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習紀錄】教育桌遊應用設計經驗分享工作坊之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許多人喜愛桌遊,如果將它融入教學活動中,又會是什麼景況呢?
時常和學生提醒要養成自己動手做筆記的習慣,才不會聽過就忘記,降低學習的效率。今天參加完一場線上的研習,更應該做好榜樣,簡短紀錄自己對這次研習的一些心得。
講師介紹了一些常見桌遊的種類,提點我們一般桌遊與教育桌遊的差別為何,以及該如何應用在教學活動當中。其中我覺得很熟悉也很佩服的就是講師分享他應用桌遊時需要思考的環節。
先說說一般桌遊與教育桌遊的差異,最大的不同就是目的,一般桌遊主要就是娛樂性質,好玩有趣又耐玩,是首要考慮的重點。教育桌遊則需要思考「要讓學生學會什麼」,這和我們在設計教案時,設想的學習目標大同小異,基本上可以想成就是將學習目標融入到遊戲要玩家達成的目的。
上課玩桌遊,相信許多孩子都會覺得比起枯燥乏味的板書聽講來得有趣,也就容易產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既然如此,為何使用桌遊教學還不太算常見的方式呢?我覺得困難的點有一個就是上課時間,國中小一堂課頂多 40 到 45 分鐘,正常板書講課也常常落入課程上不完,需要趕進度的情況,玩桌遊的時間掌控,在不熟悉的情況下,真的很難拿捏。另一個可能就是,準備工作會變多,遊戲道具、遊戲規則、獎勵制度、課堂學習單......把這些都考慮到一堂課,並且還要能扣回教學目標,我自己覺得很難就是了。(所以才想參加這次的研習!)
再來就是講師提到他將桌遊應用在課堂時要思考的事情,運用遊戲有個好處,那就是產生情境讓學生可以沈浸,並且容易有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與競爭,增加學生主動學習的機會。為了達成上述這些,在設計桌遊時,就要先想好遊戲的目標,而這就要結合我們的教學目標。
講師分享的桌遊種類裡,有個我滿喜歡,也曾實際應用於課室當中的,叫做「戰棋類」的遊戲,基本上棋盤類的都屬於這種,容易有數學推理邏輯的思考,加上對戰的技巧是一些孩子樂此不疲去摸索的。另外有一種類型,叫做「桌上角色扮演遊戲」,是講師說他滿常使用的桌遊類型,我自己聽完也很感興趣。舉個例子,《龍與地下城》就屬這類型。皮克斯動畫《2分之1的魔法》,哥哥愛玩的應該也是這類型的桌遊。其在準備上,有紙筆跟簡易的骰子或棋子道具就可以操作,是我熟悉的材料。
半年前我開始了第一年教書的生涯,也曾想過要運用遊戲化教學,實際操作過幾次後,發現比我想得要深奧許多。很多教學目標都因為不熟悉操作,達成率偏低,也讓我在後半學期,大部分課程都是以黑板板書為主,作業習題為輔。雖然教學進度還算能掌握,卻感到十分可惜。
寒輔即將到來,這幾天也給自己思考的時間,希望能將腦中那些知識,透過有趣的遊戲來包裝,讓自己的課程可以更加靈活。
avatar-img
43會員
198內容數
我是巴斯光綸,一位喜愛電影的數學教師。 喜歡讓人願意一看再看的好電影,也喜歡用數學看待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第一次設計密室逃脫遊戲到數學課堂上,雖然很陽春,但還是有很多心得。
究竟是職業的倦怠,還是自己的不成熟。身為一個菜鳥教師,我仍然在找尋通往自己理想的那條路。
沉寂一段時間,久違的發文,講述這禮拜擔任社團老師的一些心得趣事。
最近國中小非常注重平板教學,我任職的學校更是不少教師同仁,每天分享他們對於數位科技融入教學的心得。就在上週的研習當中,我學到了一個新的數位工具 - LoiLoNote。
前言一下 兩個月前的我仍在懷疑,自己是否能夠完成論文,拿到畢業證書並且辦離校手續(尤其當我已經完成口試,就剩下修改論文給指導教授看過的階段)。在大學剛放暑假沒多久,總算是正式畢業,脫離長久以來的學生身份。 我的身份也很快就從學生轉換成老師,而且馬上就迎來第一個考驗,為期四週的暑期輔導。
禱告,新的選項,糾結,繼續向前。畢業後的流浪教師再次做出選擇。
第一次設計密室逃脫遊戲到數學課堂上,雖然很陽春,但還是有很多心得。
究竟是職業的倦怠,還是自己的不成熟。身為一個菜鳥教師,我仍然在找尋通往自己理想的那條路。
沉寂一段時間,久違的發文,講述這禮拜擔任社團老師的一些心得趣事。
最近國中小非常注重平板教學,我任職的學校更是不少教師同仁,每天分享他們對於數位科技融入教學的心得。就在上週的研習當中,我學到了一個新的數位工具 - LoiLoNote。
前言一下 兩個月前的我仍在懷疑,自己是否能夠完成論文,拿到畢業證書並且辦離校手續(尤其當我已經完成口試,就剩下修改論文給指導教授看過的階段)。在大學剛放暑假沒多久,總算是正式畢業,脫離長久以來的學生身份。 我的身份也很快就從學生轉換成老師,而且馬上就迎來第一個考驗,為期四週的暑期輔導。
禱告,新的選項,糾結,繼續向前。畢業後的流浪教師再次做出選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如何利用桌遊,透過感官體驗幫助學生學習寫作。文章介紹了卡牌寫作的底層邏輯,並提出遊戲化學習的方式,包括從自信到成功的組裝過程、從玩中學習的探索過程,以及從讀到寫的輸出導向。強調遊戲行為和學習目標結合,以及多種寫作手法的應用,讓學生在輕鬆中吸取知識,真正做到遊戲與學習的融合。
Thumbnail
長文。字1318. 一、問題 一位臉書上的桌遊愛好者發問:「108課綱究竟如何改變了桌遊與教師的教學模式?為什麼現在到處都能看到這麼有趣的教師研習活動?」這個問題引起了我的興趣。經過一些思考與反覆整理,我針對這個話題提出了以下看法: 由於我的工作關係,與學校教學及桌遊都有些接觸。這幾年來,
Thumbnail
桌遊作為一種集娛樂與智力挑戰於一體的活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無論是家庭聚會、朋友派對,還是商業活動,桌遊都能帶來無限的樂趣和深刻的交流體驗。本文將探討桌遊的魅力,推薦一些優秀的桌遊店,以及熱門的桌遊推薦,幫助你更好地享受這一精彩的娛樂方式。 1. 桌遊的魅力與發展 從傳統到現代的
Thumbnail
透過桌遊《議起上奏》,模擬古代文人向皇帝呈上奏摺的形式,學生可以在遊戲中了解議論文的結構與寫作方法,結合寓教於樂的概念,讓孩子在遊戲中潛移默化地學好學滿議論文,加深對議論文寫作的理解,每一位參與的學生皆是滿臉的意猶未盡呢!
作為一名圍棋老師,我個人最希望的是帶給學生思考圍棋的樂趣,產生興趣進而積極的練習,提升棋力。
Thumbnail
黑板板書?多媒體投影? 從以前需要手動塗畫的幻燈片,到後來的影片、PPT,現在新世代偏好的Canva(我現在也非常倚賴XDDD),又或者是各種AI軟體──教學現場,到底應該要用什麼工具呢?
e等公務園+學習平臺/專題研討實務-委升薦及員升高員訓練適用/測驗解答記錄分享
Thumbnail
有關於「清單煉金術(Goldlist Method)」記憶法的常見問答,可以更加瞭解這個記憶方法,消除對此記憶方法的使用疑惑。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如何利用桌遊,透過感官體驗幫助學生學習寫作。文章介紹了卡牌寫作的底層邏輯,並提出遊戲化學習的方式,包括從自信到成功的組裝過程、從玩中學習的探索過程,以及從讀到寫的輸出導向。強調遊戲行為和學習目標結合,以及多種寫作手法的應用,讓學生在輕鬆中吸取知識,真正做到遊戲與學習的融合。
Thumbnail
長文。字1318. 一、問題 一位臉書上的桌遊愛好者發問:「108課綱究竟如何改變了桌遊與教師的教學模式?為什麼現在到處都能看到這麼有趣的教師研習活動?」這個問題引起了我的興趣。經過一些思考與反覆整理,我針對這個話題提出了以下看法: 由於我的工作關係,與學校教學及桌遊都有些接觸。這幾年來,
Thumbnail
桌遊作為一種集娛樂與智力挑戰於一體的活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無論是家庭聚會、朋友派對,還是商業活動,桌遊都能帶來無限的樂趣和深刻的交流體驗。本文將探討桌遊的魅力,推薦一些優秀的桌遊店,以及熱門的桌遊推薦,幫助你更好地享受這一精彩的娛樂方式。 1. 桌遊的魅力與發展 從傳統到現代的
Thumbnail
透過桌遊《議起上奏》,模擬古代文人向皇帝呈上奏摺的形式,學生可以在遊戲中了解議論文的結構與寫作方法,結合寓教於樂的概念,讓孩子在遊戲中潛移默化地學好學滿議論文,加深對議論文寫作的理解,每一位參與的學生皆是滿臉的意猶未盡呢!
作為一名圍棋老師,我個人最希望的是帶給學生思考圍棋的樂趣,產生興趣進而積極的練習,提升棋力。
Thumbnail
黑板板書?多媒體投影? 從以前需要手動塗畫的幻燈片,到後來的影片、PPT,現在新世代偏好的Canva(我現在也非常倚賴XDDD),又或者是各種AI軟體──教學現場,到底應該要用什麼工具呢?
e等公務園+學習平臺/專題研討實務-委升薦及員升高員訓練適用/測驗解答記錄分享
Thumbnail
有關於「清單煉金術(Goldlist Method)」記憶法的常見問答,可以更加瞭解這個記憶方法,消除對此記憶方法的使用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