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服務的本質,是讓人在體驗一項產品或經驗的過程中,感覺到順暢、舒服、愉快和滿足。
出生在小生意家庭裡的青少年,小學時期就要幫家裡的生意活。我記得我還是小巧可愛的小學生時,媽媽會請我幫忙美髮院客人洗頭、整理毛巾、掃地。外子出生在農家,則是一群兄弟要去田裡拔雜草。
很多學生在學校進行第一次服務工作,是在擔任小老師的時候。要幫忙收作業、搬教材、轉達老師的指令,幫同學服務、幫老師服務、也幫自己服務。
在美國的服務學習,不只是活動場合中,站在接待處迎賓,也不是單純在圖書館協助擺書的行政庶務功能,是要學生在服務學習過程當中,除了「學習」之外,能有思考並且有所啟發,進一步有所創造。
任何低技能的服務,在所有的領域當中,都會像打雜。公務單位的實習生,只能整理文件;美容美髮的建教生,只能當洗頭妹;文化活動的實習工作,就只能擺擺椅子、掃地、貼標示、引導人流嗎?
坪林茶業博物館「茶山繚療」活動中,安排「新北文化大使」擔任茶席小幫手。活動是在下午進行。事前我問策展人,學員是不是吃過午餐抵達現場即可,他回答要早上到,這樣才能提早學習茶席文化。我心想,這個活動策展單位很有心,會安排讓學員有學習的時間,真難得!
殊不知,上位者的想法,傳達到下位者去執行之間,還有一段落差。這是組織內普遍的通病,大家都想把事情做好,但總是有一件又一件的雜事堆積起來,很難完美成就一件事。
茶席小幫手三位學員早上十點半抵達,原以為策展人會掌握學員的服務學習內容,等了半小時,發現是另一位活動執行者要引導學員進行服務工作。茶席的擺設很美,負責泡茶的茶師很帥,引導的人很倉促地走來,像連珠炮一樣講著茶席的流程。
活動中,需要學員進行的服務的過程很簡單,民眾簽名報到時確認是不是有事前報名、帶位入座或引導在旁等待候補、準備茶點、清洗茶盤。引導者能不能有明確的步驟和指令,是很重要的關鍵之外,預先設想到可能的狀況,提供學員應變的能力,更是極為重要。
我們服務的是人,人就是會像陰晴圓缺一樣,時時刻刻有所變。再怎麼縝密規劃的活動,應該能力不佳的服務團隊,就會看起來一團亂。
一次的茶席活動只有5個人可以參與,卻是採預先報名制度,要有事前報名,才能安排座位。但免費報名的活動,報到率從六成到八成不等,不可能有全員到齊的狀況。若採現場候補,就必須訂好規則,臺灣的民眾善長遵守規則,不太會有爭議,但若規則不清楚,主辦方就容易被挑戰,而引起爭執。
茶席小幫手在進行服務結束後,向工作團隊反應活動現場很亂,指的是機制、流程很亂之外,服務場次因為民眾踴躍參與而頻頻加場,讓學員手忙腳亂。
任何看似再怎麼簡單的服務工作,面對一群十幾歲的高中大學生,仍然要有言簡易賅的說明內容、清楚易懂的步驟、設計良善的動線,在進行服務前一周說明清楚,當天再說明一次、實作一次,才能把人力置入。
我還記得十六歲在麥當勞打工時,就連最簡單的外場清潔工作,也有訓練的標準作業程序。麥當勞的新進員工會先看一部由美國總部製作的影片,因地制宜配上中文字幕和配音,讓員工能容易瞭解。接著,由訓練員帶領新進員工就服務現場說明一次,在前幾次的實作時,訓練員也會在旁觀察指導,確定沒問題之後,就讓員工自行執行工作。
「新北文化大使」在執行任務時,通常會遇到多頭馬車的問題。工作團隊把學員安排好之後,本於尊重專業,讓執行活動廠商規劃服務的內容。但通常有決策權力的人,是主導活動的政府單位。於是,學員經常被指示做一項工作之後,又被指示不要做一項工作。例如一開始的指令是某個區域應該要擺椅子,後來又說那個區域可能會影響貴賓動線,又要學員收回椅子。類此情況,層出不窮。
學員在「茶山繚療」專案活動結束後,在自評表上寫下建議:
「之後如果還有類似的活動,可能可以先跟我們說是要做什麼?因為在這次活動企劃書出來時,我們看了之後,其實不太清楚要做什麼,就有點拖到時間,希望下次企劃書給出來後,直接說我們是要擺攤還是什麼,這樣我們比較能清楚知道要幹嘛?」
「我覺得這次的專案一開始我真的不知道能幫到什麼,但通過其他組員的發言,讓我逐漸對專案內容有個雛形,才開始表達自己的想法,雖然發言次數不算多,但也很慶幸自己的意見能被採納,且其他組員也能夠聆聽,謝謝他們」
「想再多多學習怎麼用比較自然的方式去向陌生人說話,我拿著宣傳板走在路上和他人搭話時,似乎嚇到了很多人,不過有些小朋友也因為這樣被吸引,主動聞手上的茶香包,進而來到攤位。」
我喜歡社會教育的現場,就是沒有固定的教材教案,是一個很「活」的教學過程。服務人群,除了要考驗活動的規劃能力,也考驗青年的活力。「活」,這個字指的不只是熱情,而是腦袋靈活的能力。
這是在學校教育體制下,很難得學到的一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