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2|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你不可不知:胰島素治療的副作用|糖尿病治療法|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延緩並避免併發症發生

簡介

眾所周知,糖尿病是國人位居十大死因之ㄧ,每年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且每年以25,000名的速度持續增加,甚至在美國有超過三千萬人患有糖尿病。此疾病造成醫療負擔相當龐大,並且其所引發的併發症影響健康不容小覷。
糖尿病是複雜的慢性疾病,糖友們必須定期接受治療與追蹤,並學習維持良好的生活型態,管理自己的血糖,才是延緩並避免併發症產生的不二法門。
研究數據證明,醣化血色素8.5~9%的患者若能及早進行胰島素治療法控制血糖,將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但是,根據統計,目前全台約有60-80萬糖友需要胰島素進行治療,但卻僅有40-50%接受胰島素治療方案。其中不乏是害怕副作用的產生。今日視頻將介紹胰島素治療法的副作用與後續對應方式,使糖友能經由利用胰島素治療法控制血糖,延緩並避免併發症產生。

糖尿病三種類型

第一類型糖尿病
通常起源於兒童期,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由身體的免疫系統攻擊胰臟而無法產生胰島素所致,最終導致無法降低血糖。

第二類型糖尿病
第二型糖尿病多半在成年後才被診斷出來,平均發生於45歲之後,所以也被稱為成人發病型糖尿病(Adult-onset diabetes),但是現今糖尿病有年輕化的趨勢,愈來愈多兒童被診斷出第二型糖尿病,可能是因為兒童肥胖的情況愈來愈普及。第二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95%,起因是因為體內產生胰島素抗性或胰臟無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而無法降低血糖。

妊娠期糖尿病
發生在懷孕期間,使身體更難對胰島素產生反應。通常在分娩後會痊癒,但會增加患上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
胰島素療法

胰島素的作用

胰島素是調節人體血液中糖分或葡萄糖含量的荷爾蒙,體內也有一個相對應的激素叫做葡萄糖素,它具有相反的作用。人體使用胰島素和葡萄糖素,來確保血糖含量不會過高或過低,使細胞能夠獲得足夠的葡萄糖來運作。許多患有糖尿病的人必須服用胰島素以保持健康,然而,胰島素治療可能會引起一連串的副作用。
健康人體中,當血糖含量過低時,胰臟會分泌葡萄糖素,導致肝臟釋放葡萄糖進入血液中。但當血液中血糖過高時,胰島素就會介入來降低血糖,以避免血糖過高產生後續的問題,如容易疲勞、脫水、口渴及皮膚乾燥、手腳麻痺、感覺遲鈍、便祕、腹瀉、脹氣與眼部疾病如視力模糊、青光眼、白內障、視網膜病變等。然而,糖尿病患者因其胰島素缺乏或產生抗性,故可能需要補充胰島素來維持血糖指數在正常範圍內。

誰需要注射胰島素?

由於胰島素會被胃酸破壞,因此胰島素必須藉由注射方式投藥,不能口服。第一類型糖尿病患者由於無法產生胰島素,不得不终身進行胰島素療法。而針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來說,目前雖然還沒有方法可治癒,但可藉由減重、飲食和運動與非胰島素藥物,如二甲双胍來幫助控制病情,但如果仍舊無法控制血糖,就必需要靠胰島素療法來介入,以控制體內血糖指數。妊娠期糖尿病人也須注射胰島素來改善血糖,但他們也可以通過服用二甲雙胍(metformin)來管理他們的糖尿病。。

胰島素類型

胰島素可分為多種類型,其中包括能夠在短時間內發揮作用或可持續作用數小時的類型,其目的讓胰島素使用者能夠有效控制血糖濃度。根據現今市面上的胰島素種類有:
  1. 快速作用胰島素
  2. 短效胰島素
  3. 中效胰島素
  4. 長效胰島素
  5. 混合型胰島素,即是將快速或短效胰島素與持續時間更長的胰島素混合使用。
而醫師會根據病患的個別狀況提出適合的使用方式。

副作用和風險

胰島素療法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但它也會帶來一些副作用。

常見副作用
胰島素療法常見的副作用有初始體重增加,血糖過低或低血糖,注射部位出現皮疹、腫塊或腫脹,焦慮或抑鬱,吸入胰島素時咳嗽等問題,這些副作用容易造成病友拒絕此種療法。
低血糖
胰島素注射使身體中的細胞從血液中吸收更多的葡萄糖。因此,過量使用或在錯誤的時間注射可能導致血糖過度下降,造成血糖指數過低,而產生頭暈,說話困難,疲勞,混亂,皮膚蒼白,出汗,肌肉抽搐,失去知覺等現象,故嚴格執行胰島素計劃對於保持血糖指數在健康範圍內至關重要
体重增加
胰島素療法提高了肥胖症的風險。而主要是由於胰島素在調節葡萄糖代謝時會促進身體細胞對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而使更多的葡萄糖被存儲為脂肪,進而增加體重。其次,因對低血糖的代償作用,使經歷低血糖的患者可能會過度進食而導致攝取過多的熱量。此外,胰島素療法有時會導致食欲增加或暴飲暴食而產生肥胖症。
注射部位出現皮疹、腫塊或腫脹
胰島素治療可能會使脂肪細胞增生。脂肪細胞增生是指在注射部位皮膚下形成的腫塊或脂肪沉積,這是由於反覆使用相同的注射部位所致。這些沉積物會影響胰島素的吸收。
其次,某些人可能會因對胰島素本身或胰島素配方中的添加劑過敏而出現皮疹、蕁麻疹或腫脹。但針對注射部位出現的紅腫和不適,通常是一個暫時的反應,會自行恢復。

不太常見的副作用

胰島素治療也可能會出現脂肪細胞萎縮壞死,而導致皮下組織中發生疼痛性腫塊,但這種情況較不常見

胰島素治療對第二類型糖尿病的風險

根據研究發現,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胰岛素治療時,相對於使用非胰島素藥物(如二甲双胍)療法,更可能會面臨一些風險,如心臟病發作、中風、眼部併發症、腎臟問題等,甚至也有可能出現更高的死亡風險與特定癌症的潛在風險,包括胰腺癌。

如何更安全使用胰島素療法

選擇適合自己的胰島素類型
患者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胰島素類型,以確保有效控制血糖濃度。胰島素是一種處方藥物,人們應該與醫生討論可能出現的副作用或與其他藥物的交互作用,以期安全有效地自行注射胰島素。

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是方式
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應與醫生討論是否胰島素治療法是最佳的選擇,是否有其他治療方法來控制血糖指數,例如非胰島素藥物和改變生活與飲食的方式

定期監測血糖指數
定期監測血糖指數是必要的,患者必需嚴密監控醣化血色素的數值與使用連續葡萄糖監測系統來監測自身的血糖濃度。因為注射過多或過少的胰島素可能會導致副作用或併發症。

遵循治療計劃
不要錯過任何一劑,每次注射的時間也很重要,若有任何在胰島素治療期間出現的副作用,應儘快向醫生諮詢。這也有可能是需要另外的治療方案或其他不同類型的胰島素。

結論

針對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必需透過每天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指數以維持身體健康。但治療在開始時可能會導致體重增加,甚至注射過多胰島素可能會導致低血糖的發生。而第二型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大多可以與醫師討論後,使用非胰島素藥物或改變生活方式來控制病情,而不需要注射胰島素。但是,針對所有需要胰島素療法的糖尿病患者而言,最重要的是要遵循治療計劃。如果在注射胰島素期間出現副作用或併發症,應與醫生討論,推薦其他治療計劃或不同類型的胰島素,如此一來,就可避免胰島素療法的後遺症,進而提高患者生活品質。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