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5|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書債.書摘】張亦絢《我討厭過的大人們》

討厭是一種明明大家都不陌生,但卻不太愛討論的情緒。比起不喜歡,多了一點尖銳的攻擊性。
擁有這本書的時候應該就是2020年。有點想不起來這本書是跟朋友借來的還是買來的,不過我記得我初讀的時候跟朋友抱怨過我討厭這本書。
木馬文化,2020年出版
木馬文化,2020年出版
我確實滿抗拒讀這本書的,討厭他恣意的討厭這麼多人,討厭他怎麼有資格討厭這麼多人呢?所以翻了兩三篇就罷休。沒想到再次翻閱,台灣出門已經不用戴口罩了。
2023年再讀,是以一種求下一章若渴的心態讀完的。
所以,討厭過的大人教了我一課就是:有時討厭往往就是,想得不夠清楚的愛。
這句話想來是真的。
這本書是專欄文章集結,主題非常吸睛:討厭與恨。平時不會輕易說出口的,但卻會在各種更親密的場合討論的東西。
在說出自己討厭與恨往往伴隨更細緻的解釋,是一種很直白的自我剖析。就像鏡子一樣,透過討厭與恨的人或物,拼湊出那個討厭對方的自己,阿,原來自己是如此彆扭。
很喜歡他恨病痛的篇幅,另外一篇花了大篇幅討論的是恨母親。恨母親雖然驚世駭俗但也不難理解,誰沒討厭過媽媽呢?小時候討厭媽媽管東管西,青少年時期討厭媽媽老是跟自己做對,要是有幸理解身為女人、母親的辛苦,討厭媽媽怎麼從沒反抗過這種辛苦。多多少少都討厭過的吧,喜歡與討厭總是複雜,花大篇幅討論也不稀奇。但恨病痛,誰不討厭,誰又喜歡過?
但在討厭病痛的同時,他卻能理解病痛,以一種社會觀察的姿態,理解所有人面對自己、別人、整體社會的病痛。
可能是,所有人在一開始,都不免覺得「生病和受傷是自己的錯」――兒童心理學家常強調要在第一時間交幼兒,他們不是「壞掉與破掉」,因為只有東西才會壞掉破掉,人只會生病受傷――這樣說起來,病痛也是認識「人與物」不同的關鍵時刻。
連病痛都能理解的人,世界上還有什麼事情不能理解?
在書裡,每個符號、每件小事,都是作者經過反覆思索、玩味,咀嚼、深入,一層一層接觸到某種最核心的意義,對人生產生震撼性的啟發。而這一切的起點都是那個曾經倔強又彆扭、歪七扭八的女孩。所以在這裡,連討厭與恨都能被理解。
如果說討厭張亦絢,應該是討厭那種大肆宣揚不被容錯過的橫空出世,我還來不及理解阿,別逼著我喜歡。原來我超過25歲還是這麼彆扭。
我討厭過張亦絢,因為我那時候還沒想清楚為什麼喜歡。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