物院的人氣作品、清朝宮廷懸掛畫《十二月令圖》,顧名思義共有十二幅描繪每個月歲時活動的長軸作品。
西洋的耶誕節即將到來,白色聖誕美如畫,每個人都知道下雪可以堆雪人,可是中國古代的孩子們呢? 不可能堆有紅蘿蔔鼻子的西洋雪人吧?從《十二月令圖》的十二月圖裡,我們發現,有別於想像的雪人,中國孩子堆的是具型模仿而更顯困難的『雪獅』喔。
台北故宮博物院的人氣作品、清朝宮廷懸掛畫《十二月令圖》,顧名思義共有十二幅描繪每個月歲時活動的長軸作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梦见很久没见的人,有些怀念。
Thumbnail
11 從放假開始一直覺得膝蓋有點痛 但今晚在公園花半小時跑兩圈整個就好了 這是一種懶骨頭風濕病嗎XD 12 有人可以讓自己以說著趣聞軼事的口吻吐吐口水 並得到安慰 可以使人變得平靜 心中充滿力量 產生事情會毫無理由地如自己所願的妄想 但冷靜想想 就會重新得出事情也只能這樣的結論 冷靜
Thumbnail
因為在網路上看到有人介紹龍潭大池,覺得風景相當不錯,便決定趁著週末來這裡走走,親身感受一下這個被譽為桃園地區著名的景點。 . 根據「桃園觀光導覽網」的介紹: 「龍潭觀光大池是桃園知名的觀光景點之一,與其他眾多的埤塘一樣,早期主要功能為調節水量和灌溉農田。如今,這裡已經成為當地居民日常
Thumbnail
01 關於郵輪旅行 還沒問過爸的意願 想先把資料查到一個階段再說 在挑品牌的過程中閱覽了不少「我再也不會搭郵輪了」作結的恐怖故事 越看越是擔心 目前方向是找預算高些的查詢負評 02 花了一周多的第一幅插畫作品完成了 上午上圖樣、修補和二次陰影 下午描外框、上背景和修補,結果還算滿意,但想把
(身為社會新鮮人,痛苦的時期寫的: 十月屏息凝神的,被一朵花警告,被風流放,被新鮮人迷茫期嚇著了。 也許是這個時刻,總文思泉湧起來, 想著這個月到底過了幾個生日,吃了幾個生日蛋糕,我愛的人們又過了些歲數。除了明正餅行裡的蛋糕,還是85°c較好吃。 舅舅(因腦中風過後)越來越像
Thumbnail
台灣中元節習俗(搶孤、普渡、放水燈、祭拜) 放水燈: 放水燈是一種具有宗教和文化意義的習俗,尤其在台灣和其他華人社會中非常流行。這個習俗通常與中元節(鬼月)、元宵節、佛教和道教的慶祝活動有關。水燈通常是由紙或輕型材料製成的小燈籠,內含蠟燭或小燈泡,放在水中漂浮。這個習俗有多種象徵意義:
Thumbnail
2024的桃園燈會「閃閃桃園 閃閃桃林」推出超浪漫主題,有漢服遊行、古代婚禮、上元集市、求籤、求財、投壺、點茶、古風舞蹈表演、漢服體驗、故事劇場,帶大家玩穿越,也有現代科技燈光秀和夜市美食,如此良辰美景怎能不帶最親愛的人到桃園體驗上元節魅力呢?
Thumbnail
【元宵】逢年過節,必吃美味 小時候的元宵節,都是放鞭炮、提燈籠、吃元宵、猜燈謎、放天燈 【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元宵節這一天祭祀神祗,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收、家庭平安
Thumbnail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農曆年的最後一天在昨晚落幕了,你也看到夜放花千樹了嗎?當我在老家看到煙花綻放,千姿百態,想起小時候過年,其實我最喜歡的就是元宵這個節日。 媽媽買三個燈籠,我們一起提著走到公園,那夜是我感覺家裡的關係最緊密的節慶,沒有爭吵、也沒有責備。
農曆一月十五日是元宵節,俗稱「小過年」,又稱上元節;也是傳統春節的最後一天。上元的暗暝是繼農曆年後的重頭戲,各地紛紛張羅起燈會、賞花燈、猜燈謎、放天燈、放蜂炮、炸寒單爺等等熱鬧的活動。當然家戶吃湯圓、吃元宵也是必有的儀式感。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梦见很久没见的人,有些怀念。
Thumbnail
11 從放假開始一直覺得膝蓋有點痛 但今晚在公園花半小時跑兩圈整個就好了 這是一種懶骨頭風濕病嗎XD 12 有人可以讓自己以說著趣聞軼事的口吻吐吐口水 並得到安慰 可以使人變得平靜 心中充滿力量 產生事情會毫無理由地如自己所願的妄想 但冷靜想想 就會重新得出事情也只能這樣的結論 冷靜
Thumbnail
因為在網路上看到有人介紹龍潭大池,覺得風景相當不錯,便決定趁著週末來這裡走走,親身感受一下這個被譽為桃園地區著名的景點。 . 根據「桃園觀光導覽網」的介紹: 「龍潭觀光大池是桃園知名的觀光景點之一,與其他眾多的埤塘一樣,早期主要功能為調節水量和灌溉農田。如今,這裡已經成為當地居民日常
Thumbnail
01 關於郵輪旅行 還沒問過爸的意願 想先把資料查到一個階段再說 在挑品牌的過程中閱覽了不少「我再也不會搭郵輪了」作結的恐怖故事 越看越是擔心 目前方向是找預算高些的查詢負評 02 花了一周多的第一幅插畫作品完成了 上午上圖樣、修補和二次陰影 下午描外框、上背景和修補,結果還算滿意,但想把
(身為社會新鮮人,痛苦的時期寫的: 十月屏息凝神的,被一朵花警告,被風流放,被新鮮人迷茫期嚇著了。 也許是這個時刻,總文思泉湧起來, 想著這個月到底過了幾個生日,吃了幾個生日蛋糕,我愛的人們又過了些歲數。除了明正餅行裡的蛋糕,還是85°c較好吃。 舅舅(因腦中風過後)越來越像
Thumbnail
台灣中元節習俗(搶孤、普渡、放水燈、祭拜) 放水燈: 放水燈是一種具有宗教和文化意義的習俗,尤其在台灣和其他華人社會中非常流行。這個習俗通常與中元節(鬼月)、元宵節、佛教和道教的慶祝活動有關。水燈通常是由紙或輕型材料製成的小燈籠,內含蠟燭或小燈泡,放在水中漂浮。這個習俗有多種象徵意義:
Thumbnail
2024的桃園燈會「閃閃桃園 閃閃桃林」推出超浪漫主題,有漢服遊行、古代婚禮、上元集市、求籤、求財、投壺、點茶、古風舞蹈表演、漢服體驗、故事劇場,帶大家玩穿越,也有現代科技燈光秀和夜市美食,如此良辰美景怎能不帶最親愛的人到桃園體驗上元節魅力呢?
Thumbnail
【元宵】逢年過節,必吃美味 小時候的元宵節,都是放鞭炮、提燈籠、吃元宵、猜燈謎、放天燈 【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元宵節這一天祭祀神祗,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收、家庭平安
Thumbnail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農曆年的最後一天在昨晚落幕了,你也看到夜放花千樹了嗎?當我在老家看到煙花綻放,千姿百態,想起小時候過年,其實我最喜歡的就是元宵這個節日。 媽媽買三個燈籠,我們一起提著走到公園,那夜是我感覺家裡的關係最緊密的節慶,沒有爭吵、也沒有責備。
農曆一月十五日是元宵節,俗稱「小過年」,又稱上元節;也是傳統春節的最後一天。上元的暗暝是繼農曆年後的重頭戲,各地紛紛張羅起燈會、賞花燈、猜燈謎、放天燈、放蜂炮、炸寒單爺等等熱鬧的活動。當然家戶吃湯圓、吃元宵也是必有的儀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