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我就喜歡打坐,母親說沒有人教過我,只要我一坐下來就是雙盤,我不懂,也不記得這些小時候的事。
但是,我喜歡打坐,是為了調氣,讓身體的氣順暢,思慮就比較清晰,比較不受他人影響。
有一段時間,因為開刀,加上第一次婚姻的陰影,讓我身心完全處於混亂之中,打坐讓我的氣更亂,從那時起,我就不敢再打坐。
生命的難題
由於,我的生命中,突然遇到種種難題,我缺乏智慧,也沒有足夠的人生哲學來幫助我走過那些難關,只是用自己的習慣性思維去面對,結果陷在執著中,把自己困在幽谷裡,不斷自責與自我懲罰,失去信心,放棄自己,無意中,就傷害了自己的身體,致百病起,而藥石罔效。幸經大姊以中醫治療,我才對自己的身體有了初步的認識,而開始學習照顧它。
然而,照顧身體是不夠的,心靈要靠宗教信仰來支持,還有改變觀念,改變行為和習氣,戒除各種不好的思想與習慣。
學習放下,不再把別人的話,拿來傷害自己,而是讓自己的這顆心,更加強大,對自己更加有信心。
教育環境的優勢
我雖然小病不斷,容易疲倦,但學習上,一直都保持在一定的水準,中等以上的程度。主要是油廠子弟學校,師資比普通學校優,設備也很先進,還有圖書館,跟我當老師時,所教的每一所國高中,都沒有一間比得上,甚至超越很多,算是在極其優質的校園中學習,同時,校方從來沒有把其他的課程拿來上國英數的重點課程。
我是在有工藝教室、實驗教室,甚至美術教室,這樣設備齊全的學校裡,得到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的學習環境,也造就我全方位嘗試的學習,不會只著重在少數的課業上。
或許是這樣的學習環境,我就會自我學習,所以,我今天會走入養生的醫道思想,也是很自然的事。
因為,我從不排斥任何學習的機會,不過,我會持續一段時間,專注在某一部分的學習,就像之前的十年,是鑽研在佛學體證上。
醫道養生
去年,我意外進入《莊子》,屬於道家,也與醫家有關,然後,與佛法相結合,領悟出養身不如養心。
之前,看了專研《莊子》的蔡璧名老師所寫的書,講的都是這樣的概念,只是在《祖傳百種養生秘方》這本書,直接列出一百種養生秘方,不斷強調養生的最高境界就是養心。中醫的養心都是要我們專注於心神的用功,不但讓我們百病不侵,甚至愛而無傷。
我從書中歸納出養心的三要素:攝心、治亂和安心靜氣,簡述如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攝心 心神不安,情性燥急,為致病致死之總因。故安心法,為衛生第一要訣。心可以主動一切。心定則氣和,氣和則血順,血順則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內部抵抗力強,病自除矣。故治病當以攝心為主。
我們總是習慣運動,讓身體處於緊張的狀態,而忘了放鬆。真正對身體有益的運動是放鬆,不是緊張。只有放鬆,才能達到心神安定的作用。
二、治亂 人生最忌是個亂字,心亂了,對外可以紊事,對內可以打擾血氣,使失正常。凡惱怒恐怖喜憂昏疑,都是亂,為多病短壽的根源,不但養病時不應亂,即平居時亦忌心亂。
身病之起,無不由心虛弱,外邪乘入。而心虛氣弱,每由心魂惱亂,真體不充,發現種種不安。貪食貪勝貪得貪樂逸,皆足以致病。
以貪之不得,於是乎瞋。貪瞋可使心蕩氣促,膽驚肝旺,六脈震動,五臟沸騰,外邪同時乘入,此病之起因。
凡人欲求長壽,應先除病。欲求除病,當明用氣。欲明用氣,當先養性。養性之法,當先調心。
由於,我的人生曾經遭逢重大挫折打擊,致身心不調,找不到解答,心亂了好久,也埋下今日的百病叢生,現在只能從養心開始,慢慢把健康找回來。
三、安心靜氣 靜養法:安坐(臥)在床上,把身心一齊放下,自己渾身如融化,不許用一毫力氣,好像沒有這個身子相似。呼吸順其自然,心也不許它用一點力,一起念便是用力了。把心安在腳底板下,此是引火向下,引水向上,自然全身氣血順暢。
生病時,只要症狀不嚴重,最好的辦法就是靜養,安心靜氣讓自身的修復系統來完成疾病的修復工作。
所以,養心強調要靜養,安心靜氣,才能讓身體健康。
大病自救法
這本書裡告訴我們,生大病有四點自救法:
一、不要怕死,決信我這個病,非但可以養好,並且身體可以格外健康,保證長壽。因為自己機體中本有特具的能力,不是空言的安慰。
二、相信不用醫藥或靠何種營養食品,一定有自己除病延年的妙法。
三、從今日起,我決定不許再去打擾我那病體,不許想著我那個病是如何病的,好壞都不許去計較它,只做個無事人。
四、在這修理期內,不許想念工作,也不許悔恨喪失了時間和工作,專心一致,否則又遲誤了。
對現代人來說,大病自救法有其困難,但是,若是大病了,還不去自救,任誰也救不了了。
我現在到山林養病,做義工,用心生活,也是為了把長久以來,累積在身體裡面的垃圾,把它清除乾淨,還我一個輕靈的身心。
這需要時間,我也想把這些療癒的過程與大家分享。相信自己是可以痊癒的,但是要用對方法,才可能真正達到身心靈的健康。
電子書出版的心裡話
寫作是培養個人的專注,是安靜,是沈思,是享受,是不想被打擾的清靜;而閱讀是一種心靈的交會,是生命的借鏡,是與作者在不同的時空中,互放的光芒,不必對話,依然有所悸動。
在每一個自我成長的階段,都有其不同的領悟。所以,文章於平台發表後,便集結成電子書,每一本書都是一段歷程的呈現。
最後,都是為了深層的心身安寧,逍遙自在,不受外物紛擾的靜默。
出版的電子書,都放在Readmoo電子書店,歡迎前往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