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5/0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天母隨筆

「天母」對老台北而言就是外僑區,與一般平民百姓沒有太多的關係。直到美軍撤出台灣後,在天母的美軍工作人員和眷屬漸漸地回國,情勢才有所改變。我服務的單位有位「西方公司」的派駐代表,是位風度翩翩的白人老美,平常接觸有限,到了耶誕節邀請單位主管,前往天母的住所餐敘。
第一印像「天母」眷區全是花園平房,週末下午大家都在院子裡休閒,尤其是小孩們非常活潑也是吵鬧非常。主人的夫人是位慈祥和藹的好主婦,喜歡繪畫,有幾幅看來不錯,後來發現是圖版上面已有圖樣和編號,只要按編號塗上顏色就可完成,起初我還真的以為是她的傑作。房間也一般就是三房兩廳,但是廚房特大,非正式的用餐就在廚房解決。
老外的用餐很簡單,一隻烤火雞就是主菜,加上馬鈴薯沙拉、生菜沙拉、乳酪和各式麵包就沒有了。烈酒和啤酒堆積如山,原來老外請客吃飯主要就是喝酒,如果沒有甜點巧克力蛋糕,當下我真的沒有吃飽。主人的同事和鄰居知道我們來了,都會彈琴唱歌娛樂大家,氣氛特好,混到八點才告辭,回味無窮。
今年返台寄居「天母」,發現變化很大,「忠誠路」的開發使市區面積倍增,原有的洋房都被大樓取代,店面極多應有盡有,甚至於有些店有太多的現像,回歸自然淘汰的法則,撐不下去就關門。居民消費能力也很強,尤其是餐廳家家爆滿,有一家竟然要我預定明晚的座位。有了「SOGO」和「高島屋」兩家大型百貨公司,一定會有消費的市場,後者雖離捷運車站有段距離,居然派有接駁車往來商場與車站,算得是相當便民。也許當地有服務過洋人的經驗,有些外國菜餐廳,著實要比台北調理的更高明。
鄰近『石牌」「榮民總醫院」引來過路客不少,再者此間國際學校不少,路過的學生不仔細聽,真不知說的是何國語言,好在社區祥和民風淳樸,從未聽到有任何衝突的情事。「磺溪」的整頓是德政,小橋流水添增風雅不少,然而溪邊種植的櫻花似乎太小一點,難當大任,何不出手大方些,不久也可成為著名景點之ㄧ。
天母就在「陽明山」腳下,每天的過山風勢頭很強,我的漁夫帽曾被吹落三次。相對的方便就是爬山,登山步道無數,由山腳爬到「中國文化學院」大約費時四十分鐘,也是我體力的極限,站在山坡俯覽台北市區,大有振衣千仞岡、濯足萬里流之感,山上的洋人住戶陸續搬遷後,舊居曾幾何時各式餐廳紛紛開業,今後暢遊陽明山時,也有口福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