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介紹的書叫做《被討厭的勇氣》,這本由岸見一郎、古賀史健在2014年出版的書籍,臺灣連續143週高踞各大書店排行榜,系列熱銷80萬冊;全球銷量超過750萬本。
作者之一 岸見一郎是日本知名的心理諮商師,1989年起開始研究阿德勒心理學,並擔任多家醫院精神科的「年輕人」心理諮商,同時也是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認定的諮商師與顧問。另外一位作者 古賀史健 1973年出生於福岡,畢業於九州產業大學藝術學部。曾任職於眼鏡公司、出版社,1988年起以寫手身分獨立接案。
書中採用「年輕人」與「哲學家」的對話,帶出「阿德勒心理學」的獨特見解。書中許多對話內容,是我們「日常生活」屢見不顯的案例,你一定可以在各種案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也難怪這會是經典暢銷書。
1870年出生於維也納的阿德勒,是一位醫師、心理學家、兒童教育家,也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與佛洛伊德、榮格同為心理學三巨頭之一。他相信人的一切行為都有目的,並認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以下三點是這本書所提到,我覺得很有趣的觀點。
本書引述阿德勒心理學的「目的論」來解釋「心理創傷不存在」,乍聽之下很奇怪,不過還是有其道理。
比如說,你因為感冒發高燒去看醫生,結果醫生從頭到尾只跟你說,你會感冒是因為昨天出門穿太少了。不管感冒的原因是穿太少還是淋到雨都不打緊,問題在於「發高燒讓我很不舒服」這個事實和症狀。
你今天去看醫生,就是希望醫生開藥或打針,所以我們的目的就是要減輕症狀。
這就是所謂的「目的論」,也就是無論人類的行為,背後都有目的。
看醫師的目的是要減輕症狀。如果醫生一直跟你鬼打牆的說,「你會感冒是因為昨天出門穿太少了」,你會不會覺得很奇怪。
如果把感冒換成心理問題呢?
「你現在心理過不去,是因為過去的某件事…………」
比如遭遇重大災害,或是遭到背叛,所以覺得心裡很受傷,覺得造成心理創傷,你這時候就會一直糾結在過去發生的事情,就如同糾結「感冒是因為昨天穿太少了」一樣。
但是許多人會因為心理創傷給自己找理由,人的行為都有其「目的性」,找理由其實是用來說服自己,讓自己好過點。無論是情緒還是心理創傷就被我們當成是工具,用來達到自己的目的,許多人最大的目的就是「維持現狀」拒絕改變。
因為誰說改變一定是好的結果,未來變得難以預料、生活充滿不安,搞不好會覺得接下來的日子更痛苦、更不幸。也就是說,人就算有種種不滿,但保持「現在的狀態」還是比較輕鬆又安心的。
於是人往往選擇不要改變,用「心理創傷」「我天生就這樣」等等理由來麻痺自己,目的就是不想要改變。
不管是哪一種煩惱,裡面一定有人的因素介入,牽扯到人就不得不談到人際關係。
因為人是不可能單獨生存在這世界上的,那怕是電影浩劫重生的故事主角,也許要用一顆球假扮成另外一個人,還給你取名叫做威爾森,來避免心理的孤單。
不過在討論人際關係之前,我們先聊聊自卑感。
其實「自卑感」這個名詞,最早其實是由阿德勒所提出的,阿德勒認為「自卑感」跟自我的價值判斷有關,人通常會認為「自己是沒有價值的,於是導致自卑」,因為人是在無能為力的狀態下來到世上的。為了擺脫這種無力的狀態,會有一些普遍的需求和欲望。阿德勒稱為「追求卓越」
你想想小孩子需要學會走路、學會說話、自由地和其他人溝通。大家都想擺脫無力的狀態,並擁有奮發向上的普遍需求和欲望,其實就是想要能夠「自立」。
相對來說就是自卑感,所有人都是在追求卓越,也就是「想奮發向上」,訂定某些理想或目標後,就向前邁進,藉此擺脫自卑感,也就是那種無能為力的感覺。
簡單來說就是跟昨天的自己做比較,希望自己每天都能夠成長,擺脫無力感,這樣的自卑是很健康的,你認知到自己的無能,才會奮發向上去突破。
但扯到人際關係,「自卑感」就變成與他人比較的狀況了,腦袋想的都是要贏過別人,因為我們要與他人競爭,輸給別人帶來的無力感,也會令人自卑,於是就出現「煩惱」了。
另外一種人際關係的煩惱,是由於不信任所導致的問題…..
假設有一個很不用功的小孩,上課不聽講,回家也不寫功課,連課本都忘在學校。如果你是他的父母,你會怎麼做?
一般人會想盡一切辦法,讓他用功讀書。像是讓他去補習或請家教,要不就是威脅利誘,反正就是想方設法讓小孩去讀書。
最後的結果,無論孩子有沒有去念書,多少都會傷害親子之間的關係,造成不必要的摩擦,阿德勒認為用功讀書是孩子的課題,並不是父母的課題。沒有做好「課題分離」,人際關係會出現摩擦、爭吵,冷靜地劃清界線,到哪裡是自己的課題、從哪裡開始是別人的課題。
有句諺語是這麼說的:「我們可以將馬牽到水邊,卻不能強迫牠喝水。」
所以阿德勒認為,我們不能無視當事人的意願,強迫對方「改變」,我們要做的是鼓勵,因為人際關係需要的是「信任」。
課題分離本質上就是「信任」,人際關係需要的是信任,而不是控制。
你平時都怎麼看世界地圖呢?
如果我們把世界地圖攤平,在法國人所使用的世界地圖中,美洲在左邊,右邊是亞洲,想當然,地圖的中央位置就是歐洲和法國。
再看看中國地圖,中間是中國,美洲大陸在右邊,歐洲在左邊。所以當法國人看到中國版的世界地圖時,一定會覺得這地圖畫錯了吧,其實這只是視角的不同所致。
如果是從地球儀上來看世界,中心可以是法國,可以是中國,也可以是巴西,因為地球是會轉動的吧,這個世界是一個整體,我們所有人都身處其中,人人都可以是中心,也可以都不是中心。
但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卻往往認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這個世界就是繞著我轉,不過就是這樣的想法導致煩惱。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人的煩惱全部都是來自於人際關係。
所以說,如果今天想要沒有煩惱,那就要搞好人際關係。要怎麼做,我們才會感到幸福,而且不會有這麼多煩惱呢?
首先,你要避開以自我為中心,自我為中心的人有兩種,一種就是任性的人,做事獨斷,絲毫不為他人著想,所以可能會遭受到群體的排擠,也得不到所謂的歸屬感。
因為人今天要感覺到幸福,一定要對你身處的環境或是團體感到會有歸屬感。
那另外一種呢,其實也是自我中心的人,那就是做不好課題分離的人。因為這樣的人往往就是過度尋求他人的認可,太過關切於別人,在這些的人眼中,其實也不關心別人,只關心別人怎麼看「我」。
這樣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就好比是,今天是一部劇,你可能認為自己是這部劇的主角,可是卻忘記了這部戲之外,還有其他的角色、環境。因為你只侷限在以你為中心點,在與別人來往的時候「總想著這個人會給我什麼?」,認為世界總繞著你而轉。
當你的期待無法滿足的時候,因為感到失望而變得憤恨不平,總想著「別人辜負我的期待」「那個人不再是我的朋友,是敵人」,抱著這樣心態的人,用不了多久就會找不到你的「夥伴」,因為你本質上根本不信任他人啊。
所以導致你會找不到你的歸屬感。因為人是與社會是脫不開連結的,找不到你的歸屬感,你自然就會感到孤獨,然後會感到不快樂,許多煩惱就是由此而生。
整本書提出了許多的觀點,如「心理創傷不存在」「煩惱都是來自於人際關係」「課題的分離」「你不是世界的中心」等等,其實可以濃縮成三點
所謂的肯定自我,是你明明做不到,卻要暗示自己「我可以」「我很強」算是一種自欺欺人的狀態。 另一方面,「接納自我」是在自己無能為力的情況下,坦然接受那個「辦不到的自己」,而且盡最大努力朝目標前進,不欺騙自己,做到自己現在所能做到的事。
說得更簡單一點,對拿到六十分的自己說:「這次只不過是運氣太差了,我其實有一百分的實力。」這就是肯定自我。相對的,坦然接受只拿六十分的自己,並思考:「要怎麼做才能離一百分越來越近?」則是接納自我。
課題分離也一樣,就是要分辨「可以改變的」和「不能改變的」。
關於我們「過去經歷了什麼」,是無法改變的,但是「如何運用它」卻可以憑自己的力量去決定。既然如此,就不要聚焦在無法改變的事,只關注在可以改變的事。
做好課題分離,本質上就是信任他人。如果你做不好課題分離,相對來說,你也就是不信任他人,既然不信任他人,那人與人之間就會產生摩擦。
然後更糟的是,如果你還有競爭意識的話,所有人你都會視為是你的敵人,你在這個世界上你又找不到歸屬感,自然你又不會有幸福感可言。
因為人是群體的動物嘛,一旦找不到歸屬感,那你可能就會覺得越來越孤獨,越來越不快樂,哪怕你成就再高都是一樣。
人際關係是否和諧,其實最基本的就是「信任」,有時候信任他人,結果最後遭受背叛,這時你會感到很傷心。可是,決定要不要背叛的並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課題,何必浪費時間在「不信任你的人」身上……..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人也無法靠自己獨自生存下去,你的食衣住行育樂,樣樣都需要他人的幫助。當你意識到「我只是社會的一份子」,你必須要對他人或是對這個社會,這個共同體帶來價值。人對他人有價值的時候,你才會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才會感到自身的存在感。
另外有時人際關係出現問題,是因為你身陷於較小的團體,無法自拔,比如學校遭到霸凌、公司與上司無法相處等等,但你把意識擴大到整個社會、甚是全世界,這樣群體發生的問題就像「茶杯裡的風暴」,這時候關在家裡、躲起來,風暴根本不會停止,只是把自己局限起來。
如果換個更大的環境回頭看,可能會覺得根本是一塊小蛋糕。
《被討厭的勇氣》整本書圍繞的關鍵字就是「勇氣」,人有時候不願意改變,並不是因為他沒有能力,純粹是「缺乏改變的勇氣」。所以要怎麼做,人才會有「勇氣」?以阿德勒的見解來說,「人只有在覺得自己有價值的時候,才會有勇氣」。
簡單來說,當一個人覺得對他人是有益的時候,就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你必須要學會的是「接納自我」「信任他人」還有「社會意識」這三項,這樣就能帶給你改變的勇氣。
👇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訂閱「 倉鼠人生實驗室 」免費電子報,hamr-lab.com,和2000+的鼠友一起分享。每週收到一則書評與觀點。希望能夠幫助鼠友一起跳脫倉鼠跑滾輪的無限迴圈。
🁢 博客來商城:https://reurl.cc/09kYrY
(您的購物回饋金將捐至展臂閱讀協會,就讓閱讀不僅幫助自己也能幫助他人,社會需要更多正向的力量。每季會將捐款金額公布在臉書、公益網站上)
🁢十分鐘教你如何建立新目標
模板「免費下載」 https://subscribepage.io/Rgcgnz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