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鹽埕漫步!鹽一市場手作古早味草仔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清明節要釀青梅酒,也要跟著 港都認識王「大港煮秀」來逛鹽埕!

每到清明都會慶幸家裡沒有繁複的掃墓儀式,以往都會趁著青梅季節回到高雄,安排到山中農地採青梅回來泡梅酒。這次其一的行程是參加 「大港煮秀」,突然發現高雄好像變得不太一樣了?

———

港都認識王-大港煮秀

◽️填海造陸的鹽埕埔

鹽埕埔除了大招財貓之外,三山國王廟也是個著名地標。鹽埕的三山國王廟大多是來自澎湖移民,在元宵節時,廟宇間會有「起龜」儀式,在這個時節製作平安龜,古早時期會用米糕來做龜,在現代會放上各種糖果罐頭硬幣和黃金做得金光閃閃,比賽看看誰家的龜最華麗!

———

西露蔻

◽️市場人情味還能買黃色書籍

認識一個地方喜歡的方法之一就是逛市場,能體會在地人的生活方式、看見這個地方的時代更迭,會藉由各種符號帶你穿越時空和各種人生故事,能感受到只屬於此地的生活和文化。

「大溝頂」有許多攤販聚集,早期是舶來品聚集地,現在依然有不少傳統商家維持著原本的經營模式,像是賣雞蛋兼賣化妝品的、賣飲料兼賣黃色書籍的…「有沒有賣書」的通關密語在「西露蔻」紅茶店或許還適用。

———

山壹

◽️鹽一市場新生代

有著70年歷史的「鹽埕第一公有市場」乾乾淨淨的空間和有天窗的山形木造屋頂採光與通風兼具,不少新進駐的年輕業者和兼具傳統和創新的二代三代…真的是Surprise me.

◽️清明節定番「梅酒、春捲、紅龜粿、草仔粿」

清明節定番除了梅酒、就是「春捲/潤餅」、「紅龜粿」、「草仔粿/艾粄」更準確的說法是「青糰」。每個習俗的食物都有特別的意義,但不外乎都是希望能夠平安健康富貴順利。

食好粿大富貴 Tsia̍h hó kué tuā hù-kuì 草仔粿

◽️傳市的手作古早味「草仔粿」、「紅龜粿」

為了讓傳統美食不受節日約束,想吃也能吃到,「食好粿大富貴 Tsia̍h hó kué tuā hù-kuì」造福我們熱愛美食的嘴和胃,這次手把手教我們做傳統「草仔粿」和「紅龜粿」。

天然綠色的草仔粿,外皮大部分都是以「艾草」為主吃起來會帶點苦味,改良以鼠麴草、地瓜葉來做,還能保留草本植物的香氣。軟軟的外皮其實不太好塑形,容易隨著手掌外圍溢出來,需要呈現碗狀後趕緊加入有著菜脯、油蔥酥等等的傳統內餡,然後封口,最後在表面壓出屬於自己手掌的形狀。

食好粿大富貴 Tsia̍h hó kué tuā hù-kuì 黃龜粿

◽️中式糕點有學問

許多中式糕點會使用到模具,以紅龜粿來說,依照祭祖或拜神明、生男生女等等都會有不同形狀和意涵。

之所以稱作「紅龜粿」是因為紅色?那黃色的就是「黃龜粿」了吧!加入薑黃粉讓外皮呈現春天陽光的黃色,填入同樣是黃色系列的咖哩口味餡料,封口後放進小烏龜的模具裡,塑形後就能入蒸籠啦。

———

像個觀光客跟著導覽員走在鹽埕,發現身為高雄人的我居然很多事都不知道?只好認真聽做筆記,真該好好檢討了!

因為了解所以愛上,而重新愛上一個地方就是這種感覺了。

#taiwan #kaohsiung #大港 #鹽埕 #清明 #梅酒 #紅龜粿 #草仔粿 #傳統美食
#文化永續 #文化傳承的使命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記錄在地人的生活故事,傳承這片土地的人情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今年夏天端午節我們安排了快閃高雄之旅,第一天先跟韓國朋友來個旗津一日遊第二天跟老羊則安排了我們自己想去的三民市場美食探險之旅。 這次我們安排除了去三民市場以外,也去參觀了三塊厝車站和三鳳宮,看了介紹才知道三民市場這一區從日據時代開始就已經是很熱鬧的地方,話說吃飯皇帝大,我們就先來介紹三民市場
Thumbnail
介紹了新營多個熱門景點,包括具有拍攝場景的菁寮老街、後壁天主堂、碧雲寺等。提到了寺廟文化、自然景觀及當地美食體驗。文章涵蓋內容豐富,分享了一日遊的行程安排,適合喜歡探索的旅客。這些景點都具有吸引遊客的特色,有潛力吸引到更多訪客。
Thumbnail
清明時節食青團,是淵源已久的古俗,與禁火熄炊的寒食節習俗息息相關。現代人熟悉的青團,很多是用鼠麴草搗汁做的。本文介紹了鼠麴草命名由來、藥食同源的功效、還有一種與鼠麴草長得很類似的鼠麴舅,更適合在南部生長作粿的鼠麴舅。我們實際搗鼠麴草汁作粿,但改良傳統餡料,以富有春天風情、有疏肝解鬱功效的玫瑰餡。
Thumbnail
「草仔粿」是台灣人非常熟悉的米食點心,隨著揉進米皮中的野草不同,它有著各種名字,例如艾粄、雞屎藤果、茶粿 依照居住地區不同,它也叫做包仔粿、青糰、菜包。通常春天、清明節吃的才會將可食用野草揉進皮裡,讓它如春天到訪般有著各種綠色,同時也是祭祖好物;純白色米皮的粿則是冬至吃的,市場統稱為菜包。
Thumbnail
蒸好的草仔粿壓痕還是滿明顯的,連鼻孔都還在!大家可以自由壓出自己喜歡的圖案。自製內餡非常香,外皮也很Q,真的吃得到香蘭葉的香氣喔!我以前也沒吃過香蘭葉做的草仔粿,比較常看香蘭葉做甜點,沒想到做草仔粿味道也很搭,非常好吃!
Thumbnail
週日下班,和同事邀約一起逛竹北夜市;看到這攤紅通通的招牌《灶腳古早味,蒜香烏龍豆干》遵循古法、味傳千里,好多人排隊;就跟著排排看!! 攤位看起來和一般夜市攤位雷同!! 紅色的招牌頗有讓人食慾大增!! 排隊人潮真的是絡繹不絕!! 老闆娘快手的接待完畢這群,隨之又有客人緊忙著排隊!!
Thumbnail
滋養製菓是一家位於大稻埕的老店,以販賣日式傳統和菓子而聞名。除了有名的草莓大福外,他們的最中餅也是一道美味不可錯過的甜點。本文介紹購買方式和店內用餐的體驗。
正月十五元宵節,也是上元節,「上元三夕過,年節隨燈盡」來到此日,年節也將告一段落。今年元宵節恰在週六,隔日還放一天假,可以好好調整身心節奏,步入新的一年。 應景美食自是元宵湯圓,而元宵與湯圓之分,不是內容物的有無,而在作法之別。大抵元宵是以竹篩搖動滾滾而成,湯圓則純以雙手搓揉以成形。此外,乞龜也是
Thumbnail
「你去大稻埕幹嘛?辦年貨?」雅宜問。 「就沒去過。大稻埕是年貨大街?我看youtube是古都老街,歷史街區的感覺。」 「我們家是過年才去啦。」 四年前疫情爆發之前,抽空跑了趟台北走水貨口罩,順便看總統大選。為寫文章翻查對話紀錄,發現那天全程跟雅宜通訊。四年後,朋友圓周因為同樣原因訪台北,我看了
Thumbnail
今年夏天端午節我們安排了快閃高雄之旅,第一天先跟韓國朋友來個旗津一日遊第二天跟老羊則安排了我們自己想去的三民市場美食探險之旅。 這次我們安排除了去三民市場以外,也去參觀了三塊厝車站和三鳳宮,看了介紹才知道三民市場這一區從日據時代開始就已經是很熱鬧的地方,話說吃飯皇帝大,我們就先來介紹三民市場
Thumbnail
介紹了新營多個熱門景點,包括具有拍攝場景的菁寮老街、後壁天主堂、碧雲寺等。提到了寺廟文化、自然景觀及當地美食體驗。文章涵蓋內容豐富,分享了一日遊的行程安排,適合喜歡探索的旅客。這些景點都具有吸引遊客的特色,有潛力吸引到更多訪客。
Thumbnail
清明時節食青團,是淵源已久的古俗,與禁火熄炊的寒食節習俗息息相關。現代人熟悉的青團,很多是用鼠麴草搗汁做的。本文介紹了鼠麴草命名由來、藥食同源的功效、還有一種與鼠麴草長得很類似的鼠麴舅,更適合在南部生長作粿的鼠麴舅。我們實際搗鼠麴草汁作粿,但改良傳統餡料,以富有春天風情、有疏肝解鬱功效的玫瑰餡。
Thumbnail
「草仔粿」是台灣人非常熟悉的米食點心,隨著揉進米皮中的野草不同,它有著各種名字,例如艾粄、雞屎藤果、茶粿 依照居住地區不同,它也叫做包仔粿、青糰、菜包。通常春天、清明節吃的才會將可食用野草揉進皮裡,讓它如春天到訪般有著各種綠色,同時也是祭祖好物;純白色米皮的粿則是冬至吃的,市場統稱為菜包。
Thumbnail
蒸好的草仔粿壓痕還是滿明顯的,連鼻孔都還在!大家可以自由壓出自己喜歡的圖案。自製內餡非常香,外皮也很Q,真的吃得到香蘭葉的香氣喔!我以前也沒吃過香蘭葉做的草仔粿,比較常看香蘭葉做甜點,沒想到做草仔粿味道也很搭,非常好吃!
Thumbnail
週日下班,和同事邀約一起逛竹北夜市;看到這攤紅通通的招牌《灶腳古早味,蒜香烏龍豆干》遵循古法、味傳千里,好多人排隊;就跟著排排看!! 攤位看起來和一般夜市攤位雷同!! 紅色的招牌頗有讓人食慾大增!! 排隊人潮真的是絡繹不絕!! 老闆娘快手的接待完畢這群,隨之又有客人緊忙著排隊!!
Thumbnail
滋養製菓是一家位於大稻埕的老店,以販賣日式傳統和菓子而聞名。除了有名的草莓大福外,他們的最中餅也是一道美味不可錯過的甜點。本文介紹購買方式和店內用餐的體驗。
正月十五元宵節,也是上元節,「上元三夕過,年節隨燈盡」來到此日,年節也將告一段落。今年元宵節恰在週六,隔日還放一天假,可以好好調整身心節奏,步入新的一年。 應景美食自是元宵湯圓,而元宵與湯圓之分,不是內容物的有無,而在作法之別。大抵元宵是以竹篩搖動滾滾而成,湯圓則純以雙手搓揉以成形。此外,乞龜也是
Thumbnail
「你去大稻埕幹嘛?辦年貨?」雅宜問。 「就沒去過。大稻埕是年貨大街?我看youtube是古都老街,歷史街區的感覺。」 「我們家是過年才去啦。」 四年前疫情爆發之前,抽空跑了趟台北走水貨口罩,順便看總統大選。為寫文章翻查對話紀錄,發現那天全程跟雅宜通訊。四年後,朋友圓周因為同樣原因訪台北,我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