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食譜】熟悉的「草仔粿」,當令的春季點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草仔粿」是台灣人非常熟悉的米食點心,隨著揉進米皮中的野草不同,它有著各種名字,例如艾粄、雞屎藤果、茶粿

依照居住地區不同,它也叫做包仔粿、青糰、菜包。通常春天、清明節吃的才會將可食用野草揉進皮裡,讓它如春天到訪般有著各種綠色,同時也是祭祖好物;純白色米皮的粿則是冬至吃的,市場統稱為菜包。

媽媽牌的話,記憶中家裡只有在冬天才會做,是純白色的菜包。40年前台灣米穀粉還很少見,媽媽從前一天就要泡糯米一晚、蒸熟、搗軟、炒料,忙碌二天才能完成一籠。現在米穀粉普及了,網購已做好的草仔粿也超級方便,但我還是喜愛媽媽做的所有米食製品,那是世界上最好吃的味道,在那個物質環境不優渥不便利的年代,母親的愛卻是如此豐盛,至今仍環繞溫暖著我。

只要想到媽媽,我就容易離題。回到正題,「草仔粿」是一個創意空間很大的米食製品,從粿皮、餡料到墊葉,使用的材料不同,就能具有地方特色,創造差異。

揉進鼠麴草製作的草仔粿

揉進鼠麴草製作的草仔粿

例如粿皮,可以揉進在地易取得的野草,粿皮的顏色、香氣和口感就不同了。像是馬蘭(開脾草)、艾草、鼠麴草、使君子、魚腥草、紫蘇、水生植物大葉田香....等。城市住民無法採集到可以食用的野草,若也買不到乾燥的草粉,不妨使用各式深綠色蔬菜來代替,例如菠菜、茼蒿、羽衣甘藍,解解饞之餘還能創造出不同風味。

各種可以運用的野草

各種可以運用的野草

草仔粿可吃鹹也可吃甜,可以做的餡料真的超級多,連必勝客都做出草仔龜pizza (哈哈哈),我還看過有人包進起司和巧克力,非常有趣。

圖片來源:必勝客

圖片來源:必勝客

墊葉則是草仔粿另一個香氣來源,可以的話請盡量不要用烘焙紙取代。有代代經驗相傳的台灣媽媽們,依據採集方便性而使用的月桃葉、黃槿葉(選厚葉款)、柚子葉、竹葉、香蕉葉、麵包果葉,都是可以拿來墊粿包粿的好選擇。蒸的時候混和了餡料和野草的香味,吃的時候粿皮也會沾上墊葉的氣味,整體就是一個充滿自然和風土的美食啊,非常享受。拜託親戚朋友或網路購買,應該都可以取得葉子,一定要墊葉子蒸喔~

柚子葉當墊葉有獨特精油香氣

柚子葉當墊葉有獨特精油香氣

其實草仔粿已經有非常多的食譜,很容易找到,不差我一個來錦上添花。這次會想拍影片是因為前陣子的新聞事件,看到網路上好多人說不敢吃粄條類的米食了,我拳頭沒硬但是耳朵硬了,偏偏就要來做,還要大吃特吃!!!幼不幼稚,哈哈哈!

這周分享的食譜,我是將草仔粿做成小尺寸,這樣貪吃的我就能多吃幾個不同口味。使用模具讓它成為葉子狀,符合草仔的概念,或是蒸好後再貼上新鮮的蔬菜葉片,看起來可可愛愛的。味道雖然是素食版,但是只要有加菜脯米,就一定會好吃! (個人偏好,哈哈)

製作過程請參考影片

草仔粿食譜請看這裡

 ☆餡料

  • 菜脯米 100g
  • 乾香菇 6朵
  • 豆干 6片
  • 冬菜1.5大匙
  • 油蔥酥2大匙
  • 糖、鹽、五香粉、薑粉、醬油、醬油膏、白胡椒、香油適量

 

☆粿皮材料

  • 糯米粉 150g
  • 在來米粉50g
  • 砂糖 25g
  • 水125~130g
  • 艾草粉 5g
  • 植物油 8g
  • 粄娘材料:混合米穀粉30g+水20g (從食譜中取用)

 

如果我的內容對你有用,歡迎動動手指分享給需要的人,來支持我,讓我可以持續前進,把台灣米的無限創意製作出來,謝謝大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樂米之家
24會員
53內容數
五十歲以後我才開始想要社會參與,最關注的其實是地球和家園。期待的小小願望是--願未來七代台灣子孫都還能擁有大自然好環境和畝畝良田。由於覺醒得晚,能力和智力跟體力已有限,歐巴桑目前能做的,是從推廣家庭米食之樂開始,希望台灣每人每年的食米量不要年年往下掉了~有願就有力,這一路會遇到什麼,在這裡通通跟大家分享吧~
樂米之家的其他內容
2024/12/25
追隨你的熱情,不要跟隨權威。
Thumbnail
2024/12/25
追隨你的熱情,不要跟隨權威。
Thumbnail
2024/12/18
無麩質的台式麵包我已經做過好幾種,終於要挑戰蔥花捲麵包~
Thumbnail
2024/12/18
無麩質的台式麵包我已經做過好幾種,終於要挑戰蔥花捲麵包~
Thumbnail
2024/12/05
12月,2024年末了。拍拍自己,說聲好棒棒,來~吃塊核桃酥吧,無麩質的喔。
Thumbnail
2024/12/05
12月,2024年末了。拍拍自己,說聲好棒棒,來~吃塊核桃酥吧,無麩質的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個季節的竹筍,煮稀飯好吃。 糙米、綠竹筍、香菇、薑片及薑黃片及橄欖油。 https://vocus.cc/new-editor/644691b0fd89780001163357
Thumbnail
這個季節的竹筍,煮稀飯好吃。 糙米、綠竹筍、香菇、薑片及薑黃片及橄欖油。 https://vocus.cc/new-editor/644691b0fd89780001163357
Thumbnail
以糯米為基底的亞洲風味糕點,其實更適合素食者和無麩質飲食者享用。不需加蛋增稠或打發,製作上也少見利用高溫烤焙,大部分是利用蒸氣及水煮而成;水溫最高僅100度C,減少了高溫對油+糖+澱粉的變異影響,對重視健康的朋友來說,應該是較好選擇。
Thumbnail
以糯米為基底的亞洲風味糕點,其實更適合素食者和無麩質飲食者享用。不需加蛋增稠或打發,製作上也少見利用高溫烤焙,大部分是利用蒸氣及水煮而成;水溫最高僅100度C,減少了高溫對油+糖+澱粉的變異影響,對重視健康的朋友來說,應該是較好選擇。
Thumbnail
這次做的紅龜粿就是吃那個QQ彈牙的感覺。兩種內餡我都很喜歡,吃一吃真的會覺得像這樣扁扁的型態真是不錯,皮跟餡的比例很完美,不會有哪一邊太搶戲的問題,而且每一口吃到的比例都滿平均的。該不會當初發明的人真的除了要吉祥還有在考慮好吃的問題吧!
Thumbnail
這次做的紅龜粿就是吃那個QQ彈牙的感覺。兩種內餡我都很喜歡,吃一吃真的會覺得像這樣扁扁的型態真是不錯,皮跟餡的比例很完美,不會有哪一邊太搶戲的問題,而且每一口吃到的比例都滿平均的。該不會當初發明的人真的除了要吉祥還有在考慮好吃的問題吧!
Thumbnail
「草仔粿」是台灣人非常熟悉的米食點心,隨著揉進米皮中的野草不同,它有著各種名字,例如艾粄、雞屎藤果、茶粿 依照居住地區不同,它也叫做包仔粿、青糰、菜包。通常春天、清明節吃的才會將可食用野草揉進皮裡,讓它如春天到訪般有著各種綠色,同時也是祭祖好物;純白色米皮的粿則是冬至吃的,市場統稱為菜包。
Thumbnail
「草仔粿」是台灣人非常熟悉的米食點心,隨著揉進米皮中的野草不同,它有著各種名字,例如艾粄、雞屎藤果、茶粿 依照居住地區不同,它也叫做包仔粿、青糰、菜包。通常春天、清明節吃的才會將可食用野草揉進皮裡,讓它如春天到訪般有著各種綠色,同時也是祭祖好物;純白色米皮的粿則是冬至吃的,市場統稱為菜包。
Thumbnail
台灣馬鈴薯的產季在十二月到隔年四月,這期間家裡餐桌一定會出現好幾輪馬鈴薯煎餅、咖哩、醋溜土豆絲。當季的滋味真不是蓋的,充滿天然的蔬菜香氣和水潤新鮮感,讓料理美味升三級。
Thumbnail
台灣馬鈴薯的產季在十二月到隔年四月,這期間家裡餐桌一定會出現好幾輪馬鈴薯煎餅、咖哩、醋溜土豆絲。當季的滋味真不是蓋的,充滿天然的蔬菜香氣和水潤新鮮感,讓料理美味升三級。
Thumbnail
過年必備的長年菜 我們這裡的長年菜是刈菜 看過淑女養成記的年夜飯 當時覺得納悶,怎麼會用菠菜代替呢? 後來看到很多網友討論,才知道 原來南部的長年菜是菠菜 早早就跟綠手指好友預定好 要留一顆刈菜給我 今天要去採回來準備 只帶著一咖菜籃子就出發了 到了菜園熱情的好友一直問:
Thumbnail
過年必備的長年菜 我們這裡的長年菜是刈菜 看過淑女養成記的年夜飯 當時覺得納悶,怎麼會用菠菜代替呢? 後來看到很多網友討論,才知道 原來南部的長年菜是菠菜 早早就跟綠手指好友預定好 要留一顆刈菜給我 今天要去採回來準備 只帶著一咖菜籃子就出發了 到了菜園熱情的好友一直問:
Thumbnail
草仔粿(粄、青糰)可說是全台最普及的國民點心了。 粿皮因攙入可食的青草汁液而成草綠色,因以為名,隨著材料而有不同稱呼,如鼠麴草做成的 #鼠麴粿(赤殼粿)、艾草製作的 #艾草粿、#艾粄,除此之外,南勢湖阿嬤喜歡用 #青苧麻葉 做粿皮。 一年四季都可做粿,但我獨厚春天。清明前後,田埂旁冒出開著小黃花
Thumbnail
草仔粿(粄、青糰)可說是全台最普及的國民點心了。 粿皮因攙入可食的青草汁液而成草綠色,因以為名,隨著材料而有不同稱呼,如鼠麴草做成的 #鼠麴粿(赤殼粿)、艾草製作的 #艾草粿、#艾粄,除此之外,南勢湖阿嬤喜歡用 #青苧麻葉 做粿皮。 一年四季都可做粿,但我獨厚春天。清明前後,田埂旁冒出開著小黃花
Thumbnail
這道傳統糕點是老媽的拿手絕活,它叫「草仔粿」,每次餡料總是讓我垂涎,這次若我料想沒錯,八成也是做鹹的,而且肯定加了打碎的花生米(或者菜圃米)!再輔以鹹甜佐料的調味,那入口之後劃開的滋味,真讓人難忘啊!
Thumbnail
這道傳統糕點是老媽的拿手絕活,它叫「草仔粿」,每次餡料總是讓我垂涎,這次若我料想沒錯,八成也是做鹹的,而且肯定加了打碎的花生米(或者菜圃米)!再輔以鹹甜佐料的調味,那入口之後劃開的滋味,真讓人難忘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