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心得】第一次運用故事繪本帶課程的複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國中的課堂,往往有所謂的「八九節」,是在規定的課程之外的時間,大多都會安排主科,像是國英數自社。因為並非強制參加,加上八九節依規定是不能繼續上新進度,應以複習為原則(國中端主要是依據「國民中小學教學正常化實施要點」來執行)
因此,我決定加強複習七年級剛學過的比與比例式的概念,但根據過往經驗,一直寫黑板解題目,教學成效實在有限。部分學生很容易失去注意力,更重要的,不會去動筆計算題目,反而只是坐著看老師演戲,等待那無聊的答案。
一次成功的教學,我目前認為的定義就是,教師能清楚引導學生思考當天重要觀念,學生投入課堂的比例也足夠。很多時候,教學往往面對的是挫折,學生聽不懂、課堂參與度不高、習題講解太過複雜等等,都會成為教學上令我感到無力的因素。

運用故事

之前有過一次利用解謎的情境帶學生複習段考範圍,覺得效果不錯。這次更是發揮創意,結合線上精美簡報軟體 canva 創作出類似繪本故事的投影片。當然,投影片上的內容都跟我的課程複習有關,簡單來說就是充滿著數學!
發現學生喜歡聆聽故事,這樣也更能將他們的心思聚焦在課堂上。隱藏在故事當中的數學題目,也讓學生得以探索討論。

教學心得

對我來說數學是有趣的,但是相信不少讀者,也包括我的學生,可能都對數學感到退避三舍。的確,這一年教書下來,深刻感受到許多學生對數學爆有很大的焦慮。數學老師們就是不斷在尋找有趣的教法,讓數學變得不那麼恐怖。
也很幸運自己正好有拜讀一本土耳其作家創作的數學兒童讀物《老師,一定要用數學闖關嗎?》,也給我這次教學採用說故事的靈感。
最後放上投影片的第一頁,之後的課堂又講了第二章,學生反應是不錯的,真的很開心!
我常常讓自己的筆名出現在學生的作業考卷上,哈哈
avatar-img
43會員
198內容數
我是巴斯光綸,一位喜愛電影的數學教師。 喜歡讓人願意一看再看的好電影,也喜歡用數學看待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幸參與到教育桌遊應用的經驗分享研習,遊戲化教學一直是我希望達成的教學方式,但是卻有太多我還不清楚的細節......
第一次設計密室逃脫遊戲到數學課堂上,雖然很陽春,但還是有很多心得。
究竟是職業的倦怠,還是自己的不成熟。身為一個菜鳥教師,我仍然在找尋通往自己理想的那條路。
沉寂一段時間,久違的發文,講述這禮拜擔任社團老師的一些心得趣事。
最近國中小非常注重平板教學,我任職的學校更是不少教師同仁,每天分享他們對於數位科技融入教學的心得。就在上週的研習當中,我學到了一個新的數位工具 - LoiLoNote。
前言一下 兩個月前的我仍在懷疑,自己是否能夠完成論文,拿到畢業證書並且辦離校手續(尤其當我已經完成口試,就剩下修改論文給指導教授看過的階段)。在大學剛放暑假沒多久,總算是正式畢業,脫離長久以來的學生身份。 我的身份也很快就從學生轉換成老師,而且馬上就迎來第一個考驗,為期四週的暑期輔導。
有幸參與到教育桌遊應用的經驗分享研習,遊戲化教學一直是我希望達成的教學方式,但是卻有太多我還不清楚的細節......
第一次設計密室逃脫遊戲到數學課堂上,雖然很陽春,但還是有很多心得。
究竟是職業的倦怠,還是自己的不成熟。身為一個菜鳥教師,我仍然在找尋通往自己理想的那條路。
沉寂一段時間,久違的發文,講述這禮拜擔任社團老師的一些心得趣事。
最近國中小非常注重平板教學,我任職的學校更是不少教師同仁,每天分享他們對於數位科技融入教學的心得。就在上週的研習當中,我學到了一個新的數位工具 - LoiLoNote。
前言一下 兩個月前的我仍在懷疑,自己是否能夠完成論文,拿到畢業證書並且辦離校手續(尤其當我已經完成口試,就剩下修改論文給指導教授看過的階段)。在大學剛放暑假沒多久,總算是正式畢業,脫離長久以來的學生身份。 我的身份也很快就從學生轉換成老師,而且馬上就迎來第一個考驗,為期四週的暑期輔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分享教師在教學中所遇到的挑戰與策略,並針對不同基礎能力和學習意願的學生,透過兩班三組制定相對應的教學計畫,以期提高每位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數學能力。教學經驗上,透過數學活動,使學生能理解抽象概念,並在學習過程中增強自信心。
Thumbnail
數學對許多人來說,或許是學生時期的惡夢,但其實,數學也可以很有趣!本文介紹了一個有趣的生日魔法,並透過這個魔法介紹了數學概念,讓孩子覺得數學是有趣的、好玩的,並激發了學習動機、提升了學習興趣。
有經驗的人會知道,真正有靈魂的數學家寫作,不會是我們平常看到的那樣。其實這件事,我在台大數學系三年級的時候就有感覺到。當時我意識到這件事,就覺得數學系裡面的人,很多問題很大。但數學很經典的文章,又需要自己底子夠深才看得懂,所以就造成數學文章,許多的表達都是要通靈才能意會。
Thumbnail
這是我的教學經歷。請容許我在這打個小廣告。 大家好,我是新勢力家教工作室的國中小數學老師──哲軒。 國二數學,在國中數學的學習中可以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第三冊進入“無理數”的部份,第四冊開始有“幾何”的單元出現。
Thumbnail
三則若有似無關聯性的小小故事。 ❦ 第一則 段考期間的某節課,我在導生班陪著學生自習,當天的考程有考數學,班上學生熱切地討論著數學,他們有人離開了自己的座位,或小群,或大群,當然也有獨自練功的孩子;我心裡感到滿意,我覺得,數學就是要藉由討論,把不清楚的概念釐清,就是要用嘴、用手去算,才能確認
國小以致於於國中數學的學習具有連貫性,這裏預計從小一的數學概念開始,從認識 1~10 的數,逐步認識數學的學習。
每個數學愛好者, 都會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不同的挑戰與啟示。 本文想與你分享, 三個我與摯友共同學習數學的重大啟發, 幫助你在數學旅程中獲得更多樂趣與成就。 ▋啟發1 - 不同領域的碰撞啟發創新思維 我在台灣大學數學系學習代數拓墣、微分幾何、李群與李代數時, 發
Thumbnail
面對數學的困難,許多學生總是會質疑為何要學這門學科。 本文以個人教學經驗,分享了數學在日常生活和未來規劃中的重要性, 並透過真實故事強調數學訓練思考邏輯的價值。 「為甚麼要學數學?以後又用不到。」 這篇文章是一個數學老師的回答。
Thumbnail
1.一年級數學代課:比長短 今天去帶了一堂一年級數學,比長短。 發現自己很有進步。 1.學生嘰嘰喳喳,愛發言。我能馬上告知,「我需要」上課的樣子是什麼。很具體的劃界線與說明。 2.學生桌上有教具操作,有課本、有剪刀,很容易在說明、在講解、再拋問題給他們思考時,有人在玩手上的東西,在放空。而我
Thumbnail
這學習的數學課,我們延伸了上學期的課程,複習了一點微分之後繼續接著上積分。 每堂課老師都會利用講義跟我們講課,並安排一些題目讓我們進行練習計算,在每週也會有一張兩到三題的練習題,讓我們練習,更加熟悉這週所學的知識,並且在其中還會進行一次期中測驗,讓我們看看是否有真正學會這些知識。  一開始我們主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分享教師在教學中所遇到的挑戰與策略,並針對不同基礎能力和學習意願的學生,透過兩班三組制定相對應的教學計畫,以期提高每位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數學能力。教學經驗上,透過數學活動,使學生能理解抽象概念,並在學習過程中增強自信心。
Thumbnail
數學對許多人來說,或許是學生時期的惡夢,但其實,數學也可以很有趣!本文介紹了一個有趣的生日魔法,並透過這個魔法介紹了數學概念,讓孩子覺得數學是有趣的、好玩的,並激發了學習動機、提升了學習興趣。
有經驗的人會知道,真正有靈魂的數學家寫作,不會是我們平常看到的那樣。其實這件事,我在台大數學系三年級的時候就有感覺到。當時我意識到這件事,就覺得數學系裡面的人,很多問題很大。但數學很經典的文章,又需要自己底子夠深才看得懂,所以就造成數學文章,許多的表達都是要通靈才能意會。
Thumbnail
這是我的教學經歷。請容許我在這打個小廣告。 大家好,我是新勢力家教工作室的國中小數學老師──哲軒。 國二數學,在國中數學的學習中可以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第三冊進入“無理數”的部份,第四冊開始有“幾何”的單元出現。
Thumbnail
三則若有似無關聯性的小小故事。 ❦ 第一則 段考期間的某節課,我在導生班陪著學生自習,當天的考程有考數學,班上學生熱切地討論著數學,他們有人離開了自己的座位,或小群,或大群,當然也有獨自練功的孩子;我心裡感到滿意,我覺得,數學就是要藉由討論,把不清楚的概念釐清,就是要用嘴、用手去算,才能確認
國小以致於於國中數學的學習具有連貫性,這裏預計從小一的數學概念開始,從認識 1~10 的數,逐步認識數學的學習。
每個數學愛好者, 都會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不同的挑戰與啟示。 本文想與你分享, 三個我與摯友共同學習數學的重大啟發, 幫助你在數學旅程中獲得更多樂趣與成就。 ▋啟發1 - 不同領域的碰撞啟發創新思維 我在台灣大學數學系學習代數拓墣、微分幾何、李群與李代數時, 發
Thumbnail
面對數學的困難,許多學生總是會質疑為何要學這門學科。 本文以個人教學經驗,分享了數學在日常生活和未來規劃中的重要性, 並透過真實故事強調數學訓練思考邏輯的價值。 「為甚麼要學數學?以後又用不到。」 這篇文章是一個數學老師的回答。
Thumbnail
1.一年級數學代課:比長短 今天去帶了一堂一年級數學,比長短。 發現自己很有進步。 1.學生嘰嘰喳喳,愛發言。我能馬上告知,「我需要」上課的樣子是什麼。很具體的劃界線與說明。 2.學生桌上有教具操作,有課本、有剪刀,很容易在說明、在講解、再拋問題給他們思考時,有人在玩手上的東西,在放空。而我
Thumbnail
這學習的數學課,我們延伸了上學期的課程,複習了一點微分之後繼續接著上積分。 每堂課老師都會利用講義跟我們講課,並安排一些題目讓我們進行練習計算,在每週也會有一張兩到三題的練習題,讓我們練習,更加熟悉這週所學的知識,並且在其中還會進行一次期中測驗,讓我們看看是否有真正學會這些知識。  一開始我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