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找你借錢,請硬起來!建立自己的財務防火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借我錢,不然跟你斷絕關係」

前幾週春節本來過得挺舒坦的~
無奈最後兩天突然被親戚借錢,
但更無奈的是最親的幾個家人也起鬨,
說你工作那麼順利,信貸借點錢給親戚週轉算什麼!
並揚言要跟我斷絕家人關係~
....所謂的一點錢是百萬以上!

還好早有財務防火牆概念

這幾年生活比較舒閒了點,
也經常閱讀心理學的書籍,
說要斷絕關係這件事,
自己心裡其實不太愉快,
畢竟華人社會總是以家族來決定事情,
包含這次被親戚借錢,
也是被說:「你看!XX都去信貸出來了~」
「我們都在幫家族,只有你不幫!」
但最近看到綠角推薦的一本書不錯
書名是「與家人的財務界線」(綠角推薦連結參考)
但有2個發想對現在的我有用!
(1) 劃清自己的財務界線:也就是我的錢可以給誰花?例如我就是自己、老婆、小孩;而親戚則是,全家族的人!
(2) 建立財務護城河:如果你借錢給家人,就像是讓他踢到石頭,但不會痛,因此家人會認為借錢很容易,不僅讓對方失去學習財務管理的機會、自己很大機率不僅拿不回錢、甚至繼續勒索~後果可想而知!
因此,短時間的拒絕,其實長期對大家都好!我們繼續累積財富、對方深刻學習教訓、靠自己的努力尋求資金~



小白如何成為有錢人?

建立財務護城河是成功的第一步,
讓自己成功的財務獨立,
才有機會為自己累積財富,
說得更佛一點 當你最親的家人都GG了,
至少我們還能給予一點回饋 不致一起沉淪~
小弟2018年底畢業出社會,
在傳產大公司工作、買了1 LDK小套房、
並且累積百萬的應急生活基金,
算是穩健型累積財富 沒有富爸爸的小白~
目前唯一欣慰的是:擁有妥善的現金流,讓生活舒坦累積財富~
自己這幾年累積財富的小心得有幾個
  1. 投資自己、找到尊重你的公司工作(包含薪水)
  2. 提高儲蓄率的關鍵是、先規劃好每月預算+多找體驗式娛樂滿足心靈(例如:運動、旅行)
  3. 備好六個月以上安心的生活費備用金+定額的家庭備用金
4. 備用金可以利用高利定存或活存(目前有開了將來、大戶、NEWNEW、iLEO)
5. 閒錢 90% 定期定額存股、10% 無傷大雅試試找飆股
定期定額我都以台美股大盤或高配息為主,例如包含00878(配息為主)、QQQ(高科技高成長)、VT(全球布局),算是配息跟高科技都擁有的配置,配息ETF求穩之外,也希望有高成長股賭個長線機會~*投資請自己評估適合的商品~
定期定額我是用永豐金證券的豐存股,從2020年開始存,因為是當時少數找到能台美股一起定額的平台,所以一直用到現在,手續費現在券商都打得很競爭,也一樣是單筆一萬元以下1元。流程的話可以自己研究看看喔-->這裡
結論就是:想好好累積財富,並且心態舒坦,建立好自己的財務防火牆是地基,地基不穩,房子多努力蓋得多美,一樣會倒~共勉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愛像一陣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言:很難說服家人投資! 自己從事金融業多年,很久就開始從股票市場嘗到甜頭,了解到參與經濟成長和長線投資複利的重要性。 但自己的家人和另一半卻因為身旁朋友早期玩股票、傾家盪產,而不敢投資僅是儲蓄而已,也因為面對財富的積極度不夠,連高利活存或定存也懶得去比較,錢就躺在銀行活儲而已。
前言:很難說服家人投資! 自己從事金融業多年,很久就開始從股票市場嘗到甜頭,了解到參與經濟成長和長線投資複利的重要性。 但自己的家人和另一半卻因為身旁朋友早期玩股票、傾家盪產,而不敢投資僅是儲蓄而已,也因為面對財富的積極度不夠,連高利活存或定存也懶得去比較,錢就躺在銀行活儲而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是一則關於與無業遊民弟弟和不踏實的朋友間的糾纏故事。無業弟弟總是來討錢,遊歐洲朋友改變計畫多次,充滿抱怨和未兌現的承諾。作者分享與這些人的相處經驗,對信任與負面情緒的發洩。故事以離開與朋友掰掰的帶著懷疑的心情作結。
Thumbnail
三方家人的債權得償+債務得消的原因是透過借據簽署+法院認證=得到確保,然後透過仲介的總體解決方案的保證之下,經由祖屋的銷售+分配=解決了三方家人多年的債權債務關係喔!從此,三方家人達到落袋為安+自由自在+可進可退+自負後果的疆界清楚喔!
我覺得人際關係互動就像銀行帳戶一樣,平常沒有存款,憑什麼別人要給你提款呢? . 而人際上講求的是互相往來,不是你是我媽,我是你兒子,你就有那個資格任意提款。感覺台灣社會就蠻多這種現象的,有親戚關係甚至是家人又怎麼樣呢?你沒有對我好我憑什麼要傻傻地付出啊?甚至付出了還要被嫌,不幫忙會被嫌小氣,但是
我覺得人際關係互動就像銀行帳戶一樣,平常沒有存款,憑什麼別人要給你提款呢? . 而人際上講求的是互相往來,不是你是我媽,我是你兒子,你就有那個資格任意提款。感覺台灣社會就蠻多這種現象的,有親戚關係甚至是家人又怎麼樣呢?你沒有對我好我憑什麼要傻傻地付出啊?甚至付出了還要被嫌,不幫忙會被嫌小氣,但是
Thumbnail
前陣子有朋友問:朋友和他借錢周轉,但借錢的人沒有穩定工作或收入來源,只有住的房子,借錢給他怎樣有保障。面對窮得只剩下房子的債務人,必須事先準備如債務人惡意賴帳時,如何盡快受償。
Thumbnail
朋友與我都是薪水族,「一包薪水養一家子人」的事實跑不了,要如何開源與節流成為我們最常討論的話題。「開源」怕風險、怕賠本,於是只好想辦法省錢,然而口袋裡的錢財進進出出,我們皆像「過路財神」,留不住錢財。 朋友一直認為他沒法累積財富,是因為自己賺錢不夠多,入不敷出,不然就是
Thumbnail
現代人「為己」的心態嚴重,都是小家庭各自「獨善其身」,就算有能力有財力也不願意「兼善天下」造福眾人,只想守著自己的家業就好。 不要說為眾人,一個人的私心若發作,其實是連父母、手足也是要分得一清二楚。有些人,事業鴻圖大展賺很多錢,偏偏自己的兄弟姊妹每一個都像扶不起的阿斗,三天兩頭就跑來借錢,為了
Thumbnail
與家人的財務界線:富媽媽教你釐清家人的金援課題,妥善管理親情的金錢漏洞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是一則關於與無業遊民弟弟和不踏實的朋友間的糾纏故事。無業弟弟總是來討錢,遊歐洲朋友改變計畫多次,充滿抱怨和未兌現的承諾。作者分享與這些人的相處經驗,對信任與負面情緒的發洩。故事以離開與朋友掰掰的帶著懷疑的心情作結。
Thumbnail
三方家人的債權得償+債務得消的原因是透過借據簽署+法院認證=得到確保,然後透過仲介的總體解決方案的保證之下,經由祖屋的銷售+分配=解決了三方家人多年的債權債務關係喔!從此,三方家人達到落袋為安+自由自在+可進可退+自負後果的疆界清楚喔!
我覺得人際關係互動就像銀行帳戶一樣,平常沒有存款,憑什麼別人要給你提款呢? . 而人際上講求的是互相往來,不是你是我媽,我是你兒子,你就有那個資格任意提款。感覺台灣社會就蠻多這種現象的,有親戚關係甚至是家人又怎麼樣呢?你沒有對我好我憑什麼要傻傻地付出啊?甚至付出了還要被嫌,不幫忙會被嫌小氣,但是
我覺得人際關係互動就像銀行帳戶一樣,平常沒有存款,憑什麼別人要給你提款呢? . 而人際上講求的是互相往來,不是你是我媽,我是你兒子,你就有那個資格任意提款。感覺台灣社會就蠻多這種現象的,有親戚關係甚至是家人又怎麼樣呢?你沒有對我好我憑什麼要傻傻地付出啊?甚至付出了還要被嫌,不幫忙會被嫌小氣,但是
Thumbnail
前陣子有朋友問:朋友和他借錢周轉,但借錢的人沒有穩定工作或收入來源,只有住的房子,借錢給他怎樣有保障。面對窮得只剩下房子的債務人,必須事先準備如債務人惡意賴帳時,如何盡快受償。
Thumbnail
朋友與我都是薪水族,「一包薪水養一家子人」的事實跑不了,要如何開源與節流成為我們最常討論的話題。「開源」怕風險、怕賠本,於是只好想辦法省錢,然而口袋裡的錢財進進出出,我們皆像「過路財神」,留不住錢財。 朋友一直認為他沒法累積財富,是因為自己賺錢不夠多,入不敷出,不然就是
Thumbnail
現代人「為己」的心態嚴重,都是小家庭各自「獨善其身」,就算有能力有財力也不願意「兼善天下」造福眾人,只想守著自己的家業就好。 不要說為眾人,一個人的私心若發作,其實是連父母、手足也是要分得一清二楚。有些人,事業鴻圖大展賺很多錢,偏偏自己的兄弟姊妹每一個都像扶不起的阿斗,三天兩頭就跑來借錢,為了
Thumbnail
與家人的財務界線:富媽媽教你釐清家人的金援課題,妥善管理親情的金錢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