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姜為段爭取到京城作為封地,段到了京城便大興土木、修築城牆。這不是尋常的舉動,因為古代修築城牆代表着準備戰爭,難道鄭國將會發生內戰嗎?
鄭莊公身邊的大臣祭仲看不下去,於是跟莊公說:「國內一般城邑如果興建城牆,而圍起來的面積超過方圓一公里,這就足以成為國家的心腹大患了!君主請想想看,以前傳統的制度是這樣的:國家的首都只能夠方圓三公里,其他大城市的規模不可以超過方圓一公里,中等城鎮是方圓六百米,小鄉村是方圓三百米。現在京城違反規定,已經擴張到超過方圓一公里!君主您現在再不處理這個問題,以後就更難處理了!」
莊公非常為難,因為弟弟段有母親支持,大概不會聽從自己的命令了,因此回答說:「是母親武姜逼我一定要給弟弟分封一座城,我怎樣才能避過這個威脅呢?」
祭仲說:「武姜貪得無厭,怎會滿足呢?不如及早把段安置在別的地方,不要讓他的勢力繼續滋長!如果他的勢力壯大了,就很難處理了!君主您看,田地裏的雜草一直生長,難以徹底清除,雜草還會搶走農作物的養份。君主的弟弟就像田裏的雜草一樣,最終會使國家受到損害!」
莊公回答說:「多行不義必自斃,他做這麼多不正當的事情,一定會有報應的,你就等着看吧!」祭仲便退下,不再談這件事了。「多行不義必自斃」後來成為了諺語,本身就是源自於此。
過了不久,段把鄭國北邊和西邊的郊區都霸佔了,這次換成是公子呂向莊公進諫。按照古代的稱呼習慣,稱為「公子」意思就是「公之子」,也就是「諸侯之子」。之前勸諫的祭仲只是一般大臣,而這位公子呂很可能也是鄭武公之子,與莊公有血緣關係。公子呂說:「現在國家被分裂成兩邊了,君主您有什麼打算呢?如果您是想讓位給段的話,那我就趕快過去效忠他。如果您不是想讓位的話,請君主您趕快把他剷除吧,這樣才不會讓人民無所適從!」
莊公似乎不想處理這個問題,他輕描淡寫地說:「現在不用理會他,因為他的報應快到了。」
又過了不久,段把鄭國北邊和西邊的所有城市都侵佔了,成為自己的領地,甚至進一步要侵略鄭國東邊的城鎮了,鄭國似乎只剩下首都是屬於莊公的了。公子呂焦急地向莊公提議:「我們現在就要先發制人了,要不然段的勢力愈來愈雄厚,人民都會追隨他、不支持我們了!」
莊公就像設下空城計的諸葛亮一樣鎮定,說:「他的行為不正當,就不能使人民團結。現在雖然勢力龐大,但也會很快瓦解的。」
究竟莊公會如何處理這位謀取權位的弟弟呢?武姜會不會參與這件事呢?
【原文依據】
《春秋經.隱公元年》:
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
《春秋左氏傳.隱公元年》:
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對曰:「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公曰:「無庸,將自及。」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至于廩延。子封曰:「可矣。厚將得眾。」公曰:「不義,不暱,厚將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