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靠资料,再次停笔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之前写了一篇日食调查,写了日全/环食与国君死亡对应的问题,是从19世纪开始写的,事后想想有几个问题。
1.19世纪时清朝已经是中后期了,以此时的日全/环食无对应君主死亡,证明清朝不算正统王朝,是否不太合适。
2.日环食和日全食,是否和傀儡君主与实权君主对应,值得探讨。
3.考虑到可观测到日全食的区域,时常包括周边国家,是否会与其有关,也值得注意。
本来为解决这些问题,我是打算从元朝建立的13世纪开始盘点,可到处查资料,还是无法确定19世纪之前可观测日/环食的地区。
个人能力有限,只能暂时停笔了。
停笔感言
怎么说呢,有些灰心吧,大多数占卜书里的内容,都是现代人不在意的天象,既没有预测,也没有统计,想找个信息来源都没办法。
占星这种事,如果没有信息支持,就变成妖言惑众了,我是懒得再写。
反正也就是个统计学的问题,以后要有天文相关的机构来做,或者我有相关的资源可以利用了,再继续写好了,暂时就别穿凿附会了吧。
    avatar-img
    12會員
    29內容數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很多古代的占卜条文是存在错误的,特别是诸如五代十国这种同一天象可以找到多个对应事件,以及大一统王朝中后期还没有开始大规模起义的垃圾时间。 要想重新梳理各种占卜条文,我自觉力有不逮,干脆写些占星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就算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预言与历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古今不同1写了文明盛衰导致的天象不再关注某个特定国家或文明,这次我再写篇由于全球化展开,导致天象应验范围不再局限于东亚附近的情况。 五星相合,聚合的星数量越多,事件越大,距离越近,影响也越大。 二星相合与二星相犯 首先是二星相合,有2种情况,二星相合于1宿,都代表改革政令,但如果十分接近,二星光芒相
    最近研究占星术时,想起《西方的没落》里的表述-不同的文明或者不同阶段的文明,身处其间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世界观。 现代人看待古代的很多做法,都认为是封建迷信,但古人却会觉得这些迷信才是科学。 就好像占星术的起源,其实和统计学差不多,只是依靠经验把天象和人间事相互关联,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由于世界观的
    上天有神人二性,就好像人们不喜欢看英雄迟暮,美人白发一样,当国家衰亡,文明衰退后,与其相关的星象也随之减少;同理,好剧准点守候,烂剧可有可无,随着相关战争的重要性下降,星象与对应事件的时间间隔也随之增加,就好像不想让大家关注一样。
    暂时的繁荣和困顿都终将逝去,星辰指引着各个地区的人们走向自己必将回归的位置。
    唐宋之交,天象从基本和唐朝有关,到大比例表现周边国家的崛起,极好的体现了文明衰落伴随的不受世界关注。
    从星宿分野一直未能得到更新来看,宋朝之后中国的占星术就已经后继无人了,虽然元明时期还喜欢在小说中写夜观天象,也有刘伯温观天象的传说,但想来也是穿凿附会罢了。
    古今不同1写了文明盛衰导致的天象不再关注某个特定国家或文明,这次我再写篇由于全球化展开,导致天象应验范围不再局限于东亚附近的情况。 五星相合,聚合的星数量越多,事件越大,距离越近,影响也越大。 二星相合与二星相犯 首先是二星相合,有2种情况,二星相合于1宿,都代表改革政令,但如果十分接近,二星光芒相
    最近研究占星术时,想起《西方的没落》里的表述-不同的文明或者不同阶段的文明,身处其间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世界观。 现代人看待古代的很多做法,都认为是封建迷信,但古人却会觉得这些迷信才是科学。 就好像占星术的起源,其实和统计学差不多,只是依靠经验把天象和人间事相互关联,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由于世界观的
    上天有神人二性,就好像人们不喜欢看英雄迟暮,美人白发一样,当国家衰亡,文明衰退后,与其相关的星象也随之减少;同理,好剧准点守候,烂剧可有可无,随着相关战争的重要性下降,星象与对应事件的时间间隔也随之增加,就好像不想让大家关注一样。
    暂时的繁荣和困顿都终将逝去,星辰指引着各个地区的人们走向自己必将回归的位置。
    唐宋之交,天象从基本和唐朝有关,到大比例表现周边国家的崛起,极好的体现了文明衰落伴随的不受世界关注。
    从星宿分野一直未能得到更新来看,宋朝之后中国的占星术就已经后继无人了,虽然元明时期还喜欢在小说中写夜观天象,也有刘伯温观天象的传说,但想来也是穿凿附会罢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另一個時間軸的日本天皇,沒有這時間軸的造物主就沒人保護他成為造物主。 還有這時間軸的造物主,和別的時間軸的造物主。
    Thumbnail
    中國二千多年的皇權專制,曾出現過若干個被歷史評價為盛世的時代,最為著名的就是漢朝的『文景之治』和唐朝的『開元盛世』。但都好景都不長。『文景之治』始於西元前180年漢文帝登基,終於西元前141年漢景帝去世,僅不到40年。西漢共持續210年,『文景之治』約占西漢五分之一的時長。 『開元盛世』則
    Thumbnail
    人類文明的發展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明朝的興衰一直是歷史爭論的焦點。缺乏準確控制氣候的力量使農業生產難以穩定,而大氣波動引發的災難,終結了明朝。氣候變遷對於人類文明而言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
    Thumbnail
    總督府町,一個充滿權力紛爭之地,因為對岸清廷長期對內、外戰爭,原來具領導地位的清廷已無權力, 這塊高砂已是落入日人的領土任人宰割,沒有實權傀儡政府成為各個軍閥的利用對象,在這之前為清廷都沒有勝算了早早撤軍了, 只留下地方角頭抗日,先是台灣民主國的成立,後為北部簡大獅(1898)、中部柯鐵虎,南部
    Thumbnail
    常說[日主出干會不好]出干在說的是天干? 地支? [出干]=出現在流年天干的狀態,在說的是大運嗎?不是 是流年,在說的是地支嗎?不是,是天干 正官不錯、正財更好,但如果出現在流年的天干,就算正的也會出問題,這個己經不是正偏的問題的,但也不是偏的就不好,比如七殺或劫財、傷官
    四、遼東全面淪陷,退守山海關: 1.天啟二年正月的爭論: 天啟二年的正月,明朝政府仍是在對於遼東權責的爭吵中度過,如正月八日刑部郎中徐大化抨擊熊廷弼「受國厚恩,不思與虜戰,而日日與廟堂舌戰、筆戰,其與之同臭味而比和者,逃臣胡嘉棟、朱萬良,建議割棄廣寧之高出耳!由其乖戾兇愎,盡失將士心
    Thumbnail
    這次在解卦呼應了前期跟中期的一些看法跟解釋,整體來說國運應該不算太差,持平以上,有點接近我目前知道南鯤鯓代天府中上的國運籤。
    一般來說,地支的分佈比較容易理解,因為12地支12個月、太陽走過黃道12個宮位、月亮約莫盈虧12次、木星週期約莫12年,這個是很顯然可以比較出來的,但天干是「10」個,這就造成其實天文上乍看沒有甚麼依據。而這篇文章,就是紀錄一些個人對這個問題的觀點。
    明朝和滿州的戰爭從萬曆末年延續到亡國前夕共二十餘年,裡面可以講的主題實在太多,因此我以在天啟朝時間內比較有趣的以下三個議題為主,凸顯熹宗皇帝在處理遼東問題上的態度
    另一個時間軸的日本天皇,沒有這時間軸的造物主就沒人保護他成為造物主。 還有這時間軸的造物主,和別的時間軸的造物主。
    Thumbnail
    中國二千多年的皇權專制,曾出現過若干個被歷史評價為盛世的時代,最為著名的就是漢朝的『文景之治』和唐朝的『開元盛世』。但都好景都不長。『文景之治』始於西元前180年漢文帝登基,終於西元前141年漢景帝去世,僅不到40年。西漢共持續210年,『文景之治』約占西漢五分之一的時長。 『開元盛世』則
    Thumbnail
    人類文明的發展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明朝的興衰一直是歷史爭論的焦點。缺乏準確控制氣候的力量使農業生產難以穩定,而大氣波動引發的災難,終結了明朝。氣候變遷對於人類文明而言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
    Thumbnail
    總督府町,一個充滿權力紛爭之地,因為對岸清廷長期對內、外戰爭,原來具領導地位的清廷已無權力, 這塊高砂已是落入日人的領土任人宰割,沒有實權傀儡政府成為各個軍閥的利用對象,在這之前為清廷都沒有勝算了早早撤軍了, 只留下地方角頭抗日,先是台灣民主國的成立,後為北部簡大獅(1898)、中部柯鐵虎,南部
    Thumbnail
    常說[日主出干會不好]出干在說的是天干? 地支? [出干]=出現在流年天干的狀態,在說的是大運嗎?不是 是流年,在說的是地支嗎?不是,是天干 正官不錯、正財更好,但如果出現在流年的天干,就算正的也會出問題,這個己經不是正偏的問題的,但也不是偏的就不好,比如七殺或劫財、傷官
    四、遼東全面淪陷,退守山海關: 1.天啟二年正月的爭論: 天啟二年的正月,明朝政府仍是在對於遼東權責的爭吵中度過,如正月八日刑部郎中徐大化抨擊熊廷弼「受國厚恩,不思與虜戰,而日日與廟堂舌戰、筆戰,其與之同臭味而比和者,逃臣胡嘉棟、朱萬良,建議割棄廣寧之高出耳!由其乖戾兇愎,盡失將士心
    Thumbnail
    這次在解卦呼應了前期跟中期的一些看法跟解釋,整體來說國運應該不算太差,持平以上,有點接近我目前知道南鯤鯓代天府中上的國運籤。
    一般來說,地支的分佈比較容易理解,因為12地支12個月、太陽走過黃道12個宮位、月亮約莫盈虧12次、木星週期約莫12年,這個是很顯然可以比較出來的,但天干是「10」個,這就造成其實天文上乍看沒有甚麼依據。而這篇文章,就是紀錄一些個人對這個問題的觀點。
    明朝和滿州的戰爭從萬曆末年延續到亡國前夕共二十餘年,裡面可以講的主題實在太多,因此我以在天啟朝時間內比較有趣的以下三個議題為主,凸顯熹宗皇帝在處理遼東問題上的態度