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10|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基測作文5》論說文 三種結構加創意

    台北市立士林國中老師張月娟表示,寫論說文最重要的是「結構」,學生至少要熟悉「總題分論法」、「先敘後議法」和「正反論法」等三種結構;其次要有創意,並能正確舉例、引用名言佳句,留意語氣要堅定。

     

     

    張月娟說,「總題分論法」就是首段總論、破題或解釋題文,第二、三、四段闡述要點,第五段總結全文,呼應題目。例如羅家倫「運動家的風度」,先闡述運動的重要(總題),然後分論運動場上培養四種運動家風度(四段分論),最後提到運動家風度表現在人生上,就是積極進取光明正大的人生(結論)。其他如談選擇朋友(選擇朋友的標準作為分論)、感謝別人的辛勞(家人、朋友、陌生人作為三種分論)、耕耘與收穫(士、農、工、商作為四種分論)等,都適合用這種結構。

     

     

    寫論說文時,可以試試「先敘後議法」,就是先敘述一件事,藉由這事推理出一個道理。劉墉最擅長這種結構,藍蔭鼎的「飲水思源」也是用這種結構。適合這種結構的文題有橋、牆、路、勇氣、感恩、跌倒等。

     

     

    若寫作時覺得內容不足,無法發揮,不妨使用「正反論法」,就是破題後,第二段正面論說,第三段反面論說,再作結論。例如彭端淑的「為學一首示子姪」,其中論為學之道,就是以「學之」、「不學」為正反論的對照。努力、耕耘、腳踏實地、登高自卑等文題,都適合採用。

     

     

    寫論說文一定要有創意,才能讓人耳目一新,這得靠平常大量閱讀。張月娟指出,創意就是深入有內涵、具獨創性,要做到這些,學生必須有定見、有主張、不隨俗、敢表達,這是台灣學生最不敢嘗試的。她舉例說,「爭與讓」若不寫常見的「要禮讓不要強爭」,而著眼於「當爭不讓,當讓不爭」,就很有創意。

     

     

    論說文中若能正確舉例,並引用名言佳句,就能加強說服力,學生應多閱讀中外歷史故事,寫作時舉出古今中外人事物的例子;另外要背誦佳句,最好能在首段和結尾中引用,可增加文采。

     

     

    寫論說文的語氣非常重要,就是立場要堅定,用語要肯定;肯定、詰問都是適合的語氣,千萬不要言詞閃爍、矛盾。除說理外,若能再注意到修辭,用排比句夾雜譬喻、映襯、轉化等,可增添文章美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愛好文學、喜愛寧靜的文化人。想要寫一篇字字珠璣,精釆動人的「絕妙好文」嗎?想要文思泉湧,妙筆生花,作文功力爐火純青嗎?寫作文其實不難,只要你多看、多聽、多想、多寫,把一件事、一個物品、一句話、一片景、一些想法……利用自己的感覺,利用修辭,敘述清楚,就是一篇好作品了。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