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3|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讀《春秋》:鄭伯克段于鄢(一)

周朝分成西周和東周,作為分水嶺的代表性事件是西周最後一位君王周幽王被殺,周平王由秦、鄭等諸侯派兵護送遷都至雒邑(即洛陽)。春秋時期通常是指周平王東遷後大約二百四十二年的歷史,也是《春秋經》及《左傳》所涵蓋的範圍。第一篇要介紹的是「鄭伯克段于鄢」。 西周末年,犬戎襲擊周幽王,鄭桓公為保衛幽王而戰死。桓公的兒子繼位為鄭武公,武公護送周平王遷都,立下大功,既是鄭國國君,也是周王室的重要大臣。他有兩個兒子,長子名叫「寤生」,二子比哥哥少三歲,名叫「段」。寤生出生時頭上腳下,難產導致母親武姜受驚,她因此而討厭長子寤生,特別偏愛二子段。 武姜希望段未來可以成為國君,因此向鄭武公請求立段為太子。但按照當時的繼承制度,只能立長子寤生為太子,所以武公拒絕了武姜的請求。
後來武公去世,太子寤生繼位成為鄭莊公,母親武姜仍然為段極力爭取成為國君的機會,但現在莊公掌握國家與權力,以武姜與段的實力還不能明目張膽地篡位,只好暗中進行叛變計劃。 武姜為段請求一塊封地,讓他自行管理,實際上是讓段慢慢累積實力。武姜先請求莊公把段分封在制城,制城就是後來的虎牢關。莊公作為太子時,自然知道母親武姜偏愛弟弟段,現在若把軍事重地分封給弟弟,豈不容易讓他擁兵自重?莊公思前想後,似乎若不給弟弟一塊封地,武姜就絕不罷休,只好說:「除了制城以外,其他城邑我都願意分封給弟弟。」武姜於是選了京城。(京城是地名,不是首都的意思。)莊公遵守諾言,便把京城分封給段。 段被封在京城後,武姜仍然留在鄭國首都。段在京城大興土木、擴建城牆,篡位大計蓄勢待發! 【原文依據】 《春秋經.隱公元年》: 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 《春秋左氏傳.隱公元年》: 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於武公,公弗許。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