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5/18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從完形心理觀看陳錦芳的繪畫藝術 - 一段狂想獨奏後的現代考古

    撰文: 張清泓 (台灣美術史 獨立撰述者)
    陳錦芳,都市拾穗者, 1986
    陳錦芳,都市拾穗者, 1986
    格式塔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又稱作完形心理學。Gestalt是德文音譯,中文直譯為格式塔,意即為形式或者模式,精神內涵就是動態整體的概念。此學派興起於20世紀初的德國,在現代心理學流派之中是重要的心理視覺理論之一,由三位德國心理學家 馬科斯·韋特墨(Max Wertheimer)、沃爾夫岡·科勒(Wolfgang Köhler)和科特·考夫卡(Kurt Koffka)在研究「似動現象」的基礎上所創立。
    此學派主張,對於人腦的運作原理是整體的構成而非單一碎裂的組合。這個學派反對把心理認知的歷程還原為單一的基本元素,而在行為面向上,探究反應與刺激的關係上作一種締結連動,在思維歷程上,以一種整體的直觀、有意義的知覺,而不是簡單表面元素的集合,其論述主張是在構成一種心理完整,應運為另一個視覺完形的結果,另產生一項意識圖像的新意義。
    在認知與學習論點中,此學派認為學習的過程不只是嘗試錯誤,而是在頓悟之間,亦即結合當前整個情境對問題的解決,因此,重視知覺組織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以及創造性思維的建立,因此,格式塔心理學也成為了現代認知心理學的重要基石。
    基於上述對於格式塔心理學的簡要說明,我們也知道考夫卡在《格式塔心理學原理》一書中提出了一系列的新名詞,例如:行為場、環境場、物理場、心理場、心理物理場...等,而「場」的概念是該學派嘗試以『場論』去解釋心理現象及其機制之問題。而在台灣的架上繪畫藝術,其中以藝術家 陳錦芳的繪畫作品風格具有一種以「環境場」的概念,試圖以經典圖像或者符號作為創作元素,採取挪移、拼貼等後現代藝術手法,再進行繪畫上的二次創作,以建構出另一種新圖像的自我詮釋。
    本文遂以其自創的藝術風格「新意象派」(Neo-Iconography)的一件作品「都市拾穗者」(City Gleaners)來連結格式塔心理學,試圖在視覺心理上,以傳統繪畫作淺釋。
    藝術家短介
    藝術家 陳錦芳,1936年出生於台南,從小即展露藝術與文學才華,自初中時期,因透過繪畫啟蒙老師 郭柏川、張常華等人的影響,另以荷蘭畫家-梵谷的精神感召,而往藝術之路的目標前進。陳氏期盼未來可以到藝術之都-『法國』留學,以親身感受藝術之都『巴黎』的洗禮。自台南一中初中畢業並保送高中,之後再保送台大外文系,一直文、藝兩棲。1963年考取法國政府獎學金赴法留學,獲巴黎大學現代法國文學碩士及現代藝術史博士,同時在巴黎藝術學院深造七年,藝術創作與文化思想研究並行。在留法期間,專心從事繪畫創作,以油畫或者複合媒材為主,但深知在法國當代的藝術領域中,所能表現的題材,所能用的材料,以及眾多畫派的建立,都已無法在傳統上再突破與超越,因而他陷入了創作困境,在歷經印象派、後印象派、野獸派、台灣原生藝術…等等期別的繪畫創作風格,深知唯有另闢蹊徑,才能具有自我特色,因此,陳氏在書寫博士論文階段,回到了東西方藝術史與人類文化史進行研究,以藝術史觀與文化角度去論述東西方各面向之比較,另建立起一種自我文化論述–「五次元世界文化觀」,另衍生其繪畫上的一種融匯式風格-「新意象派」( Neo-Iconography, Neo-I ) ,而往後在全球化的藝術思潮上,成為了新繪畫時代「後現代主義」表現的樣相。1970年以『中國書法與當代繪畫』論文取得了藝術史博士,五次元世界文化觀的論述,是其論文通篇的前言,即以東西方世界文化比較,作為他在藝術哲思之基礎,而以東方的書法與西方當代繪畫作在抒情抽象上的系統性對比。往後的藝術人生,陳氏試圖透過聯合國的專案,以世界性的藝術巡迴展覽,試圖傳達其藝術行動,藝以載道的理念,來作為以藝術影響世界的中介,其作為國際與台灣當代藝術上具有影響力的人物,不論在其個人藝術創作或畫派建立,以及藝術社會教育的推廣上,都具有其指標意義。
    新繪畫風格建立
    陳錦芳的藝術創作,因在法國留學期間,透過東西方藝術史與人類文化思想史的研究,創立了一種融匯式的新繪畫風格,新意象派(Neo-Iconography)。其學理,是根據陳錦芳在留法時期,自創『五次元世界文化觀』的哲學思考,以人類文化演進的進程,作為他的思考基礎,試圖以統合古今中外,溶匯東西南北不同文化的文化形象或圖示於一爐的表現風格。其命名,首次主要來自美國藝評家 勞倫斯傑普遜(Lawrence Jeppson)於1978年在美國費城藝術聯盟-現代藝術中心,因應藝術家所展出的作品去論述與評定。新意象派所表述的意象一詞(Icon),是指任何眼睛可見的形象,任何形象都可以成為意象,它更尤指更具有被大眾所接受含有象徵意味的『文化』形象與圖示。東西方各系文化有其不同而眾多的意象,可經由文化的交流,媒體的傳播進而世界化,此不同文化系統的意象隨著歷史遞進而激增,並漸具世界性,更而成為人類視覺的共通語言。隨著意象創造,人體的感受與知覺經驗不斷在腦中重組、重現、概括重製,最終提升到新的藝術境界,另以此融匯議題的畫派作為群我溝通的工具,另試圖成為改造社會的實踐動能。因此,新意象派借現成的文化形像加以有機整合,意指安排,除了技巧的顧慮外,最重要的是藝術家“理念”的傳達,因此,藝術家的人生觀、世界觀,文化觀等等達成了突出的特徵或批評、叛逆、暗指、明示、棒唱、歌詠或揶揄,成了當代文代生態。其內涵是,以揚棄自然形象,擷取古、今、中、外,具有象徵意義的文化視覺圖象辭彙。基於「時空合一」、「境況假說」,採取所有可能的「意象」組構,轉化及表現,且不設限去採取歷史上存在的所有可能藝術風格與技巧去處理一幅繪畫作品。另表達一種『人文主義』的傾向,倡導全人類天下一家的世界性觀點,對人進行關懷。透過一種社會實踐式的「觀念藝術」去進行世界巡迴教育,以圖喚醒人類以博愛的寬容的精神去宣揚和平理念,例如,透過人類世界慶典之大事件:『世界領袖論壇』、『萬國博覽會』、『奧運會』、……等,標示著為人類而藝術的繪畫主張。
    舉隅圖例探討
    1886年,法國人送給了美國人一份禮物- 自由女神雕像(Statue of Liberty)。這座塑像是美國的自由象徵,也是對外來移民的歡迎信號。
    藝術家 陳錦芳在1975年已遷居至美國,在1986年正逢美國歡度自由女神一百週年的紀念,為了慶祝慶典到來,於是透過新繪畫的手法,即『新意象派』風格創作了百幅連作的自由女神系列,其中一幅是『都市拾穗者(City Gleaners)』。畫者取1857年法國名畫家米勒(J.F. Millet)那幅家喻戶曉的『拾穗』(The Gleaners)與代表美國文化的自由女神(Statue of Liberty)及可口可樂(CoCa)結合在一起,並面對紐約世貿中心的摩天大樓,但三位農婦俯拾的卻是製造都市髒亂的冷飲空罐,不但環保且資源回收。中間有位農婦手提"I Love New York"的塑膠袋,更反映出紐約都市的階級問題與貧窮差距的矛盾困境。河邊有慢跑及日光浴的時代男女,而高更(Paul Gauguin)的大溪地女郎侷促在日益縮減的原始叢林下,岌岌可危,另象徵了第三世界面臨的窮境。
    本作品透過文化意象的融匯拼貼,賦予原始經典畫作的另一新意涵,呈現了『自由』帶動的創造力及生產力的西方文明,卻也暗示了全球現代化所帶來的階級反差與貧富差距,作者也對於自由的美國,產生出一種當下現實的趣味荒唐。自從9/11 雙子星塔驚爆事件後,『自由女神』所面對的自由世界,讓更多世人反思更多的社會問題。
    對於這種藝術風格融匯的作品本身,已經不再是單一作品如米勒、高更當初之藝術原意,圖作畫面經過了藝術家 陳錦芳的巧妙安排,創造出了符合新繪畫的趣味樣相。 根據格式塔心理學理論的趨完形率,“在知覺任何給定的視覺隊列時,我們易於以穩定且連貫的形式,把不同的元素簡單加以組織,另再轉化成另一種視覺形式”。對於米勒的拾穗者與高更的大溪地作品,在視覺鑒賞上,傳統的經典畫作,觀賞者一眼即能判別該圖像的來源。米勒出身農村,為了苦覓藝術方向,而創作了『拾穗者』代表作。他反映農民要讓貧苦的人可以撿拾收割之後所遺留的穗粒,也能尋求一頓溫飽的畫作。三名農婦在金黃色麥田撿拾麥穗情景外,亦表示三位不同年紀的女性,表現出不同世代的勞動家庭命運。高更的『大溪地』作品,在創作時,他正處於中年危機,內心不安定、流浪且厭棄文明,打算在大溪地融入純粹的自然之中,只追求自己內心的平靜,因此創造出此作品。
    格式塔心理學主張人腦視覺的運作原理是整體的,不管內在與外延,都會影響判斷的完整性,而整體不同於其部件的總和。格式塔理論能解釋整體視覺的內在特征,也跟行為與社會面向的影響,不能忽略。如同,我們對於該圖例作品『都市拾穗者』的視覺感知解讀,我們並非純粹單單從一幅畫的局部經典圖像、顏色、技法等資訊而來,還包括我們對於過去對『拾穗者』與『大溪地』傳統圖像美感經驗和印象的認知,對於『都市的拾穗者』的鑒賞知覺,得加上心理面的轉化與社會性的轉譯,加起來才會是我們對於該畫作的新感知。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