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人前人後-心理溝通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們常聽人說,這個人不一致,人前人後不同,真的是這樣嗎?
以前的我,覺得做人就要內外一致,忠於自己內在,言行必須合一、合拍,不然就被我標識為「虛偽」的人。可是越長越大之後,越覺得這個推論及結果很有可議之處,人前人後不同可能有許多心理意涵。
一般人面對眼前的狀況本來就有兩種聲音,一個是說的出來的,一個是內在心理之聲,這是很正常的現象。比如說:我對某人說:「我對這個說法不太同意」,可是我內在之聲可能為:「我恨不得剝你的皮,吃你的肉,喝你的血!」,雖然我內心這樣想,但我不可能這樣說出來的,因為這個某人是我的老闆,我為了保住飯碗,表達出來的話就經過修飾成為比較含蓄表達的說詞。
或又如一位女性生男友的氣,因為他約會遲到了,於是說「你很討厭,我要跟你分手」,表面之意(人前)是這位女性因男友約會遲到而生氣,氣到要和男朋友分手」,但實則她在告訴男友(人後)她內心所想的:「趕快道歉安撫她,因為她已經對男朋友遲到這件事氣炸了,氣到要到分手的程度。」,前者在心理學中的溝通面向中稱之為「訊息」( message)本身;後者在心理學中的溝通面向中稱之為「後設訊息」(meta-message),或是俗稱的「言外之意」,聽的人如果只針對「訊息」本身反應,而不照顧到「後設訊息」反應,幾乎都會溝通不良。比如上例,那位遲到的男友如果沒有馬上對不起安撫女友的生氣,而是跟她反應說;「真的嗎?妳是不是早就想跟我分手」,很大的可能性是兩人吵起架來。由此觀之,人前人後的訊息不盡相同是很自然的現象。
在近來有一個很類似概念的說詞,是從日本傳過來的,叫做「讀空氣」,它主張一個人的內在狀態自然會形成一個氛圍,這個氛圍,就像某種空氣把人包覆在其中,接近的人能不能夠讀空氣做適當的舉動。有人認為「讀空氣」是一種察言觀色,而知名作家褚士瑩分享:「讀空氣」並非只是單純察言觀色,而是培養觀察環境氛圍、提出並溝通改善意見,再加上落實執行的綜合能力。所以「讀空氣」的概念可能比人前人後之言還來得廣,不過本文聚焦在人前人後兩個溝通模式的認識與操作。
我們鼓勵人前人後的訊息是同一調性,表達的方向一致,「訊息本身」和「後設訊息」儘量交集,不要說反話,這樣的溝通效果比較不會被誤解。比如說一位家長對孩子很生氣,就老實地對他表示「你的某某行為讓我感到生氣,⋯」,千萬不要說「你真的好棒棒,做出這種事!」(反諷),或是「要把你丟掉!」、「不要再讓我看到你」這樣的話。因為會導致孩子在學習人前人後感到困惑,或者甚至是成年人也不一定能掌握住你想表達的,反而因此遭遇到溝通困難。
完整的溝通還要考慮說話的人和聽話的人是什麼樣的關係,會決定談話內容的範圍,比如說:「我愛你」只適合在關係親密的人之間,不適合點頭之交的朋友間;另外除了說話的內容之外,說話的音調、大小聲、快慢⋯等,及一些肢體動作,諸如皺眉頭、手勢、身體緊鬆的焦慮程度⋯等,都會讓聽話者感知到說話者的人後之意
因此,在人際關係中辨識人前人後的能力還頗為重要,如果你真的無法瞭解對方在表達什麼,你可以用「不好意思,你的意思是⋯」或「不好意思,我不知道有沒有理解錯,你的意思是⋯這樣嗎?」來詢問或用自己的話來重述對方的意思一次,然後觀察對方反應。當然,如果在戀愛時,你一時反應不過來對方的人前表達,也可表示真不𢤦,希望對方能說明白一些,如果對方因而生氣不理,也可把此狀況在適當情況下詢問你的好朋友的意見!
有的人不喜歡把人後之意講得太明白,若你總能掌握得到對方的人後之意,那恭喜你;若雙方的溝通中,對方總是喜歡使用人前之語來包裝人後之意,而你不大確定可以掌握對方說話的真實意思,建議你不要立刻搭話回應,並適時用上述建議的方法回應。
點擊有劃底線的字即可連結
avatar-img
202會員
369內容數
歡迎來到「穗波心理師」沙龍。這是一個「生活、家庭、愛與人生」的領域,關注親情、愛情、婚姻、家庭及人生議題,先祝福大家都能遇見幸福、圓滿伴侶關係及維繫家庭。 我是執業臨床心理師,歡迎對上述議題留言,讓我可以用心理學的概念與你討論,或提出建議。也可以在下方留言你介紹自己,讓我有機會更認識你、一起交流成長,人生路上不寂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如何留下好印象?心理機制操作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到底孔子那時是看到消逝的河水?還是看到新生的流水呢?
愛情怎麼保存?留住愛情的秘密是什麼?
本文受網友迴饋而啟發,為未來可能談到的家族系統文章做概念準備。本文有點教學意味。
青春期孩子不聽話?請先讓孩子感覺到被愛
日本電視劇「重啟人生」給予我的啟示!
如何留下好印象?心理機制操作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到底孔子那時是看到消逝的河水?還是看到新生的流水呢?
愛情怎麼保存?留住愛情的秘密是什麼?
本文受網友迴饋而啟發,為未來可能談到的家族系統文章做概念準備。本文有點教學意味。
青春期孩子不聽話?請先讓孩子感覺到被愛
日本電視劇「重啟人生」給予我的啟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句話就這麼溢出心智的序列,那是一無意識的、關於愛的滿溢。正是因為那是場永遠都在腦海裡的洋流中竄動的情感,所以對於身體外部的公眾領域只能是一種情感能否生存的未知試探。 此次是一次意外的、招致不穩定的未明事件,在短暫而無法確知自己的冒險意圖之前,行動需要被迫使展開,如果說,可以趕在聲音到達前就有機會攔
Thumbnail
溝通是雙向的 溝通的意思是互相了解對方想法/交換想法,溝通可分為兩部份,要完成這兩部份,有來有往,才是有效的溝通。 聆聽別人 表達自己 當我們有情緒的時候,在溝通過程中會衝口而出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這樣不但無法解決事情,還令事情更糟。如何做到讓另一半冷靜地聆聽你的需求,而你又能夠表達自己?吵
Thumbnail
你覺得過去的那些對象,像是講好了一樣,個個表現的如出一徹。不管換了幾個對象,跟朋友抱怨、訴苦的內容核心大同小異。真的是他們有心電感應?
  我常常在想:「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不是可以坦承一些?」   有時候,自己明明什麼也沒做,卻會被朋友們誤解成另一種意思;或者,朋友沒有那個意思,但卻又克制不住自己會往那個方向想......。   類似的事情一樣接著一樣,總是令人困擾不已,不知道如何去制止自己波動不止的想法,又常常脫口而出令人後悔
Thumbnail
在人際關係中,總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而這些誤會,最終導致關係的疏離或破裂。文章分享⁣面對關係中的受傷,如何運用三步驟帶自己走出來~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偶爾在某些互動的情境下,或多或少地會感覺到,似乎對方並沒有真的「聽」你說什麼。有的時候,對方或許是善意地急於分享,所以必須要有一個讓他的經驗或想法能夠開始展現或闡述出來的前提。
Thumbnail
你可能有這樣的經驗,與人對話時說了一堆,結果對方插嘴說:「等等,上次不是說 XXX 」之類的回話,這是因為你們的對話沒有在相同的基礎,別人在你說的很開心時其實是滿頭問號。 如果先說前提對方就會進入狀況,比如:「上週會議中有提到 X 問題你記得嗎?」等對方回神你再繼續說。 在對話中建立共同的語
Thumbnail
當面糾正對方的錯誤,非常容易讓場面陷入尷尬,對方有可能生氣外,比較麻煩是會記在心裡,並反應在對你的行為,有疑慮可問「這跟我理解的好像不太一樣,您的意思是…嗎?」 如果對方是單純發音錯誤或講錯字,就若無其事說出正確說法就好,對方聽到會愣一下知道自己講錯。 實際上這是一種稱為「間接糾正」的心理技
Thumbnail
你內心否定對方,不論是表情或肢體表現出來或用言語否定,對話不是陷入爭論就是加快結束,想維持開心聊天的做法是,先接納對方跟你的想法不同的事實,並重複說一遍對方意思。 對對方說法持保留態度也可說「原來你是這樣想」「應該有人跟你一樣想法」「聽起來有可能」之類。 尊重彼此的差異,並以開放的態度接納不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句話就這麼溢出心智的序列,那是一無意識的、關於愛的滿溢。正是因為那是場永遠都在腦海裡的洋流中竄動的情感,所以對於身體外部的公眾領域只能是一種情感能否生存的未知試探。 此次是一次意外的、招致不穩定的未明事件,在短暫而無法確知自己的冒險意圖之前,行動需要被迫使展開,如果說,可以趕在聲音到達前就有機會攔
Thumbnail
溝通是雙向的 溝通的意思是互相了解對方想法/交換想法,溝通可分為兩部份,要完成這兩部份,有來有往,才是有效的溝通。 聆聽別人 表達自己 當我們有情緒的時候,在溝通過程中會衝口而出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這樣不但無法解決事情,還令事情更糟。如何做到讓另一半冷靜地聆聽你的需求,而你又能夠表達自己?吵
Thumbnail
你覺得過去的那些對象,像是講好了一樣,個個表現的如出一徹。不管換了幾個對象,跟朋友抱怨、訴苦的內容核心大同小異。真的是他們有心電感應?
  我常常在想:「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不是可以坦承一些?」   有時候,自己明明什麼也沒做,卻會被朋友們誤解成另一種意思;或者,朋友沒有那個意思,但卻又克制不住自己會往那個方向想......。   類似的事情一樣接著一樣,總是令人困擾不已,不知道如何去制止自己波動不止的想法,又常常脫口而出令人後悔
Thumbnail
在人際關係中,總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而這些誤會,最終導致關係的疏離或破裂。文章分享⁣面對關係中的受傷,如何運用三步驟帶自己走出來~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偶爾在某些互動的情境下,或多或少地會感覺到,似乎對方並沒有真的「聽」你說什麼。有的時候,對方或許是善意地急於分享,所以必須要有一個讓他的經驗或想法能夠開始展現或闡述出來的前提。
Thumbnail
你可能有這樣的經驗,與人對話時說了一堆,結果對方插嘴說:「等等,上次不是說 XXX 」之類的回話,這是因為你們的對話沒有在相同的基礎,別人在你說的很開心時其實是滿頭問號。 如果先說前提對方就會進入狀況,比如:「上週會議中有提到 X 問題你記得嗎?」等對方回神你再繼續說。 在對話中建立共同的語
Thumbnail
當面糾正對方的錯誤,非常容易讓場面陷入尷尬,對方有可能生氣外,比較麻煩是會記在心裡,並反應在對你的行為,有疑慮可問「這跟我理解的好像不太一樣,您的意思是…嗎?」 如果對方是單純發音錯誤或講錯字,就若無其事說出正確說法就好,對方聽到會愣一下知道自己講錯。 實際上這是一種稱為「間接糾正」的心理技
Thumbnail
你內心否定對方,不論是表情或肢體表現出來或用言語否定,對話不是陷入爭論就是加快結束,想維持開心聊天的做法是,先接納對方跟你的想法不同的事實,並重複說一遍對方意思。 對對方說法持保留態度也可說「原來你是這樣想」「應該有人跟你一樣想法」「聽起來有可能」之類。 尊重彼此的差異,並以開放的態度接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