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滾球Chipping-重心固定在左腳,放鬆手腕反彈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大家好,我是Aimee 今天我要幫助大家提高低飛球 我要講的是:在近洞擊球Chipping時大家的重量需要放在哪兒? 使用桿頭反彈角bounce的含義, 當進行近洞擊球時,大家可以看到很多業餘愛好者用相同的方式收回就像做高揮桿,他們的重量都調換到右腳,在做近洞擊球時,我們不能這麼做。我們需要把重量固定放在左腳,嘗試盡可能多的保持著這個狀態 ,這是因為近洞擊球只是一個小揮桿,一旦你把重量放在右腳那真的很難返回到下桿的正確的點上, 在高揮桿中,因為你有將能量持續到最大化 你知道你要返回到左邊的正確位置, 但在低飛Chipping球時,很小的動能, 所以你保持在左腳的情況越多,那你持續得到下桿擊中球的機率越多, 所以如果你要調換重量到右腳 有時候你已經被困在右腳了,沒真正放在左腳, 那就會發生:擊球時你會終止在用雙手像這樣通過球的猛拉上,並且你可能會擊打到球的頂部topping 或者你不想打到頂部,你所做的是你往下擊球,然後擊到球的中部或者下部, 是吧?
所以你想要保持你的重量在左腳, 大部分人實際上知道這點。但卻很難真正的控制自己的身體 所以就像“好的,我正在保持我的重量在左腳”,但實際上你正在調換到右腳,對於像這樣的同學,請嘗試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左膝蓋]
如果你調換重量到了右腳,那左膝蓋就有點旋轉,像這樣,然而如果你在下桿時,保持額外10%的重量在左腳, 看我的膝蓋,往前伸出一點,指向前, 大家看到輕微區別了嗎? 一個非常輕微的區別,但非常重要。
所以在近洞擊球中,如果你很難保持體重在左腳,記住左膝蓋要伸向前,像這樣簡單,是吧?
如果大家理解了這個,那我們來講反彈(翹)角, 大家看桿頭,這裡的鋒利部分被稱為前緣leading edge, 這裡的底部是反彈角 所以當我開始講反彈角,大部分人會認為有點太靠前的,但真不是,通常使用反彈角,大家所要做的是:[要放鬆腕部, 運用桿頭的重量],就這樣把球桿頭落到地上, 這就是反彈角,就是這些了。
但大部分人如果想嘗試著去操作, 他們認為會打出一個小的薄球或者擊到球前的地上(挖地瓜,Duffing)或者不受控制, 所以他們會因為收緊腕部而終止,使用了前緣刀鋒部分而終止, 用球桿的鋒利的前緣部分做近洞擊球, 如果你用前緣打低滾球Chipping,那需要很多正確性, 實際上很難用前緣打低滾球,因為如果你輕輕的打薄部分那他會穿過果嶺,像這樣,看,那太令人失望了。或者如果你稍微擊到了球前的地上,那會挖掘到土裡, 因為相比反彈角,前緣是非常鋒利的, 反彈角實際上應該做的是阻止桿頭挖掘到土裡太多,好吧?所以大家都知道了這個 ,我們想感受一下:用反彈角是像一種什麼體驗,對吧?
為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準備了一個簡單的訓練 我這裡準備了一個帶夾子的筆記板,就像一個普通的筆記板, 我們把它放在地上 大家要做的是:你把你的重量放 60%放在左腳,保持重心在那裡,你會來回擺動 就像這樣子,保持住,來回,來回, 最終所發生的是:你會感到[你的腕部放鬆了] ,並且你會感到桿頭的重量,球桿頭落下,落下, 一旦你對這種狀態感到舒適,你將要做的是 你開始擊球, 當你擊球時,[不要關注高爾夫球] 你要關注在:[放鬆你的腕部,並落下桿頭的重量] ,像這樣 ,你會看到這個接觸是多麼乾淨俐落, 然而如果你用前緣,你的腕部會感到非常緊張, 你會有點重的擊到筆記板,而不是刷過去,就像這個筆記板會有碎了的感覺, 你會發現你的腕部靠前太多 這將很難去控制距離和方向 ,所以只要記住你需要[放鬆腕部] ,落下桿頭的重量, 然後你會利用桿頭的反彈角了。
讓我們總結一下前面所說的每件事, 嘗試記住在下桿時保持你的重量在左腳 ,你的左膝蓋指向前(不是旋轉), 嘗試筆記板訓練,這樣你就能把反彈角利用的更好一點, 希望大家能跟隨著操作 如果你喜歡這節課,請不要忘記訪問我們的網頁YouTube channel 我們下節課見.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8會員
336內容數
氧氣。陽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Hi 大家好,我是Aimee 今天我要和大家講的是不同點在 1。滾動近洞擊球 chipping and run 2。旋轉近洞擊球 spinning and stop下旋停球 我這裡有一個58度的挖起桿 我要用就這麼一個挖起桿來給大家演示這兩種擊球的區別 第一個擊球我要演示給大家的是2。旋轉近洞
大家好,我的名字是 Amy Cho 高爾夫專家,對於那些剛剛 接觸高爾夫沙坑擊球遊戲的人來說,沙坑擊球 可能非常困難,所以今天我將向 您展示掌握沙坑擊球的最簡單方法, 如果您是我的新手的話 頻道,請點擊訂閱按鈕 ,如果您喜歡該視頻,請按 贊按鈕並與所有 朋友分享,這將幫助我 推廣我的頻道,這樣我就可
大家好,我是艾米,今天的課程更適合 高級高爾夫球手,我將向 您展示如何控制擊球距離, 所以當您看到職業巡迴賽時,他們會花 很多時間練習,因此他們 實際上能夠控制自己的握力, 壓力,他們的桿頭速度等等, 他們可以控制兩碼 三碼五碼,到他們 想要的,但是當涉及到業餘愛好者時,顯然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練習,
在 YouTube 上觀看「Chipping II | Golf with Aimee」https://youtu.be/d28FDiLys-Q 在 YouTube 上觀看「Running & Spinning A Chipshot | Golf with Aimee」https://youtu.b
更長的鐵桿更多的由內而外,更短的鐵桿更多的由外而內球桿路徑 高爾夫揮桿中的球桿路徑是桿頭穿過衝擊區的方向。根據擺動的方向,路徑可以分為由內向外或由外向內。 談到鐵桿擊球時,通常建議使用較長的鐵桿(例如 4 號鐵桿或 5 號鐵桿)以略微由內向外的路徑擊球。這意味著桿頭在擊球時應該略微移動到目標線的右側
盡量讓毛巾遠離您的手臂。 身體是這樣的時候,毛巾就自己下來了。 帶著這種意識搖擺。 這將使高爾夫球桿牢固地落下。 任何人都可以像職業高爾夫球手一樣獲得漂亮的下揮桿和衝擊力。 我會以一種非常容易理解的方式告訴大家。 CHAGOL TV 將啟動。 在 YouTube 上觀看「用擰手巾的練習方法學一個漂
Hi 大家好,我是Aimee 今天我要和大家講的是不同點在 1。滾動近洞擊球 chipping and run 2。旋轉近洞擊球 spinning and stop下旋停球 我這裡有一個58度的挖起桿 我要用就這麼一個挖起桿來給大家演示這兩種擊球的區別 第一個擊球我要演示給大家的是2。旋轉近洞
大家好,我的名字是 Amy Cho 高爾夫專家,對於那些剛剛 接觸高爾夫沙坑擊球遊戲的人來說,沙坑擊球 可能非常困難,所以今天我將向 您展示掌握沙坑擊球的最簡單方法, 如果您是我的新手的話 頻道,請點擊訂閱按鈕 ,如果您喜歡該視頻,請按 贊按鈕並與所有 朋友分享,這將幫助我 推廣我的頻道,這樣我就可
大家好,我是艾米,今天的課程更適合 高級高爾夫球手,我將向 您展示如何控制擊球距離, 所以當您看到職業巡迴賽時,他們會花 很多時間練習,因此他們 實際上能夠控制自己的握力, 壓力,他們的桿頭速度等等, 他們可以控制兩碼 三碼五碼,到他們 想要的,但是當涉及到業餘愛好者時,顯然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練習,
在 YouTube 上觀看「Chipping II | Golf with Aimee」https://youtu.be/d28FDiLys-Q 在 YouTube 上觀看「Running & Spinning A Chipshot | Golf with Aimee」https://youtu.b
更長的鐵桿更多的由內而外,更短的鐵桿更多的由外而內球桿路徑 高爾夫揮桿中的球桿路徑是桿頭穿過衝擊區的方向。根據擺動的方向,路徑可以分為由內向外或由外向內。 談到鐵桿擊球時,通常建議使用較長的鐵桿(例如 4 號鐵桿或 5 號鐵桿)以略微由內向外的路徑擊球。這意味著桿頭在擊球時應該略微移動到目標線的右側
盡量讓毛巾遠離您的手臂。 身體是這樣的時候,毛巾就自己下來了。 帶著這種意識搖擺。 這將使高爾夫球桿牢固地落下。 任何人都可以像職業高爾夫球手一樣獲得漂亮的下揮桿和衝擊力。 我會以一種非常容易理解的方式告訴大家。 CHAGOL TV 將啟動。 在 YouTube 上觀看「用擰手巾的練習方法學一個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肆、我編菜單的考慮重點與目的 讓投球涉及的部位能平衡發展,是最關鍵的點。 因為投球對於不同部位的刺激不同,而不同部位的強度與發展速度也不同,因此如果額外訓練,可能能降低弱勢部位的受傷風險,並給予強勢部位更充足的刺激,盡可能提升體能與表現並降低風險。 然後這個菜單我盡可能精簡,所以你們有喜歡的動作或。
Thumbnail
  肩關節如果以骨骼模型來看,就是一個很大的球放在很小的盤子上,很容易傾倒不穩,所以需要周遭的肌肉強力協助抓穩肩膀,這些穩定肩膀的肌肉很多,包括棘上肌、棘下肌與肩胛下肌等等控制肩膀旋轉的肌肉,所以當你跌倒手去撐地板時,肩膀一受到比較大的衝擊力,這些肌肉就是受害者,因為他們要更努力的抓
飛盤這個運動在自學團算是歷史悠久,因為便宜、方便攜帶,不論是大場地或小場地都能進行,即使換了教室也持續練習。 這次的運動專案,剛好有機會重新認識這項運動,我們便選其為主要練習項目之一。 3/5 忘記多久以前看到過飛盤的正手丟法(以前都是用反手),便藉由這次專案來練習,發現比想像難很多,要更用到
昨天我們買的飛盤寄到了,所以大家就約好早上去435集合,一起練習飛盤,很久之前我們看過相關的介紹,包括正手、反手的丟法,我們平常丟飛盤的方式是反手比較好丟一點,看影片就想說看起來正手也沒有很難,實際上…..非常難!對我們這種新手來說根本就做不到,所以我超級早就放棄練正手,開始更好的練習反手。
day1 2024 3/5 (二) 雖然以前有練過飛盤,但只有近距離比較強,遠距離非常的偏,練正手的時候一直抖很難直(靠運氣),之後發現右轉彎的反手比較強,但還是有可能太直,之後在模擬比賽的時候雖然知道有上面繞過的丟法,但一直打到別人的手,有嘗試更高但對方的手太高了很難越過,之後可能要做一下如何繞
基本蹲樁弓步筆記 馬步姿勢 身體向左(右),雙腳踩一條線寬 手臂向右(左)延伸,拳打中心線、另一手握拳收於腰 宛若扭毛巾,身體面相前方 身要挺,不前後左右傾 前腳弓,後腳蹬,後腳踩實地面 注意事項 為求穩,雙腳距離不必刻意過長 拳面向前,位置對於心窩 收至腰際的拳頭,貼於肋骨
Thumbnail
桿身這個產品是讓使用者又愛又恨!如果用對和順手的桿身,那就是如魚得水,爽到哭。但如果不是你要的話,怎麼打怎麼不對,就是打不直。另外對於很多要踏入玩桿,或球具客制領域的球友們,也是會選擇的切入點。但這個領域裡,碳纖維材質的桿身價格也是相對高,對很多新手/素人來說,往往就是踩坑的開始。沒有被騙或洗幾次,
Thumbnail
剛開始接觸高爾夫的人 都會在練習場上教練課,然後在練習場練習每一支桿的熟悉度 等到真正開始上場 1.常常姿勢100打擊0(因為大多都是上過專業教練課) 2.因為開球命中低或姿勢偏移常常掉球或找不到球 3.頻繁找球開始導致體力下滑跟精神力下滑 4.心靈受創開始影響後續桿
Thumbnail
許多人在練習棒式(平板式)時,時常會抱怨手腕感到疼痛,但究竟可能的問題出自哪裡?我們又要如何改善這種狀況呢? 關於這個議題,我們也許可從「腕關節」的伸展角度 (extension angle) 及「肘關節」的外翻角度 (carrying angle) 來做一些探討。在棒式的練習中,許多老師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肆、我編菜單的考慮重點與目的 讓投球涉及的部位能平衡發展,是最關鍵的點。 因為投球對於不同部位的刺激不同,而不同部位的強度與發展速度也不同,因此如果額外訓練,可能能降低弱勢部位的受傷風險,並給予強勢部位更充足的刺激,盡可能提升體能與表現並降低風險。 然後這個菜單我盡可能精簡,所以你們有喜歡的動作或。
Thumbnail
  肩關節如果以骨骼模型來看,就是一個很大的球放在很小的盤子上,很容易傾倒不穩,所以需要周遭的肌肉強力協助抓穩肩膀,這些穩定肩膀的肌肉很多,包括棘上肌、棘下肌與肩胛下肌等等控制肩膀旋轉的肌肉,所以當你跌倒手去撐地板時,肩膀一受到比較大的衝擊力,這些肌肉就是受害者,因為他們要更努力的抓
飛盤這個運動在自學團算是歷史悠久,因為便宜、方便攜帶,不論是大場地或小場地都能進行,即使換了教室也持續練習。 這次的運動專案,剛好有機會重新認識這項運動,我們便選其為主要練習項目之一。 3/5 忘記多久以前看到過飛盤的正手丟法(以前都是用反手),便藉由這次專案來練習,發現比想像難很多,要更用到
昨天我們買的飛盤寄到了,所以大家就約好早上去435集合,一起練習飛盤,很久之前我們看過相關的介紹,包括正手、反手的丟法,我們平常丟飛盤的方式是反手比較好丟一點,看影片就想說看起來正手也沒有很難,實際上…..非常難!對我們這種新手來說根本就做不到,所以我超級早就放棄練正手,開始更好的練習反手。
day1 2024 3/5 (二) 雖然以前有練過飛盤,但只有近距離比較強,遠距離非常的偏,練正手的時候一直抖很難直(靠運氣),之後發現右轉彎的反手比較強,但還是有可能太直,之後在模擬比賽的時候雖然知道有上面繞過的丟法,但一直打到別人的手,有嘗試更高但對方的手太高了很難越過,之後可能要做一下如何繞
基本蹲樁弓步筆記 馬步姿勢 身體向左(右),雙腳踩一條線寬 手臂向右(左)延伸,拳打中心線、另一手握拳收於腰 宛若扭毛巾,身體面相前方 身要挺,不前後左右傾 前腳弓,後腳蹬,後腳踩實地面 注意事項 為求穩,雙腳距離不必刻意過長 拳面向前,位置對於心窩 收至腰際的拳頭,貼於肋骨
Thumbnail
桿身這個產品是讓使用者又愛又恨!如果用對和順手的桿身,那就是如魚得水,爽到哭。但如果不是你要的話,怎麼打怎麼不對,就是打不直。另外對於很多要踏入玩桿,或球具客制領域的球友們,也是會選擇的切入點。但這個領域裡,碳纖維材質的桿身價格也是相對高,對很多新手/素人來說,往往就是踩坑的開始。沒有被騙或洗幾次,
Thumbnail
剛開始接觸高爾夫的人 都會在練習場上教練課,然後在練習場練習每一支桿的熟悉度 等到真正開始上場 1.常常姿勢100打擊0(因為大多都是上過專業教練課) 2.因為開球命中低或姿勢偏移常常掉球或找不到球 3.頻繁找球開始導致體力下滑跟精神力下滑 4.心靈受創開始影響後續桿
Thumbnail
許多人在練習棒式(平板式)時,時常會抱怨手腕感到疼痛,但究竟可能的問題出自哪裡?我們又要如何改善這種狀況呢? 關於這個議題,我們也許可從「腕關節」的伸展角度 (extension angle) 及「肘關節」的外翻角度 (carrying angle) 來做一些探討。在棒式的練習中,許多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