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有聲書《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的音樂製作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 ▨ ▨ ▨ ▨ ▨ ▨ ▨
(本文寫於2021年11月)
來談談這部有聲書的音樂製作。
朱宥勳《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戒嚴台灣小說家群像》有聲書封面
在這部有聲書製作的前期,有聲書編輯(我)曾經詢問作者朱宥勳:在書中這九位小說家當中,有沒有哪幾位跟「台灣民謠」有比較深的關聯。編輯原本以為,這並不是一個可以很快就給出答案的問題。沒想到這個問題竟然被作者秒回:淵源最深的應該是鍾肇政!甚至還分享了許多參考資料到群組裡,來佐證他的說法。這讓編輯一度懷疑:自己究竟是不是問到了一位Siri還是Google?(有人可能會說這是台灣文學的ABC。嗚嗚嗚ㄅ歉⋯⋯)
原來鍾老在世的時候,一直都非常推崇「台灣民謠之父」鄧雨賢的音樂創作。鄧雨賢與鍾肇政,同為現今桃園市龍潭區一帶出身的客家人。即使鄧雨賢因為英年早逝,而不像鍾肇政經歷了國民政府來台以後「從日語跨到華語」的痛苦;但在日本時代晚期,由鄧雨賢譜曲、台語作詞家填詞的《望春風》和《雨夜花》等歌曲,都被日本政府強制填入日語歌詞,成為了日語軍歌,使鄧雨賢極為憤怒。而在鄧雨賢逝世、國民政府來台以後,又因為政治因素,「四月望雨」甚至還全都成為禁歌;直到1970年代,才終於重新被流行歌手翻唱。
歷經了跨語之苦的鍾肇政,想必十分能夠理解鄧雨賢面對自己的創作被強硬填詞的心境吧。鍾老在1976到1977年間,發表了以鄧雨賢生平為藍本的傳記式小說《望春風》;解嚴後,更號召各方人馬,舉辦了多場鄧雨賢紀念音樂會。貫穿了《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整本書的鍾老,既然如此推崇鄧雨賢的音樂創作,那麼以「四月望雨」作為這本有聲書的原創音樂發想,應該是幾乎確定的製作方向了。
全書23個章節的開場與結尾,雖然曲風各異,但全.部.都.是由《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這四首歌曲的旋律片段發展而成。在許多章節裡,樂曲的歌詞甚至暗示了那一章節的主角的心境。例如,在聶華苓無法跟安格爾遠走美國的這一篇裡,你會聽到木管與銅管彷彿彼此應和著:「月色照在三線路,等待的人那袂來⋯⋯」
聽完了《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有聲書的你,最喜歡哪一個章節的開場或結尾音樂呢?你發現了哪些音樂設計上的彩蛋了嗎?
avatar-img
3會員
1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余孟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個人的信用分數低,不是只有影響到他自己而已。信用分數低,利息就高;而當借貸者還不出錢,跟借貸者共享同一個標籤的整個群體,信用分數都會被評得更低。而有能力還錢的群體,分數則會越高。差距拉開差距,階級就這樣一直複製下去了。因此信用分數不只是在評定一個人的財務表現,而是整個社會的歧視的具象化。
音樂本身也非常具有挑戰性。從系譜來說,這齣戲真的是歌劇,而非音樂劇。難得聽到有國內作曲家敢運用調式、非調音樂給戲劇歌手演唱,我給予作曲家最高的敬意。 然而,這齣戲也重新讓我懷疑「台語歌詞是否適合以美聲唱法(bel canto)來演唱」這個老問題。
現在的有聲書製程,簡直堪比徒手抄書,技術基本上跟三十年前一樣,遲遲無法進入有聲書的活字印刷術時代。我自己是非常期待含有AI成份的TTS技術輔助有聲書的製作。然而,TTS功能與有聲書還是有著本質上的差異。
考慮到本片的敘事脈絡,我們可以合理推論這每一種唸法都帶有各自的政治立場與社會關係。這是「口語」做得到,而「文字」做不到的事。在電影字幕上,我們一律只看得到「文清」二字。
一般而言,在影視作品當中使用《安魂曲》,目的就是在暗示死亡的悲悽、陰沉與恐怖。但《黑暗榮耀》製作團隊選用了佛瑞的《安魂曲》,反而營造出一種終將獲得救贖的氛圍,可謂別出心裁。
對於拼音文字來說「我說即我寫」,但華「文」的方塊字卻不是如此,不僅同音字過多以致難以辨別(最簡單的例子是「他她牠它」),複雜歷史因素之下遺留在現代華「文」當中的文言文法(我寫非我說)也會造成聽覺理解障礙,種種因素都讓華文Text To華語Speech在短中期之內不可能完全取代華語有聲書。
一個人的信用分數低,不是只有影響到他自己而已。信用分數低,利息就高;而當借貸者還不出錢,跟借貸者共享同一個標籤的整個群體,信用分數都會被評得更低。而有能力還錢的群體,分數則會越高。差距拉開差距,階級就這樣一直複製下去了。因此信用分數不只是在評定一個人的財務表現,而是整個社會的歧視的具象化。
音樂本身也非常具有挑戰性。從系譜來說,這齣戲真的是歌劇,而非音樂劇。難得聽到有國內作曲家敢運用調式、非調音樂給戲劇歌手演唱,我給予作曲家最高的敬意。 然而,這齣戲也重新讓我懷疑「台語歌詞是否適合以美聲唱法(bel canto)來演唱」這個老問題。
現在的有聲書製程,簡直堪比徒手抄書,技術基本上跟三十年前一樣,遲遲無法進入有聲書的活字印刷術時代。我自己是非常期待含有AI成份的TTS技術輔助有聲書的製作。然而,TTS功能與有聲書還是有著本質上的差異。
考慮到本片的敘事脈絡,我們可以合理推論這每一種唸法都帶有各自的政治立場與社會關係。這是「口語」做得到,而「文字」做不到的事。在電影字幕上,我們一律只看得到「文清」二字。
一般而言,在影視作品當中使用《安魂曲》,目的就是在暗示死亡的悲悽、陰沉與恐怖。但《黑暗榮耀》製作團隊選用了佛瑞的《安魂曲》,反而營造出一種終將獲得救贖的氛圍,可謂別出心裁。
對於拼音文字來說「我說即我寫」,但華「文」的方塊字卻不是如此,不僅同音字過多以致難以辨別(最簡單的例子是「他她牠它」),複雜歷史因素之下遺留在現代華「文」當中的文言文法(我寫非我說)也會造成聽覺理解障礙,種種因素都讓華文Text To華語Speech在短中期之內不可能完全取代華語有聲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7RSUG1zib0  這首《倆忘煙水裡》是電視劇「天龍八部」的片尾曲。   由霑叔作詞,顧嘉煇先生譜曲,是當年膾炙人口的劇集,當然,這首曲子也成為當年的大熱。   啊?   問我怎麼放這首?而不是香港精神《獅子山下》?   
  若說一首歌,曲是皮,那詞就是骨了。   前幾天看見脆友介紹的「如髮」正是香港著名填詞人--周耀輝的作品,故事是講述一名雛妓過盡千帆,最後,走上了青燈古佛為歸屬。   空靈,雅緻。   話不多說,就來聽聽這首盧凱彤與麥浚龍的歌曲。   噢,個人偏心,所以只放盧凱彤現場版,請不要揍不專業介
Thumbnail
    鄭愁予,本名鄭文韜,著名現代詩詩人。鄭愁予出版有詩集《夢土上》、《窗外的女奴》、《衣缽》、《燕人行》、《雪的可能》、《刺繡的歌謠》、《寂寞的人坐著看花》等多種。
Thumbnail
2024年5月蔡茗淇與許峻榮合唱錄製〔感謝的情歌〕,是首輕快旋律的鄉村歌曲,由朱立勛作詞作曲,敘述一對愛侶談著甜蜜的戀情,珍惜老天安排的緣分,誓言牽手走向未來,相互感謝彼此愛意的情歌。
郭忠祐 -從今以後 聽 聽鐘聲 聽 聽鐘聲 兩人對看 你沓沓行倚 兩人對看 你慢慢靠近 夢 毋是眠夢 夢 不是作夢 過了今日是相黏的名 過了今天是相黏的名字 命 敢是運命 命 是否命運 轉踅的人愈踅愈密 轉身的人愈轉愈近 我就是 你的靠岸 我就是 你的靠岸 從今以後
Thumbnail
◎元曲四大家: 1、關漢卿 代表作—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西蜀夢、蝴蝶夢、哭存孝、魯智齋、拜月亭、單刀會。 2、馬致遠 代表作—漢宮秋、黃粱夢、岳陽樓、青衫淚。 3、白樸 代表作—梧桐雨、牆頭馬上。 4、鄭光祖 代表作—倩女離魂、王燦登樓。
聽著許美靜的《城裡的月光》,自然而然浮上心頭的卻是歐陽修<采桑子>的「猶似當年醉裡聲」。 每個人在成長的歲月裡,總會有幾首當時熟悉、動聽,促動你心弦的歌伴著你。前幾天,小女提到她要去參加梁詠琪的演唱會,那是她高中時伴隨著她的歌手,梁的「膽小鬼」和「短髮」是我在師院早期帶學生去集中實習時,有兩年
Thumbnail
陳志遠(1950年2月16日-2011年3月16日),曾經製作過蘇芮、黃鶯鶯、王傑、張雨生、張惠妹等人的專輯,也創作出無數暢銷的國語金曲,生平編曲及作曲的歌曲共超過兩千首,作品橫跨1970-2000年代,國語流行樂壇封號為編曲大師、音樂教父。
本文主要探討鍾肇政小說《怒濤》所涵的語言觀與文學風格。首先以語言認同為標準,梳理《怒濤》中不同角色與群體的相互關係。再基於此,歸結出小說中的「重要情節-結論」發展路徑。最終推論鍾肇政的語言觀為:藉以習得的語言(日語)作為一種載體,可以與所承載的內容(青年知識分子的價值理想)分開。
Thumbnail
第三十章  別離 良久,宋絮菲問了一句:「你會唱『秋意上心頭』嗎?」只聽她輕悠悠地唱起: 火焰熊熊 燃燒以後 除了灰燼 還能留下什麼 情意稠濃 熱戀以後 是不是 註定要珠淚婆娑 陳淑樺的「秋意上心頭」。傅彥平同感於這首歌的悱惻之意,咀嚼歌詞滿盈的離緒,忍不住熱淚盈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7RSUG1zib0  這首《倆忘煙水裡》是電視劇「天龍八部」的片尾曲。   由霑叔作詞,顧嘉煇先生譜曲,是當年膾炙人口的劇集,當然,這首曲子也成為當年的大熱。   啊?   問我怎麼放這首?而不是香港精神《獅子山下》?   
  若說一首歌,曲是皮,那詞就是骨了。   前幾天看見脆友介紹的「如髮」正是香港著名填詞人--周耀輝的作品,故事是講述一名雛妓過盡千帆,最後,走上了青燈古佛為歸屬。   空靈,雅緻。   話不多說,就來聽聽這首盧凱彤與麥浚龍的歌曲。   噢,個人偏心,所以只放盧凱彤現場版,請不要揍不專業介
Thumbnail
    鄭愁予,本名鄭文韜,著名現代詩詩人。鄭愁予出版有詩集《夢土上》、《窗外的女奴》、《衣缽》、《燕人行》、《雪的可能》、《刺繡的歌謠》、《寂寞的人坐著看花》等多種。
Thumbnail
2024年5月蔡茗淇與許峻榮合唱錄製〔感謝的情歌〕,是首輕快旋律的鄉村歌曲,由朱立勛作詞作曲,敘述一對愛侶談著甜蜜的戀情,珍惜老天安排的緣分,誓言牽手走向未來,相互感謝彼此愛意的情歌。
郭忠祐 -從今以後 聽 聽鐘聲 聽 聽鐘聲 兩人對看 你沓沓行倚 兩人對看 你慢慢靠近 夢 毋是眠夢 夢 不是作夢 過了今日是相黏的名 過了今天是相黏的名字 命 敢是運命 命 是否命運 轉踅的人愈踅愈密 轉身的人愈轉愈近 我就是 你的靠岸 我就是 你的靠岸 從今以後
Thumbnail
◎元曲四大家: 1、關漢卿 代表作—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西蜀夢、蝴蝶夢、哭存孝、魯智齋、拜月亭、單刀會。 2、馬致遠 代表作—漢宮秋、黃粱夢、岳陽樓、青衫淚。 3、白樸 代表作—梧桐雨、牆頭馬上。 4、鄭光祖 代表作—倩女離魂、王燦登樓。
聽著許美靜的《城裡的月光》,自然而然浮上心頭的卻是歐陽修<采桑子>的「猶似當年醉裡聲」。 每個人在成長的歲月裡,總會有幾首當時熟悉、動聽,促動你心弦的歌伴著你。前幾天,小女提到她要去參加梁詠琪的演唱會,那是她高中時伴隨著她的歌手,梁的「膽小鬼」和「短髮」是我在師院早期帶學生去集中實習時,有兩年
Thumbnail
陳志遠(1950年2月16日-2011年3月16日),曾經製作過蘇芮、黃鶯鶯、王傑、張雨生、張惠妹等人的專輯,也創作出無數暢銷的國語金曲,生平編曲及作曲的歌曲共超過兩千首,作品橫跨1970-2000年代,國語流行樂壇封號為編曲大師、音樂教父。
本文主要探討鍾肇政小說《怒濤》所涵的語言觀與文學風格。首先以語言認同為標準,梳理《怒濤》中不同角色與群體的相互關係。再基於此,歸結出小說中的「重要情節-結論」發展路徑。最終推論鍾肇政的語言觀為:藉以習得的語言(日語)作為一種載體,可以與所承載的內容(青年知識分子的價值理想)分開。
Thumbnail
第三十章  別離 良久,宋絮菲問了一句:「你會唱『秋意上心頭』嗎?」只聽她輕悠悠地唱起: 火焰熊熊 燃燒以後 除了灰燼 還能留下什麼 情意稠濃 熱戀以後 是不是 註定要珠淚婆娑 陳淑樺的「秋意上心頭」。傅彥平同感於這首歌的悱惻之意,咀嚼歌詞滿盈的離緒,忍不住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