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4|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烏來重遊

上週久違地和媽媽去烏來泡湯♨️,得知家庭聚餐的好去處「溫泉山莊」已不再供餐,甚感惋惜,卻也因此有機會到烏來老街覓食。
住在新店那麼多年,常常經過烏來老街,但我從未走進去過,一來是害怕人多的地方,二來是怕被當觀光客宰,反而是聽媽媽和朋友來過好幾次,當天就在她的帶領下走了一遭。
烏來老街的食物種類不多,大多是小米副產品和山產,賣烤香腸的也有三、四家,我們吃了一個芋粿巧(我吃蒸的、媽媽吃炸的),又貪心多買了一串烤麻糬,通通都是澱粉,一下子就飽了。媽媽說芋粿巧旁的豬血糕很好吃,但是老闆娘說隔壁都差不多十二點多、一點才會開始營業,所以我們進去的時候它還沒開,等我們泡完溫泉出來,它又已經關了。老闆做生意真的很隨性,能不能吃到要看運氣!
新蓋的橋很別緻,對岸居然還開了我私心喜愛的海倫咖啡,希望它生意興隆,可以開得長久。其實從新店進烏來的路上還有很多值得推薦的小店,美欣食堂的炒野菜和白斬雞、高順興麵包店的奶酥麵包、價位稍高的西餐 La Villa,還有桂山發電廠一支11元、成分簡單的冰棒,夏天快到了,可以準備吃起來了~~!
烏來是新北市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名稱是泰雅語「Ulay」,取「Kiluh-ulay」(水很燙要小心)之音,以前也寫做「污萊」。據信烏來的原住民係自南投仁愛鄉向北遷徙定居的,也是臺灣最北的原住民聚落。温泉業自日治時期開始發展(日語稱ウライ),全盛時期有超過80家業者,但多數屬平地居民所有。直到因翡翠水庫設定水源保護區,及都市計畫部門介入,推動環境評估等制度,非法經營的業者才逐漸減少,統計到2022年12月共有23家合法業者(但非法業者也差不多這個數量)。
在2015年蘇迪勒颱風重創烏來後的今天,看見烏來觀光業穩定復甦,讓人有感於雖然人不一定能勝天,但總是能像石縫中鑽出的植物一樣,展現韌性與生命力。然而最令人感動的,莫過於看見人們終於開始重新調整與大自然共存的方式。去年「烏來水源特定區第三次通盤檢討」除了研擬原住民合法安全興建自用住宅,也提出輔導位於不適宜區位的溫泉旅館合法遷移。同時當地透過科技監測、新的造橋技術等,期能避開土質脆弱地區,摸索著與土地和平共處的距離。
而在大眾池中的我,被眾多朝七晚三打卡泡湯的婆媽環繞時,也試著避開敏感話題,與她們和平共處。聽著她們時而清點細數去過的國家,時而分享春雷驚蟄的意思,看她們和不懂泡湯禮數的人吵架,抑或是聽負責管理溫度的員工抱怨她們自以為是,然後再聽按摩師傅抱怨那位員工不懂人情世故⋯⋯雖然我更希望安靜泡湯,但這樣的熱鬧仍有一番趣味。而最大的收穫可能是看著各形各色的身體自在地袒露,某程度讓我對未來的自己不那麼害怕。
戶外湯泡得差不多時,外面開始下起大雨,我和媽媽移往傘下一起敷面膜,看著山嵐在山頂盤據,雨水從一個個假滴水瓦潺潺而下,轉瞬又雲霧大起、飄飄入室,媽媽說我們像很仙人,我倒是突然想起《核舟記》大蘇泛赤壁的佛印,袒胸露乳吸收日月精華😂。
端午節前天氣還是經常轉涼,喜歡泡湯的大家歡迎到烏來走走~但是提醒記得找有合法登記的業者,並且注意行車安全。雖不至於像北宜九彎十八拐那麼刁鑽,但上山的路一樣是彎彎斡斡,尤其台九線10.2公里的「彩虹橋」彎曲角度較以往大,2017年甫通車一週內就帶走兩條人命,難怪被比通往永生世界的彩虹橋。沿途騎乘機車、腳踏車的人也多(小時候也騎過,到花園新城就差不多了⋯⋯),請務必耐心禮讓,避免隨意超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享受書寫帶來的平靜,喜歡紀錄生活點滴。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但自許未來能成為文字工作者。喜歡幽默的文字,最近愉快的經驗是在醫院閱讀時報出版的《不過是具屍體》,頗有一番風味。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