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1/1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談人前人後-心理溝通術

我們常聽人說,這個人不一致,人前人後不同,真的是這樣嗎?
以前的我,覺得做人就要內外一致,忠於自己內在,言行必須合一、合拍,不然就被我標識為「虛偽」的人。可是越長越大之後,越覺得這個推論及結果很有可議之處,人前人後不同可能有許多心理意涵。
一般人面對眼前的狀況本來就有兩種聲音,一個是說的出來的,一個是內在心理之聲,這是很正常的現象。比如說:我對某人說:「我對這個說法不太同意」,可是我內在之聲可能為:「我恨不得剝你的皮,吃你的肉,喝你的血!」,雖然我內心這樣想,但我不可能這樣說出來的,因為這個某人是我的老闆,我為了保住飯碗,表達出來的話就經過修飾成為比較含蓄表達的說詞。
或又如一位女性生男友的氣,因為他約會遲到了,於是說「你很討厭,我要跟你分手」,表面之意(人前)是這位女性因男友約會遲到而生氣,氣到要和男朋友分手」,但實則她在告訴男友(人後)她內心所想的:「趕快道歉安撫她,因為她已經對男朋友遲到這件事氣炸了,氣到要到分手的程度。」,前者在心理學中的溝通面向中稱之為「訊息」( message)本身;後者在心理學中的溝通面向中稱之為「後設訊息」(meta-message),或是俗稱的「言外之意」,聽的人如果只針對「訊息」本身反應,而不照顧到「後設訊息」反應,幾乎都會溝通不良。比如上例,那位遲到的男友如果沒有馬上對不起安撫女友的生氣,而是跟她反應說;「真的嗎?妳是不是早就想跟我分手」,很大的可能性是兩人吵起架來。由此觀之,人前人後的訊息不盡相同是很自然的現象。
在近來有一個很類似概念的說詞,是從日本傳過來的,叫做「讀空氣」,它主張一個人的內在狀態自然會形成一個氛圍,這個氛圍,就像某種空氣把人包覆在其中,接近的人能不能夠讀空氣做適當的舉動。有人認為「讀空氣」是一種察言觀色,而知名作家褚士瑩分享:「讀空氣」並非只是單純察言觀色,而是培養觀察環境氛圍、提出並溝通改善意見,再加上落實執行的綜合能力。所以「讀空氣」的概念可能比人前人後之言還來得廣,不過本文聚焦在人前人後兩個溝通模式的認識與操作。
我們鼓勵人前人後的訊息是同一調性,表達的方向一致,「訊息本身」和「後設訊息」儘量交集,不要說反話,這樣的溝通效果比較不會被誤解。比如說一位家長對孩子很生氣,就老實地對他表示「你的某某行為讓我感到生氣,⋯」,千萬不要說「你真的好棒棒,做出這種事!」(反諷),或是「要把你丟掉!」、「不要再讓我看到你」這樣的話。因為會導致孩子在學習人前人後感到困惑,或者甚至是成年人也不一定能掌握住你想表達的,反而因此遭遇到溝通困難。
完整的溝通還要考慮說話的人和聽話的人是什麼樣的關係,會決定談話內容的範圍,比如說:「我愛你」只適合在關係親密的人之間,不適合點頭之交的朋友間;另外除了說話的內容之外,說話的音調、大小聲、快慢⋯等,及一些肢體動作,諸如皺眉頭、手勢、身體緊鬆的焦慮程度⋯等,都會讓聽話者感知到說話者的人後之意
因此,在人際關係中辨識人前人後的能力還頗為重要,如果你真的無法瞭解對方在表達什麼,你可以用「不好意思,你的意思是⋯」或「不好意思,我不知道有沒有理解錯,你的意思是⋯這樣嗎?」來詢問或用自己的話來重述對方的意思一次,然後觀察對方反應。當然,如果在戀愛時,你一時反應不過來對方的人前表達,也可表示真不𢤦,希望對方能說明白一些,如果對方因而生氣不理,也可把此狀況在適當情況下詢問你的好朋友的意見!
有的人不喜歡把人後之意講得太明白,若你總能掌握得到對方的人後之意,那恭喜你;若雙方的溝通中,對方總是喜歡使用人前之語來包裝人後之意,而你不大確定可以掌握對方說話的真實意思,建議你不要立刻搭話回應,並適時用上述建議的方法回應。
點擊有劃底線的字即可連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