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特森:家族治療的先行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本篇文章已發表於個人網站《阿德的舒心飲》
5月9日是貝特森(Gregory Bateson)的冥誕,就來談談他的生平與貢獻。

生平

▲貝特森。【照片來源:取自The International Bateson Institute並以Palette App後製】
貝特森於1904年5月9日出生在英國劍橋郡(Cambridgeshire)的格蘭切斯特(Grantchester)。他在家中排行老么,上有兩位哥哥,父親威廉‧貝特森(William Bateson)是位遺傳學家。1921年,他進入劍橋大學的聖約翰學院就讀,四年後(1925年)取得生物學文學學士學位;之後他續留劍橋進行動物學、人類學和民族學研究,於1930年獲該校人類學碩士學位。在二次大戰前,他前往位於厄瓜多境內的科隆群島(Galápagos Islands)和新幾內亞進行實地考察。 1936年,他發表《納文》(Naven)一書,書中以民族誌研究來描述雅特穆爾人(一支在新幾內亞的土著民族)對有成就的青年所進行的慶祝儀式。同年,他與美國人類學家米德(Margaret Mead)結婚,並共同前往峇里島(Bali)進行聯合實地考察。1939年,兩人一同移居美國。二次大戰期間,貝特森曾在南亞為美國戰略服務辦公室(the U.S. Office of Strategic Services)工作。
▲貝特森(左起)、人類學家米德與心理學家福群(Reo Fortune)於1933年7月在澳洲雪梨合影。米德於1935年與福群離婚,之後改嫁貝特森。【照片來源:ExplorePAHistory.com
1942年起,貝特森將系統理論(systems theory)和控制論(cybernetics)應用於社會科學,並成為其工作重點。 1947年,貝特森被聘為哈佛大學人類學客座教授。 1950年,他與元配米德離婚,育有一女Mary Catherine Bateson,並於隔年(1951年)與他的第二任妻子薩姆娜(Elizabeth Betty Sumner)結婚,並育有三名子女。1951年,貝特森與在蘭里波特診所(Langley Porter Clinic)共事的精神科醫師魯須(Jurgen Ruesch)共同出版了《溝通:精神醫學的社會矩陣》(Communication: The Social Matrix of Psychiatry)一書。1952年秋天,貝特森獲得洛克菲勒基金會的經費補助,於加州的波羅奧圖(Palo Alto)開始進行「溝通中的矛盾現象」(paradox in communication)研究計畫。在1957年再次離婚後,貝特森與他的第三任妻子,也是位社會工作者卡瑪克(Lois Cammack)結婚,並生了一個女兒。1962年,他再次轉換跑道,開始研究動物的溝通行為;1963至1980年辭世之前,他均於夏威夷海洋研究院(the Oceanographic Institute)服務。1972年他出版《邁向心智生態學之路》(Steps to an Ecology of Mind)一書,企圖運用控制論來解決生態問題。1979年他出版生前最後一部作品《心智與自然》(Mind and Nature),書中發展出一套進化生物學的知識與學習理論。1980年7月4日,貝特森因肺炎病逝於美國舊金山,享壽76歲。

主要貢獻

貝特森在心理諮商方面最大的貢獻,便是提出「雙重束縛」(double bind)概念,以及成為家族治療的先驅。所謂雙重束縛,是指一個人從重要他人身上接受到不同層次卻彼此相衝突的訊息,既無法逃脫又無法回應,所產生的衝突。1940至1960年之間,美國有許多研究開始探討家庭生活與思覺失調症之間的關聯性,以貝特森為首的工作小組便是其中一例。
1953年至1954年間,海利(Jay Haley)、魏克蘭(John Weakland)與傑克森(Don Jackson)等人陸續加入貝特森於波羅奧圖的研究團隊;1956年,該研究團隊共同發表一篇論文,名為〈邁向思覺失調症理論〉(Toward a theory of schizophrenia),首度提出雙重束縛的概念;他們認為精神失常患者的失常行為是家庭環境的延伸;而當個人處於一種無法脫逃又必須回應的重要關係中,若個人接收到兩個不同層次卻又彼此相關且矛盾的訊息,但又發現很難偵測或評斷彼此的不一致,便陷入「雙重束縛」中。雙重束縛有六大特性:
  1. 兩人或以上彼此間存有一種重要關係。
  2. 反覆出現的經驗。
  3. 一項主要的負向指令。
  4. 第二項指令較抽象且與前一個指令相矛盾,亦強調給予處罰或威脅。
  5. 第三項指令亦為負向,且不准受害者脫逃。
  6. 受害者受到制約,開始以「雙重束縛」觀點看待世界時,毋須所有要素均具備,只要其中一項便會引發憤怒或恐懼反映。
▲海利曾與貝特森共事,1962年團隊解散後加入心理研究院(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日後成為策略派家族治療代表人物。【照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該篇論文中舉了一個相當經典的例子,將雙重束縛的所有特性均涵括在內。一位母親去醫院探視剛從嚴重思覺失調症復原得還不錯的兒子,兒子很高興見到母親,用手臂環抱她,但母親的肩膀卻變得僵硬;兒子收回手臂,但母親卻問他:「你不愛我了嗎?」兒子瞬間面紅耳赤,母親又說:「親愛的,你不要這麼容易覺得尷尬,也不要害怕自己的感受!」這位病患在母親離開後回到病房,情緒開始不穩,甚至出手攻擊其中一位工作人員。從案例中可以瞭解到:該位母親先給了一項非語言訊息要兒子走開,但隨後說出的話又給了另一項非語言訊息,要兒子「靠近一些,你需要我的愛」,之後說的話又出現另一項非語言訊息「你誤會我了」。貝特森等人認為,若個人持續暴露在此類訊息中,便會逐漸喪失瞭解自己與他人溝通型態的能力,最後發展出思覺失調的行為。
▲魏克蘭曾與貝特森共事,1960年代亦加入心理研究院,並與海利及傑克森等人建立MRI短期治療模式。
【照片來源:Institit Gregory Bateson
貝特森研究團隊的重大發現有二:一是溝通具有多重層次;二是破壞性關係模式的存在延續,主要依賴家庭中的自我調節互動。這篇文章發表後,研究團隊成員開始同時對父母與罹患思覺失調症的子女進行面談,雖然當時會談只是為了探索不具治療意義,然而卻代表會談能真正觀察到家庭成員間的互動。這種聯合家庭會談方式也啟發了後來的家族治療運動,義大利精神分析學家帕拉佐利(Mara Selvini Palazzoli)於1967年帶領8位精神科醫師,採用貝特森與海利等人的概念,於義大利米蘭成立家庭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Study of the Family),並建立米蘭派系統模式(Milan systemic model)。
▲傑克森曾與貝特森共事,1959年創立心理研究院,之後與海利及魏克蘭等人建立MRI短期治療模式。
【照片來源:Terapia Breve Puebla

參考資料

Bateson, G., Jackson, D., Haley, J., & Weakland, J. (1956). Toward a theory of schizophrenia. Behavioral Science, 1(4), 251-264.
Fabri, A., & Brückner, B. (2015). Bateson, Gregory. http://biapsy.de/index.php/en/9-biographien-a-z/85-bateson-gregory-e
Nichols, M. P.(2011)。家族治療(劉瓊英譯)。洪葉文化。(原著出版於2010年)
Sharf, R. S.(2013)。諮商與心理治療(第二版)(馬長齡、羅幼瓊、葉怡寧、林延叡譯)。新加坡商聖智學習。(原著出版於2011年)
Wikipedia. (2017, September 29). Gregory Bateso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regory_Bateson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描述了一名探員進行心靈潛入以揭開傑森家庭中神祕驚恐現象的過程。在探索傑森內心的過程中,探員面對冷暗的心房、情感矛盾的人格化身以及突如其來的危險,展現了心靈世界的複雜性與神祕感。最終,這次探索揭示了傑森內心深處的痛苦,並引發了一場逃生的危機。
Thumbnail
家族系統排列是一種探索深層系統動力的助人方式,最早由德國心理學家伯特·海寧格所開發出來的。
Thumbnail
伯特·海靈格是「家庭系統排列」療法的創始人,是倡導愛、序位、完整、和平的一代宗師。 「家族系統排列」是歐美臨床心理學界一個熱門課題。海靈格先生著述頗豐,已經出版了120多本著作,被翻譯成38種文字。 海靈格對於中國也有特殊的情感,與《道德經》密不可分,...
Thumbnail
《和父親打一場高爾夫球》的作者威廉.戴蒙是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享譽學界的他,因為女兒的一通電話,意外發現他過去一直以為在二戰失蹤的父親其實活了下來,甚至還擁有一段極為精彩的人生。於是,年逾六十的他展開了一場尋根之旅,並利用他的心理學專長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對於”內在小孩”這個名詞,大部分的人都聽過,也略知一二,但是”內在父母”則是相對較少被討論的主題 "內在父母" 是一個心理學和心理療癒的概念,最早由心理治療師 #艾瑞克·柯恩(Eric Berne)提出,它是一種內在的心智狀態,代表著一個人在童年時期對父母的印象和模仿 內在父母通常分為兩個部分:
Thumbnail
要維持一段完整的關係,光有愛是不夠的 貝克被譽為「認知治療之父」,他一生致力於研究憂鬱症的本質,是二十世紀中極具影響力的心理諮商學家。 他認為影響情緒的主因,並非來自事件本身,而是來自人們對情境的解釋,也因此,人們是有能力透過澄清,與再次評量後,而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想法。 “如何思
專欄的開始 克里夫·巴克斯特 曾為美國中情局資深的測謊專家,無意間用植物進行測謊時發現了著名的「巴克斯特效應」,從而成為植物心理學的奠基人。與此同時,巴克斯特效應的出現也引起了學界對事物意識性和物質性的本質問題的長達半個世紀的論戰,人們思考,植物是否具有意識?如果植物有意識,那萬物是否皆有意識?
Thumbnail
本文介紹薩提爾女士提出的冰山模式,探討人的行為背後更深層次的內在感受、觀點、期待、渴望和自我。此外,還介紹了四種應對姿態,以及如何從一致性的姿態為自己負責,達到內外一致的理想。探討如何從親子教養關係中進一步瞭解姿態對溝通和情境的影響。
Thumbnail
#薩提爾家庭治療問答實錄 #約翰·貝曼 #中國出版集團 #187頁 #好讀好有意思 某天志仲老師分享了這本書時, 瞬間還沒機會看到這本書, 就已經等不及想讀。 到了博客來的網站, 發現已經賣完, 志仲老師介紹的書不是絕版, 就是賣完。 嚴重懷疑老師在人類圖設計有識好書的那條通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描述了一名探員進行心靈潛入以揭開傑森家庭中神祕驚恐現象的過程。在探索傑森內心的過程中,探員面對冷暗的心房、情感矛盾的人格化身以及突如其來的危險,展現了心靈世界的複雜性與神祕感。最終,這次探索揭示了傑森內心深處的痛苦,並引發了一場逃生的危機。
Thumbnail
家族系統排列是一種探索深層系統動力的助人方式,最早由德國心理學家伯特·海寧格所開發出來的。
Thumbnail
伯特·海靈格是「家庭系統排列」療法的創始人,是倡導愛、序位、完整、和平的一代宗師。 「家族系統排列」是歐美臨床心理學界一個熱門課題。海靈格先生著述頗豐,已經出版了120多本著作,被翻譯成38種文字。 海靈格對於中國也有特殊的情感,與《道德經》密不可分,...
Thumbnail
《和父親打一場高爾夫球》的作者威廉.戴蒙是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享譽學界的他,因為女兒的一通電話,意外發現他過去一直以為在二戰失蹤的父親其實活了下來,甚至還擁有一段極為精彩的人生。於是,年逾六十的他展開了一場尋根之旅,並利用他的心理學專長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對於”內在小孩”這個名詞,大部分的人都聽過,也略知一二,但是”內在父母”則是相對較少被討論的主題 "內在父母" 是一個心理學和心理療癒的概念,最早由心理治療師 #艾瑞克·柯恩(Eric Berne)提出,它是一種內在的心智狀態,代表著一個人在童年時期對父母的印象和模仿 內在父母通常分為兩個部分:
Thumbnail
要維持一段完整的關係,光有愛是不夠的 貝克被譽為「認知治療之父」,他一生致力於研究憂鬱症的本質,是二十世紀中極具影響力的心理諮商學家。 他認為影響情緒的主因,並非來自事件本身,而是來自人們對情境的解釋,也因此,人們是有能力透過澄清,與再次評量後,而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想法。 “如何思
專欄的開始 克里夫·巴克斯特 曾為美國中情局資深的測謊專家,無意間用植物進行測謊時發現了著名的「巴克斯特效應」,從而成為植物心理學的奠基人。與此同時,巴克斯特效應的出現也引起了學界對事物意識性和物質性的本質問題的長達半個世紀的論戰,人們思考,植物是否具有意識?如果植物有意識,那萬物是否皆有意識?
Thumbnail
本文介紹薩提爾女士提出的冰山模式,探討人的行為背後更深層次的內在感受、觀點、期待、渴望和自我。此外,還介紹了四種應對姿態,以及如何從一致性的姿態為自己負責,達到內外一致的理想。探討如何從親子教養關係中進一步瞭解姿態對溝通和情境的影響。
Thumbnail
#薩提爾家庭治療問答實錄 #約翰·貝曼 #中國出版集團 #187頁 #好讀好有意思 某天志仲老師分享了這本書時, 瞬間還沒機會看到這本書, 就已經等不及想讀。 到了博客來的網站, 發現已經賣完, 志仲老師介紹的書不是絕版, 就是賣完。 嚴重懷疑老師在人類圖設計有識好書的那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