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5/2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鐵馬觀察日記 op.2 youbike 進化史

每天鐵馬通勤,果然應該要介紹一下鐵馬是哪牌的鐵馬,登登登登登登登,就是如今在台灣街頭隨處可見的Youbike 2.0 ! 身為Z世代的台灣囡仔,youbike的無中生有,可以說我親眼見證了一段歷史,想想就覺得激動。
台灣固無史也。
-[台灣通史序]
youbike 的第一個營運地設在台北,記得大概是我讀國小還國中的時候,它突然就冒出來了,學校旁的公園、捷運站附近都有1.0的站點,最大的站點設在市政府,那時還會有真人在那裡幫忙處理註冊相關或是如何還車等疑惑。
youbike 真的十分便民,至少對於會騎車的人來說。台北的交通有如行雲流水,基本上捷運配套公車就能台北走透透,但是注意了!從捷運站到公車站中間的距離,那漫長的15分鐘或是更久,在youbike出現前,我都只能靠11路公車(腳),漫步抵達,尤其都市裡的夏天,熱島效應讓你汗流浹背,在沒有冷氣的地方多待一秒都是折磨。歐!但是有了youbike 之後,原本15分鐘的路程,只要5分鐘就能抵達,還有騎車贈送的涼風。
youbike 共享的概念十分新穎,即使現在回想也驚嘆連連。共享單車、共享行動電源、共享機車,都是最近幾年才有如雨後春筍,一一冒出。雖然大眾運輸和共享單車的概念多少有重疊,應該都算準公共財(?不太確定),要付費才能使用,但是公車是一次很多人使用,youbike 則是一次一個人使用,營運方不太會擔心公車可能會被怎樣怎樣,畢竟車裡有司機,乘客旁有乘客,而且公車體積很大。但youbike相對地只有一個人使用,想騎去哪就騎去哪,十分方便,管控方法可能相對較陌生。
就這樣騎1.0一直騎到高中,很習慣穿梭在台北的街頭、在大街小巷響著車子的鈴聲,雖然1.0的車流控制不太穩定。在尖峰時刻,常會看到此地空留停車柱的慘況,能借到車就偷笑了;或著情況相反,營運方剛補完車,從別處騎回家的我,只能和全滿的停車柱乾瞪眼,在認命騎回原處,騎了個心酸。
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龜鑑也。代之盛衰,俗之文野,政之得失,物之盈虛,均於是乎在。
-[台灣通史序]
再來講到車體的部分,隨著年紀的增長,坐墊越調越高。國小國中時,我都挑坐墊最矮的來騎,但還是得踮腳,在等每個紅綠燈的煞車,還得非常有技術性的下車,因為小蘿蔔頭踩不到地面,腳像鴨子在水面下用力划水,只是我在划空氣 ; 上了高中,歐耶,雖然不用每個路口下車,但踮腳還是我的例行公事,因為我把坐墊調高了,腳伸直踩踏板比較舒服;而到大學,哼哼,不好意思,我可是騎youbike半輩子的單車鬥士,坐墊我一律調最高,······再下來幾格。差點離題,1.0的座墊高真的有夠難調,你必須先確保車子穩定不會動,然後使出吃奶的力氣和怎麼搬也搬不動的扳手拉鋸,好不容易坐墊調好高度,不好意思,這次你要用洪荒之力再把扳手壓回去,而且還沒結束唷,有時候坐墊是歪的,而且是在你騎上路後才發現的,這時候你就知道了。所以,當你用過2.0的一握上下拉之後,就再也回不去了,清爽的兩個步驟,騎腳踏車就該這麼簡單、直白。
第一次騎到2.0,是在台大附近,大概是高中的時候,騎過就回不去了,嗚嗚嗚嗚嗚。但一開始2.0是在試驗階段,只有公館那區能租能還,其他地方沒有站點,後來,就變成現在這樣了。
其實還有一些關於從悠遊卡進化到QR code掃碼借車的進化史、從騎安全島到柏油路的演變史、裝備升級史······可以囉嗦,但是,嘿嘿,各位客倌請待下回分解,謝謝看到這邊的你們~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