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3/0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蝸牛不是牛,你是蝸牛還是牛?

有一隻水牛走在路上,忽然被一隻蝸牛叫住,令牠感到很好奇,不知道這個小傢伙想幹什麼!
蝸牛對水牛說:「上帝真是不公平!我和你的名字裡都有牛,為什麼你那麼大,我這麼小?你走一步,我得走上百步!」
水牛笑著說:「噢!你叫住我,原來是為了這件事呀!坦白告訴你,我可一點兒也不喜歡上帝的安排,要不是有人拿鞭子抽打我,我寧願走的像你一樣慢。如果你想讓自己走得快一些,試試叫人在背後鞭打你,或許你也能走得比現在還要快。哞噢!再見了。」
蝸牛聽取了水牛的建議,找蟋蟀來幫忙,希望借助牠強壯的後腿,猛力狠踹自己的後背,期盼不久之後就能超越自己在速度上的極限。
經過一連30天的密集訓練,蝸牛問蟋蟀說:「你覺得依我現在的速度,追得上水牛嗎?」
蟋蟀冷哼了一聲說:「我勸你還是別作夢了!」
蝸牛不情願的又問:「難道我沒有走得比以前更快嗎?」
蟋蟀有些不耐煩的回答:「就蝸牛而言,經過努力鍛練之後,你走路的速度確實是比以前快多了,可你畢竟還是一隻蝸牛,永遠也不可能追得上水牛,這是你必須要認清的事實。好了,訓練到此結束,我累了,以後別再來煩我。」
蝸牛和水牛最大的不同,不是大小的問題,行走的速度也不能用等同的距離來比較,蝸牛之所以走得比水牛慢,是因為牠身上永遠揹著負擔,而不是牠不夠努力。
我們不該輕看自己,但也不能過度看重自己;激勵自己突破極限是對的,但若無法卸下現有的包袱,單靠意志上的激勵是達不到效果的;設定人生目標是必須的,但若設定超過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太遠,那個目標反而是有害的;只管努力實踐,不管結果如何,志氣雖然值得嘉許,但不能用錯地方,到頭來恐怕白費力氣。
當我們去聆聽一位成功人士講述他從失敗中站起來的經驗時,往往在那個受到激勵的當下,並不能真實的理解他所經歷的狀態以及完整地學習到他的心態,因為不夠深刻的緣故。好比說「鞭打」,到底是怎樣的一種鞭打,才能打得出成就?換到我們身上,又能承受幾分呢?不知道,因為用耳朵聽的和用皮肉去感受的,根本就是兩回事。如果真能領會,那就不會只專注在前半段的血汗經歷,對於「我可一點兒也不喜歡上帝的安排,要不是有人拿鞭子抽打我,我寧願走的像你一樣慢。」的生命體悟,也會產生相契的感觸。
同樣是人,有的人活得像蝸牛,有的人活得像水牛,各有各的抱怨,各有各的無奈;既然改變不了現實的狀態,何妨從心態上去接受它。走不快,就當作是慢活,悠閒的過日子不也很好。不想被鞭打,才要走快,那就走得更快一點,不教鞭子有機會打下。
小時候,總希望時間的脚步走得快一些;到了中年,又希望歲月流逝的速度慢一點;其實,人生的快與慢,向來都是一樣的,倘若我們不能卸下身上的包袱,一定得要揹著走到生命的盡頭,那就慢慢的走,拿氣喘的時間來享受和風的吹拂。萬物被造都有它絕妙的地方,試著去領悟其中的道理,蝸牛追不上水牛又如何,至少不會有人想要鞭打牠。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