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憫的角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有時候討厭一個人,並不是真心討厭這個人,而是討厭他的「行為」,這個人的不善行為影響了他人的自由或是損傷了他人的身體,亦或是禍害了他人的身家財產。一個人如果徹底懺悔,斷惡修善,我們就會認同他,喜歡他棄惡揚善、付出無所求的行為。


有一個媽媽,假日或傍晚都會帶著就讀小學的孩子到公園玩,不過這個媽媽並沒有做到監督之責,放任孩子四處欺負別人的小孩,如果自己的孩子遭受其他家長指責或小懲,她就挽起袖子跟對方爭得你死我活,甚至動手。這對母子極不受歡迎,是社區裡有名的麻煩人物。在一般人眼中,這對母子就是暴力份子,吃人夠夠,上樑不正下樑歪的最佳代表,如此歹筍又怎麼出得了好筍。在修行人的眼中,這對母子生病了,身心皆病,所作所為自然不在正常人範圍,所以我們討厭的是他們生病後的行為,不是他們本身。


老智者常說,救一個人等於救一個家庭,很明顯上述的媽媽若能接受治療,孩子自然有救,整個家庭都有救。人吃五穀雜糧生病難免,生活壓力造成身心失調的例子也很多,如果我們的生活過得去,身心也很健康,加上手邊也有資源,不要吝於伸出援手,在討厭對方的不善行為之前,先想想他們需要被憐憫的地方。


不管是佛陀,還是耶穌,還是其他菩薩眾神明,祂們所救度的都是人心,心得救,生命必然得救,家庭就會和樂,社會將是一片祥和。我們不是神佛,不過我們可以長養慈悲心,救人於水火之中,總比落井下石好。


#長養慈悲

#菩薩心

avatar-img
51會員
1.1K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柳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管做什麼事,都要有一個緣打頭陣,比如會認識什麼人、要做什麼工作,都不能離開因緣兩字。前幾天,寫過一篇關於「無緣變善緣」的文章,原本無緣的兩人,因為一方至誠的善念而意外開始兩人的緣份,這個善緣從此延續下去,緣緣相扣。 一個人遇到生命中的難關,一定要有因緣才能得救,所以廣結善緣的重要性即在此。比
做好事, 要有孝的成份,一件好事沒有孝的性質在裡面,並不能算真正的好事。比如說,有一個人路上看見兩個男人因為擦撞一言不合,操起球棒跟刀械就要打起來,那個人看到了,不由分說衝到兩個壯男中間勸架,不小心就被球棒敲得頭破血流,一命嗚呼。又比如,看到一個人好像溺水了,不顧自己是旱鴨子,馬上跳進河裡想要救人,
女人的力量之所以強大,是因為韌性與柔軟兼俱。面對生活磨難的堅韌,以及面對先生孩子情緒暴發的柔軟,女人與生俱來的特質可以讓一個搖搖欲墜的家得以扶正,繼續幸福下去。綜觀父母那一輩人,父親通常大男人脾氣,母親總是小媳婦任勞任怨,孩子長大了,回憶起來多半是母親的耐心與愛心讓他們在外遇到困難而能順利紓通排解。
吃同一鍋米飯長大的兄弟姊妹,也是有不同的人生境遇,每個人的因緣不同,善惡造化也就有所不同。一個人最重要的資產不是擁有多優秀的學經歷,多少的不動產和股票,而是擁有智慧判斷是非,判斷人生價值,造福自己的餘生和來生。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一個老先生,年輕時工作勤奮,中年之後白手起家,晚年造就不
假設一個人可以活到八十歲,八十年換算天數就是二萬九千兩百天,用即時縮影來看,三五個小時就可以讀完一部人生風景。看別人的故事,就像在看一部即時縮影,很有勸世的效果,我們能有所省思都是藉由他人的遭遇而來,好的當收納,不好的當警惕,人生自然知道怎麼修,路要怎麼走。 有一個阿婆,話不多也不常笑,駝著背
不管做什麼事,都要有一個緣打頭陣,比如會認識什麼人、要做什麼工作,都不能離開因緣兩字。前幾天,寫過一篇關於「無緣變善緣」的文章,原本無緣的兩人,因為一方至誠的善念而意外開始兩人的緣份,這個善緣從此延續下去,緣緣相扣。 一個人遇到生命中的難關,一定要有因緣才能得救,所以廣結善緣的重要性即在此。比
做好事, 要有孝的成份,一件好事沒有孝的性質在裡面,並不能算真正的好事。比如說,有一個人路上看見兩個男人因為擦撞一言不合,操起球棒跟刀械就要打起來,那個人看到了,不由分說衝到兩個壯男中間勸架,不小心就被球棒敲得頭破血流,一命嗚呼。又比如,看到一個人好像溺水了,不顧自己是旱鴨子,馬上跳進河裡想要救人,
女人的力量之所以強大,是因為韌性與柔軟兼俱。面對生活磨難的堅韌,以及面對先生孩子情緒暴發的柔軟,女人與生俱來的特質可以讓一個搖搖欲墜的家得以扶正,繼續幸福下去。綜觀父母那一輩人,父親通常大男人脾氣,母親總是小媳婦任勞任怨,孩子長大了,回憶起來多半是母親的耐心與愛心讓他們在外遇到困難而能順利紓通排解。
吃同一鍋米飯長大的兄弟姊妹,也是有不同的人生境遇,每個人的因緣不同,善惡造化也就有所不同。一個人最重要的資產不是擁有多優秀的學經歷,多少的不動產和股票,而是擁有智慧判斷是非,判斷人生價值,造福自己的餘生和來生。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一個老先生,年輕時工作勤奮,中年之後白手起家,晚年造就不
假設一個人可以活到八十歲,八十年換算天數就是二萬九千兩百天,用即時縮影來看,三五個小時就可以讀完一部人生風景。看別人的故事,就像在看一部即時縮影,很有勸世的效果,我們能有所省思都是藉由他人的遭遇而來,好的當收納,不好的當警惕,人生自然知道怎麼修,路要怎麼走。 有一個阿婆,話不多也不常笑,駝著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生活中,有許多的喜怒哀樂,也有許許多多不同的人事物,有的人我們喜歡,有些人另我們討厭,而且偏偏我們不喜歡的,可能是假裝、是自大、是以老賣、是愛說謊,其實想想為什麼我們會討厭,因為我們不是那種人,不想成為那種人,所以才會討厭! 我們可能從小到大,在自己心靈最純潔時,遇到不好的大人,給我們不好的印象,
Thumbnail
不知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 罵了人,卻一派輕鬆的說啊-我不是故意的,啊我就是這樣個性,沒辦法改。 就好像你殺了人後,卻說我錯了,請原諒我一樣,我下次不犯了。 罵出的話,早已知不能收回,又何需自裝後悔?殺人的那一刻,便也已知人死不能復生,又何必假惺惺的說著會改過? 傷了人,才想到要道歉。
人生數十載,對於人有喜惡。 心中所愛之人,所有作為不論是非,都看成好的。 所惡之人,就算做了好事,也能說譁眾取寵。 人是自私的,站在自己立場評斷他人是正常。 但是,如果因為心中有惡,對於他人的行為,不能冷靜評斷,這樣傷害不只是對方,也是讓自己不開心。 試著忘卻恨意,平靜看待,是善待自己的方
Thumbnail
討好別人,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委屈 關係中的愛恨衝突,總讓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傷痕累累,未化解的童年創傷,直到我們步入社會,進入婚姻殿堂,仍舊持續影響著我們。 戰、逃或僵住是重大壓力之下,常見的創傷反應,但其實「討好」他人,將別人的要求擺在第一順位,也是一種創傷,一種來自「內心的警訊」。
Thumbnail
多年的壓力與悲痛下,無法很好的與自己和解的人。包含無法用自己認同的方式喜歡自己、無法滿意自己的付出,帶著遺憾來到老年的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瞭如何在人際關係中面對講話不禮貌的人。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小孩,有時候對方可能只是受傷了還沒長大的孩子,需要被接納和愛。通過分析如何善待自己,同時寬容對方的無禮舉止,建立更良好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生活中,當我們遇見令人感到無比可悲,卻又讓人忍不住憎惡的某個人時,如果細心去觀察那個人的言行和神情,在他的背後,往往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可憐因素。有些人可能是曾經受過嚴重的傷害,並將這些造成傷害的記憶烙印在他們的心底,始終没有復原,最後硬化成刀,不斷地揮砍著自己的靈魂。
我們在討厭一個人的某種特質的時候 其實反而是在羨慕對方 能這麼不顧他人感受 自我的活著? 偶爾換個想法 覺得很有趣
在特別喜歡一個人的時候 反而會開始討厭他 討厭那個 輕易就能影響自己的他 可能我真正討厭的 是那個無能的自己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生活中,有許多的喜怒哀樂,也有許許多多不同的人事物,有的人我們喜歡,有些人另我們討厭,而且偏偏我們不喜歡的,可能是假裝、是自大、是以老賣、是愛說謊,其實想想為什麼我們會討厭,因為我們不是那種人,不想成為那種人,所以才會討厭! 我們可能從小到大,在自己心靈最純潔時,遇到不好的大人,給我們不好的印象,
Thumbnail
不知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 罵了人,卻一派輕鬆的說啊-我不是故意的,啊我就是這樣個性,沒辦法改。 就好像你殺了人後,卻說我錯了,請原諒我一樣,我下次不犯了。 罵出的話,早已知不能收回,又何需自裝後悔?殺人的那一刻,便也已知人死不能復生,又何必假惺惺的說著會改過? 傷了人,才想到要道歉。
人生數十載,對於人有喜惡。 心中所愛之人,所有作為不論是非,都看成好的。 所惡之人,就算做了好事,也能說譁眾取寵。 人是自私的,站在自己立場評斷他人是正常。 但是,如果因為心中有惡,對於他人的行為,不能冷靜評斷,這樣傷害不只是對方,也是讓自己不開心。 試著忘卻恨意,平靜看待,是善待自己的方
Thumbnail
討好別人,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委屈 關係中的愛恨衝突,總讓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傷痕累累,未化解的童年創傷,直到我們步入社會,進入婚姻殿堂,仍舊持續影響著我們。 戰、逃或僵住是重大壓力之下,常見的創傷反應,但其實「討好」他人,將別人的要求擺在第一順位,也是一種創傷,一種來自「內心的警訊」。
Thumbnail
多年的壓力與悲痛下,無法很好的與自己和解的人。包含無法用自己認同的方式喜歡自己、無法滿意自己的付出,帶著遺憾來到老年的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瞭如何在人際關係中面對講話不禮貌的人。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小孩,有時候對方可能只是受傷了還沒長大的孩子,需要被接納和愛。通過分析如何善待自己,同時寬容對方的無禮舉止,建立更良好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生活中,當我們遇見令人感到無比可悲,卻又讓人忍不住憎惡的某個人時,如果細心去觀察那個人的言行和神情,在他的背後,往往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可憐因素。有些人可能是曾經受過嚴重的傷害,並將這些造成傷害的記憶烙印在他們的心底,始終没有復原,最後硬化成刀,不斷地揮砍著自己的靈魂。
我們在討厭一個人的某種特質的時候 其實反而是在羨慕對方 能這麼不顧他人感受 自我的活著? 偶爾換個想法 覺得很有趣
在特別喜歡一個人的時候 反而會開始討厭他 討厭那個 輕易就能影響自己的他 可能我真正討厭的 是那個無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