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24|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爸爸的話─我家也有貝多芬?

八月十九日,星期天,午飯後,堂弟洋洋爬進了三叔叔的奧迪轎車,結束了他到大伯家的兩個禮拜假期。「再見!再見...」車子緩緩開動,珣和弟弟沒哭,只是靜靜的揮手,這樣的場景,爸爸總覺得具有某種「永恆性」,自己也曾經十分熟悉的:「...漫漫長假居然只剩十天了,而其中最高潮的黃金時段剛剛過去,放假第一天就宣誓要在前半期完成的作業卻八字都還沒一撇...」這真是令人心碎的時刻啊!
七月初,珣開始有了寫「鋼琴與我」的構想,並把自己作首曲子列為其中一個篇章。「很好啊!主旋律不必長,然後再拿來發展幾段變奏!」爸爸建議,腦海裡浮現出當年莫札特貝多芬把些樂句無限變奏的情景。七月三日,珣和曾老師討論作曲的事,六日晚餐後,珣坐在鋼琴前,膝上擺了本五線譜簿,叮叮咚咚,彈彈、聽聽、塗塗、寫寫,神情專注,又有些神秘的興奮感。看著女兒的背影,爸爸又不知不覺想起貝多芬寫作大彌撒曲時那種沈迷、高亢的精神狀態,而電影阿瑪迪斯中,莫札特在撞球檯上,邊滾球邊作曲所象徵的「天縱之資」,也立即做為對照般的映在眼簾。
珣在音樂的路上,很「摸索」了一陣子,而爸媽所以嘗試讓珣去走,是因為發現女兒有些「天份」,比如說五歲多時,和媽媽玩音磚,辨一個音不稀奇,同時敲兩個音,辨識率百分之百,同敲三音,也很少認錯。後來,任何樂器,像手風琴、木笛、小提琴、古箏等,在手裡把玩一陣,很快便能奏出一些自己熟悉的曲調。
珣在音樂方面的「資質」,顯然遺傳自母系,媽媽和她的兄姊們,都喜歡唱歌,昔年在家,晚間的娛樂常是手足們四部合唱,這樣絃歌不輟的家庭,對成長期終年不聞絲竹的爸爸來說,是難以想像的。求學期間,媽媽總參加合唱團,也有幾首「成名曲」蜚聲同好間,她的侄子輩中,像小毅哥哥、爾均姊姊,都表現出很大的潛力,最出類拔萃的則是怡青姊姊,她已在巴黎音樂院拿到了低音大提琴的演奏家執照。因此,缺乏音感、不識豆芽但迷戀古典音樂二十多年的爸爸,確有理由對「我家也有貝多芬」抱著一絲絲「夢想」。
不過,看珣「找到最愛」的四年多來,對鋼琴始終抱著「若即若離」的態度,每天練習很少超過一小時,更從來沒表現出自己「幻想」中的狂熱勁兒,雖然知道有傅聰在十七歲以後才「大徹大悟」的例子,爸爸還是漸漸回歸「理智」了,聽誰說的:「孩子小時,我們總以為他具有某方面的天份...」唉!天下父母心嘛!可是將爸爸美夢「嚇醒」的,最主要還是得知怡青姊姊去義大利買琴:「一百五十萬!要搬得上檯面,這是最基本的了!」「讓她學學音樂,懂得欣賞、怡情養性,偶爾自娛娛人,總是不錯的...」這是爸媽對讓珣繼續彈琴的最新「說法」。
爸爸在上個禮拜一才首度聽到珣彈自己做的曲子,剛開始並沒特別注意到,因為旋律很優美,還以為是琴譜上的。「哇!這是妳作的嗎?好好聽喔!」珣卻也沒有特別得意的神色:「好幾個人都這樣說!」「可是,變奏才一段,太短了吧?」「我現在還不想寫太長!」「好吧!以後有空,再不斷發展,把它變成『偉大』的曲子...」爸爸的「夢」真醒了嗎?
明天開學,珣經過幾天的苦趕,終於把PIANO報告的書面部份大致完成了。晚飯後,更「慧劍斬哆啦A夢」,上樓「錄音」,當然,這和被DG或EMI請到專業錄音室去出唱片完全是兩碼子事,珣拘謹的坐在鋼琴前,爸爸則拿著一台不到八百元的台製PANASONIC單聲道小錄放音機,蹲在珣背後的地板上...。「現在才知道缺少練習喔...」珣不時出差錯,燕子錄了兩次,臭蟲!兩次,自己做曲,理應「天下第一」的蝴蝶,更錄了四次才「成功」,實力如何?在表演或「錄音」時,格外騙不了人。「我好緊張喔!心臟都快跳出來了啦!」「妳以前不是屬於表演型的嗎?」希望這是「學然後知不足」的現象。
錄完音,爸爸拿到七月下旬才買的中古高檔TEAC錄音座,透過擴大機放出來聽,就像文章印成鉛字般多少有些令人「陶醉」吧!不過,欣賞一遍後,爸爸還是切到CD去,聽簡諾‧揚李斯特巡禮之年吧!
90.8.29 星期三 寫在珣暑假作業報告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