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覺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親愛的大師,我想再了解更多關於覺醒的事。為何許多宗教都追求覺醒及開悟,這些實際上代表甚麼?對我在三維世界有甚麼助益?不覺醒是否會影響到工作的執行呢?
孩子,你要問的問題也是我們要傳達的訊息。覺醒在能量層面來說,意味著你的能量場與內在意志、心智小我皆能獲得一致的目標,並且開始互相校正,創造出一條通往靈魂目的的道路。因你的能量場及心智與靈魂目標一致,你在保有意識、清醒的狀態下,清楚明白自己的行為、選擇的原因,並意志更加堅定地用個體的天賦創造出專屬於你的最佳路線。而此時的你因了解自己為何而做,在遇到阻礙時也能更快的適應及調整。而覺醒需要非常多的愛的能量才能啟動,那是刻在你們DNA當中的一個機關或是類似你所想到的鬧鐘的機制,而你從出生開始,生命的過程當中都會優先採集你覺醒需要的能量,也就是各種情緒能量。這些都是未來在靈魂暗夜結束前刻,要醒來時的儲備能量。這些能量儲存在各個主要脈輪內部,而心輪是最大的儲藏室。你在覺醒前會預先安排好各種事件、人物、環境,讓個體得以順利完成採集相對應的能量。但大部分的人在這個階段,因各種原因封閉或抗拒情緒流動,或是受到恐懼影響,特別抗拒或偏好某種情緒能量,使得個體的內在失衡,也影響了採集的工作進程。心輪無法供給足夠的能量提供個體覺醒,有些人因此在無盡的黑暗中完成這一生。然而這些過程,我們都是尊重個體的意志發展,靈魂回收後會再做出下一次的規劃調整,或是體驗其他的項目。
開悟在過去的時代,各種宗教信徒所追求的是了解神與宇宙背後的運行機制,但真正開悟的人們都理解那實際上都是發生在自己身上,也就是理解了自身宇宙的運行,便理解了整個宇宙的運行。而人們總是對未知的事物抱持著敬畏及好奇,對於開悟的人為何能保持愉悅、平靜及長壽,便幻想著他們獲得了外在神祉的協助,或是要不停奉獻自我,不停向外索求才得以開悟。然而那樣的狀態是靈魂最真實的樣貌,自然而然的讓愛流動,一切都將是輕鬆愉悅的。向外追求的人無法理解這些寶藏就在自己身上,但實際上,當你完成了覺醒需要的能量採集,理解了自己真實內在的樣子,並心悅臣服的執行工作、體驗這一世,你便已達到開悟的境地。
而沒有覺醒的光之工作者,在執行任務的品質會有較大的落差,也較不能穩定的傳遞光的能量。覺醒的光之工作者都能有意識且自律的執行自我淨化及覺察的工作,而不論用甚麼樣的方法、法門,只要有意識且自律的執行,都能數百倍以上的優於未覺醒的工作者傳遞光的能量。而在地球先前的計畫當中,覺醒的人數落差較多,才因此有了這一段全球性的疫情,讓大範圍的人在情緒採集工作上有更快速的進展。數位化也提供了相當程度的協助,以往在地球因遙遠距離分隔的工作者,能透過網路跨越國界互相彼此支援;覺醒後的淨化及覺察技術也能更快速的傳播到覺醒率較低的區域,傳播到每個剛甦醒的工作者面前,讓他們後續能加速自己的靈魂進程。
在光的世界,這些光的傳遞者正手拉著手,環抱著地球,為彼此的家人開闢一條通往新地球的橋樑。孩子,你們是諾亞方舟讓動物得以上船的重要部分。堅定、穩定的傳遞光,準備迎接大量的靈魂前進。
我明白了,謝謝大師。
結束記錄
阿卡西紀錄是存在於宇宙的一個集合意識體,透過靈魂大師們的協助,讓你能夠用更全面的角度去審視自己的想法、行為以及領略所有的遭遇,都是因為愛。Angie希望透過自己的持續閱讀,將宇宙源頭及靈魂大師們的愛傳遞給自己的靈魂家人,邀請大家一起,走向覺醒揚升的道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靈魂投生下來一定都有目的,不論是來學習、工作、體驗及玩樂,每個靈魂都有來到地球的目的。你可以想成這些靈魂到日本、美國等不同的國家短期出差、留學、體驗文化,到達一個新的區域都有其各自的目的。而每一個靈魂的最終、最大目的,都是為了在低頻率的地方(地球)體驗這裡的愛的樣貌。
靈魂投生下來一定都有目的,不論是來學習、工作、體驗及玩樂,每個靈魂都有來到地球的目的。你可以想成這些靈魂到日本、美國等不同的國家短期出差、留學、體驗文化,到達一個新的區域都有其各自的目的。而每一個靈魂的最終、最大目的,都是為了在低頻率的地方(地球)體驗這裡的愛的樣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關於睡覺這件事情,有沒有一種很難說的感覺,醒著的時候,會想睡,但躺著的時候,卻想東想西,有時還會想要爬起來再做點什麼事情? 你會有這種情況嗎
Thumbnail
「『覺醒的旅程』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自性要和我們產生連結。」這句話語出榮格,也是《榮格與密宗的29個覺》這本書一開始所揭櫫的意涵。談及這本書,猶記得早在2008年4月剛出版時,便有如獲至寶般的狂喜。當年的暑假,更是以一天一個章節的閱讀方式,細細地咀嚼這本書的內容。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靈性覺醒是漫長的過程,需要深刻自我覺知,清楚看待世界,並以此指引未來,這條路只能靠自己走出。
Thumbnail
「你醒啦?」多少次,醒來後要是有人,這句問候好像是不得不說的經典對白。 「顯然還沒,」打個哈欠,我仍夢見自己在一個如鉛塊般沈重的身軀裡面,搖搖晃晃的走去盥洗:「哎,又開始自動認同這個時空的意識了。」 上一個夢境記憶逐漸消退,這一個夢境的真實感逐漸覆蓋。 我想起某個指令,就趕緊默念了幾遍,這
Thumbnail
覺醒!在你之內的宇宙智慧 本次壁紙的主題,關於覺醒與宇宙智慧。 要知道,通往神真正的路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 我們每個人都有內在神性,我們都是神的單子體, 上帝的火花,我們也都有自己未被覺醒的內在智慧。 在你靈魂不斷成長中,內在智慧將開始逐步與宇宙的大智慧相連。 在這個世界,已經有一些可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上映後廣受各界好評。電影講述了一名外科醫生將嬰兒腦移植到孕婦維多莉亞的大腦中,為她迎來第二次名為「貝拉」的人生。 比起以女性主義,它更是一部人類追求內在覺醒的電影,乃因觀眾至始至終都無從得知嬰兒真實性別,我們只知道她以女性的身體開啟全新的人生,以「性」打開對世界的探索。
Thumbnail
關於睡覺這件事情,有沒有一種很難說的感覺,醒著的時候,會想睡,但躺著的時候,卻想東想西,有時還會想要爬起來再做點什麼事情? 你會有這種情況嗎
Thumbnail
「『覺醒的旅程』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自性要和我們產生連結。」這句話語出榮格,也是《榮格與密宗的29個覺》這本書一開始所揭櫫的意涵。談及這本書,猶記得早在2008年4月剛出版時,便有如獲至寶般的狂喜。當年的暑假,更是以一天一個章節的閱讀方式,細細地咀嚼這本書的內容。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靈性覺醒是漫長的過程,需要深刻自我覺知,清楚看待世界,並以此指引未來,這條路只能靠自己走出。
Thumbnail
「你醒啦?」多少次,醒來後要是有人,這句問候好像是不得不說的經典對白。 「顯然還沒,」打個哈欠,我仍夢見自己在一個如鉛塊般沈重的身軀裡面,搖搖晃晃的走去盥洗:「哎,又開始自動認同這個時空的意識了。」 上一個夢境記憶逐漸消退,這一個夢境的真實感逐漸覆蓋。 我想起某個指令,就趕緊默念了幾遍,這
Thumbnail
覺醒!在你之內的宇宙智慧 本次壁紙的主題,關於覺醒與宇宙智慧。 要知道,通往神真正的路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 我們每個人都有內在神性,我們都是神的單子體, 上帝的火花,我們也都有自己未被覺醒的內在智慧。 在你靈魂不斷成長中,內在智慧將開始逐步與宇宙的大智慧相連。 在這個世界,已經有一些可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可憐的東西》上映後廣受各界好評。電影講述了一名外科醫生將嬰兒腦移植到孕婦維多莉亞的大腦中,為她迎來第二次名為「貝拉」的人生。 比起以女性主義,它更是一部人類追求內在覺醒的電影,乃因觀眾至始至終都無從得知嬰兒真實性別,我們只知道她以女性的身體開啟全新的人生,以「性」打開對世界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