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rmur]情緒大概是寫作的基礎吧

[murmur]情緒大概是寫作的基礎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念外文系的時候,幾乎每天都圍繞著文人作品轉,古人都將自己無法發揚光大的雄心壯志、獨有前衛的價值觀寄託在文字裡。那些坦坦蕩蕩地一行行間充斥著憤恨不平,有些則隱晦地發展出自己的故事世界,間接諷刺當代社會的問題。(著名的格列佛遊記就是其中一個的例子)

以前我也很常寫一些詩句,來抒發自己在家庭議題的感觸和傷痛,家裡發生多少事情,FB上就有多少新的作品。我也不想讓其他人知道自己到底發生甚麼事,詩句的內容就寫得很撲朔迷離。有一次大學的室友直接問我為甚麼老是在寫些讓人看不懂的東西。(哈哈)

讀了那麼多年,心裡也有個感覺,好像寫作的前提是內心得裝載滿滿的情緒,那些情緒就像靈感的燃料,讓人產出一篇又一篇作品。這樣想想,那些長篇小說或選集長度的篇幅,內心又得有多少情緒等著發洩出來,才能完成那麼長的作品。

這大概也是現在的我有種難產的感覺吧!
生小孩之前,很多事情我看不過去不能理解,深思熟慮後也確信自己是對的。這種情緒豐滿加上確信自己所想的信念感,讓我能毫無顧慮的打下一行又一行。那些文字似乎也是我急迫地想證明自己是對的。
結果生完小孩後,對於很多事情我卻釋懷了,身處在父母的位置更能明白父母的限制。加上在當年資源不足的情況下,父母已經給予我他們的全部,即便現在看來不合時宜,但他們真的盡力了。一方面家人們也和以前不同,有心想彌補他們以前的過錯。


將近20年的心結,隨著有小孩的生活轉變漸漸化開。
怨恨不在,文字也隨之消失了。
因為我突然意識到自己的立場是我的多元真實,倘若它得到當今主流文化的背書,那對我的父母並不公平。找了二十年的答案,最後我也知道真正的問題也不過是發展不夠健全的時代背景所建構的社會價值觀,一路交錯下,我的原生家庭更像是這個社會發展不足的犧牲品。而這個真相太過殘酷,因為這意味著我和我的家人難以透過單薄之力去改變。只能靠毅力承受苦痛卻無力改變,這又是多少人苦衷的真實。

雖然我不像過去那樣可以隨手生出一篇篇的文,但有幸能在三十歲放下過去背負的苦痛,那也是一種收穫。

就像那句陳腔濫調:「上帝為你關一扇門,也會為你開一扇窗。」




INFP女子的解釋:
多元真實
諮商眾多學派的後現代主義<社會建構論>裡的核心概念。相較於主流文化的單一真實,多元真實是每個人看待自己所處的環境、發生的事件的視角是屬於當事人的真理,每個人有不同的視角所合在一起就是多元的。後現代主義者不著重在個人真理對錯與否。(不評斷其合理性)
















avatar-img
INFP女子腦內世界的沙龍
14會員
7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以前很常聽到一萬小時定律。 後來看了GQ Taiwan 才認識了異數的作者:Malcolm Gladwell。 看完youtube影片完,隔天我就下單買了他中文的書。 「關於Outliners這本書」 首先可能要解釋一下outliners這個字 學過統計學的朋友們可能對這個字不陌生。
兒子啊,懷孕就像一個慢慢體會到身體不是自己的奇怪歷程。 甚至令人害怕、脆弱、無助。 為甚麼這麼說呢?媽媽解釋給你聽。
老公告訴我有一個同事平常做事總是忘東忘西讓他很受不了。 「忘東忘西?」 「對阿。就算我跟另一個同事提醒他,他還是可以忘記。每次看到他這樣,我都會氣到心臟漏拍。」
以前很常聽到一萬小時定律。 後來看了GQ Taiwan 才認識了異數的作者:Malcolm Gladwell。 看完youtube影片完,隔天我就下單買了他中文的書。 「關於Outliners這本書」 首先可能要解釋一下outliners這個字 學過統計學的朋友們可能對這個字不陌生。
兒子啊,懷孕就像一個慢慢體會到身體不是自己的奇怪歷程。 甚至令人害怕、脆弱、無助。 為甚麼這麼說呢?媽媽解釋給你聽。
老公告訴我有一個同事平常做事總是忘東忘西讓他很受不了。 「忘東忘西?」 「對阿。就算我跟另一個同事提醒他,他還是可以忘記。每次看到他這樣,我都會氣到心臟漏拍。」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avatar-avatar
Moonrogu
發佈於
src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