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集《人與類人的n種狀態》Story 1 《一個人的城市》第10章 少數人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第10章 少數人
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他都在這個國家的第一大城市,讀書和工作。跑到南島來,一方面是按照當時的政策,技術移民申請永久居民簽證,在第一大城市之外的地方工作有加分,另一方面,也是南島人口密度低,他受夠了第一大城市Lockdown的生活。
第一大城市裡,中國人還挺多。但是,到了南島,這個城市,就不一樣了。
他住的這個區,亞裔不多,雖然路上有韓國餐館、中國餐館、日本壽司店,還有中國人開的奶茶店和亞洲超市。但是去大超市,比如PAK'nSAVE,或者Countdown,走一趟,就會發現東亞裔的面孔在人群中並不常見。他一周去一次,買食品和必需品,甚至不一定能看到除自己之外的任何一個東亞人。
就算是看到一張東亞面孔,也不一定是中國人。可能是韓國人。這邊有不少韓國人,他好幾次聽見人說韓語。
這些年,韓國年輕人壓力也大。韓國就那麼幾個壟斷大企業,年輕人的出路,不是成為公務員,就是進那幾個壟斷大企業,除此之外,根本沒有什麼體面工作。而拿到一份體面工作的前提,是考上一流的大學,拿個好看學歷。韓國年輕人的內卷性競爭,早就不是大學畢業之後才開始,小學、中學就開始了。已經有體面工作的人,也苦。房價高,小孩巨額補習費,自己過得像奴隸,再養一個小奴隸。韓國年輕人跑路移民的動力,一點也不比中國人低。而留在韓國的年輕人,據說都瘋狂地想發財,熱衷於炒幣,不是加杠杆做合約,就是只買賣波動率嚇死人的新鮮幣種,瞧不上比特幣,更看不起囤幣黨這種老古董。
不過上個公司的同事說,有個區,新建的房子多,中國人喜歡買新房子,所以那邊中國人還挺多的。附近也有聚集在一起的中國超市、肉鋪、餐廳,人稱小中國城。
他說,哦。
網上說,這個城市的主要人口是歐裔白人,大概10%的土著人,亞洲人大概只占5%。這5%,應該還是東亞、東南亞、南亞一塊兒算的吧。
來到南島,讓他遠離了混熟的同伴,不再被同族環繞,還是要面對新冠病毒和變幻不定的防疫政策。在冬天、春天、夏天,走過本市的街道,看著購物中心附近的店鋪,一家兩家三家,空蕩蕩,窗口掛上了For Lease的牌子;在超市里,看到蔬菜、水果、雞蛋、肉類和意面的價格,過一陣子就漲一點;在本國新聞裡,看到各地此起彼伏抗議防疫政策的憤怒人群;在便利店、餐館、超市門口,看到形貌各異的流浪漢帶著毯子和碗,坐在那裡乞討;遇到不同的神色悽惶的路人,問有沒有零錢;傍晚走在沿路只有住宅、兩邊停滿了車子的小路,看到地上散落的玻璃,那是車窗被擊碎後的殘片。他聞到大蕭條與大混亂的味道,而腳下只有他一個人的影子。
是不是同族聚在一起,會比較安全呢?從心理上來說,可能是的。但族群之間關係緊張的時候,同族聚集可能會給人提供一個特別有效的攻擊目標。發生在這個城市的清真寺槍擊事件,就是一個例子。
2019年的秋天,清真寺槍擊案發生。媒體剛報導了兇手的作案動機和踩點過程,有個男生就在他們那個僅有12個人的Telegram小群裡說,操,我們在這裡也是少數族裔。有這種精神病,覺得伊斯蘭是威脅,就謀劃槍擊穆斯林難民。萬一有精神病,覺得共產主義加中華帝國也是威脅呢?我們應該做到,不在中國人多的地方買房,少去中國餐館,不要讓小孩去中國人多的學校。
群裡就有人說,你怎麼不指責兇手,只想著少數族裔應該怎麼做,才能保命。
那個男生說,兇手當然是王八蛋!但是罵兇手一萬遍,把兇手千刀萬剮,死者也不會復活。生命只有一次,死了就沒了,我們自己要小心。
那個男生還沒有結婚,也沒有小孩。他女朋友也在那個群裡,過了一會兒才看到他說了什麼,罵他,說你又發什麼癲。別的還好說,如果有了孩子,送去一個沒有中國人的學校,小孩不會挨孤立嗎?
這時候,群裡另一個人說,中國人太謹小慎微了。這沒用。還是韓國人或者越南人好,還手可狠了,在外製造出狠人的名聲。中國人啥時候才能那樣呢?
又有人說,中華帝國這個詞是哪裡來的?我們又不是日本。
那個男生說,乾隆皇帝要各國使團下跪,這也不是很久之前的事啊。怎麼不是中華帝國了。現在老大不是說要民族復興?
前一個人說,民族復興有什麼不好,中國發展得好,我們在外面,也感覺有後盾。
那個男生說,我們還好是在這個小國,沒有移民跑路去美國那種大國。不然大國爭鋒,兵戎相見,倒楣的是平民。到時候,就是留在中國的美國人要倒楣,留在美國的中國人要倒楣。
你看,這就是為什麼他們那個群,不用微信來建的緣故。人總是會忍不住搞黃色,又忍不住想談政治。他們群有女生,大家忍住了搞黃色,就忍不住談政治。當然,女生也未必不搞黃,只是她們肯定不在有男生的群裡搞。
要是在微信上聊政治,誰知道哪天就突然一下,群也被封了,號也被凍了。
他沒有跟同族住在一起,至少在搬到南島之後,是這樣的。那麼他感覺到安全了嗎?
他不知道他感覺到的,是什麼。
他的母親大人,在他抵達這個國家已經一年零一個月之後,才知道了這回事:她的兒子在這個年紀,出國讀書了,而讀書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移民。她打電話不成,發了一封極長的email給他。太長了。他現在簡直不想回憶它。
那封email早就被他刪掉了,然後他回信說,如有生病之類的大事,可告訴我。但不要再試圖給我做人生規劃。郵箱也有黑名單功能。
那封長信,大概意思是講:古人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人群中會有比較善良的、或者比較智慧的人,能超越這一點。但是你不能指望絕大多數人都做到這一點。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人這種生物,自私自利,黨同伐異。人會因為利益衝突而殺戮,但更會因為他者與自己不同而殺戮。殺戮的降級版,是排斥。宗教信仰,還不見得一眼可辨,但外貌一眼可辨,而且很難更改。我對你去了一個白人為主的國家感到憂心。在中國,我們是國家的主人,是主流人群,有合適的機遇,可以前途無量。但是,去了那樣一個異國,你,你的後代,就成了那個國家的少數民族了。在那裡,你的事業能得到發展嗎?古往今來,成功的人士,無論是科學家、藝術家、文學家、政治家,甚至是企業家、商人,大都在自己是主流人群的國家裡成就自己的事業。更退一步說,在那裡,你的人生安全,能得到保障嗎?
如果要認真反駁她,他大可以舉很多中國人在中國死於非命,還有中國人在去了其他國家成了少數族裔也事業不錯的例子。他看完email,就想起了李政道和巫寧坤,1951年,前者不願回國的話絲毫沒有打動後者,後者回到中國後,倒是沒有死,就是蹉跎半生,脫了一層皮而已。沒死,還靠有一個好老婆。
但是,他一點也不想跟她說話。
按照他媽的思路,他即使決定要移民,去另外一個國家,範圍也應該僅限東亞和東南亞。新加坡似乎是最合適的。華裔是主流人群,儒家文化是主流價值觀。如果事後來看,他媽媽的建議,的確不錯。因緣際會,新加坡不僅承接從香港轉移走的企業,到了2022年,那個春天過完,它還會承接從上海轉移走的企業。它既是發達國家,對中國人來說,語言障礙似乎也少一點,頓時成了不少中國人跑路的上佳選擇。某種程度上,像1949年之後的香港,人才與金錢流向之地,冒險家的樂園。
但是2019年他考慮目的地時,直接就把日本和新加坡略過了。大概還是潛意識裡,就想回避那些跟中國在某些方面頗為相像的國家吧。
不過,地球上的確沒有第二個中國。
他在第一大城市讀書時,認識了一個當地的女孩。
她在那裡一所大學,讀考古專業。讀這個專業,並不是因為她喜歡考古,而是她成績不太好,願意讀考古專業的人少。對她來說,混個學歷就可以了,專業是什麼,不重要。反正她的打算是,畢業後去非英語國家當英語老師。
她是一個棕色卷髮、膚色發白、臉上帶著一些小雀斑、一望可知是白人的女孩。其實,她爺爺是個中國人,她有四分之一的中國人血統,只是不太看得出來罷了。這大概是為什麼,那天在酒吧裡,她會主動跑來跟他說話,問他是不是中國人。
後來,比較熟悉了之後,她告訴他,她的爺爺,是一個完全的中國人。她的曾祖父母,上個世紀40年代,在中國收養了她爺爺。她爺爺在這裡長大,小時候,也挨過當地孩子的欺負。後來她爺爺長大了,跟當地的一個白人女性,也就是她的奶奶結婚,生了她爸爸。他們家一度想要移民澳洲,但申請提交之後,被澳洲拒絕了。原因是,她爺爺是中國人。她爺爺就很生氣,申訴說,我不是中國人,我是這個國家的公民。申訴無效。
她說,因此全家都很討厭澳洲政府,家裡再也沒有人想去澳洲了。
她爸爸跟她媽媽結了婚。她媽媽是一個德國人。不過,他們兩個已經離婚了。她媽媽回德國去了。
她畢業之後,想先去德國,找她媽媽。看看能不能在德國當個英語老師。不過,她最想去中國當英語老師。她不太會中文,其實她爺爺也不會中文。她都是自己學的,只學了一點點。
他那個時候,英文比現在更不好。大部分時候,都是默默聽她說。
他對她的家族故事,有一點存疑。澳洲移民局在拒絕移民申請時,真的會那麼明白地說,是因為主申請人,是個血統上的中國人,所以這份申請被拒嗎?法律上,她爺爺當然並不是中國人。
這不是過於赤裸的種族歧視嗎?應該找個其他藉口才對。不過,那應該是很久之前的事了,上個世紀60年代,美國的黑人還在搞民權運動,那個時候,種族歧視就是赤裸裸的,根本不會被視為政治不正確。
她講到她爺爺小時候被欺負、申請移民澳洲因為是中國人而被拒時,淚光閃閃。好吧,如果是編的,應該不至於能演到這個份上。
他沒有共情她的爺爺。雖然他也是中國人,雖然他去國萬里,跑到這裡來,就算哪天,拿到這個國家的永久居民簽證,甚至這個國家的國籍,他也依然是這裡的少數族裔。
是為什麼呢。
他的父母,都生於上個世紀50年代的末尾。1959-1961年三年大饑荒的時候,他的祖父是國企工人,外祖父是政府部門的幹部,食物供給,應該是有點保障的。他的父母那時都還年幼,所以對那三年的大饑荒沒有什麼直接印象。1966年到1976年之間的文革,他媽媽可吃了苦。外祖父一個省級政府部門的中層幹部,也會遭人嫉恨,打倒在地,全家被押回老家受審。1966年到1971年之間,他媽媽就跟父母兄弟姐妹,待在鄉下種田。口糧只有紅薯和野菜。吃到一看見紅薯就胃裡返酸水。後來外公平反回城了,一家才算能吃上米飯。他媽從青春期開始,就在跟暴食欲和囤積癖做鬥爭,一生如此,受了教育,知道那不好,也很難控制自己。這就是嚴重物質匱乏留下的後遺症。
如果那個女孩的爺爺,沒有被收養,留在中國,他就會跟其他中國人一樣,經歷大躍進、大饑荒、文化大革命。新中國建國後的前三十年,只有以前的大地主、大資本家,還有高級官員和知識份子吃了苦頭,這完全是一種錯覺。有能力出版回憶錄和家族史的人,他們的痛苦變成了文字,可以傳播,可以被記住。而農民、城市平民、小公務員,他們的死亡或者磨難,不過是一縷輕煙,早就消失在時間中,沒人記得,沒人在乎。
他的外公,完全沒有跟他提過文革的事,外公不覺得這是一些需要傳承的家族記憶。那些事,還是外公去世之後,他讀了幾本建國後的歷史書,想交叉驗證一下,跟母親聊天,才從她嘴裡問了出來。
如果那個女孩的爺爺,沒有被收養,留在中國,結婚生子,也有一個孫女。在中國長到18歲左右,跟他當年差不多大,從另一個地方,跑到國內最發達繁華的一線城市來讀書,22歲畢業,試圖留在那個城市生活,她就得申請那個城市的戶口。
你知道中國應屆大學畢業生,怎麼申請上海或者北京的戶口嗎?上海要靠打分,北京要靠用人單位有沒有搞到名額。能不能達到門檻就不說了,就算達到門檻,準備材料的過程也極其麻煩。
他剛畢業時,去了家上海的小公司。落戶上海,他打分是夠的,畢業學校有加分,讀書期間拿過一些獎、一些專業證書,也有加分,所以公司只要幫忙準備材料就行了。也因為公司小,管人事的只有兩個人,那段時間太忙,老總就叫他自己去區人才中心交材料,說這個有時限,先交過去比較好,反正是你自己的申請,不至於會弄丟吧。他可算是見識了一番體制內工作人員的好臉色。對著材料一堆挑剔,這個地方填的不對,那個地方填的不對,這張表拿回去重填,營業執照影本上怎麼沒有蓋單位公章?原件也要一併拿來。折騰了兩回,才算把材料提交成功了。
他這還算是非常順利,只是受了點基層工作人員的小刁難。其他畢業時沒有找到工作、或者找到了工作但是沒有達到落戶分數線的同學,就辦不下來上海戶口。就得去辦上海的居住證,每年續簽一次。辦居住證同樣是準備一堆材料,要看區人才中心工作人員的臉色。七年不間斷的連續居住證記錄,才能去申請居住證轉戶籍,等著上海市政府批准。而居住證和戶口有什麼區別?別的時候還不太明顯,買房和小孩入學時就有區別了。總之,從外地來到上海的新移民,不僅會在各種地方遭到“儂鄉下寧”的語言攻擊,買房和子女入學的時候更會遭遇二等公民待遇。
北京就不說了。北京比上海,弄戶口的艱難、沒有弄上戶口的麻煩,也就增加了一百多倍吧。
他來了這個國家之後,還認識了幾個原來在北京待著的人,俗稱“北漂”,說,北京戶口太難弄了,我們還是弄個外國永居吧。
他很難跟那個女生解釋這些。太複雜了。這個國家,沒有戶口這種東西。全球有戶口這玩意兒的國家,也不多了。
痛苦是不能比大小的。尤其是對一個兒童來說。孩子感覺到了痛苦,就是痛苦。但是,他實在很想說,你和你爺爺,不會中文也沒有關係,就沒有英文書籍講中國現代史嗎?你們也許,可以拿一些更為龐大的人群的更劇烈的痛苦,來稀釋一下自己久久無法釋懷的痛苦吧。
現在,在這個國家,身為少數族裔被種族歧視了,抗議投訴,會有回應。在中國,身為漢族,主體民族,看起來好像不可能被歧視,被當成二等公民。其實,在中國,當權的世家子弟是一等人,其他高官和世家子弟是二等,有錢無權是三等,普通平民是四等。普通人,別說什麼二等公民了,連公民都不是,只是金字塔下層的蟻民罷了。在中國遭遇不公喊冤,政府與其解決問題,還不如先解決提出問題的人呢。
我並不能夠對你爺爺的痛苦,感同身受。
這話特別欠揍,所以他沒有說。他以前就被人講,你的共情能力就是天生特別差。人得知道自己的disability。
那個女生,說要跟他練中文。他說好的。他正好也可以練練英語。
不過那個女生很忙。忙著上課,忙著做作業,忙著談戀愛,交男朋友,交女朋友——她是個雙性戀,忙著失戀。所以,她也沒有經常跟他見面,日常只是用WhatsApp聊天。
他在淘寶買了一本新華字典,用淘寶集運,送到這個國家,等了四五十天。拿到之後,他跟她說,我買了一本新華字典,準備送給你。她學過中文拼音,這個字典,她用得上。
那個女生很高興。他們兩個又在酒吧見面了。兩個人聊著天,她跟他說,Pride Festival在下個月,問他會不會去看Our March。
其他國家的Pride March是在六月,不過這個國家的在二月。沒辦法,這裡的四季,跟北半球是顛倒的。夏天比較適合搞驕傲遊行,可以穿各種暴露的衣服。
那時候,還是2020年初,這個國家還沒有新冠病例。
他說,我會去看的。一邊忍不住很陰暗地想,等你終於如願以償,去了中國,你就會發現,在中國大陸境內,除了官方組織的那些——大家要穿整齊統一的服裝,邁著整齊統一的步伐,喊著整齊統一的口號,人們甚至會為此排練數月,只為確保絕對整齊統一——之外,什麼遊行都不准有,更別說LGBT驕傲遊行了。
中國政府,希望性少數群體,像爬蟲一樣,隱秘而安靜地,生活在地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會員
147內容數
旅居南半球的小說作者,寫奇幻小說和現實主義小說。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93084443974 Amazon 作者中心: https://amazon.com/author/xubai_y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葉虛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第9章 群居生活3 新年第二天的中午,他站在廚房裡,洗一個蘋果,5號房小哥抱著一筐衣服走到洗衣機前。洗衣機就在水池邊上。他說,新年快樂! 新年快樂。5號房小哥停了一秒才說。我很久沒有看到你了。你還好嗎? 這房子隔音不怎麼好。他咳了兩周,隔壁房間當然聽得見。 我沒事,只是感冒了。我去做了新冠測試,是陰
第8章 巴別塔 十二月初,大家都在規劃假期。耶誕節會放假,新年也會放假,中間工作日,還可以請假幾天,連上週末,就是很長的假期,又是夏天,不像冬天動不動就下雨,正是四處遊玩的好時節。 這個房子,日常只住了4個人,還是日漸熟悉的4個人,甚至可以說是氣氛融洽。 小胖子換了Lockdown之後的第二份工作,
第7章 自然的變化2 他在10月29號打上了第一針疫苗,Pfizer的mRNA疫苗。 那天是週五,他請假離開一個小時去打疫苗。針是上午打的,當時沒什麼反應。他回公司正常上班,到了下午,打針的左手大臂開始肌肉痛。到傍晚,回家做飯時,左胳膊就很難抬起來了。 那天他10點多就上床,然而睡得很不安穩,中途醒
第6章 語言與繭房 南島出現社區病例之後、他還沒有打上疫苗的那幾天,他確實有點心煩。 當然,這也怪他自己,犯了一下拖延症。 當初,九月份,這個國家新冠疫苗預約系統開放,他過了幾天才去預約。結果疫苗極其搶手,他只晚了幾天,附近的藥房,只能預約到第一針十一月中旬,第二針十二月上旬了。遠的,他又嫌過去麻煩
第5章 群居生活2 這個房子,在Lockdown前後,6號房,住的是個印度女生。 他跟她簡單聊過,她跟他情況差不多,都是來這個國家讀書,畢業後拿了open工簽。不過她完全沒有提到自己的工作,他也從來沒有看到她上午穿戴整齊,準備出門,所以她最近有沒有工作,這是個未知數。 其實很多人來這邊讀書,目的就是
第4章 自然的變化 八月底,為期2周的Lockdown結束之後,他依然喜歡去戶外。班不能不上,週末他常常整天待在公園。 跟一堆人關在一個房子裡,儘量不要發出太多聲音,不要佔用公共區域太久。這種生活,過久了,令人發瘋。 自然,讓人感到寧靜。 八月末、九月初,冬天似乎還未結束。公園裡,道路兩側,是兩條漫
第9章 群居生活3 新年第二天的中午,他站在廚房裡,洗一個蘋果,5號房小哥抱著一筐衣服走到洗衣機前。洗衣機就在水池邊上。他說,新年快樂! 新年快樂。5號房小哥停了一秒才說。我很久沒有看到你了。你還好嗎? 這房子隔音不怎麼好。他咳了兩周,隔壁房間當然聽得見。 我沒事,只是感冒了。我去做了新冠測試,是陰
第8章 巴別塔 十二月初,大家都在規劃假期。耶誕節會放假,新年也會放假,中間工作日,還可以請假幾天,連上週末,就是很長的假期,又是夏天,不像冬天動不動就下雨,正是四處遊玩的好時節。 這個房子,日常只住了4個人,還是日漸熟悉的4個人,甚至可以說是氣氛融洽。 小胖子換了Lockdown之後的第二份工作,
第7章 自然的變化2 他在10月29號打上了第一針疫苗,Pfizer的mRNA疫苗。 那天是週五,他請假離開一個小時去打疫苗。針是上午打的,當時沒什麼反應。他回公司正常上班,到了下午,打針的左手大臂開始肌肉痛。到傍晚,回家做飯時,左胳膊就很難抬起來了。 那天他10點多就上床,然而睡得很不安穩,中途醒
第6章 語言與繭房 南島出現社區病例之後、他還沒有打上疫苗的那幾天,他確實有點心煩。 當然,這也怪他自己,犯了一下拖延症。 當初,九月份,這個國家新冠疫苗預約系統開放,他過了幾天才去預約。結果疫苗極其搶手,他只晚了幾天,附近的藥房,只能預約到第一針十一月中旬,第二針十二月上旬了。遠的,他又嫌過去麻煩
第5章 群居生活2 這個房子,在Lockdown前後,6號房,住的是個印度女生。 他跟她簡單聊過,她跟他情況差不多,都是來這個國家讀書,畢業後拿了open工簽。不過她完全沒有提到自己的工作,他也從來沒有看到她上午穿戴整齊,準備出門,所以她最近有沒有工作,這是個未知數。 其實很多人來這邊讀書,目的就是
第4章 自然的變化 八月底,為期2周的Lockdown結束之後,他依然喜歡去戶外。班不能不上,週末他常常整天待在公園。 跟一堆人關在一個房子裡,儘量不要發出太多聲音,不要佔用公共區域太久。這種生活,過久了,令人發瘋。 自然,讓人感到寧靜。 八月末、九月初,冬天似乎還未結束。公園裡,道路兩側,是兩條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近年來,許多黃種人在西方國家遭受攻擊。這與大量中國人和香港人移民導致當地工作機會減少和房價上升有關。此外,新冠疫情期間的陰謀論也加劇了對黃種人的敵意。
Thumbnail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50+族群,那求學過程中一定總會遇過有著濃濃外省腔的老師,我記得四川來的地理老師,國文老師認課文的腔調和老蔣總統一模一樣,國小同班同學的爸爸就是我的導師,也是年輕時隨著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明知回不去了,才在台灣娶妻生子。 大多數人來時匆忙,都是孓然一身,甚至身無分文,軍方為了應付這突
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有這種感觸,明明就有朋友,可是我卻不知道能撥電話給誰,我不習慣一個人,不習慣手沒有誰拉著,這個城市來來往往的人真多,有稚氣的學生、走路很快的上班族、散步的老年人,但誰能在我身邊陪著我。 這個世界,這個城市,熱鬧得真不像話呢,100分的真心太傻,但傻瓜真多。
不知道為什麼,前幾天有一個噗友突然提到移工稱呼的問題,這就讓我想到在我南部鄉下老家發生的情景。 有一天從醫院離開,到家已經接近晚上九點了,在這個偏僻的小鄉村,很多餐廳已經打烊,或者準備打烊,只有幾家鹽酥雞、烤肉等攤販還開著。這天經過老家附近的羊肉店時,店還開著,我馬上停車保握時間進去吃羊肉米粉和炒
Thumbnail
臺灣人不說「北漂」,他們會用更多正向性的夢幻字眼,形容那些奔赴台北大都會的年輕人。 是啊,所以他們後來到底是怎麼走散的呢? 在只是個不紅的綜藝咖時,有回在捷運上,她習慣性戴著耳機,耳邊傳來懷舊女郎 的纏綿曲目,讓她一時鬼迷心竅地想起這個問題,忍不住摀著口罩染濕眼眶。
Thumbnail
1990年代臺灣引入來自東南亞的外籍配偶和外籍移工,改變了臺灣整個族裔地景。來自東南亞的外籍配偶因為跨境婚姻移入臺灣,所以將原鄉的飲食習慣也帶入台灣。隨著新住民自力謀生經營東南亞雜貨店和餐飲店的數量增加,人們對於東南亞商品和料理的接受度與消費需求也逐漸提高。
Thumbnail
2024年三月中有一則新聞,透露出臺灣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到中國旅遊後對中國城市建設大為改觀,但事實上,城市保養成本高昂、路徑凹凸不平的事實卻沒人看見。
10/28/2015 華青幫?   參觀完費城的獨立廳及自由鐘之後。 我帶著四十二個人走在大街上,要步去去市政廳附近的市場吃中飯。   四十多名華人,橫衝直撞的走在大街上,似乎是華青幫在街上糾眾鬧事一般。   連坐在路邊的乞丐,看見這麼多人,都不禁的將身前的碗往自己身旁拉回去。  
上海好玩嗎?相對上海和北京我比較喜歡北京。北京有一種比較厚重的感覺。雖然我很不喜歡共產黨,但是我覺得有很多大陸人還是正常的。只不過我們常常看到的都是一些白痴小粉紅,其實外國又何嘗不是充滿著白痴,只是大家在不同的事情上白痴而已。 這次旅行有豔遇嗎?不要忘記你今年要結婚呀!加油!哈哈。 s
Thumbnail
本來沒注意這條新聞,但下午看到這位超哥交保的畫面,聽到他說從“外港”回來,就覺得很疑惑,沒聽過這種說法,他是哪裡人啊?外港是指哪裡?老一輩台灣人閩南語倒是會說頂港?下港? 搜尋事件原委,看到超哥開揍前向Toyz說我們華人,這也很奇怪,一般說華人是放在世界的層級,例如美國華人、日本華人。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近年來,許多黃種人在西方國家遭受攻擊。這與大量中國人和香港人移民導致當地工作機會減少和房價上升有關。此外,新冠疫情期間的陰謀論也加劇了對黃種人的敵意。
Thumbnail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50+族群,那求學過程中一定總會遇過有著濃濃外省腔的老師,我記得四川來的地理老師,國文老師認課文的腔調和老蔣總統一模一樣,國小同班同學的爸爸就是我的導師,也是年輕時隨著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明知回不去了,才在台灣娶妻生子。 大多數人來時匆忙,都是孓然一身,甚至身無分文,軍方為了應付這突
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有這種感觸,明明就有朋友,可是我卻不知道能撥電話給誰,我不習慣一個人,不習慣手沒有誰拉著,這個城市來來往往的人真多,有稚氣的學生、走路很快的上班族、散步的老年人,但誰能在我身邊陪著我。 這個世界,這個城市,熱鬧得真不像話呢,100分的真心太傻,但傻瓜真多。
不知道為什麼,前幾天有一個噗友突然提到移工稱呼的問題,這就讓我想到在我南部鄉下老家發生的情景。 有一天從醫院離開,到家已經接近晚上九點了,在這個偏僻的小鄉村,很多餐廳已經打烊,或者準備打烊,只有幾家鹽酥雞、烤肉等攤販還開著。這天經過老家附近的羊肉店時,店還開著,我馬上停車保握時間進去吃羊肉米粉和炒
Thumbnail
臺灣人不說「北漂」,他們會用更多正向性的夢幻字眼,形容那些奔赴台北大都會的年輕人。 是啊,所以他們後來到底是怎麼走散的呢? 在只是個不紅的綜藝咖時,有回在捷運上,她習慣性戴著耳機,耳邊傳來懷舊女郎 的纏綿曲目,讓她一時鬼迷心竅地想起這個問題,忍不住摀著口罩染濕眼眶。
Thumbnail
1990年代臺灣引入來自東南亞的外籍配偶和外籍移工,改變了臺灣整個族裔地景。來自東南亞的外籍配偶因為跨境婚姻移入臺灣,所以將原鄉的飲食習慣也帶入台灣。隨著新住民自力謀生經營東南亞雜貨店和餐飲店的數量增加,人們對於東南亞商品和料理的接受度與消費需求也逐漸提高。
Thumbnail
2024年三月中有一則新聞,透露出臺灣2000年後出生的年輕人到中國旅遊後對中國城市建設大為改觀,但事實上,城市保養成本高昂、路徑凹凸不平的事實卻沒人看見。
10/28/2015 華青幫?   參觀完費城的獨立廳及自由鐘之後。 我帶著四十二個人走在大街上,要步去去市政廳附近的市場吃中飯。   四十多名華人,橫衝直撞的走在大街上,似乎是華青幫在街上糾眾鬧事一般。   連坐在路邊的乞丐,看見這麼多人,都不禁的將身前的碗往自己身旁拉回去。  
上海好玩嗎?相對上海和北京我比較喜歡北京。北京有一種比較厚重的感覺。雖然我很不喜歡共產黨,但是我覺得有很多大陸人還是正常的。只不過我們常常看到的都是一些白痴小粉紅,其實外國又何嘗不是充滿著白痴,只是大家在不同的事情上白痴而已。 這次旅行有豔遇嗎?不要忘記你今年要結婚呀!加油!哈哈。 s
Thumbnail
本來沒注意這條新聞,但下午看到這位超哥交保的畫面,聽到他說從“外港”回來,就覺得很疑惑,沒聽過這種說法,他是哪裡人啊?外港是指哪裡?老一輩台灣人閩南語倒是會說頂港?下港? 搜尋事件原委,看到超哥開揍前向Toyz說我們華人,這也很奇怪,一般說華人是放在世界的層級,例如美國華人、日本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