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客的威尼斯雙年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威尼斯雙年展(2022)
第一次來看這種國際大展,而且還是來到威尼斯這種世界絕無僅有的城市景觀,在除魅什麼「三大展」、「國際藝術潮流」之前,還是非常的wakuwaku。
雙年展主展場座落在城堡區(Castello)的軍械庫和綠園城堡。即便加上了來參觀展覽的人潮,城堡區仍然是威尼斯相對不那麼擁擠的非觀光區(住到第三天才前往總督宮等熱門景點,完全被人潮嚇死)。國家館則是散落在威尼斯各處可免費參觀,主展場內的國家館就需要門票,但品質上也沒有比較好…(下詳)。
本次雙年展主題為《The Milk of Dreams》,探索人類身體與自然、科技、神話的邊界與消融。我承認我一進場看到策展論述就有點滅火,這主題簡直無所不包又彷彿什麼也沒說,更像是擺出一個跨領域美學的姿態。
不過,入場後還是被開場展品震懾:Simone Leigh的磚房(Brick House
巨大造形的物質性、精細的製作、奠基在神話或民俗傳說的顛覆或改編 — 可以說是軍械庫區展覽前半段 — 身體與自然 — 共有的特色。氣派而美麗:這些大尺度的作品強調藝術的工藝面向,技術本身涉及的材料、製作方式,還有造型的在場,就已經是藝術觀念的反思和實作。例如Delcy Morelos的Earthly Paradise以土、巧克力、肉桂、醋等材料形塑加固一個大展間的泥土造型。
相對而言,進入人機共生的主題展區後作品的水準就略有下降,雖然也說不定是我審美疲勞的問題。但我認為雙年展主展區的一個大問題是展品的解說文字在質和量的部分都少得可以,每位藝術家不論展品多寡都只有大約五百字內的英文介紹,而且一半以上是藝術家的生涯概覽,剩下的才是展品本身,而展品的說明卻是拿許多概念當關鍵字充字數 — 諸如「藝術家挑戰自然/科技與身體的邊界」、「反映藝術家的心理狀態和療癒過程」、「將日常材料編入作品中」…可能大約就是這幾類論述反覆出現。在前半段自然/神話的展區,工藝的精湛還能掩蓋這樣的稀缺,但賽伯格主題區中需要更多說明才能進入的作品(對我而言)越來越多,或者說,我想要知道更多藝術家在製作作品時的想法、脈絡,或策展人看見的議題或主題。
否則諸如以下作品我只能大概把握「諷刺現代科技生活」的主題,但難免有種太飄渺的感覺,會想知道更多。(有一些我則是覺得就是單純的不怎麼樣(歪腰))
「論述短小」可以說是雙年展主展場「去政治化」的徵狀。儘管參展藝術家有許多拉美、非洲、少數族裔者(但我印象中亞洲並不算多。),但卻幾乎不可能從說明中取得關於在地的知識或感受,而是去脈絡化的概念和抽象的美感提要。這些藝術品試圖回應什麼、或在何種文化脈絡生產,觀者只能得到理論的、政治正確的答案 — 某種多元性、某種跨界…。
另一方面,國家館雖然多為各國文化機構主導,同樣帶有體制內政治正確藝術的色彩(例如得金獎的英國館尤其無聊),但多數展館花更多心思介紹作品,且獨立展間能設計沈浸式空間,不比主展場遜色,甚至勝過綠園城堡主展場。法國館將展館設計為攝影棚內的布景,有酒吧、家居、剪片室、後台則是小電影院,在虛實交錯間討論法國與阿爾及利亞的殖民關係與當時的電影史。德國館則便宜行事(?)的幾乎放空展館,僅將展館部分的建築結構露出,或標示改建的痕跡,以此凸顯「國家館」這個機制的問題以及德國館本身在納粹期間的歷史。
avatar-img
9會員
20內容數
通靈人連結此世與彼岸,在陰陽兩界穿梭;影像薩滿一眼看電影,一眼看paper,希望在這視差中瞥見詮釋電影的不同可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Hase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大咖啡館被(盧米埃兄弟的〈火車進站〉)驚嚇的觀眾仍然籠罩著電影理論家的想像圖式,他們認為觀眾被動地服從於一個全面掌控的機器,被它的幻象之力催眠,唬得一愣一愣的。當代電影理論家的事業就是建立在低估尋常電影觀眾的基本智商和檢驗現實的能力,並也如此蔑視早期的觀眾。」(〈一種驚詫的美學:早期電影與(不)
結論來說,《四樓的天堂》不過不失,在十集的篇幅中把多線敘事平緩的處理完畢,但「平緩」也指沒有太多起伏,可以預期,甚至乏味。從較寬容的觀點來看,《四樓》也許嘗試一種「寫實」的影劇拍法,不想落入類型或八點檔窠臼,想要直面現代人的心靈和身體問題。「但我認為四平八穩的拍攝手法和敘事模式,是此劇的問題。
「就算愛他已經沒有意義了,我今生還是會愛著他。」理解不一定代表同一、交融,而是認可對方為獨立個體,也承認在彼此主體塑造中無可抹滅的痕跡。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麼評論黃以曦的文筆的,不過從我大學閱讀她影評的印象,大約就是文青式影評的標竿:晦澀的文字組成(不是艱澀用字),恣意的、百科全書式的跳躍連結,駱以軍用語--當然還有長長的引文。這些並不構成問題,看不懂,也就算了。但是看了黃以曦寫蔡明亮《你的臉》的影評(https://thepolys
「在大咖啡館被(盧米埃兄弟的〈火車進站〉)驚嚇的觀眾仍然籠罩著電影理論家的想像圖式,他們認為觀眾被動地服從於一個全面掌控的機器,被它的幻象之力催眠,唬得一愣一愣的。當代電影理論家的事業就是建立在低估尋常電影觀眾的基本智商和檢驗現實的能力,並也如此蔑視早期的觀眾。」(〈一種驚詫的美學:早期電影與(不)
結論來說,《四樓的天堂》不過不失,在十集的篇幅中把多線敘事平緩的處理完畢,但「平緩」也指沒有太多起伏,可以預期,甚至乏味。從較寬容的觀點來看,《四樓》也許嘗試一種「寫實」的影劇拍法,不想落入類型或八點檔窠臼,想要直面現代人的心靈和身體問題。「但我認為四平八穩的拍攝手法和敘事模式,是此劇的問題。
「就算愛他已經沒有意義了,我今生還是會愛著他。」理解不一定代表同一、交融,而是認可對方為獨立個體,也承認在彼此主體塑造中無可抹滅的痕跡。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麼評論黃以曦的文筆的,不過從我大學閱讀她影評的印象,大約就是文青式影評的標竿:晦澀的文字組成(不是艱澀用字),恣意的、百科全書式的跳躍連結,駱以軍用語--當然還有長長的引文。這些並不構成問題,看不懂,也就算了。但是看了黃以曦寫蔡明亮《你的臉》的影評(https://thepolys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今年好多世界級大展,再也不用出國花大錢去追展了,分享評比一下今年必看國內三大藝術展(富邦美術館、奇美美術館、高雄美術館)
Thumbnail
今年南臺灣藝術界的兩大展覽,大概就是奇美博物館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和高雄美術館的《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難得擁有地緣優勢,當然必須把兩者都收集起來。 《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不同於奇美博物館的展覽,這場展覽的展品是多是所謂近現代的作品,如副標所示,除了傳統油畫外,更橫
Thumbnail
其實一開始對這個展沒興趣,因為也不知道裡面是展甚麼的,基本上不是畫作,我的興趣都會先減一半,直到我看到小孩IG後,我就有興趣啦~果然名人效應還是很強的(?)
Thumbnail
這場真的是期待很久且去過以後除了抱怨人太多外都一致好評的展覽。 身為藝術門外漢的我也一度懷疑這些畫真的有這麼好看嗎?卻沒想到去過以後,有非常多的想法跟感動想要記錄下來。
Thumbnail
逛美術館一直都不是我們這一輩出遊的首要目的,不過最近這幾年,吹起一陣行政機關親民風,南美館不僅打者成為全民的美術館的頭號,更在2019年新建了二館,白色透明的建築物吸引了更多人去朝聖,現在參觀門票一張兩館通用,裡面不只有上千件藝術品可參觀,還有兒童藝術中心,參觀藝術其實一點都不無聊!
Thumbnail
30以後,威尼斯住宿 、威尼斯飯店、威尼斯酒店住哪裡最好?威尼斯夏季炎熱潮濕,反而促成優美的潟湖生態,甚至被列為世界遺產。威尼斯旅遊除了觀賞浪漫的海灣淺灘,必去的景點還有聖馬可廣場、總督宮、里阿爾托橋、聖馬爾谷聖殿宗主教座堂,以及周邊三大外島:蕾絲島、玻璃島、麗都島。 威尼斯住宿推薦 
Thumbnail
  展覽的標題很響亮-「超出建築」,然而,超出建築的是什麼?是否真的超出?   策展人、實踐大學建築系主任王俊雄老師表示:「這次展覽最主要是要打破一般人對於建築觀念的框架,建築最重要的意義其實就是跟生活應該要結合在一起。所以我們在建築裡面生活,最重要的體驗應該是在談建築時最重要的主體,
Thumbnail
看完展覽的第一個感想,套句金鐘評審藍祖蔚的評語:「品質低落、創意不足、娛樂不夠、知識沒有。」一個標舉定義「家」的展覽,卻只如隔靴搔癢般的完全搔不到癢處,試問參與展覽的建築師和策展人,你們真的重新定義了「家」嗎? 展覽的出發點是想像10年之後2025年的我們過著什麼樣的生活。首先,過著什
Thumbnail
前些年台灣常有國際級的藝術展演活動。 通常我不太去擠這些大師的展覽,因為我很不喜歡和一大群人擠著,然後花很多時間排隊,又被人群匆匆推擠著前進只能快速流覽那些作品,若我真的對那一位大師有興趣,我寧可出國時到他專屬的美術館很從容的靜靜觀賞真蹟,否則我乾脆就在家裏閱讀印製得非常精美清晰的專刊或複製畫。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今年好多世界級大展,再也不用出國花大錢去追展了,分享評比一下今年必看國內三大藝術展(富邦美術館、奇美美術館、高雄美術館)
Thumbnail
今年南臺灣藝術界的兩大展覽,大概就是奇美博物館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和高雄美術館的《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難得擁有地緣優勢,當然必須把兩者都收集起來。 《瞬間:穿越繪畫與攝影之旅》不同於奇美博物館的展覽,這場展覽的展品是多是所謂近現代的作品,如副標所示,除了傳統油畫外,更橫
Thumbnail
其實一開始對這個展沒興趣,因為也不知道裡面是展甚麼的,基本上不是畫作,我的興趣都會先減一半,直到我看到小孩IG後,我就有興趣啦~果然名人效應還是很強的(?)
Thumbnail
這場真的是期待很久且去過以後除了抱怨人太多外都一致好評的展覽。 身為藝術門外漢的我也一度懷疑這些畫真的有這麼好看嗎?卻沒想到去過以後,有非常多的想法跟感動想要記錄下來。
Thumbnail
逛美術館一直都不是我們這一輩出遊的首要目的,不過最近這幾年,吹起一陣行政機關親民風,南美館不僅打者成為全民的美術館的頭號,更在2019年新建了二館,白色透明的建築物吸引了更多人去朝聖,現在參觀門票一張兩館通用,裡面不只有上千件藝術品可參觀,還有兒童藝術中心,參觀藝術其實一點都不無聊!
Thumbnail
30以後,威尼斯住宿 、威尼斯飯店、威尼斯酒店住哪裡最好?威尼斯夏季炎熱潮濕,反而促成優美的潟湖生態,甚至被列為世界遺產。威尼斯旅遊除了觀賞浪漫的海灣淺灘,必去的景點還有聖馬可廣場、總督宮、里阿爾托橋、聖馬爾谷聖殿宗主教座堂,以及周邊三大外島:蕾絲島、玻璃島、麗都島。 威尼斯住宿推薦 
Thumbnail
  展覽的標題很響亮-「超出建築」,然而,超出建築的是什麼?是否真的超出?   策展人、實踐大學建築系主任王俊雄老師表示:「這次展覽最主要是要打破一般人對於建築觀念的框架,建築最重要的意義其實就是跟生活應該要結合在一起。所以我們在建築裡面生活,最重要的體驗應該是在談建築時最重要的主體,
Thumbnail
看完展覽的第一個感想,套句金鐘評審藍祖蔚的評語:「品質低落、創意不足、娛樂不夠、知識沒有。」一個標舉定義「家」的展覽,卻只如隔靴搔癢般的完全搔不到癢處,試問參與展覽的建築師和策展人,你們真的重新定義了「家」嗎? 展覽的出發點是想像10年之後2025年的我們過著什麼樣的生活。首先,過著什
Thumbnail
前些年台灣常有國際級的藝術展演活動。 通常我不太去擠這些大師的展覽,因為我很不喜歡和一大群人擠著,然後花很多時間排隊,又被人群匆匆推擠著前進只能快速流覽那些作品,若我真的對那一位大師有興趣,我寧可出國時到他專屬的美術館很從容的靜靜觀賞真蹟,否則我乾脆就在家裏閱讀印製得非常精美清晰的專刊或複製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